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特产
长沙市民俗文化
湘剧
湘剧是湖南省最主要的地方声腔剧种,流行于湘南东部17个县市及赣南西部和广东的坪石、岐门、乐昌、桂头、犁市、韶关等地。因它曾以长沙、湘潭为活动中心,故又称长沙湘戏。湘剧融合有昆腔、高腔、弹腔及杂曲小调等多种声腔,明初至嘉靖年间,传入湖南的昆腔和弋阳腔与当地方言及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湘剧。衡阳湘剧剧目繁多,有连台本戏6个,整本戏113个,散折戏465个,《封神榜》、《岳飞传》、《目连传》、《金印记》、《投笔记》、《白兔记》、《拜月记》、《四进士》、《奇双会》等均是其中的代表性剧目。湘剧脚色行当分工细致,包括大靠把、二靠把、唱工、小生、大花脸、二花脸、紫脸、三花脸、正旦、做工旦等12行,小生又有文巾
长沙花鼓戏(浏阳)
长沙花鼓戏是一种汉族戏曲剧种,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汉族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而来,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历史。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原长沙府一带十二属县——长沙、善化(今望城)、湘阴、浏阳、醴陵、湘乡、宁乡、益阳、安化、茶陵、攸县等地。长沙花鼓戏形成、流行的广大地区各地方言有较大差别,旧称“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随着艺术交流的频繁,逐渐演变为以长沙官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2008年,长沙花鼓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起源——民间歌舞说唱艺术长沙花鼓戏来源于民间歌舞说唱艺术。清代中期以前,长沙一带
望城剪纸
望城剪纸是长沙地区流传盛广的两种民间工艺,展现出长沙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长沙棕编是以棕叶编制而成的小工艺品。棕榈为常绿乔木,长沙县农村各地都有种植,民间艺人采集棕叶,编织成鸟、虫、虾、鹤、蛇、青蛙等各种昆虫动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被誉为“江南一绝”。因其多为鲜叶编织,易枯变形,艺人研究改进,将鲜叶进行处理,编后染漆,经久不变,色彩鲜明,形态更为逼真,曾参加德国莱比锡世界博览会,获得好评。”望城剪纸的影响更为广泛,内容纯朴秀美、风格多样,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基本上代表湘中一带民间剪纸艺术的特色。以湘江为界,分河西;河东两大风格。河西的剪纸与凿花,两者皆兼,先打画稿,很讲究构图的平衡,受皮影戏影
洞井龙舞
洞井龙舞是湘派龙舞的杰出代表,它在保留原始艺术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变,是长沙地区民间龙舞的缩影。洞井龙舞在湖南长沙市洞井铺镇一带较为红火。2008年,洞井龙舞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洞井地区龙舞的种类较多,分“布龙”、“三节龙”、“人龙”、“长龙”等。各种龙都有它不同的流派和风格,玩法不一。“布龙”是受群众欢迎的广为流行的一种风俗集体舞。这种龙,龙头小,分9节和11节两种,每节相距为6尺。头和第二把、尾和第八把相距为7尺,第六节为主把,长6尺(这个长是指龙衣的长度)。主要舞法有:打纽丝、摆图案、排字等。“人龙”系一种大型徒手舞蹈,这种“人龙”不借助任何道具,完全是由成人
长沙玉和醋传统酿醋技艺
清朝顺治年间,众多苏帮酿造技师先后来湘开设酱园,使湖湘酿造业得到空前发展繁荣。江苏苏帮酿造大师董玉和于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来湘开设酱园,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玉和酱园”,原址位于古城小西门,现长沙“玉和园巷”就因此而得名。玉和酱园以玉和醋(俗称玉醋)驰名,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当时民间曾广泛流传“陈年老醋出坛香,‘玉’字封泥走四方”的说法,可见玉和当时的兴盛。到了清朝中晚期至民国初年,玉和醋成为与山西醋、镇江醋齐名的全国三大名醋之一。玉和传统手工技术酿制玉和醋(又称“玉醋”),它是玉和人将湘苏两派醋系的优势进行互补,各取所长,有机融合并加以创新而开发出的独具特色的液态静面发酵法生产的产品
火宫殿八大传统小吃制作技艺
长沙火宫殿传统小吃系指长沙火宫殿现存的,为市民大众所熟悉的各种风味小吃品种,是长沙地方风味小吃的龙头和代表。长沙火宫殿小吃以八大传统小吃为主体,即油炸臭豆腐,姊妹团子,龙脂猪血,三角干子,煮馓子,红烧猪脚,荷兰粉,八宝果饭。八大传统小吃都是有独特的制作工艺,风味别具,为市民游客所广泛认同和喜爱,并传承已久。其他小吃如糖油粑粑,白粒丸,兰花干子,神仙钵饭等,都有其鲜明特色和独到技艺,也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保护和扶持长沙火宫殿,传承和光大八大传统小吃,也就是保全和发展了长沙小吃的主体和神韵。
宁乡麻山锣鼓
宁乡麻山锣鼓是宁乡境内流传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因流布于宁乡县麻山而得名,乐曲古老、源远流长,最初形成于明末清初。相传由一云游僧所传授,当时作为庙宇化斋时用的礼乐。清光绪、宣统年间,麻山锣鼓的音乐得到大幅度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个拥有丰富曲牌的乐曲体系,具有独特的演奏形式,音乐名称、乐器形制和曲目内涵,并在湖南几个县境内流传开来。麻山锣鼓格调清新,秀丽大方,节奏变化多样,富有一定韵律,并且每个曲牌都冠以形象生动的名字,或记事,如《接姐》、《放风筝》等;或叙景,如《荷花出水》、《雪花飘》等。无论名称或音乐内涵,都表现了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麻山锣鼓又叫“路皮开台”,演奏形式基本
九芝堂传统中药文化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湖湘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贡献给中华民族的一份独特财富。湖南,地灵人杰,上古时期的炎帝神农氏,为使民免于病而尝百草,长眠于湖湘大地,留下“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注: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刘安·淮南王》)的千古佳传;在马王堆墓葬0土了许多具有宝贵价值的古代中药实物和医书药典,用实物证明了湖湘地区的中药历史源远流长。东汉医圣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在衙门坐堂问诊,“坐堂医生”便由此而来。唐代药王孙思邈也曾来到湘西采药行医,湘西龙山的药王庙,是中国最古老的药王纪念建筑。湖湘大地上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杨裕兴面条制作技艺
1890年,创始人杨裕臣(长沙人),为图生意兴隆,挂旗号为“杨裕兴”-制作和销售面条。“杨裕兴”老字号饱经100余年的风风雨雨,历经了三个朝代的洗刷磨炼,在杨家四代传人的苦心经营下,象一朵不凋谢的鲜花,经历无数次坎坷,几经体制变更,发展到今天的衡阳市杨裕兴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杨裕臣,生于1877年,自幼家境贫寒,爱好习武,身体矮壮,由于骨骼和力气远大于其他同龄人甚至年长几岁的人,九岁就给长沙“万福楼”做小工学习和面。因为刻苦、好学,再加上爱好习武的杨裕臣在磨面、揉面、和面、拍面时就像对待习武一样,用武术手法练习制面,三、四年下来其和面与拉面的速度和功力已经相当出色并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十三岁离开
浏阳花炮制作技艺
浏阳花炮始于唐,盛于宋。有“浏阳花炮响天下,天下花炮数浏阳”之美誉。鞭炮烟花与中国的古代礼仪制度分不开。如燕尔新婚,生子添丁,高堂祝寿,华厦落成,乔迁新寓,破土奠基,生意开张,亡者礼葬等无不燃放花炮。传统的浏阳花炮技艺,全靠手工制作,有12道流程、72道工序。如扯筒子、褙纸、洗筒、筑底泥、装硝、封颈、钻眼、插引、结鞭、切纸、腰筒、制药、掺煤、碎黄土等,都系手工完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研制成功安全可靠的无烟烟花、冷光烟花、日观烟花、室内和舞台烟花等产品3000余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浏阳花炮是驰名中外的湖南传统特产和主要出口商品之一,浏阳制作烟花鞭炮,久负盛名,素有鞭炮之乡誉称。浏阳花炮与中
望城新康木雕技艺
望城新康木雕具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鼎盛时期在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后,新康木雕技艺遍及全区,以胡玉林为代表的木雕艺人相继从业木雕技艺。新康木雕主要取材于民间习俗,如佛像、神龛、龙凤朝阳等吉祥内容,其技术为浮雕、高浮雕、圆雕。造型别致敦厚,传承技法浓郁,为人们喜闻乐见。《奥运中国龙》、《鼎盛中华》等作品得到社会一致好评。2014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望城新康木雕技艺成功申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沙火宫殿庙会
火宫殿庙会源于我国上古时代人类对火的崇拜,以敬火、拜火、用火、管火的祭祀礼仪而发展为融宗教、民俗、饮食、消防于一体的多元文化载体,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视火为神灵,围绕崇拜火神进行以官府主祭、民间社团参加的祭祀活动而形成的宗教文化。《史记》、《路史》、明万历五年(1577年)、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长沙府志》、《善化县志》都有火神庙祭祀的记载。二、以唱大戏(湘剧)、玩杂耍、唱长沙弹词、评书(讲书)、看西洋镜、卖转糖、泥人、面人为主体而形成的民间民俗文化。至今火宫殿仍保留着演唱各种戏曲、弹词、捏面人、转糖、古玩、剪纸等十多种民间民俗文化项目。三、由祭礼、赶庙会活动孕育的,以
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
铜官镇位于望城县北境的湘江东岸,距省会长沙25公里。铜官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由湖湘文化孕育出的人和事更是涵盖了铜官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到各个领域。铜官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湘江水域沿镇而过,形成了天然的水上通道。铜官地貌呈小丘陵状,广阔的地层下面蕴藏着丰富的陶土资源,《水经注》载:“铜官山,土性宜陶”。迄今,起伏的山峦上,烟囱林立,厂房鳞次栉比,遍地皆陶,素称“十里陶城”。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集中体现了铜官陶瓷文化的独特性、创新性和艺术性。流传广阔,影响深远。2007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铜官古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
浏阳文庙祭孔古乐
浏阳市地处湖南省东部湘赣边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礼俗文化和浓烈的民族精神相结合的特殊地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浏阳文庙祭孔古乐就流传于此。浏阳文庙祭孔古乐源于古《韶乐》,是在远古流传的古乐基础上加以修正丰富而成,具有浏阳特色,故又称为“浏阳古乐”。它以祭祀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为专门内容,形式上融乐歌、舞、礼于一体,其乐、舞程序完整、内涵丰富、形式独特,乐舞活动持续200多年,文化厚重,历史影响深刻。清道光九年(1829年)浏阳县令杜金鉴奉诏兴乐,请本县监生邱之稑(号穀士)为制作古乐教习,费时多年,通过多方实践制造成套古乐器,又经过募捐修建了礼乐局,招收年纪13岁学童进行学习,于是融乐、舞、歌、礼
长沙弹词
长沙弹词是流行于湖南湘江、资水流域的长沙、益阳、湘潭、株洲、浏阳等地的汉族戏曲剧种。2008年,长沙弹词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长沙弹词是城市曲艺的一种,它源于道情,因用长沙方言说唱,也称长沙道情,有200多年的历史。长沙弹词在清同治年间就已经形成。初以鼓板唱道情,清代戏剧家杨恩寿的《坦园文录》中,曾详细记述了长沙弹词先人张跛在1863年(同治二年)演唱《刘伶醉酒》时的情形:“以板鼓唱道情”“惟妙惟肖”。辛亥革命时,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曾运用长沙弹词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它用极为通俗、生动的唱词痛陈列强加紧瓜分中国的危急形势,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1904年,长沙辟为商埠后,茶铺
湖南杖头术偶戏
湖南杖头术偶戏,遍布全省,在不同的地区称为“木脑壳戏”、“棒棒戏”、“矮台戏”、“低台戏”、或“观音戏”,最早见于史籍为公元865(唐威通六年)。湖南杖头木偶戏曾以表演传统剧目著称,《拦马》、《鸿门宴》、《芦花荡》、《盗仙草》、《水漫金山》、《打面缸》都是根有艺术特色的剧目。通过继承与创新,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创作的《金鳞记》、《八百里洞庭》、《马兰花》、《火云鸟》、《猎人海力布》、《石三伢子》等剧目在国内外木偶艺术节中屡屡获奖。2006年,湖南杖头木偶戏被评定为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008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扩展项目。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为该项
岳麓山民间故事
岳麓山是中国名山之一,尤属长沙“山水洲城”的组成部分之一,它集儒、释、道文化于一体。岳麓山的民间故事很多,如陶侃射蟒、飞来石的故事、白鹤泉的传说、自来钟的传说、蟒蛇洞的故事、禹王碑的传说等,都与岳麓山的风景点相关,艺术性和教化意义都很强,流传久远,影响深广。岳麓山民间故事用长沙话讲述,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具有珍贵的民间文学价值,产生并扎根于民间,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对长沙民间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具有民俗学价值,是长沙传统文化的突出体现,象征了长沙人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取向,为长沙民俗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009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岳麓山民间故事成功申报第二批市
沩山擂茶制作技艺
沩山,与桃江、安化交界,这里山高路陡,常年雾气大,湿气重。当地的擂茶有祛热解暑,疏肝理肠,提神醒脑的功效,为应对这种天气,多少年来,一直有吃擂茶的习惯。裴休是密印寺的捐建者,有关裴休与沩山擂茶,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相传唐宣宗时,安化的梅山,有一个名叫张钟的恶霸,勾结当地一批流氓地痞,占山为王,打家劫舍,这一带老百姓过不得安宁的日子。潭州(今指长沙)刺史裴休知道后,就带兵来围剿。当时正是炎热的七月,很多士兵到了这里,就有水土不服的,病倒了不少,而且一天比一天多,莫说打仗,就连走路都困难。裴休很着急。这一天,他急得没办法,就出营帐散心,不觉来到了密印寺。当时的密印寺规模极小,仅几间木质
宁乡皮影
宁乡皮影一般是3~4人组成演出班子。影型为牛皮制作,灯源为植物油或煤油。演出时艺人操作影型,称为“顶作”或者“顶条子”,其余奏文武场面,演唱湘剧或者花鼓戏剧目。多系酬神还愿或庆寿是演出。皮影在宁乡的盛行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在继承了传统的传影手法的基础上,宁乡皮影不断丰富内容,改变皮影传播的表示和表现方法,已形成了宁乡特色。有《宝台山》、《八百秋》、《薛仁贵征东》、《造梁》、《双龙套》、《赐福》、《金桥算命》、《洪兰桂打酒》、《张公百忍》等传统节目。
宁乡庙会
宁乡自古庙宇林立,香火鼎盛,大小庙会多不胜数,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成为民间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后,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内容。庙会多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如农历的3月19日,5月14日,6月19日,9月19日等日期是宁乡凤凰山传统的庙会日期。庙会期间,信徒云集,祭祀隆重,商品交易活跃,地方节目丰富,一派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