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 > 荔城区特产
荔城区民俗文化
俚歌梆鼓
板鼓咚,也叫梆鼓咚、咚鼓咚、板鼓唱或“乞丐歌”,即“俚歌梆鼓”,是流行于莆田、仙游、福清、惠安、永春等兴化方言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音乐,始于宋,盛于清,已有千年历史。莆田俚歌经代代传承,至今保留70多个传统曲目。今年75岁高龄的荔城区文化馆退休音乐干部黄文栋先生,是福建省十大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之一,长期从事民间音乐和曲艺工作,对俚歌表演艺术的研究,成果显著。多次组织参加福建省乃至全国性的文艺演出,对特殊的俚歌艺术绝活进行示范表演和传承拜师活动,深受欢迎和赞赏。俚歌梆鼓是闽中优秀的民间演唱艺术,在整个莆仙曲艺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7年5月,《俚歌梆鼓》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首批非物质文
荔城光临龙眼木雕
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其中以龙眼木雕最具代表性,系中国四大木雕之一。因其使用的雕刻材料是莆田盛产的龙眼木,而成为极具代表性且独具风味的传统工艺品。莆田龙眼木雕以根雕和圆雕为主,以虬根疤节、斑纹细腻、玲珑奇巧、奇形怪状的原生态艺术风格而著称于世。那美轮美奂、造型各异的木根雕工艺品类;那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意蕴深厚的原始题材纹饰;那惟妙惟肖、原汁原味的雕刻工艺;那古色古香、熠熠生辉的老漆技法,形象地展示着莆田人的审美情怀和文化风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迷人的风采!被誉为“东方民间美术文化一大奇迹”的“龙眼木雕”工艺,是勤劳善良的莆田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一组用木雕美术工艺有形实
浦口宫红桔塔
“红桔塔”是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浦口宫民众纪念梅妃“春秋两祭”中春祭的“红桔叠果龛”的祭祀制作形式,是一种源于唐代的民间民俗的工艺美术祭品。它的特点:庄严、静观、奇特,是全国独一无二、世上无双的祀典祭品。《红桔塔》的含意,红是红利、桔是吉祥之兆。全村共有十三个里社,自清嘉庆十三年重修浦口宫时,每社叠一座桔塔,一直延续至2005年。近几年又增加永兴里社和董事会2座桔塔,一共制作十五座《红桔塔》。逢年元月初三,各里社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在浦口宫分检不同类型大小红桔,由泥、木工为主,忙于搭建制作垒起《红桔塔》,按仿古传承位置排列,矗立在江梅妃主殿长案桌上。各里社按户数人口不等,分为高低,最高由底座直穿在屋
壶山祥云殿玉皇信仰习俗
壶山祥云殿玉皇信仰习俗是一种影响较为广泛的民间民俗文化现象,具有突出的民间宗教信仰特征。由于祥云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是玉皇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对于促进玉皇文化的研究交流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神诞祭仪,特别是其中的“砂花技艺”,是发源于当地铸砂工艺,以铸铁中迸溅火花的原理,人工制造出礼花的艺术效果,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礼花。这是一种“娱神”又“娱人”的民间民俗活动展示形式,保留了原生态的传统手工民艺创造。2009年1月,《新度祥云殿玉皇信仰习俗》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玉皇信仰是道教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源于上古的天帝崇拜。殷商时期,人们称最高神为帝
下江头坐刀轿打铁球
下江头坐刀轿打铁球习俗具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中国道教文化的滥觞。根据隆显坛重建碑记所载,该坛建于乾隆乙酉年(1608年)。至今已有404年。坛内供奉杨公太师、田公元帅、张公圣君、马公太师、铁公大师诸神。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日,隆显坛都依例举行诸神绕境巡安活动,此时,以最具特色的坐刀轿打铁球表演吸引观众,人山人海,蔚为壮观。下江头坐刀轿打铁球习俗是中国古老的巫术、独特的武术和精湛的艺术的结合体,具有神秘、神勇和神奇的特征。而选择在农历二月初二日举行这次民俗活动,与莆田明代抗倭斗争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据《兴化府志》记载,明嘉靖年间临近春节,倭寇入侵兴化,攻破城池,烧杀掳掠,百姓血流成河。农历二月初一,
东华闰五搭桥亭
东华闰五搭桥亭习俗源于明代,历史悠久,自明嘉靖年间至今延续四百余年。一江亭阁,十里华灯的桥亭、水架别具一格,独特新颍,并与龙舟竞渡、十音八乐、车鼓、书画展、高跷表演及莆仙戏等民间民俗活动融为一体。闰五间隔有八年、十一年、十九年一次,依照古例,每逢闰五,开展该项民俗活动。活动期间,观者如潮,欢声雷动。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沿袭古制,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发展。2013年4月,《东华闰五搭桥亭》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东华搭桥亭的习俗源于明代,据有关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倭寇屡屡侵犯莆田,烧杀抢掠,残杀无辜民众五万余人,受害民众暴尸原野,血染沟水为赤。
英龙街塔兜膏药
塔兜膏药是莆田民间享有盛誉的百年老字号外科妙药。2013年4月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代光绪年间,世代居住在莆田内塔兜街高吕巷的民间医师吴二十一用祖传青草秘方研制成“聚峰膏药丹散”,为百姓医治外科疾患,药到病除,声誉日隆。当时著名画家高吕傲人特作一幅画赠之,并题款誉之:“聚峰膏药丹散,世上驰名;专治奇难杂症,灵验如神”。此画至今保存完好,可为佐证。民国期间,吴森继承祖业,并致力于吴氏祖传膏药的研制,疗效不断提高,对外科疾患疔、疖、痈、疮的治疗有神奇的效果,具有显著的拔毒去腐生肌愈合伤口的功能。因为吴氏膏药的药铺开设在塔兜,民间就称之为塔兜膏药,吴森也被冠名为膏药
莆田南少林传统猴拳
广泛流传于莆田民间的南少林猴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主要种类之一。其起源于南方少林寺武僧武术。据史料记载,在明代末年的反清复明运动中,莆田西天尾林山村的南少林寺被清兵围剿焚毁,部分逃脱的武僧流落民间,于是南少林的猴拳开始在莆仙民间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13年4月《莆田南少林传统猴拳》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田民间南少林传统武术种类繁多,民间以家传和师徒传承的形式,言传身教,并配合拳谱、刀法、棍法等经谱教习,传承有序,脉络清晰,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其中莆田南少林传统武术深山猴拳,具有鲜明的南少林武术特色,在近几年的国家级武术比赛中获过优秀奖。深山猴拳拳
文峰宫妈祖供品
文峰天后宫妈祖供品是“中华一大绝活”,是民间传统的敬神献礼食品装饰艺术,俗名“妈祖筵桌”,通常在妈祖神诞和升天纪念日,以及传统节日摆列供奉。其配套和摆列均有相对固定的格式。供桌上必备:香、花、果盒、馔盒、寿桃、面饭、五果、六斋、茶、酒。筵桌则分称文筵和武筵,而每架斋筵的搭配再分为:十斋、十二大碗(四平八企或八平四企)、十二小碟等。除规格筵桌外,尚有自由创作的食品装饰造型艺术作品,其中的妈祖故事等人物造型、水族朝圣、海鲜景等,尤有特色。2007年5月,《文峰宫妈祖供品》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湄洲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是莆田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莆田的一份资源,更是莆田的
陈瓒信仰习俗
陈瓒信仰习俗源远流长,历经600多年的历史传承,成为荔城百姓广为认同的一种传统文化载体、莆田的一种特定习俗。以“扬善止恶”为核心内容,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教材,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陈瓒为兴化子民的安危而赴汤蹈火,舍身殉国的精神,是道德教育的生动典范。城隍庙庙会的慈善活动作为民德教化的载体,诚为可贵。陈瓒信仰习俗涉及大量的民间艺术活动,如歌舞表演、莆仙戏演出、神像祭器制作等,使民间艺术不断发扬光大。2010年11月,《陈瓒信仰习俗》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兴化府城隍庙坐落在莆田城内长寿街橄榄巷(今梅园东路213号),是荔城百姓普遍认同的一种传统文化——陈瓒信
脱胎造像技艺
脱胎造像,古称夹苎造像或干漆造像、脱胎漆器造像等,是随佛教的发展而兴起的我国特有的造像方法,是中国古代漆器制作工艺的发展。始于汉魏,成熟于晋代,盛行于唐时。脱胎漆器造像的主要材料是“生漆”,即天然大漆。是采于漆树的液汁。漆树是中国原产的植物,属多年生落叶乔木,皮下含有丰富的液脂。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中国漆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脱胎漆器是用布和漆表成胚胎,然后在表面上漆而成,一件脱胎漆器工艺品的工序多达四五十道。其特点是质轻而又十分坚固,不怕强酸或碱性侵蚀,能防潮、防蛀、防腐、防裂,经久耐用而广为推行。脱胎漆器与铜器、瓷器同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
俞氏传统木刻雕版
俞氏传统木刻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印刷、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2013年4月,《俞氏传统木刻雕版》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田木刻雕版艺人俞音、俞永、俞乐传艺给俞氏家族,包括俞良甫。“俞氏传统木刻雕版”技艺形成宋元时期,在国内外享有重要的地位。据《莆田县志.人物传》记载:俞良甫,元代人,家住莆田仁德里台谏坊。在故里勤心学习木刻雕版,善剞劂,刀法娴熟。元朝末年,干戈扰攘,社会1不安。至正二十七年(1367),良甫避战乱东渡至日本,寓居东京嵯峨。向日本人民传授雕版技艺,为日本培养许多雕刻艺术的后起之秀。国内明清时期,俞氏
瑞云祖庙戏神庙会
瑞云祖庙戏神庙会,是福建最有影响的戏曲行业神(田公)信仰的一种民俗活动形式,形成于田公信仰和民俗活动的需要,至迟在明代已十分流行,迄今仍盛行不衰。每年田公神诞日四月初九、八月二十三,以及正月元宵节,瑞云祖庙均举行隆重的戏神庙会活动。庙会期间,由祖庙组织大型的戏曲演出活动,同时举行壮观的“戏神出巡”队伍遍游本境,出巡达数千人,观众成千上万,各种装架台阁、走高跷、马队装扮,一应俱全,所扮多为戏曲、民间故事等。各地的戏班、十番八乐队、舞狮队等云集庙会,台湾省及东南亚国家的许多分庙,也派进香队伍远道而来朝拜。戏神庙会展示了莆仙地区传统的民俗文化风貌,促进了海峡两岸田公信众的文化交流,扩大田公信仰在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