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市 > 安远县特产
安远县民俗文化
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源远流长,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种表演形式。形成于明末清初,迄今约有四百年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载:“采茶戏最早出现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在九龙茶山,茶农们为了解除劳作的辛苦,为了传递相互的情感和信息,而引吭高歌;茶农们还在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的时候,以民间灯彩的形式,走村串户,自娱自乐。于是,“采茶歌”“采茶灯”便应运而生。赣南采茶戏正是在,“采茶歌”“采茶灯”的基础上吸收赣南其他民间艺术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至明末清初,赣南采茶戏已形成了一个有行当、有独特表演风格、有音乐特点的地方剧种,而且还有职业的班社,并先后传至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云南、台湾等地。到解放初期
南乡大堂音乐
安远县孔田镇,古称太平堡。宋乾道四年建东林寺。几经兴废,至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于孔田镇上官村再次重建东林寺。东林寺是安远南片最大的寺庙,当时寺内和尚十多人,吹鼓手多人相配套。1952年,东林寺遭火烧毁,和尚四处流散,吹鼓手多为本地人,回家为婚丧喜事吹奏佛教音乐,受民乐的影响,后形成安远南乡民间大堂音乐,有10支曲牌,俗称“十大调”。据考,全国各地均无此乐。南乡民间大堂音乐始于孔田镇,以孔田镇为中心,流传到周边区域。此乐以唢呐为主,多种弦乐和弹拨乐为辅的民间吹奏乐。现留传下来的只有10首曲牌:1、阴反阳2、倒水莲3、蜻蜓点水4、随手调5、鸦鹊过排6、四大金刚7、赐喜8、三金殿9、普天乐10
安远欣山过火炼
安远欣山过火炼(第四批省级)“过火炼”又称“下火海”,是我国传统道教文化的一项绝活,源于道教正一派中的混元派红头道士(“阳师”)的一种祭祀仪式,一般在民间的庙堂、宫观进行表演,用来祭祀神灵、驱邪镇煞,祈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它既吸收了殷周时代的巫祝祭祀鬼神、先秦的方仙之说,又吸纳了春秋时代的阴阳五行家、道家、儒家等学派思想,是道教混元派文化遗产的结晶,由于贴近民间群众生活,不仅流传于国内,在东南亚很多国家都盛行。“过火炼”是由师傅一人或师徒多人,甚至信教群众代表共同参与表演的一项绝活。表演者也叫“红头道士”(“阳师”),表演时赤脚从长十二米,烧得通红的“火炼”上走过,脚底板却不会烫伤。更为神奇
安远茶篮灯
安远茶篮灯(第四批省级)茶篮灯起源于安远县九龙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的原始剧目《大摘茶》的上半段舞蹈表演部分,是反映当时茶农劳动生活的民间歌舞。早在宋朝,安远九龙山一带已是江南著名茶区,茶区里九株特别好的红花茶树远近闻名。至清康熙、雍正年间最盛,九龙茶被取作贡品,每年阳春三月,赣、粤、闽等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茶女采茶时喜欢联唱《十二月采茶歌》,受当地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增加茶篮、纸扇等道具,于是采茶歌与当地民间灯彩相结合,演变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也称《茶篮灯》。《茶篮灯》就是当年茶农们所创造的一种最原始的歌舞表演艺术,热情好客的茶农表演以采茶为内容的歌舞接
安远欣山上刀山
安远欣山上刀山(第三批省级)“上刀山”是我国传统宗教文化,源于道教正一派中的混元派红头道士(“阳师”)的一种祭祀仪式,一般在民间庙堂、宫观表演的一项绝活。用来祭祀神灵、驱邪镇煞,祈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上刀山”在明朝时由雄十四郎、雄十四娘传入安远,在清朝和民国时最为盛行。“上刀山”表演者叫“红头道士”,也称“阳师”,不仅流传于国内,东南亚许多国家也很盛行。安远欣山“上刀山”,吸收了殷周时代的巫祝祭祀鬼神、先秦的方仙之说,又吸纳了春秋时代的阴阳五行家、道家、儒家等学派思想,逐渐构成了以鬼神崇拜、神仙方术与古代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相结合的道教思想,东汉末年形成有组织的宗教,尊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
安远瑞龙
安远瑞龙(第三批省级)瑞龙又称纸龙、五股龙,是江西省安远县中部地区所特有的传统民间舞蹈,是一种头、腰、尾五节互不相连的民间龙灯,瑞龙头、尾各一节,腰三节。瑞龙一般在春节期间进行表演,表演前要进行传统的祭龙仪式,村民们手执龙灯,敲锣打鼓来到河边摆上供品、点燃香烛、燃放鞭炮、祭拜龙神,进行“拜水开光”仪式,然后到各个村庄进行表演。它的舞蹈动作较简单,舞步以小碎步和跑跳步为主,摆出“天下太平”字样。舞龙的动作内容包括东君赞语、盖水波浪、舞水爪钩、织竹壁、结字、走圆场等几个环节组成。据安远县欣山镇修田村民间老艺人杜利民(1911年生)介绍说:“瑞龙在当地流传了十一代,最迟在1800年左右就产生了。”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