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洛阳市特产
洛阳市民俗文化
洛阳正骨(平乐郭氏正骨)
洛阳正骨(平乐郭氏正骨),始创人是洛阳市孟津县平乐村郭氏家族第十七代郭祥泰,字致和,人称老八先儿,清乾隆、嘉庆年间人。关于正骨医术传入平乐的传说,说法种种:一、是明末清初洛阳道士“祝尧民,字巢夫,明末举人,伤明亡,而弃举业医,号薛衣道人,得仙传疗医,凡诸恶疮,敷药少许即愈,或有断胫折臂者,延治,无不效,世人比之华佗”。(民国三十五年《洛阳县志》[人物])。二、是河南孟县(今河南孟州市)同姓道人郭益元,逃难至平乐,饥寒交迫,病倒路旁,正值郭祥泰路过,怜而相救,让其住在郭氏家中,悉心照顾、救助,使其幸免与难,郭益元承蒙郭氏惠顾,无以报答,遂秘授正骨奇术,报答相救之恩,郭氏遂世代行正骨医术。后郭氏正
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洛阳琴书旧称“琴音”,早期的伴唱乐器是我国传统的七弦古琴。“琴音”原仅在官宦商绅和文人之间传唱,词曲典雅,流入民间后,改称“琴书”,其琴也改为扬琴。洛阳琴书早期演唱方式多为闭目坐唱,其唱腔委婉细腻,字少腔多,节奏缓慢拖沓,其演唱书目也多为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中、短篇。二十世纪初,河洛大鼓由洛阳琴书和“单大鼓”结合,并吸收了“河南坠子”的一些曲调而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地方曲种。其早期被人们称为“大鼓书”、“鼓碰弦”、“钢板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正式定名为河洛大鼓。脱胎于洛阳琴书的河洛大鼓,唱腔质朴流畅,清新明快,便于叙事和抒情,胜过琴书的冗繁
关林信俗
洛阳关林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群。1780余年来,关林因厚葬关羽首级而名闻天下,形成了浓厚的关公文化氛围。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扩建成占地200余亩、四进院落、150余间殿宇廊庑的规模。关公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以儒家文化为内核,以传统信仰形式为载体,是对历史人物道德精神的一种景仰的文化形态,不是子虚乌有的迷信。不可否认,关羽的神化首先发端于人们对其德行的敬慕,逐渐形成了道德意义上的心理认同。这种民族的认同心理是在社会公德意识主导下发育的,在广泛的道德实践中发展的。关羽是理想与现实结合的精
洛阳牡丹花会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是我国以千年帝都、牡丹花城著称的十三朝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富丽端庄,艳冠群芳,素有“花中之王”的美称。洛阳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加之古都所独有的人文环境,使牡丹与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牡丹在洛阳的种植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牡丹因洛阳名甲天下,洛阳因牡丹增辉添彩。牡丹已经成为洛阳重要的城市形象代表,牡丹文化已经成为洛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国来看,牡丹已经成为民意国花,并将实至名归正式成为中国的国花。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为洛阳牡丹花会,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全国四大名会之一,始于1983年,2010年11月,经国务
洛宁剪纸
剪纸普遍用于日常生活婚丧、育子、节庆、礼俗等使剪纸内容非常丰富。妇女作为剪纸主要创作者,从远古到现在代代相承,洛宁位于豫西山区,民风敦厚,物产丰富,有着悠久的文化史,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仓颉造字,洛出书处等遗址,民间艺术灿烂夺目,尤其洛宁剪纸源远流长,其历史悠久。汉代造纸术问世以来,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民间民俗活动的盛行和当地历史文化的影响,剪纸艺术在民间广泛流传。洛宁剪纸多来自民间,用于贴窗花,装饰顶棚,装饰灯笼,以及过去妇女做鞋做衣服绣花作为绣花底稿之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高。剪纸艺术工作者应用剪纸反映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剪纸的题材丰富,手法多样,风格各异,
旧县背装
背装,是河南省嵩县民间的一项古老而独特的社火表演。背装,在民间故事中又称垴装,由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旧县镇西店村从先辈文化遗产众多项目中经十几代人继承、改进,并结合现代杂技艺术发展起来的民间绝技。背装艺术造形独态,设计精密,故事性强,反映了嵩县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同时也创造演绎了灿烂的民间文化与艺术,展现出民间艺术的魅力。背装艺术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与舞狮、旱船、鼓铙等民族艺术相比,更具艺术感染力。背装,属造型艺术,以表演故事为主。其故事情节大都取材于群众喜闻乐见、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如哪吒闹海、七仙女送子、丑三打柴等。表演者大都以戏剧生、旦、净、末、丑进行化妆和表演。每个故事情节的
硪工号子
黄河既为中华儿女创造5000年的历史文明提供了一个施展聪明才智的大舞台,同时,好像故意要考验她的不畏艰辛的儿女,每每以不羁的洪水摧毁黄土地上的生命财产。这就有了一部可歌可泣的防洪抢险的历史。这样,就有了打硪、硪工和行将消失的歌谣——硪工号子。打硪是打夯的另一种形式,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主要用于修堤、筑坝、铺路的时候以夯实地基。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修筑洛阳柴河水库及白道河水库过程中,工地上曾经组织过十几组硪工同时打硪。他们边干边唱,互相比赛,劳动场面非常壮观。随着现代化机械的广泛使用,硪工号子这种民间文化,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硪工号子”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打硪过程中唱的一种节奏性很强的民间
大里王狮舞
洛龙区白马寺镇大里王村王氏狮子舞久负盛名,堪称河洛一绝。洛阳耍狮子的,自古以来英才辈出。只是那历史的大幕,频频开合,使多少隋唐高手、宋明健将纷纷谢幕,很少留下他们的名字。明清两朝,有些县志中倒是提到一些洛阳舞狮人,但记载简单,未有详述。洛阳有一位名叫王铁娃的,他的舞狮技艺,比起古人毫不逊色,颇有名气。1960年,他作为舞狮的民间代表,参加了当年举办的全国文代会,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陈毅也观看了他的表演。王铁娃的家乡,就是顶顶有名的大里王村,如今属于洛龙区白马寺镇。起源发展大里王王氏狮子舞兴起于汉朝,唐宋时期达到鼎盛。自汉代以后,西汉河南郡治和东汉都城洛阳,与大里王王氏居住地近在咫尺,皇
曹屯排鼓
曹屯排鼓自明代形成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排鼓伴随社会民俗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形成对社会形式与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最初,曹屯排鼓主要用于祭典、朝拜神灵,除参与祭典隆重的庆典活动外,概不参与其它活动,以示神社的神圣。伴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曹屯排鼓已走入民众的生活当中。目前曹屯排鼓所演习的鼓舞套路、曲牌多为300多年前形成,并经历代艺人传承下来。表演中所用道具如:排鼓、铜器、火铳等,极富民族传统特色。曹屯排鼓分为演员(狮舞、鼓舞)、仪仗、后勤三类,分工明确,表演时,人员众多、出社庄重、威风凛冽、声势浩大、甚为壮观。
洛阳陈家制鼓技艺
据史料记载,我国的制鼓技艺伴随着我们的祖先最早的狩猎、战争、祭祀等活动,诞生于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洛阳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心地带,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洛阳陈家制鼓技艺与文化,对研究我国鼓文化的起源及发展演变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洛阳陈家制鼓技艺历史悠久,据不完整的陈氏家谱记载,陈家制鼓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明代,其制鼓传人至今已至第十九代。经过历代传人的研究探索,形成了纯手工制作、用料讲究、工序精细、技术独特,制鼓品种多、鼓音纯正、美观耐用等特点,是我国北派制鼓技艺的典型代表。特别是陈家制作的特大型鼓,在全国制鼓业中首屈一指,其鼓型高大威武、壮观,鼓音高亢、激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群
洛阳海神乐
洛阳海神是一种古代音乐,据说,武王伐纣统一中国建立周朝,在洛阳大封天下,受封者除内陆诸侯外,还包括遥远的东西南北四海之神,宫廷每年都隆重祭海(神),于是便产生了配合祭海的音乐,这种音乐就是洛阳海神乐的源头。由于“海神乐”是洛阳独有的民间音乐,故又称为“洛阳海神”,演奏团体称为“海神社”。海神明清时期曾在洛阳盛行,目前仅有景花村海神社一家,其余已不复存在。有管、笛、笙、二胡、云锣、云板、木鱼、碰铃等20余种乐器,能演奏近百首曲目。表演形式洛阳海神演奏形式分为座乐和行乐两种。座乐适于室内和舞台表演;行乐适于庙会、观礼台前行进的群众场合,行乐以吹奏为主。打击乐器起节拍伴奏作用。就乐曲适用的场合,可分
洛阳牡丹栽培技艺
洛阳牡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而由此涉及的牡丹文化更是给世人形成了不可抹灭的生活习俗。这些方面包括牡丹诗词、书画、传说、服饰、生产等,一直流传至今,生生不息。洛阳地处中原,位于黄河南岸(东经11108,至112059,北纬33035,至35005,之间),属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8.5℃,降水量600-800毫米,是种植观赏牡丹的发源地。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已深深地渗入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从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牡丹画到当今洛阳书画界的众多牡丹画作品,无不寄托着人们心目中的铮铮铁骨和对富贵安康的期盼;牡丹诗词也是
洛阳面塑
古代劳动人民在重大节日、喜庆或丧事中,为避灾祸、求平安,以相形面物代替活物,敬天地、求神灵、祭列祖,过后可食之。唐代就有生面塑、熟面刷色和熟面染色塑。到明代已经发展到独立的艺术欣赏品,清代由简单的动物、瓜果面塑向人物面塑发展,山东曹州面塑以仕女、文官、武将以及名著人物最为闻名。从上个世纪初的王、郭、贺、杨姓面塑艺人开始,对面塑原料的制作进行了改进,后传至李姓高足,所制面塑原料采用小麦精面和江米精粉,掺入各种颜色,和成各色面团,蒸熟后即可使用。面塑基础色分为五至七色,可调出200多种色彩。面塑从古传承至今,可基本归纳为以下几类:(1)“花供”面塑:多为家畜家禽、桃梨瓜果、胖娃娃、老寿星等,其捏制
南庄木偶戏
南庄村木偶剧社处于汝阳县陶营乡,这里东接平顶山汝州市,西连伊川、嵩县,南靠汝阳县城,北于龙门石窟相望,又座落在东西、南北走向的两条公路的交叉点上,可谓地势平缓,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物流繁荣,群众文化生活相对丰富。在这里木偶戏虽是演员八、九个、扦子不足三十挂、全剧社固定资产也不过万余元的“小玩艺”,但在这方圆数百里却独一无二。她表演形式新颖别致、技术性强,因而颇受群众、特别受到广大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欢迎。南庄木偶戏在当地方言中称作“肘偶戏”,是我国傀儡戏曲剧种中杖头木偶的一个组成部分。追本溯源她应是清代杖头木偶,遍布晋、陕、豫三省交界处那个兴盛时期的孑遗。据当地老艺人李龙涛介绍:南庄木偶剧社诞生
洛阳剪纸
剪纸是洛阳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有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的故事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洛阳剪纸分为简刻和繁刻两类,前者粗犷豪迈、造型简朴,后者结构繁茂、精巧秀美根据剪纸时用纸色彩不同,分为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两种。建国后,洛阳剪纸艺术得到较大发展,出现了以李少白、周绍凯为代表的一批剪纸艺术家。李少白的剪纸把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手法巧妙结合,创造了数千幅独具特色的剪纸艺术作品。其创作题材广泛,表现了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祖国花朵》等
杜康酿酒工艺
杜康是中国酿酒的鼻祖,被历代酿酒者奉为酒神、酒祖。杜康酒的发源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部汝阳、伊川两县的交界处,它北临伊阙龙门,南临伏牛山,距洛阳50公里,地处中原腹地,属山地丘陵盆地地貌。三千多年前,杜康在这里偶然受到“空桑秽饭,酝以稷麦,以成醇醪”的启发,反复研试,总结出酿酒之秘,创造了以粮食(秫)为原料的酿酒技术,开创了我国白酒酿造的先河,奠定了中国白酒酿造的基础。自杜康开始造酒以来,民间酿坊林立,其酿酒技艺世代传承,历千载而不衰,终至形成了今日中华大地上品名众多、各具特色,洋洋洒洒,蔚为壮观的华夏酒文化大观园。自杜康酿酒之后,大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礼仪、宗教、奠祀等重大社会活动方面,小
宋氏通背拳
宋氏通背拳,被《中国体育报》、《少林太极》杂志誉加为“中国最具实战威力的传统名拳”、“超实战拳法”。其第三代传人宋铁龙,自2004年以来参加全国多项拳击比赛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完全证实了以上的论断。他获得金牌10多枚,荣膺全国“华夏武状元”、“散打王”的称号,体育总局奖其象征最高荣誉的“金腰带”一条正是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使“宋氏通背拳”名扬国内外。宋氏通背拳有36路、72单操、108手。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在全国探寻武术继承人时,得以发现。因原系家族传承,早年学者不过一二人,处于濒危在所难免。宋氏通背拳的发源地,是偃师市李村镇的下庄村。村民宋天祥(1887—1985)在其父亲
曲剧
河南曲剧亦称“高台曲”,是在河南曲子和踩高跷的基础上,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正式发展形成的。伴奏乐器原本只有坠子,登台表演以后逐渐增加曲胡、三弦、软弓京胡、手板、笙及古筝、二胡、琵琶等,同时也出现了武场乐器。曲剧音调优美,唱腔曲牌很多,常用的有【马头】、【阳调】、【汊江】、【诗篇】、【清江】、【银纽丝】、【满江红】等。根据剧情需要,一个唱调可以通过特殊的表现技巧形成具有不同情绪的唱法,如阳调有一般阳调、哭阳调、喜阳调、怒阳调、老阳调等十几种唱法,诗篇有硬诗篇与软诗篇两种唱法。这是曲剧演唱艺术的最大特点,其他剧种中极为罕见。曲剧的题材一般多为民间故事、家庭生活及男女恋情,擅演悲剧和小喜剧,唱、白
河图的传说
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
刘井薛氏石刻
“刘井薛氏石刻”堪称我国民间手工技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刘井村位于偃师市诸葛镇,村西4公里便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村南1公里的万安山。其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村民自古多有从事石雕的技能。在众多的石刻之家中,唯独薛氏一族一枝独秀。据史料记载,薛氏先祖有8代从事石雕,至薛肯堂(1894—1942)、薛永山父子,薛氏石雕艺术达到高峰。薛肯堂所刻张钫将军张子温的墓志(章太炎撰文、于右仁书丹、吴昌硕撰盖)人称“三绝笔”,现存于新安县千唐志斋。另有不少作品现存于西岳华山或龙门石窟风景区等处。洛阳著名书法家李振九书写的碑文,非肯堂不让其刻。由于过世较早,其子薛永山自幼随祖父庭恩、三叔隆堂学习石刻。13年间,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