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特产
长沙市民俗文化
长沙陶公庙会
据《晋书》、《临湘山志》、《长沙县志》记载,陶公庙建于505年陶公庙位于长沙县榔梨镇正街,汉代榔梨所属为临湘郡(今长沙)治。榔梨镇处于浏阳河畔,城市之郊,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而陶公庙又踞山带水,闹中有静,是乐静读书、参禅悟道的好去处。(南朝梁天监四年),距今1506年,是当地士民景仰陶淡和陶烜的清名盛德而兴建的。陶淡和陶烜是叔侄,两人弃家修道,结庐-于榔梨临湘山,后羽化成仙,成为体恤民生、有求必应的肉身菩萨。陶公庙因此而闻名于世。陶公庙始为茅庵一椽,后历朝修葺,不断扩建,特别是清乾隆年间和光绪年间进行大建,形成了今日的占地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庙宇,由山门、戏楼、石级、大殿、侧
浏阳河酒制作技艺
浏阳河酒传承历史悠久,承载着湘江流域特别是长沙地区鲜明的地域特色、风俗民情和酒文化特色,酒香绵长,酒味醇厚。
长沙花鼓戏(宁乡)
宁乡为长沙花鼓戏发源地之一。宁乡花鼓戏是长沙花鼓戏中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戏剧,素称“宁乡路子”。它以小调见长,处理细腻,字正腔圆,委婉清晰。历史悠久,影响深远。2014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长沙花鼓戏(宁乡)成功申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徐长兴烤鸭制作技艺
“徐长兴烤鸭制作技艺”创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先是在南京城开店,后由徐家直系传人徐佩章、徐祖生在长沙继承祖业传承至今。该项目制作工艺考究,“焖炉”烤制技艺具有独创性,成品皮伸不皱,外酥内嫩,色、香、味俱佳。“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这句长沙民谣,就是对徐长兴烤鸭的赞誉,成为长沙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也是长沙的一张美食名片。2014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徐长兴烤鸭制作技艺成功申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拳
八拳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广泛,内涵丰富,攻击性强,自成体系,发源于明朝末年,是中国武术流派中一支风格特异的纯攻击型拳种,历史中杰出的代表有黄兴、李肖聃、向恺然、羊定国等,至今已有十代传承。2014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八拳成功申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彩带编织技艺
该技艺利用普通的丝、缎、绸等彩带编织成各式动物,可将动物的骨骼、肌肉结构、头部五官等刻划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如龙、虎、蛇、牛、马、骆驼等,谓之软雕塑。2012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彩带编织技艺成功申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氏正骨术
江氏正骨术始于清末,一直传承至今,家族传承脉络清晰,通过百多年四代人的临床实践,形成独特的江氏正骨术,疗效显著,影响广泛,极具文化、学术、经济和社会价值。2012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江氏正骨术成功申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乡周氏双龙舞
宁乡周氏双龙舞最初是清代湘军名将周达武为其小妾姚氏姑娘组的一支用以解闷消遣的龙舞队,后逐渐演变为当地乃至周边地区逢年过节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历经百多年,流传不衰,现主要流传宁乡县大屯营石家湾、道林、花明楼一带。周氏双龙各9节,需60余人才能完成演出,转、翻、旋、穿插融于一体,龙与龙之间既有情节性强的独立表演环节,又有相互盘缠动作,故事糅合,有分有合,有合有分,技法离奇,堪称一绝,国内实属罕见。2009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宁乡周氏双龙舞成功申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子花鼓
花鼓戏的鼻祖——对子花鼓对子花鼓又称“地花鼓”。对子花鼓最初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头为消除疲劳或表达情感而哼唱的山歌,后经艺人的艺术加工,发展成为一门集歌、舞、乐于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形式,表演场所也不再局限于山间田头,走向了户院、晒谷场和舞台,主要为新春节庆或婚寿喜庆而用。由于它的通俗易懂,其表现形式以自娱自乐为主,爱好者只要稍加练习就能演,所以在民间焕发出很强的生命力,传播广泛,能者甚多,50年代宁乡曾出现过“万人花鼓”的盛大场面。宁乡对子花鼓一般有一旦一丑两个演员,道具以手巾、扇子为主,乐器多用鼓、锣、钹、大筒、唢呐、云锣,乐队由十人左右组成。宁乡对子花鼓大体分两类:一名“闹台子”,主要反映热
手工热锻嵌钢菜刀技艺
该技艺在柔软且有韧性的普通钢中间嵌夹一段高硬度的合金钢,通过助燃剂、助焊剂的辅助,在高温条件下反复锻打,经过冷作的校正、定型、开锋、多次淬火等共30多道工序,产品具有锋利耐用、易磨耐久、能切能砍、卷刃不崩口等特点。2012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手工热锻嵌钢菜刀技艺成功申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土地歌
民间土地歌是旧时春节期间民间艺人挨家挨户赞土地所吟唱赞美词。在旧社会,不论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的民众,喜欢奉承话、赞美词,特别是在自己营造的公众场合,更希望得到来宾、朋友的盛赞,一些民间艺人,为迎合人们这种心理需求,通过观察被赞对象的行为、外貌,即兴创作出一些符合“此时、此情、此景”的唱词。在小鼓的伴奏下,进行演唱、赞颂,热闹的场面,博得主人和宾朋的欢心。这些艺人都有一手不可小视的绝技,就是即兴创作,“撞谁赞谁”、“见事赞事”、“见人赞人”,赞不绝口,让被赞对象其乐于心,不得不掏钱打发。这就是旧时人们常看到的赞土地。赞土地同地花鼓、狮子龙灯一样,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闹新春的一种乡俗,实为一种变相的乞讨
彭俐侬湘剧表演艺术
彭俐侬,女,湖南长沙人。湘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生于1930年4月8日,逝于1985年1月16日。1956年加入中国0,1958年任湖南省湘剧院副院长。1959年起,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湖南省剧协副主席、省艺校副校长等职。彭俐侬出生于湘剧世家,其父彭菊生为湘剧名琴师,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她从小就受到了湘剧艺术的熏陶。1942年至桂林,参加田汉领导的中兴湘剧团,在田汉的指引下,进行抗日宣传,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从艺之后,彭俐侬得到湘剧著名小生吴绍芝指点,以后又从老艺人萧全祥学戏。由于勤学苦练,艺事大进。抗日战争胜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