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怀化特产
怀化民俗文化
茶山号子
瑶乡茶山号子--流传于辰溪县黄溪口地区7个乡镇,相传是挖茶山时唱的号子歌,乃众人在挖茶山时,由人在山顶敲锣打鼓,唱一阵打一阵,以鼓舞挖山人的干劲。2008年6月7日,湖南省辰溪县申报的“茶山号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588Ⅱ-89。有时是一人唱众人和。茶山号子歌,气势磅礴,宽广洪亮,激越高亢,很有鼓动人心的作用。茶山号子发声方法独到,音乐旋律奇特,高音区翻高八度,特别高尖,堪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奇葩。源自生活的号子瑶民除了耕作稻田以外,还经营大片油茶林,茶山号子就是他们冬季翻挖茶山时唱的劳动口子,其过程是:鼓手先祭土地神,挖山的人们,在山脚下一字排开,然后
辰河目连戏
辰河目连戏的主要剧目是《目连传》。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地将剧目的范围扩大,将《前目连》、《梁传》、《香山》以及称为“花目连”的一系列剧目也纳入到其中,形成了庞大的剧目组合,称“四十八本目连戏”。在明清长达五百多年的历史中,演唱目连大戏,一直是辰河地区最盛大的全民文娱活动。目连戏传说自宋代由开封流传到河南南乐。南乐民间有一部目连戏口述剧本,就其故事情节、思想内容及主要人物看,与唐代的目连变文一脉相承。濮阳目连戏以民间杂耍为主,集戏曲、武术、焰火、魔术于一体,有锯解、磨研、开肠剖肚等带彩特技,盘叉、滚叉、金钩挂玉瓶、玩水蛇、挖四门等舞蹈动作及金刚拳、武松采花拳、五龙出动拳等诸多拳路,服装
侗族傩戏咚咚推
“咚咚推”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咚咚推”起源难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为龙姓侗族人,明永乐十七年(1419)从本省靖州迁来。龙姓人说:“‘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依此推论,这种傩戏,很有可能是明代由靖州传来的。天井寨旧时有盘古庙、飞山庙各一座,春节期间每庙一年,轮流祭祀,祭祀时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灾或瘟疫时,也要演唱“咚咚推”。“咚咚推”有简单情节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形的傩戏。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语。它的剧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癞子偷牛》、《老
辰河高腔
辰河高腔是包括高腔、弹腔和少部分昆腔在内而以高腔为主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省沅江中上游的支流辰河一带,波及贵州、四川省的部分地区。辰河高腔源于戏曲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得到发展,老艺人杜风林组建湘西最早的辰河高腔戏班“大红班”,到各地巡回演出,辰河高腔开始走向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辰河高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有48本“目连戏”及《黄金印》、《红袍记》、《一品忠》、《琵琶记》、《装疯油锅》等剧目,在湘西久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辰河高腔曲调丰富,有曲牌五百余支,适合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主要曲牌有【归朝欢】、【降皇龙】、【浪淘沙】、【淘金令】、【扑
侗锦织造技艺
侗锦,古城“纶织”,是侗族女性通过母女和近亲代代相传的纯手工艺品。侗锦织造技艺已有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最早可溯源至“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初级阶段——春秋战国时代,现已成为展示中国“女织”文化的活化石。2008年,侗锦织造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侗锦有“素锦”和“彩锦”之分。素锦用黑白棉线织造而成;彩锦用黑白线和彩线交织成花而成。侗锦根据用途的不同,还可分为日用锦、寿锦、法锦等。其中日用锦又分为12种类型——被面、垫毯、衣服布料、头帕、背带、盖布、绑腿等,寿锦专门用于老人死后垫棺,法锦则专门用于祭祀时作为挂单和祭师披挂的法毯等。侗锦用斜架式的织机进行编织。以经线
侗族芦笙
2006年,侗族芦笙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化局为保护主体。竹子是制造芦笙的主要材料,如楠竹、紫竹、锦竹、水竹、绵竹、白竹、苦竹等,其中白竹是制作芦笙的最佳材料。制作芦笙一般都采用三年以上的老竹。为了制作理想的芦笙,侗族匠人们采伐竹子时,非常讲究季节性,大都在每年的立秋以后和立春以前,根据他们的实践经验,在这个季节里采伐的竹子比较坚硬,而且不会生虫。侗族的芦笙基本上都装有二至三个共鸣筒,起到扩大音量的作用。共鸣筒的音响频率同竹管的音响频率必须同等才能产生共鸣,否则是徒劳的。一般说,共鸣筒的长度为竹管长度的四分之一左右,侗
溆浦傩戏
溆浦傩戏是流传于湖南省怀化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溆浦地处雪峰山区,四周峰峦叠嶂,海拔在700米以上。这里有着深厚的巫傩文化根基。屈原于楚顷襄王三年(前296)流放溆浦,前后达16年。他以这里的巫觋神祠为素材,创作了《九歌》等千古传诵的诗篇。同治《溆浦县志》载:“溆俗信神尚鬼由来已久,平民常年祷禳,不独延请僧道、巫觋昕夕拜祝,并为演剧酬神。”便是对溆浦傩戏演唱活动的描述。《溆浦县志》又载:“疾病祈赛中命于巫、神有桃源洞仙,云霄娘娘,梅山诸神,昼夜嬉戏,声辄四境。王逸有言:‘沅湘之间信鬼,其祀必使巫觋’,盖所以从未者远矣。”历史上,溆浦交通长期处于闭塞状态,因而这里古老的传统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留。流
蚕灯舞
蚕灯是灯舞的一种,原是溆浦县大华乡小黄、竹园两村张姓家族的族灯。主要流行于溆浦县大华乡、龙潭、葛竹坪等乡以及小黄、竹园、潘岭、百家园、红岩、白沙等村。蚕灯的历史已无文史资料记载和考证,据小黄和竹园两村张姓族谱记载,张姓的祖先龟龄公居住在湖北荆州石首县(今石首市),在那里种田养蚕,后迁至贵州黎坪生活了四代,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由六代祖公的遗孀蔡氏太婆从贵州黎坪迁至现在的小黄,因小黄的地理条件好,适宜种桑养蚕,于是在此定居下来。传说明弘治年间的一个仲夏,眼看绿油油的庄稼有被毁的危险,人们心急如焚。一位老人对大家说:“我们的先祖遗孀蔡氏太婆在洞庭湖遇难时,传说是杨泗祖神显灵所救,这菩萨很灵,
沅陵辰州傩戏
傩文化在五溪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王逸在《楚辞章句•九歌序》中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舞以乐诸神。”五溪文化中的这种古俗,至今在沅陵,特别是七甲坪乡犹存。沅陵“辰州傩”(又称土家傩),见诸史籍者甚多: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沅陵县志》记载:“辰俗巫作神戏,搬演孟姜女故事。以酬金多寡为全部半部之分,全者演至数日,荒诞不经,里中习以为常。”清乾隆十年(1745)的《永顺县志》也记载有辰州傩戏的影响:“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傩戏。至晚,演傩戏。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有女装者,曰孟姜女;男扮者,曰范七郎。”现存于沅陵县七甲坪镇的辰州傩的主要传
侗族喉路歌
侗族喉路歌,是因歌中以“喉路”作衬词而得名,是侗族音乐艺术中十分难得的多声部歌曲。侗族喉路歌主要流传于通道侗族自治县下乡乡、临口镇、菁芜洲镇、溪口镇等乡镇。侗族喉路歌用平话和真声演唱,用韵严格。喉路歌有三种腔调,花歌、俏歌、讲歌,男女老少、红白喜事、逢年过节、白天夜晚、室内室外都可以唱。喉路歌多为师徒传承,一般十二、三岁开始学歌,先学歌词,男女分学。2008年,侗族喉路歌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喉路歌作为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古老的歌种,极受当地人的喜爱,但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据考证,侗族先民古代百越族群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西汉刘向所著
雪峰断颈龙舞
雪峰断颈龙舞是雪峰山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间龙舞艺术。雪峰断颈龙舞形成于我国湘西雪峰山区的洪江市洗马乡,流传于雪峰山区的怀化市各县市区、湘西自治州、黔东南地区和重庆秀山地区等50多个县市区。雪峰断颈龙舞流传于湖南雪峰山五溪地区。雪峰山区自古为汉、侗、苗、瑶、土家族多民族聚居地,多种宗教并存传播,民族文化沉积深厚。雪峰断颈龙舞就是五溪地区独特的民间乐舞文化,它是中原文化与五溪文化撞击融合的历史活标本。2008年,雪峰断颈龙舞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雪峰断颈龙舞源于我国古代中原一个古老而神奇的传说。传说玉皇大帝派遣渭河龙王和泾河龙王分治两河流域的雨水气候,泾河龙王按旨降雨,管辖区
芷江孽龙舞
芷江孽龙舞是我国龙舞系列中的一种独特的舞龙形式,又称“独龙”舞,整条龙由1人舞,加上舞宝人,一共才2人。舞动时其奇妙的技艺以及独特的鼓乐伴奏将龙的精、气、神表达得淋漓尽致、热闹非凡。芷江孽龙舞在侗寨人们心中是有朝气、有生命力、飞黄腾达、瑞气呈祥的象征。它主要流传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土桥乡富家团村一带及其周围的杨公庙乡。2008年,芷江孽龙舞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孽龙舞源于芷江侗族自治县土桥乡富家团村田氏家族,即孽龙舞是富家团村田姓人的氏族灯艺。芷江侗族自治县田姓总人口为4700多人,分布在土桥、杨公庙、新店坪等乡镇。富家团村有800多人。由于孽龙发源地交通较闭塞,因此这
靖州苗族歌鼟
“鼟(tēng)”是击鼓的声音,“歌鼟”原来是“多声部苗歌”的一种,即男女歌队对歌时唱的一类歌曲,而这种歌贯穿于苗民各种生活之中,由此,它成为“多声部苗歌”的代表。而后约定俗成,苗民便把“歌鼟”视为“多声部苗歌”的总称。“锹里”一带民俗活动较多,几乎所有的民俗活动都有特定歌唱方式的参与。如“坐茶棚”、“坐夜”、“结婚”、“打三朝”、“立夏节”以及“踩芦笙”、“歌会节”、“祭祖”等都与歌鼟密不可分。从表面上看,苗族歌鼟只是一种苗家的民间歌唱方式,但在“以饭养身,以歌养心”的苗族人民心中,歌鼟的意义决不仅限于“歌唱”。在无文字的苗族,借用“歌”来完成记事、交流和传承功能,选择用“歌”作为记载并传承
二酉藏书洞传说
二酉藏书洞传说是流传于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说出处位于沅陵县西北15公里处的二酉苗族乡境内。二酉藏书洞位于沅陵县城西北二十里处二酉山上,二酉是一个地名,历史上流传有二酉藏书的故事。若干世纪以来,人们对二酉藏书经过众说纷纭。后来,《辞源》对“二酉藏书”作了较明确的注释:“二酉,指大酉小酉二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太平御览四九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后称藏书名二酉。因为发源于四川酉阳县的酉江和源于湖南古丈县的酉溪河流,在这座山西面汇合,故名此山为二酉山。”相传上古时黄帝曾于此山藏书。武陵人善卷因避舜帝禅让,隐于此山守护黄帝藏书,并以之教化当
雕花蜜饯制作技艺
靖州雕花蜜饯技艺分布在湖南省西南、怀化市南部、湘黔桂交界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及周边一带。雕花蜜饯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食品,又是美如玉琢、形色别致的工艺品,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是美食文化与民族文化完美结合的民间艺术珍品。它源于五代末年,世代相传,成为靖州民间历代上贡朝庭的御品。雕花蜜饯在选材、雕刻、加工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完整工序。主要以未成熟的青皮柚子为原料,先将柚子切成圆形或扇形的均匀薄片,然后在柚片上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创意,雕刻成奇花异草、飞禽走兽、龙凤鱼虾、人物器皿、吉祥字画等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图案。然后经过清水漂洗、铜锅沸煮、蔗糖腌酿、翻晒烘烤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其构
侗款
桃源深处的侗乡,曾是个虽有父母却无君臣,有“款”无官民做主的世外桃源。“款”是古代、近代侗族社会特有的民间自治和自卫组织,具有原始氏族农村公社和原始部落联盟的特征,是前国家组织结构的一颗活化石。严厉而极富权威的“款约”以独特的运动方式,约束并鞭策着族人遵章守纪,有礼有节,而侗族也由此被誉为没有国王的王国。关于侗族侗族悠久历史,源远流长,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百越、干越,名称来自“溪洞”。侗族人民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整个民族经济发展迅速、文化丰富多彩。侗款主要分布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及其周边侗族地区,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侗款,也称款歌,是侗族社会发展的特有产物,其内容包括很广
连山斗牛舞
湘西南会同,地处怀化市南部。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流传在连山的斗牛舞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连山斗牛舞起源古老,流行在会同县连山乡、团河镇、高椅乡一带。是人们祈求农作物丰收的图腾舞蹈。它与神农炎帝时期的原始农业和牛耕种植水稻有关,而会同先民是南方最早的农耕民族之一。因此,斗牛舞的原生态应是远古初进入犁耕时代,距今已是近五千年。斗牛舞表演人数为八至十六人不等,有牧童二人,每头牛由二人扮演,一人演牛头,一人演牛尾。也有三人表演的,两人执牛头格斗,一人扮罗汉。连山斗牛舞表演时没有十分固定套路,随意性较强,舞蹈动作主要是摹拟牛的生活和格斗的形态,如表演牛的种种生活习态,吃草、磨草、
辰溪丝弦
丝弦被视为地方曲艺的一种,深受群众的欢迎。辰溪丝弦是集音乐、曲艺、戏曲三种艺术门类的传统民间综合艺术形式。其演唱时,用扬琴、琵琶、月琴、三弦、二胡、高胡(京胡)等丝弦乐器伴奏而得名。辰溪丝弦不但演员少、一人多角,而且道具简单;以叙述为主,代言为辅的曲艺特点;以表现音乐为主的有丝弦小曲、丝弦乐曲;还有象戏曲那样,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而成的丝弦戏;丝弦戏中有一套别具一格的“板子丝弦”音乐和“生、旦、净、丑”四行齐备的角色。因此,就辰溪丝弦的体裁和表现形式方面看,可分为“牌子丝弦”和“丝弦戏”两大类别。牌子丝弦曲调丰富,旋律性强,优美动听,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拥有上百首曲调。主题单一,内容不复杂的
芷江明山石雕
早在八百多年前,明山石雕就已载入史册。南宋赵希鹄撰写的《洞天清录·古砚辨》一书中称:明山“紫袍玉带”石所制之砚,作为贡品敬献朝廷。清代黄本骥在《湖南方物志》一书中写道:“明山石雕镂刻花鸟、人物、山水、楼阁等,极为精致;雕刻北斗、八角、古琴等各种造型和图案,叹为观止”。芷江县志记载:“慈禧太后兴建闻名天下的颐和园时,被称作‘紫袍玉带’的明山石,曾作为贡石进入了玉砌雕栏的行列了”。可见明山石雕历史之悠久,技艺之高操,知名于全国。明清两代,明山石雕出现鼎盛时期。弹丸之地的沅州(今芷江),有古建筑达130多座。不凡都有明山石雕之功劳。其中,钟鼓楼、大佛寺、雁塔寺、景星寺、报恩寺、南岳庙、天王庙、文庙、
中方竹编斗笠
中方镇斗笠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中方人就开始用竹篾制作斗笠,用于遮阳挡雨的用具。中方竹编斗笠编织篾为水竹(淹竹),弓篾为楠竹,圈篾为桃竹。从竹子到成品要经过破篾、编织、插顶、摊纸、铺棕、锁边、刷浆、贴花等大小70多道工序,有完善的技艺体系。中方斗笠其造型美观,按材料制作和工艺可分为粗制斗笠、细制斗笠、精制斗笠、实用型斗笠、工艺型斗笠多种,品种也异常丰富,有罗纱,马尾,棕式、板棕式、尼龙式、布式、纸式、麻式等10多个品种。2008年,中方竹编斗笠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方县文化局为保护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