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特产
宁波民俗文化
传统插花(鄞州区传统插花)
宁波传统插花艺术具有典型的东方特征,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工具简单,主要包括花、容器和花插,以各类鲜花做为主要素材,利用剑山和撒等花插,固定在瓶、盘、碗、缸、筒、篮六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艺术性强,令人爱不释手。传统插花通过对花材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的观察与感受,萃取精华,倾注情感,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花材的寓意和象征性或谐音、谐意等,借以表达作品的主题内涵与神韵意趣,以有限的形象表达无穷的景外之景、弦外之音,充分表现了构思上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与深邃的意境之美,这种运用诗的意境、画的构图的创作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含蓄而又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与雅俗共赏的
田螺姑娘传说
田螺姑娘传说传播了一个知恩图报、自由恋爱、婚姻幸福、勤劳致富的民间故事。该项目主要传播了一个知恩图报、自由恋爱,婚姻幸福勤劳致富的民间故事。它广泛流传于江浙一带,我处集士港镇处于鄞州区西乡,古时候此地有一个的湖泊,名叫“广德湖”剧民间传说是该故事流传的源头之一。故事从两晋南北朝时已有文字记载,后在民间口头流传,至北宋未期,因官府下令围湖造田,从此农耕兴盛稻谷飘香《田螺姑娘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我处成为故事源头也逐渐清晰,一直流传至今。该故事集历史性,社会性,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内容生动感人,曲折离奇,听后印象深刻,为广大百姓所喜闻听见。且郎朗上口,易于传播。弘扬了我国传统美德,传承了我国优
长面制作技艺
长面是宁波一带产妇必备的面食,鄞州高桥镇芦港村的长面,是宁波闻名的特产,其将面和好后挂在架子上用筷子拉到长约6尺。一般以两筷为一束,称为一绞。长面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选用精白面粉、植物油、食盐等纯手工制作,经过揉粉、闷缸、切粗条、搓细条、盘缸、应筷、闷箱、上架、拉长、分面、晒面、收面装桶等步骤,具有细、白、韧、滑等特点,口感好,极易消化。在宁波风俗中,家里生了小孩,就要到邻里分长面。一碗碗盛好,用桶盘(一种木制的红色圆盘,比脸盆大些,旧时宁波女子的必备嫁妆之一)捧着,挨家挨户去分送。有的甚至会全村去分送。宁波老人做寿吃长寿面,更是少不了长面。这种面往往要定做,家人会特别关照做面人,是“做生”用的
宁海乱弹
宁海乱弹的形成在清代乾隆时期。民国后期是乱弹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当时宁海的演出市场中占据统治地位。兴盛时期有戏班子上百个。乡间一些较大的村落都组织有一个戏班子,以唱平调、山坑调和乱弹为主,俗称“昆高乱”,所以乱弹又有“紫云乱弹”和“山坑乱弹”之分。宁海乱弹的唱腔十分丰富,以乱弹为主,兼唱昆曲、高腔等,是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唱词以七言为最多,兼有一定词格的长短句,二、四、八、九、十不等。其唱腔依据角色身份,或高亢激越,或委婉流畅;表演或粗狂奔放,或优雅华丽。乱弹的伴奏乐器有文场和武场的区别,文场分丝竹管弦乐曲和唢呐乐曲两类,武场分闹台锣鼓和表演锣鼓两类,武场用上大锣、大鼓、大钹,粗犷、闹猛。乱弹的
小儿针灸
小儿针灸是针对新生儿及小儿阶段常见病的治疗医术,如小儿夜啼、婴儿吮乳困难、清水泄泻、咽喉炎症、初生婴儿“七日疯”即破伤风(此病经科学接生现已根绝)等。其他如成人夏日中暑、肮脏气(指乏力、双脚迈步费力)等小病。小儿针灸疗法起源于上海,时间约为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当时上海尚在开埠阶段,医药科学并不发达,一般群众都缺医少药,后逐渐流传到宁波鄞县一带,因其疗法简单、经济、有效,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解放初期百废待兴,群众在政治上翻了身,但经济生活上还有一点困难,此疗法在解决群众医疗问题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医疗技术突飞猛进,但此疗法在治疗婴儿常见小病中疗效确切,且又经济实用,故
春晓纱船
春晓纱船,又称旱船,始于清朝光绪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春晓镇位于象山港口、东海之滨,自然形成了一种用彩船庆祝捕捞、盐业丰收。春晓镇背山面海,船在解放前是当地人重要的生产工具和交通运输工具,村民出海时希望一帆风顺,回来时希望满载而归,当地人自古以来就将船作为吉祥物,每逢喜事总要进行“走纱船”表演,以此寄托美好愿望。50年前,纱船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春晓镇为保存、发展这一民间民族文艺,当地10位老人筹资2万元,凭记忆复原了一艘古纱船,并组建了一支纱船队进行巡回表演。春晓新制作的纱船船长6米,宽1.5米,高3.6米,分上、中、下三层。纱船的外形像一艘可以移动的龙舟,底部依托着一辆三轮车,老人们用
戏台螺旋娥罗顶营造技艺
戏台螺旋娥罗顶,俗称“鸡笼顶”,戏台上部形如鸡笼状的戏台顶,呈饱满的半球穹窿体的螺旋娥罗顶,形状半圆,放置在屋顶下面,用四根大方木和四根小方木做支撑。井口直径4—5米,雕16个龙头座斗盘旋叠涩,其间用透雕拱板连接。16条盘旋线却有结于穹顶的铜镜,有汇集于海浪花纹之中,龙头、昂头在添金后,更加颜色夺目,正顶辉煌。它主要分布在南方一带,称之为江南一绝。
太白庙天童镴会
鄞州区东吴镇天童太白庙九月半庙会“天童镴会”,已延续了数百年,已是约定俗成的一项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活动,庙会始终保存了人民的纪念主体,旨在弘扬民族慈孝文化。在形式上传承了近于宗教仪式的祭祀巡游仪式。天童镴会行会区域主要是以天童村太白庙为中心,延伸至顺娘庙所在地的三塘村,和杜孝子失子地相子岩的童一村来回路程8公里。基本内容:农历九月十五子夜,在太白庙大殿内上供全副猪羊、四京四果、十二烩肴,用24只镴制大盘的丰盛祭品,上祭,为庙神祝寿。是日下午,庙内开始做戏,持续一星期。十六早上,上街巡游,展示各类纱船(包括龙船、凤船、鱼船等)、抬阁、香亭、花亭、茶亭、各类镴铸工艺品和各类民间艺术表演,如
民间彩线刺绣
鄞州彩线刺绣技艺,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绣运针,以绣迹(针法与线色)构成纹样或文字,是鄞州传统的家庭工艺品。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历史悠久,长期以来,鄞州民间有“家家织席,户户刺绣”的传统习惯。明清两代绣品销路也日益增大,还出现了不少民间刺绣艺人,其中鄞县人金星月最有名气。据《鄞县通志》记载,在1932年,鄞州刺绣品销售量达15000多件,产品远销东南亚一些国家,与苏绣、湘绣、蜀绣竞相争辉,各具特色。
彩灯扎制
彩灯,俗称灯笼、花灯、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跑马灯。鄞州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
宁波谜语
宁波谜语,凝聚了宁波先民的智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宁波谜语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时间约可追溯至二千多年的秦代,盛于唐宋,当时宁波谜语已经成为官民齐猜、雅俗共赏的文化样式。到明清,宁波市闹元宵、聚中秋,行灯会习俗盛行,于是民间也广泛流行起猜灯谜,人们将谜语挂贴于灯上,供爱好者竞猜。近现代,猜谜成了我市人民老少喜爱的一项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宁波谜语一般可分为两种,即民间谜语和灯谜。口头流传的大量是民间谜语,灯谜一般为文人所作,相对来说口头流传就少一些。其中民间谜语包括:1、单谜:有人体谜语(如:乌山船,两头尖,松毛丝,盖船边,当中坐个活神仙。)、自然谜语(如:谜子谜子众人猜,千万影
宁波跑马灯
跑马灯,也称“马灯舞”,是宁波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之一,遍布宁波所属鄞县、奉化、宁海、象山、镇海、慈溪和余姚等地。跑马灯有两盏、四盏、五盏和八盏之分,其中鄞州区所辖白象桥村“八盏马灯”最为著名。白象桥马灯班始建于1921年,至建国初,该跑马灯班参加了当地各次重大的欢庆活动。跑马灯是由十名十二岁左右的男女儿童以群舞形式表演。舞者以古代武士形象出现,身体前后扎竹马,貌似跨战马状。舞蹈通过队形的不断变换,展现古代英勇武士的的精神风貌。舞时有打击乐器伴奏,并配有宁波著名民间音乐曲调“马灯调”。百姓通过这一舞蹈的表演,表现祈求和平、追求富裕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跑马灯不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并为
宁波灰雕
宁波灰雕是民间工艺与祠堂、庙宇、寺观、大房子(官衙)园林、楼阁等古建筑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形式,采用沿海特产——蜊灰按比例配上骨膏、明矾等原料调成粘性很大,干后很硬的灰泥,然后在设计的鱼、龙、花、鸟、人物的木头框架上进行雕塑(以浮雕为主)的艺术。宁波灰雕主要装饰在古建筑的山墙、墙头、屋脊、檐角、照壁、门楼、门窗上,既有牢固墙体又有观赏价值,更有通风、采光、防盗、辟邪、象征吉祥、喜庆、接福纳瑞等浓厚的文化内涵,故为人们所喜爱。灰雕是一门雕刻艺术,作业时爬高悬壁,风里来雨里去的,相当辛苦,年轻人怕苦怕累,不愿学,所以现在有后继无人之忧。
糕点制作技艺(梁弄大糕)
梁弄大糕又叫印糕、方糕,是千年古镇梁弄镇上最具特色的传统糕点,因其制作精良,工艺独特,寓意吉祥,味香粉糯,甜而不腻而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梁弄大糕是余姚梁弄一带在特定传统节日中,赠送女方亲家以表迎娶诚意的传统定礼,带有浓厚的地域民俗特征。2008年被列入宁波级非遗名录。
手工弹棉花技艺
我国古代四大生活必需品“衣、食、住、行”,以衣为先。弹棉花技艺是“衣”的先导工序。即用特制的木锤打击特制的弓弦,将已经作粗加工后的棉絮松散、去籽的技艺,然后制成被褥和制成棉袄,或纺纱织布。故在旧时代弹棉花成为城乡集市、街巷中的热门手艺。“嘭、嘭”的强而有力的弹弦声时常响彻宁静的乡村街巷。弹棉花的师傅带着自己的工具“行头”可以靠此手艺走天下,因为棉花制品成为当时不分贵贱的人们必备而又需不断更新的生活品。
宁海龙舞
宁海龙舞,以九节布龙为主,还有十八节龙和十三节龙,表演人数随布龙的节数而定。布龙造型生动,体小灵巧,艺人舞龙技巧高,难度大,速度快,动作丰富多变。整个舞蹈动作有盘、滚、游、翻、跳、戏等动作,主要套路有打四角、打八门、打土桩、打十六桩等。表演时,以龙头手为指挥,动作随着龙头的变化而变化,协调统一,上下连贯。龙舞表演者的服饰一般都是头包毛巾,身穿农民的衬襟衫,重视裤或紧口灯笼裤,腿裹绑腿,脚穿草鞋。龙舞道具最初曾使用稻草制作的草龙,以少年耍舞为主,动作较简单,后来为求美观,将草龙改变为布龙,技巧也随之丰富。龙舞表演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新春佳节的前后,以欢庆丰年,祈求吉祥、富裕。龙舞演出一般都在祠堂
山头灯人会
山头村在正月十三为灯头日,规定要进行行会,祭祀白鹤大帝,用一种以食品造型的方式来表示他们虔诚。分为选料、初步造型和精细造型三个步骤。以生猪肝、生鹅蛋、活鸡、羊肚、猪喉管等为原料,品种有姜太公钓鱼、猛虎下山、天鹅戏水、金猴献桃、蛟龙出海等。
乐涵的传说
乐涵,小港人,他个生性耿直,机智多谋,仗义执言,不畏权势,嫉恶如仇,扶困济贫,乐于为小民伸冤,成为清代中叶嘉庆年间颇具声望的讼师。据《镇海县志》(1994年版)及2000年出版的《小港镇志》“古代人物”栏记载:乐涵(?—1798)谱名容涵,字晴岚,号海门,清嘉庆年间人,籍贯小港,居小浃江畔坟头乐(现小港街道建设村坟头乐自然庄),清嘉庆三年(1798)举人。曾任景宁县学教谕。他刻苦好学,昏晨寒暑,手不释卷,熟读诸经。乐涵生性耿直,常仗义执言为小民伸冤,是镇海有名讼师,有“镇海徐文长”之称。嘉庆二十年(1815)和里人胡钧等在小港北龙头山(土名锅盖山,现名蛟山)东麓小浃江上创建义成碶,至道光九年(
造趺
报地区:北仑区类别:民间舞蹈名录级别:省级穿山村靠海,旧时村中男子常常做脚夫谋生,曾建立“脚夫会”。“造”即造型、造脸,“趺”指脚趺,“造趺”即指站在脚夫肩上的造型。“造趺”又名“肩背戏”,亦称“造型”与“造脸”(画脸谱),俗称“马嘟嘟”。由10名十岁左右的英俊男女少年站在青壮年男子肩上,边舞边唱、做、念、打,常见于庙会及重大庆祝活动中。站在肩上的叫“天盘”,下面走的称为“地伴”。穿山村造始于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当时,穿山村有人出访鄞州(今宁波),在庙会时看见过这种艺术形式,后即移入穿山村。在隔年举行的芦江庙会上表演。造趺当时以少年扮童男童女或八仙骑在成年人肩上,但不表演,百姓俗称
招宝山风物传说
屹立于甬江口北岸的招宝山,山不高,仅80余米,也不大,约30多公顷。然踞江控海,形势险要,有史以来就是我国万里海岸线上著名的海防隘口和浙东沿海著名风景点之一。宋人陈允平曾有诗叹招宝山:“宇宙初开辟,何神立此山,中流天柱石,大地海门关。”明代抗倭英雄俞大猷,则直接说它是“形胜千年等玉关”!不仅如此,千百年来,在小小招宝山四周的两三平方公里范围内,民间还广泛流传着有关招宝山的许多动人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展示出招宝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绵长的文化承袭,使招宝山的魅力和精彩更壮观。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与招宝山相关的传说、故事就有近百篇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