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咸宁市特产
咸宁市民俗文化
通城拍打
通城拍打舞(通城县):流行于通城一带的民间舞蹈形式。拍打舞是表现渔民喜获丰收的舞蹈。舞者扮为渔夫,作乘船姿态,随“安旦”节奏用手掌拍打胳膊、双腿及胸部两胁,表达喜悦之情。其动作激烈,情绪欢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朝鲜族舞蹈艺术得到蓬勃发展。许多朝鲜民间舞蹈经专业工作者加工、整理后搬上了舞台。农乐舞、剑舞、长鼓舞等也都以新的内容和主题在舞台上表演。专业舞蹈工作者还创作了舞剧《为了永久和平和幸福》、双人舞《弓舞》以及独舞《养猪姑娘》等。
赤壁脚盆鼓
赤壁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国赤壁之战遗址所在地。赤壁脚盆鼓是赤壁市流传达3000多年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器。史载可证,赤壁脚盆鼓起源于商、周、战国时期的故楚之地,伴随着楚民生产、生活、礼仪习俗的演变和历史变迁,逐步由孕育、产生,走向成熟和发展。它是楚文化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又富含着与赤壁之战相互印证的传奇色彩。赤壁脚盆鼓的型制极为形象、简洁,几乎就是当地民间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的真实复制。据史料记载,这种型制的特定历史背景便是赤壁之战时,周瑜动员和组织驻地耕战合一的八大乌堡积极参与对魏作战。在其后的演变进化中,尽管它的演奏场合得到了很大扩充,装饰也融入了其它多门类艺术,但其“脚盆”型
通山山歌
通山县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通山人民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山歌、山鼓。通山山歌,亦名樵歌,是当地人民以世代相传的独特腔调和方言土语唱出的民间歌曲。其唱腔丰富表高腔山歌、平腔山歌、哭腔山歌、盘歌、急口令等。山鼓是以“打山鼓”伴唱的民歌曲。通山县地广人稀,农忙时人们便自由组合集体劳动,劳动时,通常以打山鼓催工鼓劲。通山山鼓在山地劳动时称“挖山鼓”,地水田劳作时称“栽田鼓”。山鼓鼓音清脆,节奏缓急自由,鼓响歌起,满山鼓声满山歌,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子面。通山人素有打山鼓、唱山歌的传统,清同治版《通山县志》载:“山壁晴光,桥间夜色,渔歌樵唱,田鼓寺钟”,樵歌指的是山歌,田鼓则指山
通山神歌
通山神歌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格式十分讲究的民间音乐形式。一首神歌实际上是一首七言绝句,所以人们又把吟唱神歌称作赛诗会。它的流传主要分布在老环城和厦铺一带。通山神歌只在初一至元宵节期间吟唱,这是从有神歌以来的老规矩,后人一直效仿延袭。通山神歌在吟唱时声音高亢嘹亮,曲调婉转幽长。每到年节,族长就和族人商量,策划如何唱好今年神歌,以祝风调雨顺,族人安康。神歌歌堂一般设在祠堂内,祠堂大厅燃起熊熊大火,堂上摆着神灵塑相和祖人牌位。大厅左侧坐着族人选出的主队歌手,大厅右侧坐着请来的客队歌手,两侧上方是伴奏。伴奏的乐器很简单,只有大鼓和大锣,唱完一句,以打击锣鼓作为过门。神歌
通山山鼓
咸宁地区通山县通山山鼓: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通山山鼓,是农民在野外劳动时,边劳动边以山鼓伴奏、唱歌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山鼓的形状如戏曲中所用的小堂鼓,尺寸形制略小,鼓身两边安铁环,系有牛皮带或缎带,便于鼓匠挂在胸前。演唱时,鼓匠右手执扦击鼓,左手托着鼓的底部,配合用手指调节出不同的音色。一名技艺出色的鼓匠,一般能够打出数十种节奏迥然不同、情绪各异的鼓点子。山鼓之音响亮清脆,数里之外能闻其声通山山鼓主要分《挖山鼓》和《栽田鼓》两大类此外还有一种《山锣鼓》。这种《山锣鼓》除鼓匠身背一面山鼓外,腰间还挂有一面铜锣,左手执钟打锣,右手拿扦击鼓。山鼓的曲调与地方语言结合紧密,节奏性很强,加上旋律高亢
呜嘟
《嘉鱼县志》曾记载“泥呜嘟,古称吴嘟,为三国东吴时簰洲牧童所创”,随后流传于长江中下游。它最初只是顽童撮土而成,“呜嘟”二字就是由其发音而来。这件从荆楚文化遗存中发掘出的乡土乐器,已有2700余年历史。呜嘟音色圆润,浑厚悠扬、低沉古朴,清幽时,让人心静如水;高亢时,令人意动神驰。古呜嘟为泥土烧制,所以制作简单但是难以保存,所以历代都没有古呜嘟流传于世。现在呜嘟经楚文化研究者反复研究楚文化及呜嘟资料后制成现代呜嘟,现代呜嘟泥土烧成,鱼形中空,腹背共10个孔,口指并用可吹出圆润悠长的声音。
张家十伢的故事
通城爆竹岭有个民妇,怀孕三年零六个月还不见生孩子,民妇日急夜愁,盼望早日分娩。一天,她对肚内孩儿说:“冤孽啊,你什么时候才出来?做娘的受不了啦!”话音刚落,腹内动了几下,便传出声音来:“娘,你别急,我快出生了。请记住,某月某日有一匹白马来到我家门口时,你唤儿一声,我就出来。不过这天有一骑牛从门前过,你可千万不要叫,记住!记住!”从此腹内无动静了。这天半晌,远处奔来一个白东西,民妇没看清楚,就急忙呼喊:“孩儿快出来,白马到了!”孩儿破腹而出,见风就长,一下变成了彪形大汉,忙奔出门找白马,只见一头白牛从家门口走过,孩儿大吼一声:“气死我了!”一头撞在石头上死了。这时候,屋后的楠竹根根炸开,纷纷倒下
钟九闹漕
《钟九闹漕》近代汉族民间叙事诗。又名《抗粮传》。19世纪中叶产生并流传在湖北崇阳一带。孙敬文等整理,于1957年出版。诗篇写清朝钟九(人杰)领导农民起义抗粮的故事。范文澜《中国近代史》记载:“一八四一年,湖北崇阳人钟人杰聚众数千人起义,自号钟勤王,并竖都督大元帅红旗,次年战败被杀。”叙事诗以这一历史事件为题材,塑造了钟九这一农民领袖形象。叙事诗通过当时崇阳县衙“粮房”借乡民“完国课”之机,贪得无厌、0的典型事例,揭露了清王朝的政治1。“粮房”横行,民不聊生。金太和、钟人杰等领头向官府告状,遭到失败,又告到武昌,总督令抚院审理此案,并治“粮房”贪赃之罪。然而,封建社会官官相护,重立的“粮房”,更
双合莲
《双合莲》,近代民间叙事诗。它产生并流传在湖北崇阳一带。诗篇叙述发生在清末道光年间一个真实的爱情悲剧故事。郑家湾聪明美丽的姑娘郑秀英,经包办婚姻强制嫁给夏家,秀英逃回娘家,与母亲相依为命。桂花泉胡三保(胡道生)很有才学,妻亡后心灰意冷,不求功名。一日巧遇秀英,二人相爱。秀英用一尺绫子写上二人生辰八字,中间画一莲花,剪作两半,各拿一半做定情的凭证;这就是诗篇题名《双合莲》的由来。郑姓家族长认为此事“败门辱户”,将秀英卖与富户刘宇卿。秀英拒绝成亲,宁死不屈。胡三保请朋友代己相亲“巧娶”。刘家持刀枪将秀英劫回,秀英在刘家自尽。胡三保被刘家诬告与秀英私通下狱,后遇大赦回家,悲愤身亡。诗篇以写实的手法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