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滁州市特产
滁州市民俗文化
凤阳花鼓
凤阳在安徽省东北部、淮河南岸。该县的花鼓说唱,历史悠久。每逢节日、农闲或田间小憩,随时随地敲打说唱。热闹有趣。凤阳享有“花鼓之乡”的称号。是凤阳民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也很有影响。说起凤阳花鼓,凤阳人有一段悲喜交加的经历。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歌词都是悲悲切切的内容:“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九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家唱着花鼓,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
凤阳民歌
凤阳民歌是安徽省的汉族民歌。凤阳花鼓中的凤阳歌是凤阳民歌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明初移民文化的影响下,凤阳民歌得以历史性更新和很大发展,随之闻名中外。最早以文字形式记录凤阳民歌,见明嘉靖万历年间周朝俊《红梅记》传奇。凤阳民歌具有广泛的平民性,它所表达的内容是汉族劳动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凤阳花鼓为载体的《打花鼓》等曲目,对我国许多曲种的音乐唱腔有着重大的影响。明初以后,凤阳民歌随着移民四处乞讨卖艺而响遍华夏的大江南北,尤以江南、北京、山西为多。据史料记载,除新疆、西藏外,中国其他地区都飘荡过凤阳民歌的旋律。清末以后,时常流传的凤阳民歌达300多首。二十世纪初
凤画
 即凤凰画,是凤阳独有的民间绘画艺术,起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造型新颖美观,设色鲜明艳丽,技法细腻严谨,具有固定的规格和模式。    其造型必须是:“蛇头、龟背、九尾十八翅,鹰嘴、鸡爪、如意冠”。色彩为“水墨、素彩、五彩”三法;技法有画骨、披毛、勾线、头道墨、二道墨、三道墨、上彩、描粉、构黄、点金10道工序;传统种类有《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凤阁》、《麒麟凤》、《带子还巢》、《四扇屏(飞、鸣、食、宿)》、《五凤楼》、《百鸟献寿》8种。《丹凤朝阳》、《百鸟朝凤》最为人喜爱。    
走太平
“走太平”,又名“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县独有的传统民俗,自东汉开始,传承迄今,盛况不衰。《汉书》载有“澄日太平”之谚,此为全椒走太平之肇始。南北朝梁宗檩《荆楚时记》对正月十六走太平桥这一习俗有专门描述,谓之“走百病”,是为了消灾祛病。从文献记载来看,“正月十六走太平”为古代淮河以南地区共有的民俗,全椒走太平能够传承至今,还和三个历史人物有关。太平桥为一座古桥,县志载:太平桥又名贺橹桥,相传隋大将军贺若弼伐陈时,造橹于此,故称为贺橹桥。后改名为太平桥。刘平,楚彭城人,字公子,建武间,公拜全椒长。传说刘平作全椒长时,刘平将朝廷拨下的建城款购买粮食救济灾民,结果被罢官获罪,押解京城问斩,全椒百姓
丰收锣鼓
《丰收锣鼓》是彭修文、蔡惠泉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具有鲜明山东音乐特点的民族管弦乐曲,乐曲借鉴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鼓点和旋法加以变化发展,推陈出新,充分发挥我国丰富多彩的打击乐器的表现能力,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乐曲由四个部分组成:1、在雄壮嘹亮的引子后,展现了一幅热情欢欣、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旋律跳荡,节奏明快,情绪热烈;尤其是最后的锣鼓段,以浙江吹打中音色丰富的十面锣为主奏乐器,情绪更为欢腾、高涨。2、以吹管乐器富有号召性的音调开始,转入弦乐组和笛子先后奏出的歌唱性旋律,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然后笛子与弹拨乐器以软快节奏和跳跃旋律,抒发了人们在劳动时的欢快心情。3、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
洪山戏
洪山戏是流行于皖东稀有剧种,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傩”,从“傩”发展到香火戏。到了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洪山戏历史悠久,韵味独特,乡土气息浓厚,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地方戏。洪山戏的前称为“香火戏”,是香火会请神祈祷时演的戏。香火会分内坛与外坛两派,外坛做会时称“五岳”,内坛唱戏名“洪山”,洪山戏从内坛得名。洪山戏的剧目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唱本和部分移植改编其他剧种的剧目。剧目有200余个。洪山戏的唱腔分三类,即“锣鼓伴奏类”、“祈神类”和“民间小调类”。起初洪山戏伴奏只用锣鼓,且唱且舞,后期加丝弦管笛。唱腔质朴粗犷,高亢嘹亮,朗朗上口,乡土气息浓厚。洪山戏
秧歌灯
明朝末年发源于来安县广大乡,是由农民对“神灵”的祈祷活动发展起来的。起初以唱为主,伴以极简单的动作,后来形成了秧歌灯雏形。清代,秧歌灯歌曲曲调和演唱内容较前丰富得多,伴奏乐器已有笛子、二胡、四胡、琵琶、三弦和民间锣鼓。秧歌灯的曲调丰富多彩,抒情悦耳,舞蹈动作柔美朴实,轻松愉快,歌词通俗流畅,动人以情。由于以上特点,秧歌灯很快流传到滁州、全椒和江苏省-、江浦、浦口一带乡间。群众自诩秧歌灯“有九腔十八调,调调有花色,三天三夜唱不完,唱转头不算本事高。”秧歌灯是一种综合性的大型歌舞,以前均在广场演出,上场人数多则82人,少则32人,角色分为“主伞”、“鞑子”、“包头”。主伞为灯头,持串铃领舞;鞑子为
天长孝文化
天长孝文化源于朱寿昌弃官寻母事迹。朱寿昌(1010—1080),宋天长人,《宋史》载有他弃官千里寻母之事。元代郭居敬根据朱寿昌等孝行故事,编著了《二十四孝》一书。书中许多故事都是民间传说,而朱寿昌千里弃官寻母是真人真事,并有传略记载。朱寿昌的父亲朱巽是宋仁宗年间的工部侍郎,朱寿昌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从此母子分离。朱寿昌长大之后,荫袭父亲的功名,出而为官,几十年的仕途颇为顺利,先后做过陕州荆、南通荆,岳州知州,阆州知州等,然而他一直未得与生母团聚,思念之心萦萦于怀,以至于“饮食罕御酒肉,言辄流涕”,母子分离后的五十年间,他四方打听生母下落,均杳无音讯,为此烧
甘露饼制作技艺
相传天长举人戴兰芬于清道光年间考中状元,为感谢皇恩浩荡,将家乡特产“龙岗雪饺”带入京城孝敬皇上,道光皇帝赐名“甘露饼”。从此甘露饼因成为“皇家贡品”而身价百倍,无论达官贵人或往来商旅无不争相购买,以馈赠亲友,款待嘉宾。1979年,甘露饼在安徽省糕点展销大会上获得“安徽省优质名细糕点”的殊荣,后又在1988年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获铜奖,一时声誉大振。甘露饼取料精良,生产工艺复杂,千百年来仅有几家茶食坊能做,古时以“夏三元”老店做得最好。其主要原料为精白面粉、熟猪油、精白绵糖、精糯米粉和青梅红丝等。做法是先将精白面粉加油加糖和水拌匀擀成薄如明纸的酥皮,再按一定形状九层叠折,平锅小火煎之,少顷,酥皮层
凉亭锣鼓
凉亭锣鼓是我县流传至今古老的打击乐,流行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能仁乡境内。其独特的打击乐谱,从不外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能仁乡位于安徽省定远县西北约45公里处,该乡北高南低,北部为低山、丘陵地带,南部为平原地带。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物产丰富,交通便捷。合徐高速公路,省道S334至凤阳武店镇水泥公路穿境而过,南与省道S311和投资243亿元的炉桥盐化基地接壤,北与凤阳、蚌埠接壤、西临淮南铁路线。全乡总面积54平方公里,8个行政村,96个村民组,24053人。凉亭锣鼓(又称凉亭十八番锣鼓)流行于能仁乡境内,相传民间艺人李训广老先生(已故)清朝后期在怀远县鼓棚中打鼓,后赶庙会至定远县能
手狮灯
独山乡“手狮灯”(原名“狮子灯”)历史悠久。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流行于县内及江苏的-、江浦一带。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手狮灯”狮身长四尺半,高三尺余,用篾扎纸糊,彩绘而成。狮子两前足捧一绣球,绣球用竹篾扎制,糊以白色透明纸,内点蜡烛。狮子肚皮下安有两根木棍,舞狮者两手各持一根木棍,将狮子举起舞动。每只狮子重约50斤,由一名舞狮者和一个副手,轮流配合舞动表演。来安“手狮灯”由六只狮子组成,玩灯人着一色服装,远观近望,气势宏伟,热闹非凡。“手狮灯”的表演形式有“抖狮”、“摇狮”、“睡狮”、“盘球”、“狮子坐肩”、“狮子理毛”、“双狮推磨”、“狮子拜门”、“逗猴”等十余种动作。表演吸收了杂技表演艺术
神山寺庙会
神山寺庙会,是全椒民众十分喜爱的千年古盛会。据佛书记载,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菩萨诞生之日,神山寺落成后,寺中众僧为求寺庙0常转,香火鼎盛,就选择了观音菩萨二月十九诞辰日为神山寺落成开光典礼日。于是每年这天,十里八乡的民众便会来到神山寺烧香拜佛。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为神山寺庙会日,并成为习俗流传至今。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神山寺庙会已经成为将祭祀活动、集市贸易和文化娱乐活动融为一体的文化载体,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民俗价值。每年都会吸引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以及长三角的香客、游客来此祈福。庙会举办前后,尽管天气乍暖还寒,但四面八方的信众、游客、商贾纷至沓
界首庙会
界首庙会又称“二月二龙抬头”庙会,是全椒县界首街的传统习俗。相传在西汉年间某年,界首久旱无雨,民不聊生。有一老道云游至此,动了恻隐之心,便打坐一棵百年老银杏树下作法七七四十九天,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终于唤醒了沉睡三年的龙,于是界首开始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乡民特建一座庙宇以纪念恩人老道,庙宇落成之日也正值农历二月初二。从此,每年这一天,四乡百姓都来庙宇朝拜老道,借此交换一些小农具和种子。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二月二龙抬头庙会,一直沿袭至今。  庙会期间,界首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燃放鞭炮,摆酒设宴。庙会上既有形式各异的皖东民间艺术展示,还有农家手工自制的工艺精巧的日用
龙山寺庙会
 龙山寺位于风光旖旎的龙山西麓,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502-519)年间,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自古以来,每逢清明时节,龙山上下,花红树绿。前来龙山寺礼佛踏青的信众、儒士和乡民络绎不绝,逐渐形成了方圆百里内屡盛不衰的传统庙会。近年来,随着游人的大量涌入全椒,龙山寺庙会的知名度声震大江南北。庙会时间也由清明一天持续数日,参会人员的身份更是扩大到居士香客、善男信女、文人墨客、远商近贾以及各地游客。庙会期间,各界人士慕名而来。通向龙山寺山门的大道上,每天车流人潮,数以万计。龙山寺内外,求签卜卦,登山踏青,旅游观光,生意买卖,贸易洽谈及文艺演出,应有尽有,热闹非凡。龙山寺庙会也由礼
琅琊山初九庙会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举办的琅琊山庙会是皖东地区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民间传统习俗活动。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传统庙会逐渐衍生和充实了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内容,成为人们游山赏景、商贾贸易、信息交流和共歌齐舞的盛会。农历正月初九,宗教传说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祭日,远近道士相聚,定期举办道教祭坛活动。道教在琅琊山活动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就有道士隐居山中,相继建成玉皇殿、玄帝行宫、三皇古殿、元君殿和二天门、三天门等。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每年都要派太子、大臣回凤阳老家祭拜皇陵,滁州是必经的重要驿站,琅琊山也是祭拜队伍的必去之所。为彰显盛世、国泰民安的氛围,明朝政府有意支持并认可“琅琊山庙会
南谯二郎庙会
南谯区腰铺镇二郞庙会历史悠久,传说自唐宋时期就有这项民俗活动,据史料记载,二郎庙会在清末为鼎盛时期,会期为每年农历二月初三至初四,尤以初四这天为最盛,四方群众赶赴腰铺,进香结缘,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据《滁州宗教志》记,民国八年,滁州五戒居士朱皓明在二郎山捐资重修扩建二郎庙,取名祈福寺。20世纪30年代,祈福寺住持常圆精通医道,给附近乡民治好许多疑难杂症,名声外传,许多人到祈福寺进香,常圆为方便民众免走山路进香祈福,在腰铺集镇修建两座庵,称为南头庵、北头庵,有居士住庵,人们到腰铺集镇两座庵上赴会,但庙会仍叫二郎庙会。建国后,传统的二郎庙会呈现出民间自觉性、活动多样性,极具非物质文化
八朵云
八朵云是全椒县的一种民间舞蹈,是集歌舞表演乐器伴奏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样式。相传八朵云起源于一种防御武器盾牌,宋末外族入侵,全椒百姓自发组织抗击,并自制各种武器用于对敌作战,其中就有似云状的盾牌。后人为纪念前辈正义之举,将云状盾牌改制为花灯,逢节庆与祭祀时进行表演。随时历史发展,八朵云也在不断变化,曲调由刚劲、强烈变为柔和、优雅;舞姿和造型更加优美、动人;表演内容也逐渐演变为求告上苍、祈求平安,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歌颂新社会、新生活、新风尚。其表演特征灵活多变,既有民舞广场表演,踩街“唱门头”的共性,也有适合舞台表演的艺术个性。其曲调以民族小调为主,如《卖茶货》、《对歌》、《八段景》、《秧歌调
楼西回民锣鼓
凤阳楼西回民锣鼓历史悠久,早在清初时期就在凤阳流传,是从凤阳锣鼓中脱胎出的民间打击乐。演奏班子人员可多可少,一般在10—20人左右。打击乐器主要是鼓、大锣、大镲、小镲、小锣等;旧时还配一只五六尺长,形如唢呐的长管铜号。凤阳楼西的回民锣鼓班子,成员全是楼西街道回民,以常姓为主,数代承袭不断,大多在当地民间庙会、庆典及年节时候活动,演奏乐曲结构特点为锣鼓牌子的联缀,复杂多变,悦耳动听。经常演奏的曲目有“大十番”、“小十番”、“小五番”、“老五番”、“十八番”、“花鼓灯锣鼓”等数套。一番锣鼓即为一种曲牌,每套锣鼓的曲牌可以自由组合变化,交替演奏。
全椒民歌
全椒自古以来,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千百年来以口头形式不断地创作、修改、流传着大量的他们的心声——全椒民歌。全椒民歌一般以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为多,口耳相传,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但也有一部分民歌唱词典雅,比较讲究音韵。全椒民歌的另一特点,是在歌曲中充分体现了方言的特色和韵味。全椒民歌虽长短不一,但基本结构都比较完整,如生产性民歌能完整地叙述劳动的全过程,生活性民歌不但结构完整,还注重情节的戏剧性表达,无论从文学的角度或音乐的角度来审视,全椒民歌都有极其珍贵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一把芝麻撒上天,一肚山歌万万千”全椒民歌犹如烂漫心花,绚丽多彩
二龙戏蛛
二龙戏蛛是我县流传至今原生态民间舞蹈,流行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能仁乡境内。其独特舞蹈形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能仁乡位于安徽省定远县西北约45公里处,该乡北高南低,北部为低山、丘陵地带,南部为平原地带。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物产丰富,交通便捷。合徐高速公路,省道S334至凤阳武店镇水泥公路穿境而过,南与省道S311和投资243亿元的炉桥盐化基地接壤,北与凤阳、蚌埠接壤、西临淮南铁路线。全乡总面积54平方公里,8个行政村,96个村民组,24053人。“二龙戏蛛”又名耍龙灯,是定远县能仁乡独有的民间传说形成的,以锣鼓伴奏的民间传统舞蹈;是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的集体舞蹈;也是老百姓最喜爱观赏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