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深圳特产
深圳民俗文化
西乡北帝古庙三月三庙会
每年农历三月三,西乡北帝古庙都要举办为北帝贺诞的大型庆典活动。活动时间从二月二十八日开始,逢大月份从二十九日开始,是“北帝爷”出位的日子,请他巡游看戏保佑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到三月初二请他返位庙会连续九天,至三月六日方止。活动的项目:1、庙内外祭祀活动;2、庙会大巡游,以西乡民俗风情为主调;飘色,麒麟舞,狮舞,龙凤等于庙会前贺诞和巡游;3、木偶剧和粤剧的九天演出活动;4、千岁大盆菜宴。大巡游是以北帝古庙为中心,沿真理街河西路转回北帝庙,在方圆两公里左右的范围转圈游演。中午十二时先在公园搭台聚集开会,会后出发-。由十多面彩旗引路,两条长龙打头,两条长凤紧跟,两头麒麟尾随。狮队六支,狮队
南澳舞草龙
南澳渔民舞草龙习俗是南澳渔民过年中最为热闹的一种民俗活动,这项活动在清朝时已经很盛行了,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南澳“舞草龙”是南澳渔民在长期海上生活、习作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舞草龙拜祭为载体,含有历史、民俗、艺术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舞草龙”是深圳渔民文化的精髓之一,它集中体现了渔民文化的思想、信仰,它还是南澳渔民凝聚民心、对外交流和民俗传承的重要舞台,所以它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最大特色是当天上山割草,当天扎龙、当天舞龙、当天化龙,所有程序都是在一天之内全部完成的,这是区别于任何一个地方舞龙的颇具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舞草龙”又称“舞火龙”,是南澳渔民极具特
疍民过年习俗
深圳市龙岗区南澳街道传统上是疍家渔民生活的地方,仍流传着疍民舞草龙祭拜妈祖过年的习俗。南澳渔民因长年生活在船上,以捕鱼为生,与大海为伴,为求四季平安,每逢初一、十五便在船上架起香火祭拜妈祖。当地传说,妈祖曾托梦给南澳一位老人,正月初二晚上以舞龙的方式来压制龙飓风,可保风调雨顺,当地疍家渔民上山割野草扎成草龙舞动,后逐渐演变为当地疍民过年习俗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动。舞草龙的过程分为扎龙、舞龙和送龙三个步骤,每年大年初二,当地渔民选用又长又硬的剑草和较为柔软的净草扎制龙身。扎龙过程中,人们用绳子将这两种草扎成每节约1米长的龙身,之间以红绳连接;龙头以大箩筐做底衬、多柱香捆扎为眼、额前挂五寸圆镜,
下沙黄氏宗亲祭典
下沙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西南部。现有常住人口559户,1500多人,基本为黄氏一族。原籍下沙现居海外的黄氏后裔约3000人。南宋时期,江夏黄氏后裔黄峭山的第十四代孙黄默堂,来到下沙开基立村,成为下沙黄氏一世祖。黄氏宗亲祭祖习俗也始于此时。最初只是每天早晚在0牌位前上香、叩首。南宋淳佑八年,黄默堂去世葬于莲花山,其子孙开始每年春秋两季到墓地祭祖。到九世祖黄思铭时期,下沙黄氏家族进入重要的发展阶段。黄思铭去世后,后人于明朝末年在村内建“黄思铭公世祠”纪念他,每年春秋两季,墓祭、祠祭的祭典仪式也有了完整、严密的固定程序,并代代延续至今。改革开放后,旅居海外的黄氏后裔每年派代表回国参加祭祖。2004
宝安山歌
宝安山歌是指流传于原宝安县的石岩山歌、大鹏山歌、龙岗皆歌、九龙山歌等。它们共同的特点,基本都是四句和五句七字体,大多是一字一音,偶尔也有一字多音。旋律有的高亢明亮、有的婉转深情;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等。主要传人有戴坚平(76岁),叶永亮(86岁)池官华(66岁)、廖保(70岁)等。
疍家人婚俗
盐田位于深圳市东南。盐田疍家人(渔民)婚俗源自盐田沙头角盐寮吓渔民村,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年历史。盐田渔民自古以来生活在海上,形成与陆地人不同的婚俗习惯,定亲、迎亲、洞房等仪式均在船上举行。由于渔民逐步移居岸上,婚俗有所改变,至今已形成既保留船上传统,又有陆地婚礼内容的多元婚俗,并形成了一种渔民迎亲习俗舞蹈,即迎亲队伍模仿海上行船,在陆上作划桨舞蹈行进。这样的习俗在盐田区与龙岗区,以及香港新界沙头角海边一带均盛行。盐田疍家人婚俗是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融合的正在演变的婚俗文化,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肘捶
肘捶起源于山东临清,它是集太极,八卦,形意为一体的武术门派,因巧妙融汇了多种肘法、拳法而得名。临清人自古就有尚武习俗,晚清时临清人张东槐以易医为理,将太极消长、五行生克之法揉合到拳术中,创建了“临清肘捶十趟捶”,并于1874年正式定名。肘捶主要是以“易理”论说拳理。肘捶重在技击,看起来却颇有些太极八卦的感觉,大小套路的每个动作都隐现无常,变化多端,也被称为“最神秘的功夫”。肘捶“仁德为先”的门规戒律,也促使弟子将武功与修身并进作为入门后重要的人生目标。肘捶在清末已成为当地的著名拳种并流传于山东、河北,张东槐以肘捶行侠仗义、惩恶扬善,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投到门下。张东槐在1901年去逝。肘捶因受义和
深圳传统小食制作技艺
深圳传统小食是曾经让深圳原住民留下绵长记忆的传统小吃,根据制作方法大致分为油品类和糕品类,其制作技艺主要分布于深圳市光明新区和宝安区、罗湖区的旧时村落。据《宝安县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深圳人黄果创办的“合成号”商号在深圳圩正式挂牌营业,这是专门生产、经营传统小食的商号,可见深圳传统小食的品牌历史也已在百年开外。传统小食的油品类即油炸小吃,主要品种有油角、糖环等;糕品类可分为发酵和不发酵的两种,主要品种有云片糕、艾果、松糕、鸡椿角等。总的来看,这些小食的主要原料为我国南方特产的糯米粉和砂糖;其口感为甜、糯、香、脆,符合南方人的口味。在制作技艺方面,各类小食都比较讲究原料配伍的
平乐郭氏正骨祖传秘方和配制方法
平乐郭氏正骨祖传秘方和配制方法是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平乐郭氏几代传人在诊疗实践中,除了不断探索、完善手法诊治、手法整复等骨伤诊疗技法,同时在运用传统中药配合治疗骨伤病方面也破有建树。平乐郭氏正骨祖传秘方有内服药和外用药,配方有近二十种,其中内服药方12种,外用药方4种,这些药方均选用优质名贵中药材配制而成,分别运用于骨伤和骨病的不同时期,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补气养血、益肾壮骨之功效。经长期临床使用,证明这些药品能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见效快、效果好、安全可靠。平乐郭氏正骨祖传秘方和配制方法,除了对骨伤患者施以外敷、内服中药的辅
大鹏追念英烈习俗
大鹏追念英烈习俗即深圳市大鹏地区打醮纪念阵亡战士的习俗,相传有600多年历史。明洪武年间初建大鹏城,北城门附近发生瘟疫,引起百姓恐慌,后请来堪舆大师,认为北门为白虎门,须堵上北门方可防止瘟疫蔓延,又请道士打醮以除瘟疫。清道光年间,刘起龙和赖恩爵两位将军率众在大鹏城打醮,此为大鹏清醮最早见于记载。传统上,当地打醮仪式有两种,其一为解除瘟疫的“瘟醮”或“傩”;其二是感谢神明庇佑,祈求平安的“太平清醮”。大鹏城原为军事要塞,故传统大鹏清醮多以纪念阵亡将士和超度亡魂的“瘟醮”为主;其后太平盛世则做“太平清醮”。大鹏清醮仪式逢5年举行一次,于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期间挑选吉日,在古城天后宫门前空地搭醮坛,打
东渔村天后祭
深圳地区因地处沿海,居民多与渔业生产关系密切。清嘉庆二十五年所编《新安县志•舆地略•风俗》载:“邑地滨海,民多以业渔为生。”其中大部分是以农业为主,渔业为辅。但大鹏、南澳等地专业渔民较集中,特别南澳更是深圳历来著名的渔港。地处南澳的东渔村全体村民皆为渔民。解放前,渔民地位低下,被视为“贱民”,严禁上岸定居。故渔民均以船为家,过着水上人家的生活,长期与大海、风浪作伴。对渔民生命财产威胁最大的,莫过于狂风巨浪。古时渔民们认为这是海神显威或发怒,故对海神诚惶诚恐、敬祀拜祭。东渔村天后祭充满了对天后的崇敬之情。天后是渔民心目中的保护神,是善良博爱、助弱扶贫的化身,同时也是人们当
东山渔歌
东山渔歌历史悠久,具体起源时间已难考证。解放前,渔民地位低下,被视为“贱民”,又称为“疍民”,严禁上岸定居,长年累月生活在船上。生活单调、枯燥,更谈不上什么文化娱乐活动。唱歌,成为渔民们的重要文化生活。他们用歌声来抒发他们对大海的深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丑恶事物的憎恨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东山渔歌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合唱、对唱、领唱与齐唱,有问答,有斗歌,丰富多样;大鹏东山渔歌的内容丰富多彩,几乎涵盖了渔民生活的全部,除了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歌词外,还有相当多的即兴演唱。有反映渔业生产的,有日常生活的,有爱情婚姻的,有热爱海洋、热爱大自然的,有崇敬天后的等等。东山渔歌语言生动活泼,完全来自渔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