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特产
泉州民俗文化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以樟木、松木、杉木为主要制造材料,使用传统木工工具,采用榫接、艌缝等关键技术,由“师傅头”设计并现场指挥、众多工匠密切配合,最终造成有多个相互独立、密不透水的隔舱建置且榫接牢固的海船。2008年,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流传于福建省,经历代传承至今。该技艺始自中国晋代(公元265-420年),历经唐、宋、元、明、清。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以口传身授为主要传承方式,以师徒及家族间传承为主要传承形式。主持水密隔舱福船制造的工匠被称为“师傅头”,是这一技艺传承的关键,他们掌握核心技艺,负责设计和组织建造,对遗产的有序传承
泉州剪纸
泉州剪(刻)纸据传,泉州剪纸艺术始于唐而盛于宋。最初只是在春季“门贴春字”时,配以红笺的门楣上的装饰品,即是宋诗人范成大所说的“剪彩宜春胜,泥金祝寿幡”。清代陈德商的《温陵岁时记》,说:“立春日门贴春字”也即指此。刻纸由剪纸发展而来。据老艺人李尧宝回忆,光绪十八年间,泉州刻纸业十分兴隆,出了不少名师,刻纸作坊有数十家,艺人多达200余人。但都善刻不善画,而当时之画家又善画而不善刻。发展缓慢,形式无多大突破。及至艺术上获得重大突破的,是著名刻纸艺师李尧宝。李尧宝又名国富,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于泉州棋盘园,自小随父李九史(漆画名师)学油漆画,并与哥哥李其学刻纸,18岁即以漆画、刻纸为业
关岳信俗
关岳信俗源于人们对关羽、岳飞的崇拜,后来逐渐形成民间信仰习俗。关羽自唐德宗年间列为武庙从祀,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泉州关帝信仰起于唐宋,兴于元明,盛于清代。坐落于泉州古通淮街的关岳庙最早是供奉水神之庙,据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崇拜关羽,朝廷要求泉州七城门都建关帝庙,通淮水神庙遂改作关帝庙。民国三年(1914),政令“布告天下,立庙祀关壮缪侯羽岳忠武王”,通淮关帝庙遂改名通淮关岳庙。关岳合祀称为“武庙”或“武夫子庙”,对应于祭祀孔子的“文庙”。通淮关岳庙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也是历朝泉州官绅祭祀武圣的专庙。庙内奉祀关圣帝君、岳忠武王,配祀历代著名忠武将士24尊,是泉州关岳信仰
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
“云南陆地泼水,蚶江海上泼水。”是早已闻名于世的传1特的民俗活动。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石狮蚶江端午节更有独特的风格——竞舟泼水闹端午。蚶江海上泼水形成于明,而盛于清,由于蚶江位于泉州湾出海口,风浪大,不宜举行赛龙舟,所以独创了别开生面的端午海上泼水习俗。
江加走木偶头雕刻
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品。泉州历史上曾出现不少雕刻能手,江加走是20世纪中叶一位裕后先前的雕刻艺术大师。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制作精湛,刀法洗练,形象生动,造型多姿,性格突出,脸谱结构严谨,粉彩鲜明,装饰意趣,构造精巧,五官活动,表演丰富,妙趣横生,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是我国民间传统木偶头雕刻技艺极为珍贵的财富。
竹编(安溪竹藤编)
安溪县竹藤编工艺历史悠久,早在唐末就已经相当盛行。宋元时期,安溪竹藤编开始向农村普及,而且工艺技术越来越精细美观,农具、茶具、生活用具中属于竹藤编的相当普遍,有篾箍、筛、笼、篱、笠、蓆、簾、桌椅、盘、筐、箱、斗箕、蒸笼、灯等14类四十多种品种。安溪竹藤编主要原料有毛竹、部分木料(如编织各色瓶的模具)和海南藤、龙须藤、猫儿藤、本地山藤,以及各色染色料、醇酸清油等。编织是竹藤编工艺品成型的主要工艺流程,其是在两向互相垂直的编织材料间相互作挑和压的交织中完成的,纵向的线条称之为“经”,横向的线条称之为“纬”,由此延伸变化多端的编织花样来。编织在形式上有立体编织和平面编织两大类,在方法上有密编和疏编两
泉州传统竹编工艺
泉州竹编技艺历史源远流长。泉州盛产竹材,为泉州竹编提供了丰富的物资资源。泉州著名艺术家李硕卿在泉州传统竹编的基础上,博取我国出土文物器皿的优秀传统造型特点,采用富有图案纹样的编织技法,他运用雀目、旋花和绞辫、平顺等编织技法,形成竹编立体编织花形,再配上染红、黑双层颜色加以磨光,突显不同明暗的编织花纹,成功发展为富有精巧雅致、庄重浑厚、新奇古趣艺术特色的竹编工艺美术品,被省级艺术部门珍藏,颇受海内外嘉宾高度赞赏和推崇。
泉州老范志神粬
泉州老范志神粬始创于公元1757年,至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是名著中外、配方独特古老的传统医药。老范志神粬创始人吴亦飞,字毓振,原藉晋江霞浯村,生于清康熙年间,平日兼学医术,并以所习医术行医。其于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移居北门通天宫口,弃教从医,同时开设一家小药店名为“承志”,后又取范仲淹“先忧后乐”、“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义而名其为“范志”。吴亦飞平日喜阅方书,深谙药性,辄尝试、调剂各种方药,并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采用汤头歌诀便方,认真分析,取其消补结合、扶正祛邪、扬长避短的方法,按照君臣助使的配伍加以增减而成,由荆芥、防风、广霍香、苍耳草、苦杏仁等52种中草药配
灵源万应茶
灵源万应茶系晋江灵源禅寺高僧沐讲禅师研制,以地方草药配合中药及茶叶经半发酵加工而成,具有药效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的特征,迄今已有630多年历史。如今灵源万应茶沿袭传统的制造工艺,形成产业化、现代化生产,成为闽南地区民众生产生活中,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不可或缺的必备良品,在民间素有家有万应茶,安心一整夏的美誉。
俞家棍
俞家棍系俞大猷以太祖拳和荆楚剑技为基础提炼而成,属少林武术系列。俞大猷少年时弃文从武,跟从著名侠士李良钦学“荆楚长剑”;得赵宋宗室赵本学(时泉州著名军事家、武术家)以《易》衍兵、奇正之术等嫡传;在此基础上,俞大猷又在几十年的抗倭实战中,不断总结,创造出一套适于实战的俞家棍法,并使其日臻完善,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俞大猷还总结了俞家棍的理论编著成《剑经》,成为明军权威教科书及民间拳师珍藏武典。俞家棍俗称单头棍,具有带棒兼枪的技法特色。主要由刺、敲、剃、劈、弹、拦、剪、揭、捧、挂、洗、压、挑、带、托、拔等三十六种棍法组成,其较突出的实用棍法有八刚、十二柔。俞家棍的技击理论体系主要由动静
泉州春生堂酿酒技艺
早在宋代,泉州民间就已有酿酒。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九“物产”记载:“泉中常饮,唯醇酒,即宋之醇酬及今老酝,其酿法极多,名果佳花皆供糟,最胜者为金蒲五月春。”《泉州市志》载:道光年间(1821~1850),永春人郭信春秘制“春生堂”药酒。清代,春生堂秘制酒成为闽南地区著名的药酒,至今已180多年。“春生堂”秘制酒采用党参、川芎、沉香、原豆叩、砂仁、肉桂、当归、熟地等三十余味名贵药材经浸、熬、煮提炼组合,配以陈年高粱酒、优质米酒精制而成。其传统酿制流程为:用刀把药材破碎,用白酒在缸中浸药,用水火君药,浸药、火君药后提取药液,以陈年高梁酒、优质米酒为酒基,配上30多种药材浸、熬、煮后提取的药液、白砂
惠安木雕技艺
泉州惠安木雕源于中原文化的雕梁画栋,依托闽南地区皇宫起仿宫殿式大型传统民居的建筑雕刻相辅相成而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它融合闽南地区的传统,既具有古朴、淳厚的艺术风格,线条流畅,人物造型生动,又具有南方文化精巧的成分,与传统的北方木雕呈现不同的审美意向,是闽南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
泉州踢球舞
泉州踢球舞,俗称“贡球舞”、“碰球舞”,舞蹈的名称直观地反映了该舞蹈最重要的特色,即以脚踢球,以手抛(贡)球,和以身体其他部位,包括肩、臂、肘、膝、头、脖等碰球、接球等。踢球舞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体育游戏“蹴鞠”。汉刘向《别录》:“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也材也,皆为嬉戏而训练之。”汉王室所藏的军事书籍中有一部《蹴鞠新书》,《后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兵技巧十三家”之内。古汉语“蹋”、“蹴”即“踢”,“鞠”即“球”,“蹋鞠”、“蹴鞠”即“踢球”。这种游戏后来演变为两个分支,一个是现代足球运动的雏形,另一个就是通过与音乐、歌舞等艺术形式的结合,逐渐舞蹈化,成为“蹴鞠舞”。唐
安溪成珍桔红糕制作技艺
清以前,安溪官桥一带居民逢节日喜庆便制作一种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的糕点。成珍桔红糕的传统制作技艺,系家族式传承,清初至民国,均在安溪官桥赤岭大路街发展。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因钦差陈万策奉旨到安溪赈灾而有机会让雍正帝品尝并赐名桔红糕。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林光武嗣孙林维扁对其加以精心改进,形成一套独特的手工制作技艺,其流程包括研磨、配制、切块三个部分。制作成珍桔红糕首先要挑选优质糯米,放入25-50摄氏度温水(水温视季节气候而定)里浸泡5-10小时,洗净,每次取约30克糯米,伴水放进石磨眼,慢速推动石磨研磨成糯米浆,之后把糯米浆放进布袋里,滤出多余的水,使其变成干湿适度的
姑嫂塔传说
“姑嫂塔传说”是一个广泛流传于晋江(含今石狮)乃至整个闽南地区的凄美的民间故事。传说有几个版本,内容略有不同,却都同样凄美动人。随着泉州历代先民(番客)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姑嫂塔传说”也随之流传到菲律宾等东南亚华侨聚居地。传说很久以前,泉州府南门外的宝盖山下有姑嫂二人,其家人(夫、兄)为生活所迫,南渡出洋谋生,约定三年后坐船归来。姑嫂二人天天登上宝盖山巅,垒石垫足,翘首远眺大海归舟,盼望亲人回家团聚。转眼三年已到,亲人乘船回来,姑嫂俩在山上看到亲人的船已近海岸,谁知忽然刮起狂风下起暴雨,惊涛骇浪把亲人乘坐的大帆船打翻了。亲人葬身大海,姑嫂俩悲痛万分,双双纵身跃入大海在历史上,关于姑嫂塔的
潘山庙宇木雕
福建木雕素来与浙江木雕、广东木雕并称为“中国三大木雕”。隋唐以来,福建木雕尤以佛、菩萨、罗汉等庙宇木雕最引人注目。庙宇木雕至今仍在晋江东石等地有着广泛的传承,其中潘山庙宇木雕最具代表性,其传承者累积了丰富的寺庙建筑雕刻经验,并不断革新寺庙建筑雕刻技艺。潘山庙宇木雕技艺的源流可上溯至清雍正年间的陈世清匠师,经传六世到陈敬象匠师(于1925年入赘柯家后改名柯子庆),其对原有木雕技艺加以改进和创新,融会贯通,精益求精,在闽南很有名气;除一些民居建筑外,他还主持过闽南不少大型庙宇的建筑,至今尚有石狮永宁虎岫寺、永宁城隍庙等建筑保存着他不同时期的木雕作品。柯子庆将其庙宇木雕工艺传授于其子柯贤成、柯贤兴,
泉州漆线雕艺术
闽南地区自古以来宗教信仰众多,大小庙宇宫观林立,因而民间佛雕作坊应运而生,为佛雕工匠提供了良好的艺术施展空间。泉州漆线雕艺术的产生便源自佛像雕塑,工匠们用堆雕和线雕工艺来装饰佛像,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传统漆线雕制作工艺是用熟桐油、大漆、砖粉等原料经反复舂、捶、揉、捻,成为富有韧性的漆线土,再用手工搓成细如发丝的“漆线”,运用盘、结、绕、堆等工艺,在坯体上饰出各种图案。其制作工序依次有设计造型、备料、做底胎、搓线、上漆、贴金。漆线雕继承佛雕漆线工艺的表现手法,吸收传统礼器、祭器的工艺长处,其作品图样精巧,做工精细,形象逼真,造型典雅,风格古朴庄重。近代,为适应时代的变化与社会的需求,泉州
广泽尊王信俗
广泽尊王,又称郭圣王,俗称圣王公,俗姓郭,名忠福,祖籍泉州市安溪县,先祖迁居南安诗山。他出生于后唐同光元年(923),卒于后晋天福二年(937)。据传,生前侍母至孝,殁后被乡人奉为神灵,建庙奉祀,称郭圣王。因该庙所在地山形如凤,故称凤山寺。郭圣王的威灵,事迹被地方1上奏朝廷,遂被敕封“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简称“广泽尊王”。广泽尊王祭典仪式历代传承,主要以祭典、庙会(巡境)、晋香、分灵和故事传说为表现形式。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二,以及农历八月二十二为神诞日,位于南安凤山寺和广泽尊王故居龙山宫内香烟缭绕,大陆、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世界各国的信众都要到凤山祖庙举行祭典仪式。各地在建造广泽
石狮灯谜
石狮灯谜,俗称“灯猜”,主要活动形式有内部交流、每日一谜、群众谜会、家庭谜会、思亲谜会、联谊谜会、侨乡谜会、灯谜进校园、灯谜研讨会、大型灯谜赛事十种。而依灯谜设置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群众展猜和电控竞猜两大类。石狮灯谜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清光绪八年(1882年),蚶江成立“谈虎楼”谜社,此后每临元宵、端午、中秋等佳节,就会有不少商家于店铺前悬谜征射。1930年蚶江谜人林桂舟到台湾经商将石狮灯谜带到台湾。1931年“谈虎楼”谜社成员举办抗日专题谜会,以谜语表达愤慨之情和抗日的决心。1938年中秋佳节,城隍街各布店发起为抗日捐献奖品的悬谜征射活动。1945年华侨医院举办“庆祝抗日胜利文虎征射”。新中国
晋江灯谜
灯谜活动在晋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唐贞元进士欧阳詹拟制中药谜,被药铺荔枝姑娘猜中,双方喜结良缘的故事至今尚在晋江民间传诵。明清以来,晋江海上交通顺畅,经济日兴,文风大盛,民间灯谜也随之活跃,并相继有李贽的《推谜类谈》、林桂舟的《锦江林画中隐语》等著作问世。民国时期,涌现出谢云声、周晓尧等一批著名谜家。抗日战争时期,晋江成立有民间灯谜组织——谈虎楼,以灯谜形式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改革开放以来,灯谜活动在晋江城乡较为普及,陆续成立市、镇两级灯谜组织,经常开展群众性的灯谜猜、制、论、评活动,至今已举办过18届侨乡谜会和多次国际性谜事活动。灯谜属民间文学范畴,一般包括猜、制、论、评四个部分,即①竞猜(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