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金华 > 婺城区特产
婺城区民俗文化
抢头杵
抢头杵是金华婺城区汤溪范姓村民在清明祭祖时的一个十分奇特、有趣的民间活动。它以游戏为活动形式,以家庭婚姻为目的,搭起青年男女互相交往的平台,并在游戏中加深了解,互相表达爱慕之情。这个有趣的活动始于南宋年间,一直到民国期间从未间断过。游戏由范姓未婚男青年家庭共同组织发起,邻村未婚女青年自愿参加,游戏地点选择在范姓的祖坟前举行,因此,除了游戏的娱乐性和表达方式的原始直白,更有着祖先见证的无比神圣。游戏主要分四个程序:1、准备。范姓未婚男青年家庭事先以五谷(米、麦、豆、高梁、粟)做成头杵若干;2、报名。邻村未婚女青年在祠堂管理员处领取花篮一个;3、投杵。未婚男青年将头杵投入自己钟情对象手中的花篮中,
婺州窑传统烧制技艺
婺州窑在金华市琅琊乡的铁店村一带。金华在唐代初称婺州,因其“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得名,具有1800多年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堪称千古风流。婺州窑历史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就利用当地瓷土和石灰釉制造陶器。婺州窑分布很广,主要产地在金华、武义、东阳等地。它从商周原始瓷开始,到东汉晚期烧制成熟的青釉瓷器,并有褐釉瓷;南朝佛教盛行,莲花成为普遍的装饰物;唐代早期烧制成功了乳浊釉瓷、花瓷;宋代以后出现了彩绘瓷、青白瓷、黑瓷;一直到明代生产青花瓷等。延续时间长达2700余年,共发现古窑遗址600余处,这在全国是罕见的。此外,婺州窑的堆塑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早在东汉及三国时期,婺州
金华火腿腌制技艺
金华火腿,中国各类火腿的鼻祖,始于唐,盛于宋,在一千余年的悠悠历史中,以色、香、味、形“四绝”闻名天下。2008年,金华火腿腌制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金华火腿名称的来历,与宋代抗金名将宗泽有关。相传北宋名将宗泽战胜而还,乡亲争送猪腿让其带回开封慰劳将士,因路途遥远,便撒盐腌制以便携带。腌制而成的猪腿色红似火,称为火腿。所以,已往火腿店开业,总是悬挂宗泽的画像,祝以香火,尊他为火腿业的祖师。地方志记载,早在南宋时,金华火腿就被列为贡品。后来又经过不断改进,制作技艺日益提高,品质更臻优良。当时东阳、义乌、兰溪、浦江、永康、金华等地农家,腌制火腿蔚然成风。因各县均为旧金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