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特产
哈尔滨民俗文化
牛角画
黑龙江地方工艺品。用牛羊角作原料,经过烧、雕、磨、粘等工艺拼制而成。利用牛羊角具有光泽的特点,经磨薄后有一定透明度,用来拼贴成花卉、鸟兽、蔬菜、瓜果、山水、人物等形象,或表现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能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
龙江皮影戏
龙江皮影戏项目批次:国家级第3批、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代表性传承人:薛兆平(国)高淑芳龙江皮影戏是黑龙江皮影戏的主要流派之一,融汇了“乐亭影”、“辽宁影”、“江南影”和“江北影”等不同风格流派,成型于20世纪民国初年的哈尔滨道外北市场,主要分布于哈尔滨市、双城市、宾县、尚志市、五常市和平力量榆树县等地。表演自成体系,唱腔由影调、外调(曲牌)、杂牌子三部分组成,采用“分指操纵”的方法,创造了云灯、雨灯、闪光灯、投光灯、转灯等多种景灯。传统影卷大都以公案、剑侠、征战、宫廷、市井民俗、寓言传说等故事为题材,单卷影极少,多为成本大套的连台戏。经典剧目有《秃尾巴老李》、《猪八戒背媳
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
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洪一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代表性传承人:洪丽君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黑龙江省装裱艺术研究会代表性传承人:王晶梁均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艺术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其是完全利用传统手工工艺,以宣纸、绫绢、浆糊、国画颜料为材料,以鬃刷、排笔、马蹄刀、水油纸、酱油纸等为工具,通过特有的程序,包括洗、揭、补、托、全、镶、覆、装等内容来完成的书画装裱修复工艺。装裱的作品包括中国传统的册页、手卷、立轴、对联、镜片等,利用传统技术装裱修复的书画作品可达到平、软、薄、光的特点,使书画作品延年益寿。古籍修复技艺项目批次
玉泉酒两步法酿造工艺
玉泉酒两步法酿造工艺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黑龙江省玉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性传承人:李宝山张玉柱玉泉酒两步法酿造工艺是在金代蒸馏酒技术基础上,充分吸收清代阿城地区老酒坊制曲酒经验,直接继承民国时二层甸烧锅传统工艺,用猪血涂纸糊制木制酒桶,使用石制甑桶和木锨翻糟,用锡冷却,并使用泥窑哈老五甑(万年香糟)的传统酿酒工艺方法。其以高粱和优质泉水为原料,用小麦制大麯为糖化发酵剂,按浓香、酱香不同生产工艺采取分型发酵、分型陈贮、精心勾调的方法,概称为“两步法”。
哈尔滨羽毛画
黑龙江省的地方工艺品。用鸡、鸭、鹅、鸽、锦鸡、孔雀等各种鸟雀的羽毛作原料,经过洗、漂。染等工艺,借鉴国画、浮雕等表现手法,将各种颜色的羽毛按构图要求,运用平粘、对接粘、排列粘、悬浮粘。堆积粘等粘贴方法,制成一幅幅颜色鲜艳、具有光泽、造型生动、有立体感的羽毛画。
阿城版画
阿城地区版画创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受北大荒版画的影响,开始萌芽,以其新颖别致的北国风光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赢得好评,至今全县已形成一支颇具规模的版画创作群体。先后创作版画作品483幅,在全国和省级以上美展入选作品229幅,在全国和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作品137幅,部分作品到日本、加拿大、罗马尼亚、比利时等国家交流展出。
满族家祭
满族是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除与汉其他民族过共同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外,他们还有本民族的传统习俗。满族民间的家祭,就是其各家族的“节日”。这种家祭产生于原始社会,本是以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同姓氏族为单位举行。清朝以后,满族人口迁居各地,便以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分支家族为单位,作为最重要的一项祭祀活动。从清代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满族民间的家祭始终没有间断,成为东北地区比较常见的少数民族风俗活动之一。家祭一般安排在春耕之前或秋收之后举行,所以俗称为“春秋大祭”。每次通常要连续举办三天。在族长或辈份、威望较高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族人家中举行,其同族近支家庭,除孕妇和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外都要前往
松峰山庙会
松峰山庙会始于金熙宗年间,1148年召太一教始祖萧抱珍来金上京问道,为皇后治病。此后每年农历四月十七至十九日皆举办春季庙会。松峰山庙会分道神祭拜与商业购物两部分,其中道神祭拜为庙会核心内容。庙会从正月就开始准备,农历三月十六举行山神节,四月十四日吕祖诞辰,四月十七午夜陆续有香客赴庙会,每一处要三叩九拜、请神上供、燃烛上香、攒香焚表及叩拜。每叩拜一次道士便鸣钟示神。叩拜毕向功德箱捐献功德钱,以示“谢山”。道士拜斗台设坛,左辅右弼北斗七星,坛中燃三台、十三盏灯,灯花一百零八支,讼北斗经、顺星诰、祈祷福禄寿。
阿城山神节
中国民俗有许多节日,而在嘉祥山区的风俗中有个独特的节日,就是农历三月十七的山神节,顾名思义,就是祭奉山神的节日。山神节是春节后的重要节日,山区广大农村群众都过这个节日。居住在嘉祥县的人们,许多活动都离不开山,雕刻,依山生存,靠山吃饭。古时候进山采石、入林伐木、上山狩猎、垦荒种地等都是在山里活动。因此,山沟里的人们把信仰山神做为生活中的心灵寄托。虔诚的人们把大山视为人类生存的灵气,山有神灵。山神是山区人们信仰的极尊之神。迷信的人们祈求山神保佑一年里平安吉祥,并赐福给山里人。农历三月十七,是山里人的节日。这天早晨,男人要到山神庙前上香烧纸,磕头许愿,挂红布条儿,祭拜山神,以求山神爷保佑全年平安吉
阿城满族莫勒真大会
莫勒真大会是满族传统的体育盛会,大会一般每年春秋举行,会上集中展示体育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莫勒真大会是满族传统文化的大会,也是研究满族文化的重要资源。莫勒真大会是满族群众的传统文化体育盛会,主要运动项目有男子珍珠球、女子狩猎、拔河、双飞舞、男子拉地弓等。还设有舞龙、民族舞、三人骑马戏、摔跤、武术等表演项目,这些都是女真人从以前的日常生活和军事锻炼中演变而来的项目,女真人善于骑射,爱好运动。
满族传统婚俗
满族传统婚俗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阿城区满族联谊会代表性传承人:关鹏书关志坤阿城区的满族婚俗有严格的规矩和礼仪,目的是求得一生平安、白头到老。旧时结婚为“三日婚”,是指在举行婚礼时要用3天时间:第1日为女家送嫁妆,男家迎之,新妇此日离家当晚在途中“打下处”(住宿);第2日娶亲,接新妇人至男家后举行一系列礼仪;第3日会亲,女家亲友到男家吃酒赴宴。后经简化并于一日举行。
哈尔滨文庙祭孔大典
祭孔大典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祭孔大典是专门用以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祭祀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仪式性的艺术表演形式,产生于孔子故乡山东省曲阜市。哈尔滨文庙的祭孔大典,承袭了明、清两代的祭孔仪式办法,还吸收了民国时期所做的有益改革,集中体现出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
皮影镂刻技艺
皮影镂刻技艺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双城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韩树柏黑龙江双城皮影镂刻技艺是传统的皮影镂刻技艺,刀法犀利剔透,以推刀为主,推、拉、靠、抹等手法并用。其特点是阴阳刻结合,图案疏密有致,条理清晰,技艺精细,刀法娴熟,线条流畅,不断不乱,连通一气。上色时多采用黑、绿、红三纯色,作品色正瑰丽,对比强烈,独具美感。其皮影产品造型生动,形象逼真,行当俱全。
花园酒传统酿造技艺
花园酒传统酿造技艺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双城市白酒工艺研究会代表性传承人:李福玉“花园酒”酒厂始建于1879年,位于拉林河畔花园村(即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女完颜兀鲁公主之花园),是东北浓香型传统酿酒工艺代表之一,原料为高粱,用麸曲做糖化剂,南洋酵为发酵剂,木板窖池发酵,蒸馏出的白酒带有乙酸、乙酯,气味清香,酒质透明,后味绵长。后以高粱,小麦为原料,加玉米、大麦等谷物制成大块曲糖化发酵剂,传统蒸馏制成,口味纯正、入口绵甜、酒体醇厚。主要特点为双边发酵、续糟发酵、甑桶蒸馏、多菌种发酵、界面复杂。
老泥窖酒传统酿造技艺
老泥窖酒传统酿造技艺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双城市关东酒业有限公司代表性传承人:李柱山老泥窖酒传统酿造技艺是适合我国东北地区气候的酿酒技艺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显著的地域特色。其整体窖池以多年的老窖泥作为主体材料制作而成,故得名“老泥窖”。在原料种植、制曲、润料、发酵、老窖池维护、白酒储存、勾调等过程中,其有自己独到的制作工艺,积累了丰厚的酿造经验。
双城皮影戏
双城皮影戏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扩展项目保护单位:双城市皮影艺术团代表性传承人:那明山徐桂文双城皮影戏是黑龙江皮影戏的主要流派之一,因地处松花江南岸,又称“江南影”。明朝万历年间,河北“滦州影”传入双城堡,后经历代艺人口传心授,融合当地方言,还大量吸收了民歌,道白、唱腔和板式具有地方特色,集唱、念、做、打等表演手段及雕刻、绘画、音乐等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大体分为人物制作、操纵、唱腔、调式、弦乐、剧本(影卷)等。传统剧目有《五锋会》、《双失婚》、《杨家将》等。
麦秸工艺
麦秸工艺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市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性传承人:马文侠麦秸工艺因其制作材料为麦杆而得名,又称麦杆工艺。它起源于古代盛产小麦的中原地区,始于隋唐时期的宫廷工艺,已有1500余年历史。其选用优质小麦杆,利用麦秸本身自然光泽、纹理的质感,经过煮、刮、熏、制、熨、漂等十几道加工处理工序,吸收借鉴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手法制作。黑龙江麦秸工艺始于1903年,独创半浮雕技艺,作品古朴典雅,富丽堂皇,栩栩如生。麦秸画《清香满人间》和《国泰民安》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徽章。麦秸工艺品能保存上千年,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装饰性和收藏价值。
靰鞡制作技艺
靰鞡制作技艺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日炎公司代表性传承人:王立光李寿发靰鞡制作技艺是满族用兽皮或牛、马皮缝制冬季防寒鞋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制作时先“熟皮子”,用炭火将皮张烤软,其帮和底用一整块皮子包起,外加一块皮脸,缝制时皮脸上留有许多褶。穿用时鞋口近脚处填以衬布(即靰鞡腰子),用不足一指宽的独根皮条或麻绳穿过耳子,系在腿上。靰鞡鞋后堵有一块3指宽的皮子叫靰鞡根,是穿鞋时的抓手。靰鞡后底钉有两根特制铁钉,走在冰上防滑。此鞋前尖后圆,缝纫极密,鞋内填满靰鞡草,既暖和又舒适。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杨锡久靰鞡,满族人称“护腊”、“乌拉”,其技艺特
枇杷露祖传方剂
枇杷露祖传方剂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市康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性传承人:穆滨枇杷露祖传方剂是祖传镇咳祛痰中成药。处方来源于民间验方止咳枇杷汤,处方组成为枇杷叶、百部、白前、桔梗、桑白皮、薄荷,加入而制成。现在应用的枇杷露祖传方剂组方是在清朝末年东北有名的老郎中刘珍的组方止咳枇杷汤基础上,由传承人结合北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以及用药习惯等调剂而成的,主治止咳、祛痰,治疗急慢性气管炎等,对东北三大老大难疾病之一的“老慢支”的治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老王麻子膏药
老王麻子膏药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王燕铭中医骨伤科诊所代表性传承人:王燕铭中医传统黑膏药用旺火熬制高温萃取,配方严谨,以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显著疗效为特色,治骨病风湿疗效与众不同,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医药的宝贵文化遗产。黑膏药老王麻子膏药在中医传统黑色硬膏的基础上,从1899年至今,通过4代传人的努力,不断改良配方,解决了传统膏药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的弊端,使古老膏药由过去比较单一的用途发展到能治疗20多种疾病功效,得到了中外患者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