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岳阳市特产
岳阳市民俗文化
屈原传说
关于屈原的传说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流传,活跃在湖南省汨罗市的屈原传说是当地极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从中可以使人们更为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屈原这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楚国人。年轻时曾任楚国的要职“左徒”。他一生忠君爱国,同情人民,主张彰明法治,惩治1,虽深得人民的爱戴,却深为权贵痛恨,最终被流放江南,定居汨罗,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都郢都,屈原深感复国无望,又不愿做1奴,遂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含恨投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确认屈原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据考证屈原在汨罗一住九年,朝与渔父驾舟撒网捕鱼,日随农夫荷锄躬耕田垅,夜伴妇孺耆宿畅言灯下
屈子祠祭典
屈子祠祭典这一活动主要分布在汨罗江中下游地段(上至新市,下至磊石山,汨罗江与湘江汇合处)及汨罗江中下游两岸的归义、百丈、红花、楚塘和屈原行政区以北一带。汨罗江中下游是屈原晚年生活、居住的地方。2008年,屈子祠祭典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汨罗市屈原纪念馆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屈子祠祭典的历史渊源:祭屈初始于屈原殉国后,汨罗江两岸人民在每年的端午节自发组织龙舟竞渡、祭屈仪式纪念屈原,祭礼由巫师主持。汉代三闾大夫祠庙设立,官府祭屈活动成为历朝沿袭的祀典。历代官府端午祭奠,有史料可考的有南朝宋湘州刺史张邵亲临汨罗祭祀,并请颜延之作《祭屈原文》。唐天宝七年(748)唐玄宗下敕重修屈子
巴陵戏
巴陵戏原名巴湘戏,民间又称之为岳州班,1953年始正式定名为巴陵戏。它是湖南省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湖南的岳阳、益阳、常德、湘西、长沙及邻近的湖北、江西部分地区。巴陵戏渊源于明代万历年间传入的昆腔,明末清初弋阳腔流入湖南,对巴陵戏高腔的出现产生了较大影响。清代乾隆年间,巴陵戏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因素,以唱弹腔为主,兼唱昆腔和杂腔小调,逐渐发展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戏曲声腔剧种。巴陵戏现存传统剧目三百七十多出,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和话本,以反映历代政治、军事斗争题材为主,其中的代表性剧目有《打严嵩》、《九子鞭》、《夜梦冠带》、《崔子弑齐》、《打差算粮》、《张飞滚鼓》、《三审刺客》等。巴陵戏的音乐
平江影戏
皮影戏(平江影戏)影戏自明清(可能更早尚待考证)传入平江到现在已有六七百年,平江地域宽广,但影戏演唱大同小异,风格基本统一。平江影戏流传剧目有两个特征:一、原创者名姓失传;二、没有文学剧本。艺人说“戏在心里”,流传下来的剧目都是历代艺人一字一句口口相传的。平江是山区,交通不便。影戏班子人少,一般是三至五个人,有时甚至只有两个人也能唱。影戏班子演出道具容易搬运,所有“影人”、道具、乐器装在一副箱担内,一人肩挑。舞台是用竹子架起来的,拆下后捆成一把,艺人谓之“把子”,一人肩扛。影戏演出场地不受限制,大庙戏台、中庙下殿、小庙门前、农舍堂屋大门内外、街道两边店铺门前都可以搭台演出。这些有利因素,成就了
平江民歌
平江民歌是产生并流行于湖南平江县域的民间歌曲。平江位于湖南省东北角,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一方古老的沃土,也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自唐代开始,随着中国五次人口迁徙,先后从江西、广东、福建等地迁入平江的姓氏达100多个,多地域人口的融合,创造了平江特有的民间艺术和平江土语,形成了平江“十里三音”的语言特色,加之这里受地缘封闭的天然屏障的保护,保持了平江民间艺术特色的稳定性。平江民歌是这里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2008年,平江民歌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平江民歌大体分为如下几类:1.革命歌谣类。平江地处湘鄂赣三省要冲。西通省城长沙,东连江西修水,北接湖北
湖南柳毅传书传说
湖南柳毅传书传说主要讲述的是湖湘书生柳明英上京赶考,偶遇被财主金百万家1于荒野牧羊的龙女三公主。柳问明情由,慨然为其下海传书,使其重获新生。三公主的兄长龙太子一怒之下,将金家的八百里庄园沉降为洞庭湖。几经周折,二人义重情真,终于结为夫妻。湖南柳毅传书故事展现出奇异浪漫的色彩和清新俊逸的风神。情节也离奇曲折,富有戏剧性,自唐代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柳毅传书故事形成于洞庭湖区,是古代湖湘百姓对地堑性湖盆——洞庭湖自然地理环境变迁无法科学解释的产物。唐代李朝威据此作传奇《柳毅传》后,影响遍及全国。宋代以来,《岳阳风土记》《岳州府志》《巴陵县志》《洞庭湖志》等,都有关于《
临湘花鼓戏
临湘花鼓戏由岳阳花鼓戏发展而来,后期又受长沙花鼓戏的影响,形成以岳阳花鼓戏为主体,兼唱长沙花鼓戏和临湘地方小调的花鼓戏演唱风格。因主要在临湘市境内的桃林河流域流传,使用的舞台语言是临湘方言,故当地又称之为临湘花鼓戏。因演奏的主要乐器中有叫嗡琴者,当地老百姓又俗称其为“嗡琴戏”。2006年,临湘花鼓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湖南省临湘市境内龙窖山下的桃林河流域就是临湘花鼓戏的起源地。除在本市境内流传外,还传播于湘鄂赣毗邻地区的湖北省崇阳、通城、赤壁、洪湖,江西省修水、铜鼓,湖南省岳阳(含云溪区)、平江、汨罗、华容等县市,形成了一个以临湘为中心,影响到湘鄂赣的较大文化圈。临湘花
岳州扇制作技艺
“岳州扇”全国三大名扇之一,据岳阳县志记载,始于明末清初,从湖北省洪湖传入,是一种优秀的民间工艺品,解放前,主要是利用岳阳优厚的楠竹资源及快捷的水、陆交通为全国各地扇厂作嫁衣,提供扇骨等半成品,远销沈阳、北京、武汉、上海、南京、苏杭等地,早期为全国扇骨生产集散地,也是上海王星记扇庄、苏州扇厂、杭州扇厂定点供应基地。历经几代人努力,特别是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整合楠竹资源,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涌现一批如李忠友等制扇专业精英,岳州扇才真正开始了自己成规模制成品扇的历史。扇子总是与文人墨客相关,岳阳楼为闻名全国的三大名楼之首,加之范公的“岳阳楼记”更是名垂宙内,为岳州扇赋与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才
十三村酱菜制作技艺
十三村酱菜制作技艺,是一个以湘北民间传统手工生产制作技艺为起源,以三国文化为底蕴,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主结合现代生产技艺的传统酱菜制作技艺。其产品从原料的大棚种植,到祖传密法的制作以及土法窖藏各环节,均为原生态方法,用此法所生产的产品口味非常独特,口感以湖湘人的偏辣为主,综合了川味的麻辣,北方风味的甜酸,形成了自成一体的辣中有麻,麻中有酸,酸中有甜的独特的大众化风味。主要产品有:古香榨菜、精制剁辣椒、兰花萝卜、沉香腐乳、八味豆豉、乡里豆瓣、腊八豆、芝麻麦酱、什锦菜、酸辣豆角等。
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也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汨罗江畔端午节习俗涵盖了屈原文化、龙舟文化、节庆文化等多重内容,与一条名江(汨罗江)、一位名人(屈原)、一座古祠(屈子祠)紧紧连为一体,并派生了一项龙舟竞渡运动。汨罗江畔端午节习俗,除办家宴、吃粽子、插艾挂菖、喝-酒、赛龙舟、观龙舟、回娘家、辞端午外,还包括偷神木、雕龙头、唱赞词、龙舟下水、龙头上红、朝庙等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祭龙、祭屈习俗,同时,也留下了“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等许多端午民谣。2006年,汨罗江畔端午节习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汨罗市人民政府为保护主体。
单人锣鼓说唱
单人锣鼓说唱是我省著名的曲艺品牌,居湖湘曲苑说唱艺术之前列,在海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单人锣鼓说唱是通过表演者一个人操作64件乐器,吹打弹踏拉,说唱倒串表叙述故事的一种曲艺说唱形式。它以奇取胜,以少胜多,是湖南独有的土产绝活,如此丰富的多、齐、全、精的节目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他在波兰参加世界民间艺术比赛获得七项国际大奖,多次在全国调演中也是屡获大奖。他还参加过上海电视展播节,西安国际古文化艺术节,中南六省春晚,全国六次文代会,全国电影工作会,青岛国际旅游节,梵净山国际山水节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演出活动。在出访日本、欧洲等国演出时,被外国朋友誉为“神奇的锣鼓机器”,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欢聚一堂
长乐抬阁故事会
长乐,是一个千年古镇,位于湖南省汨罗市东北部,地处风景秀丽的智峰山下,闻名遐迩的汨罗江北岸,距汨罗市区中心29公里,镇内交通便捷,京珠高速纵穿南北,市道京大线横贯东西,是平汨岳三县市周边十几个乡镇的经济文化中心。现辖15个村,2个居委会,镇域总人口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万人,全镇总面积54平方公里。长乐故事会起于隋唐,盛于明清,上世纪八十年代已达顶峰。由此以来,千百年间每逢太平年景,从正月初起至元宵节长乐人自发分成上市街和下市街两个团体,举行故事会竞赛,内容为历代忠孝节义和民间传说的故事,表现爱憎与忠奸,渗透幽默与讽刺,显示技巧与新奇,传递友谊与祝福,祈求吉祥与和平,一年一年演绎,一代一代传
华容夹叶点子
华容夹叶点子是流传于湖南省华容县的民间打击乐艺术。“夹叶”是指两副钹一前一后相互夹杂叩击,“点子”就是指根据不同节奏和情绪打击出的乐谱。华容夹叶点子是湘北地区最为独特的民间打击乐艺术。它主要流传在华容县的老华容人居住的丘陵山区与相邻地区,如东山、三封寺、胜峰、万庾、鲇鱼须、南山、终南、操军、治河渡等乡镇。华容夹叶点子是由一面鼓、两副钹、一面大汉锣和一面小欧锣等五件乐器演奏,由五人操作,一人背鼓,华容县当地习惯地称其为“六合班”。2006年,华容夹叶点子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华容夹叶点子”的原始功能是人们为了防御野兽和抗击“强人”而传递消息、呼吁救助。随着社会的进步,“华
平江花灯戏
平江花灯戏在民间被称为灯戏,是流行于湖南平江县境内和浏阳东乡一带的汉族传统戏剧,它以平江方言和长沙官话相结合,提炼为舞台语言。传统剧目有100多个。先期的剧目多为艺人创作,反映农村生活,泥土气息浓郁。2006年,平江花灯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平江花灯戏的历史平江花灯戏历史悠久,明《类联采新·上元》记载:“楼明万烛,山戏百层。”所指山戏即早期的灯戏。汉族民间传说有二:一说宋仁宗(1023—1056年)大建清蘸,国人张灯结彩,演戏奉神,流传至今;一说北宋时期梁山一百零八将,无一善终,阴魂不散,人民于野外搭台张灯演戏,以慰亡灵,故曰灯戏。灯戏初期是一旦一丑或两旦两丑的对子花灯
洞庭渔歌
洞庭渔歌,被渔民称为丫口腔的渔歌(即张口就唱,渔民可以自由发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形成了洞庭湖区独特的渔歌风味。早在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就有“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记载。它和其它民歌一样,也是洞庭渔民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政治、经济状况、历史文化、民族习惯、语言特征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特点,渔歌词往往是渔民见景生情,即兴抒怀,随口编唱。常用比兴手法,艺术形象比较集中、单一,表现的内容比较直接朴实,但也有多段体的分节歌式的叙事诗。有情歌,绝大部分反映洞庭渔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刻划了渔民真挚朴素的爱情和高尚纯洁的情操。其中,有儿歌,内容诙谐有趣,富有知识性和娱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