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黄冈市 > 团风县特产
团风县民俗文化
团风狗脚及制作技艺
“狗脚”是团风一种特色小吃,原名“金刚脐”。相传为北方游牧部落一种食品,因形似罗汉金刚的肚脐眼而得名。满清入关后成为贡品,清乾隆帝微服江南,视察团风漕运时而传入民间,百姓见其状似狗爪而易名。因其色泽金黄,外脆里香,甜而不腻,老少皆宜而享誉鄂东南,它与麻花、馓子、琪玛酥一道,原为鄂东寒食节四大主食之一,现已被列入《湖北风味小吃》。据团风狗脚第6代传人童奇进介绍:其曾祖于清光绪年间,在团风鲜鱼巷客货码头旁开了间熟食店,专门经营馒头、烧饼等熟食,尤以狗脚为招牌,买卖十分火热,其它店铺纷纷仿制。民国初年,狗脚已成为人们四礼八节、走亲访友的馈品。在靠手艺吃饭的年代,其工艺配方带有几分神秘色彩,大都是传男
湖北大鼓
湖北大鼓是一种流行于孝感、黄冈和武汉一带的说唱艺术,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等。1950年定名湖北大鼓后,在湖北省内广泛流传。原先湖北的鼓书,与我国北方的鼓词类传统说唱艺术有着同宗的关系,而鼓词(鼓书)又与说书(评书),在历史上有密切的联系。[1]唐代佛教盛行时,教徒们不仅讲唱佛教经卷,说唱历史故事,也说唱民间时事故事,如《秋胡小说》《张义潮变文》等。到了宋代,由“变文”衍变为鼓词,出现了一些专业性的话本。这些话本经过文士的润饰加工,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性。由明入清,鼓词日益盛行于北方,并逐渐传播到南方。湖北鼓书的历史,正史记载甚少。从鼓书艺人的师徒相承关系追溯推测,清道光末年
团风庙会
团风庙宇多,庙会亦多。细数之,庙宇不少于20座,庙会不少于25个。其中历史较长,建筑较好,香火较远的,要算紫金山、太金山、万金山三座庙;活动声势较大、民族色采较浓、文化气息较盛的,要算二月十五的土地会,也叫抬阁会,五月十五日的龙船会,也叫马会。现将这两个庙会分别实录如下:二月十五日的土地会土地会是前后2个会合成的。前为“兴会”:从正月十五夜起,至正月三十日止,历时半个月,每天晚上,全镇分三个甲即头甲、二甲、七甲顺序排演。后为“正会”:二月十五日至二月二十日,历时六天(有的年限演三天)亦按三个甲白天顺序排演。兴会有两个排演方式。一是用人化装历史故事人物,骑在马上遍游全镇各个街道;另一是用人化装小
团风但店天府盛会
团风但店“天府圣会”是但店镇独有的一项民俗艺术活动,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相传明末清初,但店镇一丰姓老爷在江西为官,因不愿弃明投清,遂辞官返乡。行至鄱阳湖,忽然狂风大作,眼看就有沉船的危险,老爷随即取出香纸,对天焚香、化纸祈祷,口中念念有词。说来也巧,顿时风停雨住,云开雾散,只见天空一道金光闪过,“天府金容大帝”六个大字在湖上空,赫然可见,湖面立即恢复了平静。丰老爷回乡后,就在但店正街办了一所私塾,教化村民。五月十一夜里,老爷梦中受人所托,说有人投毒于水井。早起,先生发现水井中果然有与往日不同的现象,遂疑心有人投毒,便阻止人们挑水饮用,大家不信。先生只好自投井中以身试毒,两名学生随即跳
淋山河的“詹家龙”
春节,团风民间有舞龙灯的习俗。从腊月到正月十五,团风的村镇街头、湾中店前,鞭炮震天、锣鼓喧嚣、长龙翻舞、欢声阵阵,人们用舞龙灯的方式表达美好愿望,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也许这一习俗外地也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团风淋山河镇的“詹家龙”确是别具特色,独一无二的,因为这是“天下第一灯”!团风县淋山河镇的詹姓是一个大姓。詹氏世代传承一条龙灯。这条龙灯气势磅礴、恢弘奇特、内涵深、纪念意义强、民俗风味浓烈,堪称一绝。相传淋山河詹氏二世祖詹微(父詹侗),由新安来团风黄土岗一侧居住,并建花园(今称花园铺村)。后由明太祖朱元璋任用为吏部尚书,是明代洪武中正治上卿兼吏部天官尚书。他秉公执法,铁面无私,
牌子锣鼓与丝弦锣鼓
牌子锣鼓与丝弦锣鼓是团风县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器乐。在民间民俗活动中,为了烘托气氛,表达情感,“敲起锣来打起鼓”就成了最好的选择。牌子锣鼓流传的范围比较广泛,全县境内几乎村村都有自己的锣鼓班。流传在我县北部山区贾庙、杜皮等地的丝弦锣鼓,是比牌子锣鼓乐器组合更为复杂、乐队阵容更大的一种民间器乐形式,它以其富有强烈的艺术形象与音乐魅力,成为我县非物资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牌子锣鼓”包括由打击乐和吹奏乐合奏的“曲牌”与单纯由打击乐演奏的干“点子”(锣鼓经)组成。流行在原黄冈县北部山区,以贾庙等地为重点,其他山区和丘陵地区流行比较分散。“牌子锣鼓”这种民间器乐能自清代中期流传至今,与团风地区的民情风俗
上巴河马家潭龙船会
端午节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这一习俗在团风县上巴河镇的马家潭村,却有一段神奇的传说,让这一民俗活动不仅热闹有趣,更添一分神秘的遐想。巴水自大别山一路奔来,流经我县上巴河镇时,河床宽阔平坦。岸左有霸基山、晒谷石相阻,河水顿时回流旋转,涡旋成潭。这里,有一座村庄,由于全村姓马,所以这个村也因这潭而得名叫马家潭。根据马氏宗谱记载,马家潭村的村民,是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马家三兄弟奉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圣旨,从江西移居到这里。来时,他们携带了祖传的两副在原籍时从事端午节龙舟竞渡的“龙头”与“龙尾”,到这里落户后,他们见这个水面开阔、两岸平坦的“马家潭”很适合划龙船。于是,“龙舟竞渡”这
团风农民画
团风县农民画取材于鄂东风土人情、民俗掌故、民间传统和民间生产生活习俗;广泛吸收了民间剪纸、皮影、戏剧、刺绣、挑花、印花等艺术营养;以丰满的全景式构图、夸张的表现手法、统一而凝重的色彩效果,形成了团风农民画特有的艺术风格。团风县农民画创作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983年,团风县第一幅农民画作品《山村车赛》晋京参加首届全国农民画展,并获得三等奖。开了团风农民画走出团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先河。1985年,经过精心培养,一批业余绘画能手脱颖而出,他们是:回龙山镇乌龙庵村农民吴春娥,黄家大塘村农民吴厚志、万家山村农民雷秋红,镇文化站站长吴世民;但店镇文化站原站长华贻和;总路咀镇文化站站长汪天才;方
团风《硪歌》
团风地处长江中游北部江边,历史上饱受溃堤水淹之苦,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的新修道路、水利建设期间,人们常用石磙、石板来压实新土,打牢基础,人们称之为“打硪”。这是一种高强度体力活,需要多人齐心协力完成。为提神鼓劲,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按照地方民歌曲、产生一种由一人领唱众人附和的劳动号子,团风人叫他“打硪歌”。打硪有轻硪(飞硪)和“重硪”之分,硪歌因此也有“慢硪”和“快硪”两种唱法:轻硪通常是在石片上系着绳子扯起平整地面,节奏欢快;重硪通常是用木杠绑着石磙,主要是夯实基础的,节奏较缓,两种唱法都具有声调高亢、节奏性强的特点。硪歌唱词内容广泛,多为即兴创作,有历史故事,有当今时政,更多的是鼓
团风丝弦锣鼓
团风贾庙熊家塆丝弦锣鼓是鄂东地区仅存的一支由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又有丝弦乐器及唢呐伴奏在一起的民间器乐体裁。它起源于清雍正年间,距今已近300年历史了。它曲牌多样,乐器齐全,场面宏大,常运用于民间祭祀、婚丧嫁娶等重要民俗活动中,一般演出人数最少在18人以上,最多可达到八九十人。在活动时可原地坐姿演奏,也可在行进中演奏。通常是敲打马锣并指挥整个乐队,打击乐和管弦乐可交替演奏,也可分别演奏,演奏技巧性强,演奏形式独特,既有锣鼓乐的粗狂豪放,又有丝弦乐的细腻婉转动听。经过长时期的挖掘整理和保护,现收录有《雁翅卜王鹅》、《八哥洗澡》、《牛擦痒》、《回头望》等18个曲牌,2006年被申报为黄冈市非物质
团风剪纸
剪纸是团风县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一项珍品,已有近千年历史了。据考证,剪纸在唐宋时期主要用于丧葬活动,明清时扩展到居家、服饰等方面,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常备品。郭楚英老艺人曾介绍说,其祖父郭隆泽于清光绪年间,在团风大庙旁开了一家杂货铺,除经营香烛火炮、扎制灵屋外,还剪制窗花、喜字花、寿字花以及各式鞋帽花等剪纸样品出售,选购者络绎不绝。时有民谣“一把剪刀多有用:既剪龙、又剪凤,剪出老鼠能打洞;剪花鸡、剪白鹅、剪出锦鲤游天河”。抗战期间,有团风剪纸艺人为支援抗战,挑着花样担儿,伴随着“旧铜烂铁、破布破絮、破布鞋、破麻袋,换针换线换剪纸花啦。。。。。。”的吆喝声,走村串巷收购军工原材料。解放初,
马家潭赛龙舟
上巴河镇马家潭,因马氏移民家居于此而得名。一年一度的“赛龙舟”因马氏祖先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创,并成为马氏家族的传统习俗。因其声名远播,影响甚大,已演绎成当地群众节日文化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马家潭发源于天堂寨的巴河水,急急南下,触“晒谷石”而旋转成潭,水深流缓,正宜挥桨竞渡,加之两岸河滩平缓开阔,可供万人围观助阵。每逢有赛龙船的盛事时,巴水岸边团风、浠水等地群众都会前来围看马家潭的“龙舟竞渡”,场面非常壮观。马家潭龙舟赛历史渊源悠久,有600多年的历史,其中两副龙头龙尾有超过500年的历史。2009年,省政府公布批准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马家潭龙舟会名列其中,属于民俗类。
团风七月十五放河灯
团风民间有农历七月十五放河灯的习俗。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叫“盂兰会”。盂兰,梵语为乌兰婆孥,意译为解救倒悬,俗称“鬼节”。它与清明节相像,家家户户都要在这一天祭祀祖先。这种风俗,传由已久,到了唐宋时期,已经成为一个民俗活动的节日。《乾淳岁时记》载:“每岁七月十五日,道教谓之中元节,各有斋醮等会;僧寺则以此日作盂兰盆斋,而民间亦以此日祀祖先。”中元节上坟祭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习惯。每到七月十五日,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烧纸钱、摆香烛祭祀祖先,作为他们去扬州参加“盂兰大会”的旅行费用。这一天的晚上,团风城区沿江一带村庄有放河灯的习惯。人们用纸或绢等制成各种各样的小巧灯盏,有船形的、有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