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太原市特产
太原市民俗文化
太原锣鼓
太原锣鼓是流行在山西太原和晋中一带的一种汉族传统锣鼓音乐,经常散见于农村、工厂演奏,是七种锣鼓曲牌套路的总称,于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太原锣鼓的曲牌有“流水”“一二五”等多种。太原锣鼓中的“流水”,相传始于公元947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妹妹所居住的太原南郊古寨村。据说,当年皇姑一出动,便用锣鼓迎送,演奏的曲调,就是传自今日的“流水”,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其实,这种传说未必经得起推敲,“流水”也未必就是“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但是,从这些传说中,起码可以得知太原锣鼓已是代代传承,并结出曲牌套路丰富的硕果。“一二五”则是根据马锣击打节奏而得名。太原锣鼓所用乐器
六味斋酱肘花传统生产工艺
六味斋是始创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中华老字号,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其生产的酱肉产品是我国传统鹵食。六味斋酱肘花色泽漂亮、气味馥郁、皮嫩肉烂、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而味长,是老百姓合家团聚、佐餐下酒的佳品之一。六味斋酱肘花以猪之前肘为原料,缠卷捆镇压,精心炮制,形奇味美。制作时先将肘子煺尽猪毛,去骨,洗净后用凉水浸泡2—3小时,控净水分后用盐米和花椒反复揉搓,腌渍1日后,再将肘子逐个卷成膀臂的棒柱状,皮朝外再用细麻绳反复缠捆。然后将卤酱的老汤上火烧开,撇去浮沫,将肘子及调料袋放入卤锅,烧开后用小火焖煮2小时,捞出晾凉。将卤汤撇去油,过箩后再将肘子垫篦于锅内摆放好后,上火用小火煮2小时,此为二
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
“郭杜林”月饼是被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具有300余年的悠久历史,至光绪年间,郭杜林月饼已享誉山西全省各地,并融入传统的中秋节风俗之中,成为深受民众欢迎的节日礼仪食品。郭杜林月饼名称的来历,山西民间有一则广为流布的传说。相传清初太原城内有一家糕点铺,铺里有三位手艺高超的师傅,分别姓郭、杜、林。有一年中秋前夕,三人因喝酒误了时辰,使和好的饼面发酵了,为避免东家责怪,师傅们急中生智往发酵的面中掺和生面,并加碱面与油糖做成一种包馅饼。不料,这批包馅饼口味新鲜别致,广受百姓欢迎。从此,这种特殊技艺制作的月饼在市场上流行开来,并成为中秋节独具特色的晋式月饼。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三位师傅,便把三人的
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
“不吃六味斋,不算到太原”的俗语在民间流传已久,六味斋是山西太原著名的老字号,生产的酱肉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酥烂鲜香、味美可口著称。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已有二百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六味斋始创于清朝乾隆三年,承袭了二百余年的传统手工生产工艺,从选料、分割,到加入多种药材和调味料,传统配方中有几十味中药材,再加上用文火慢慢炖煮。经化验,饱和脂肪酸减少了30%至50%,胆固醇降低了50%以上。经卤制、酱制、刷酱而成。装锅时,层次、顺序都有严格要求。煮制时,要一摸、二看、三听、四闻,即用手摸来判断煮制质量,看火、看肉、看汤,听汤的浓度,闻肉的气味。如今六味斋酱
徐沟背铁棍艺术
太原清徐徐沟背铁棍艺术“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这句流传在山西地区的民谚,道出了徐沟背铁棍的艺术魅力。徐沟背铁棍艺术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它吸纳了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戏剧、民间杂技等兄弟艺术形式的艺术特色,被誉为“空中舞蹈”、“无言戏剧”、“活动雕塑”、“流动杂技”。徐沟背铁棍作为一项民俗活动,起源可以追溯到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由抬神求雨活动演化而来,于明嘉靖年间最终形成,至今已盛行四百余年。它内容上取材于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及现实生活,一根棍反映一出戏或一个故事,一支采枝悬挂一人,一根弓弦要站一人上下一体,同歌共舞,
傅山童子鸡
傅山生活在明末清初,姓傅名山,字青主。其人博学大家,哲学,医学,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等无所不通。在饮食方面也是颇有研究,太原著名小吃头脑就是由他发明的,传给了一家饭馆,并为其将饭馆命名为“清和元”,意指去吃清朝和元朝统治者的头脑。这道傅山童子鸡也是根据傅山当年烹制的古法重新研制的,故此命名为傅山童子鸡。
晋阳风火流星
晋阳风火流星俗称火流星,是一门融杂技和武术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风火流星”是一种在绳子两头装上燃烧的木炭在手中舞动的民俗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手持火流星在行进当中或者是在场地上飞快地舞动绳子,使铁笼子在空中飞转,火花四溅,火借风势,人在火中,晚上表演更能体现出一种群龙飞舞的独特气氛。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源与演变晋阳风火流星的创始者韩荣华自幼习武,是形意拳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在随父在祁县经商期间,又得到祁县戴氏形意拳贺大光师父指点。1928年韩荣华从祁县回到太原,受民间杂技的启发,将传统武术中某些演练手法和技巧,与民间杂技糅合在一起,创造出了“风火流星”,成为当时民间
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
传统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俗称“扎小样”。它是伴随着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以木材为原料,以卯榫结构搭建,经过画草图、选料、烤干、下料、作基台、树立柱、成柱网、建梁架、造屋顶、装修、直至油饰彩绘等多道工序组成的传统手工技艺。古代在建造较大规模的建筑物时,都要先扎若干小样,经过品评修改,确定其中一件为建造样板,这种“扎小样”就是传统古建筑模型的起源。以目前尚存于山西晋祠博物馆的宋代建筑小样为例,距今至少有900余年的历史。在山西,现存古建筑模型还有朔州崇福寺所藏元代小样、大同华严寺的明代小样和阳曲县悬泉寺存放的明代小样等等。传统古建筑模型不仅内部结构全部可以拆卸,而且与建筑物实体保持完全一
并州刀剪制作技艺
并州剪刀亦称“并剪”、“并翦”,《今日太原》第二十章《名土特产》中记载:“并州刀剪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刀口犀利、钢水分明、锻造坚固而著称于世。在唐、宋时代,并州刀剪的生产,有相当规模,现今大、小铁匠巷,大、小剪子巷,就是当年生产的集中地”。并州自古制铁业发达,铁质优良,工艺精湛,技术高超。所以并州刀剪锋口犀利,钢水分明(钢和铁分明),式样大方,锻造坚固。刀,切肉不粘刃,砍骨不卷刃;剪,剪布不毛边,剪毛不粘锋。这不仅是铁质的优良,更是技术的精尖,工艺流程的严谨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把并州刀剪,要经过20余道工序,分为选料、锻造、毛胚、劈槽、热锻、冷锻、淬火、开利口、装配、开刃、检验等步骤,特别是
清徐孟封饼制作工艺
孟封饼是山西省清徐县孟封村的特色传统名食。据传,清光绪年间孟封镇南里旺村冯财主雇用孟封人赵晋山为厨。一日,赵晋山偶用面粉与油、糖炒成油酥面和面粉加水混在一起和成面团,不料面团过稀,无法做饼,只好一块块堆在鏊子上,自然摊成饼形。出炉后,冯财主一家人食之,赞不绝口。问之饼名,赵随口答曰:锅块。后赵晋山回孟封村设炉,专以做该饼为生。其时,孟封镇集市贸易兴旺,客商皆至,此饼味美之名不胫而走,成为远近闻名的佳品。后经多次改进,其品质更佳,因产地孟封镇,大家都称之为“孟封饼”。孟封饼是用小麦专用粉、精炼植物油、绵白糖、蜂蜜、芝麻、纯净水等作为原料,经过调制面团、调酥、成型、烘烤、冷却、储倦、包装等工艺制作
晋中吹打(高家班吹打乐)
高家班吹打乐是流行于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及其周边地域的祖传民间器乐形式。据传,“高家班”曾是明代宫廷乐队,嘉靖年间,重臣王琼身故,灵柩返回故里太原,皇帝特准宫廷乐队迎送亡灵,并赐疙瘩锣开道,为其葬礼吹奏。后来,这支乐队定居在此,逐渐演变成了民间乐队。高家班以吹打为主,唢呐有各种不同规格,由高、中、低音组成,其次有各类笙如扩音笙、十七簧笙等,打击乐有各种鼓、锣、水钹、铰子等,弹拉类有胡-。曲牌种类繁多,可分为以下几类:1、民间古曲九大套,113乐段,有《南路苦驻马》、《楚江秋》、《棉塔絮》、《朝元歌》、《月儿高》、《驻云飞》、《北路苦驻马》、《北路楚江秋》、《召歌塔燕》等;2、民间音乐大牌子曲
集义高跷
集义高跷流传于清徐县集义乡代李青一带,分文跷和武跷两种表演形式,其中文跷有“走步”、“蛇脱皮”、“插队走”、“凤凰展翅”、“龙摆尾”等套路;武跷有“跳桌子”、“跳双登”、“单腿跳”、“双腿跳”、“盍拐”、“碰拐”、“翻跟头”、“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既可在大场中变换队形图案,也可以走街串巷演出。人物形象和装饰制彩均依民间故事、戏曲主题而定,演出剧目主要有《武松杀嫂》、《西厢记》、《拾玉镯》、《清风亭》、《送丑女》、《西游记》、《沙漠牵骆驼》等。音乐起点节奏为:XX|XXX|XXXX|XXX|。
太原高跷
庙前高跷主要流传于太原市迎泽区庙前街附近,演出时间为每年阴历的正月、二月二、五月十三(伽蓝菩萨圣诞日,俗称关老爷磨刀日)、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等,约于清康乾时期兴起,属中跷类。庙前高跷演出剧目以晋剧的某些唱段或情节为主,扮演人物繁杂,以生动轻快、文华细腻的文跷见长,多用唱、念、扭、摆、舞、逗、颠、蹦等形式进行表现,也不乏武跷威武刚劲的表演。常见单体表演有锦鸡独立、苏秦背剑、怀中抱月、蝎子倒钩、打蹲子、跌八叉、磕跷腿、鹞子翻身、风摆菏叶等;手头道具表演有挥扇、抡棍、挑担、打棒、舞剑、垂钓、甩袖、抖马鞭、耍烟袋等;群体组合有扑彩蝶、叠罗汉、编骆驼、攀杠子(上扁担)等;惊险表演有珍珠倒卷帘、
沙袋偱经拍打疗法
沙袋循经拍打疗法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是清朝名医王清新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脏腑辩证施治理论,结合自己医疗临床实践,参考中医推拿和武术练-,创编而成;后来,在慈禧西逃过程中,此法流落到太原市小店区周边,由民间人士传承至今。沙袋循经拍打疗法所用工具为小沙袋两个,每个长1.3尺,宽3.8寸,装入中药炮制过的细沙,用布双层缝制。随着拍打疗效的发挥、病人体质的增强,也可逐渐增沉,换粗沙、绿豆、铁沙等。沙袋为医生给病人治疗所用,也可病人之间互相拍打治疗;也可将两个小沙袋用小绳绑扎,做为病人打下肢时代大沙袋用。沙袋循经拍打疗法治疗时,要有安静环境避免意外的干扰,饮食要适当增强营养,不吃生冷和刺激性食物。拍
乾和祥茉莉花茶融淬技艺
乾和祥茶庄是山西茶行的百年老字号店铺,以销售茉莉花茶为主,茶庄的掌柜们在长期摸索实践中,创制了茉莉花茶拼配加工、包装技艺,传承至今。茶叶拼配加工,即把各种长短、粗细、轻重、批次、质量和产地不同的、等级相当的原料茶相互拼和,使茶叶的各项品质得以提高的技术,具体而言,分为选料、单样感观审评(取小样、剔除花干、冲泡、热闻香气、看汤色、尝滋味、看叶底、温闻冷闻)、采成品小样、小样拼配、成品小样审评、做单(把成品小样所需原料品种、数量明细做成表交递保管,拼配成品茶由保管完成)、成品拼配、采成品大样、包装等九道工序。斗型包装是茶叶加工后的最后一道工序,又分为拢茶、对折、打筒、折边、整型、卡包、捋型、封边、
剔尖面和莜面栲栳栳传统制作技艺
“天下面食,尽在三晋”,这是人们对山西面食的赞誉。剔尖面和莜面栲栳栳是山西众多传统面食中的优秀代表。剔尖也称拨鱼儿,“剔”、“拨”指操作技法,“尖”、“鱼儿”指面的形状。剔尖是山西晋中、太原等地人民最爱吃的一种面食。剔尖制作食用方便,并且味美、筋滑、利口,因而广受民众喜爱。太原一带及介休民间称剔尖为“八(拨)姑(股)”,并有李世民之堂妹八姑在晋中绵山修道时创此面食的传说。剔尖用白面、豆面、高粱面等都可以制作。由于剔尖具有独特风味,且制作方法简便,不仅在国内流传甚广,而且还传到海外许多国家及地区。莜面栲栳栳,也叫“莜面窝窝”、“推窝窝”,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古老而别具风味的传统面食,在山西主要
刀拨面和蘸片子传统制作技艺
刀拨面制作技艺属于山西煮制面食中的硬面制作绝活。刀拨面制作过程主要有和面、醒面、擀面、拨面、煮面等五个步骤。其中,和面是讲究“扎软和硬”的技艺,需要师傅极好地控制水量,凭借经验和手感把面和到软硬适中的程度,保证拨面时不连刀,不拖刀;拨面是核心环节,需要常年的实践积累才能够练就到“匀、稳、准、快、飞”的程度,同时拨面用的工具——案板,讲究平直,多选用硬木;刀具长约50厘米,两端有柄,刀刃锋利,使拨面者保证横向用力时稳而快。拨面时,将擀好的面折叠成5至6层,然后一刀接一刀呈60度角连贯地拨出。用这种刀拨出的面十分整齐,粗细均匀,断面成三棱形。山西刀拨面筋软利口,并可制成不同颜色,与刀削面、剔尖面、
山西玉雕
山西玉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雕刻工艺精致、细腻,所用原料石质精美,产品品种多样,题材广博,雄浑大气,庄重规范。它既是山西古老文化的象征,又是山西人民智慧的结晶。山西玉石资源丰富,娄烦县产玉石,晋中地区盂县产绿软玉、刚玉,晋南夏县产碧玉,临汾、乡宁产玛瑙,这正是玉雕技艺能够从古至今沿袭发展的重要原因。玉雕工艺是根据天然玉石资源因料取材,因材施艺,在玉雕大师们的精工刀刻下形成了色、形、态俱佳的工艺美术产品。山西玉雕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选料、剥皮、设计、粗雕、细雕、修整和抛光等步骤,在表现名胜古迹、花卉、人物等方面既继承了传统玉雕的手法,又在这一基础上大胆创新,精心雕刻了许多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玉雕新产品
“益源庆”宁化府老陈醋醋酿造技艺
宁化府醋酿制技艺是山西陈醋酿造工艺的代表之一,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洪武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封其三子朱棡为晋王,1404年又封晋王五子朱济涣为宁化王,因宁化王选府址时,选在了“益源庆”(制醋坊)所在地区,便将其收为专门为王府酿酒、制醋、磨面的王府作坊,供皇室使用。“益源庆”在制醋方面,总结多年的经验研制出了一套固态发酵食醋的制作工艺和配方。酿出的醋甜、绵、香、酸,回味生津,久存不变质,为当时仅供皇宫贵族御用的珍贵调味品。之后的几百年中“益源庆”始终由朱姓东家经营,直到1943年朱家败落易主,新股东1956年进行公私合营,但始终不变的是代代严格相传的名醋酿造工艺和配方。宁化府醋以优质高
太原民歌
太原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诗经》中的“唐风”和《乐府诗集》中的“并州歌”便是太原民歌最早的作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受到秧歌和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太原民歌逐渐成型。明、清至民国期间,太原民歌吸收了从沿海及外地传来的“马头调”,并将一些曲目结合了本地语言、民俗,形成了太原地区的民歌演唱风格,传承至今。太原民歌主要由情歌、民间小调、民间叫卖曲、劳动号子、说唱曲和新民歌组成。新民歌一般为建国前后由劳动群众编创,传统民歌大都源于地道的本土民间歌曲;说唱曲则吸收了周边地区的曲艺说唱形式而形成的民歌类型;劳动号子则是当地群众修田盖房时由领号人即兴演唱,其他人随声附和的民歌表现形式;马头调来源于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