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特产
梅州市民俗文化
兴宁罗家通书推算法
广东省兴宁县罗家通书推算法,首创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对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用此推算法推算出版的《罗家通书》曾得到清雍正皇帝恩准发行于华南五省。它的内容十分丰富、精确。主要包括月辰、头由、山课、嫁娶等。有诀言,有分述,有实例,运用39梗的算盘计算,细致深微,方便实用。此技法推算的《罗家通书》是阴、阳历法,沿用我国尧典历学节气,结合中国岭南特点,和罗庆辉独创的技艺、经验,运用“升度表”推算时日、节气和日蚀、月蚀。同时还根据自己总结的“加五日,加三时,减一刻,进四分”的诀言来推算节气。先算出“二分二至”再推算24个节气时日及其季节温差变化。以科学方法验算,
百侯鲤鱼灯
民间舞蹈鲤鱼灯最早的活动地为百侯镇侯南村,是族人杨缵绪从陕西带回,杨缵绪,清康熙辛丑年进士,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任陕西按察使。依此计算,大埔鲤鱼灯舞始于250年前。建国前,大埔鲤鱼灯舞非常活跃,计有百侯南山、侯南、侯北;湖寮旧田、葵坑、长教、双坑、新岭背;岩上大北坑、小北坑;西河黄塘等11个鲤班。此外,大埔鲤鱼灯还流传到本省的和平、连平、广州。鲤鱼灯舞属花鸟鱼虫一类的抒情民间舞蹈。它寄物寓意,借助舞蹈艺术形象思维的比兴手法,通过拟人化的舞蹈动作和语言,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愿望和理想。同时,人们还把鲤鱼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在汉族的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活动中,人们用舞鲤来迎新岁、贺新春
狮舞(青溪仔狮灯)
《仔狮灯》是花灯类的舞蹈,流传于大埔县的青溪、茶阳、湖寮等地。它吸取了大埔提线木偶的技艺,使狮与球连成一体,由1人操纵,变化出各种仔狮戏球的仪态。表演时,在广东汉乐音乐伴奏下,众仔狮各抢一个彩球,抛抛接接,忽离忽合,欢快起舞。主要套路有:“雄狮出山”、“画眉跳架”、“流星赶月”、“猫儿扑鼠”、“卧地滚球”、“鲤鱼挺水”。充分表现出仔狮的活泼可爱和童真童趣。一九八三年,《仔狮灯》被评为广东省民间舞蹈创作奖;一九八六年《仔狮灯》被评为广东省民间舞蹈比赛“丰收奖”;一九八八年大埔仔狮灯队参加广东省首届欢乐节的演出;一九八九年,《仔狮戏球》被收入《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一九九○年十二月,《仔狮灯
花环龙
“花环龙”在广东省大埔县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源于大埔北部地区的民间龙舞一软腰龙,建国前仅流传于青溪镇的桃林村和茶阳镇的下马湖村。建国后,“花环龙”仍有活动,五十年代后期逐渐消失。1980年冬,县文化馆舞蹈辅导干部张广哲首先对茶阳下马湖村及青溪桃林村的舞龙活动进行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组织民间舞龙骨干和制作工匠对原有的“花环龙”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从而形成了现在誉满广东的优秀民间舞蹈一花环龙。改革后的花环龙在继承中原古汉族龙舞的基础上,吸取了我国民间舞蹈,古典戏剧舞蹈“刚中带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特点,以“文舞”、“软舞”为基调,使花环龙舞得娇柔婉转,潇洒自如。以“站、蹲、跪、团、骑、坐”独
梅县松口山歌
梅县松口山歌,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人民性,是中国著名民歌客家山歌中的典型代表。民间世代相传“自古山歌松(“松”在客家方言中与“从”同音)口出,那有山歌船载来”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歌手“刘三妹”的美丽传说,堪与广西“刘三姐”的故事媲美。松口山歌作为劳动人民的一种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多彩,语言质朴浅白,意境含蓄优美,唱腔多种多样,具有浓郁的客家文化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为海内外客家人所喜欢,是极为宝贵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毛泽东主席说:“我很爱听”,叶剑英元帅说:“不仅要继承传统,也要努力创新。”郭沫若先生有诗颂曰:“山歌入夜唱丰收”。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在当代不但仍然相当完整地继承和保存了它的民间文学
席狮舞
席狮舞也称“打席狮”,是梅州市梅江区城郊民间特有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属当地客家人在丧礼中做佛事时的重要表演项目,带有宗教舞蹈的明显特征,与佛教在粤东客家地区的流传有密切关系。早在唐代文宗太和年间(约公元832年),佛教即传入古梅州地区,后被称为“香花”佛教,僧尼的佛事活动就称为香花佛事。因客家人喜爱舞狮,僧尼便在民间的丧礼道场中,引入舞狮配合禅器敲击,席狮舞就在香花佛事中逐渐衍化为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席狮舞表演的一大特色是以一张草席扮狮,而且是在舞蹈开始时,由一人即时将草席卷为长筒状,并在上端反复绕成“∞”形作为狮头,下部作为狮被,随即将狮子披在身上,作为席狮的扮演者起舞;另一人则一手拿长命草
五华“扮古事”巡游活动
五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每逢节日热闹非凡,喜气洋洋。图为五华县水寨镇玉茶村在“重慢节”举行“扮古事”巡游活动。
五华提线木偶戏
五华提线木偶戏源远流长,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流行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民国19年(1930)后,五华县的提线木偶班便远涉重洋,到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有客家籍华侨华人居住的地区演出。明清时期,五华提线木偶戏已经兴盛,至二十世纪初,五华全县拥有20多个木偶戏班,演出十分活跃,并且技巧高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成立了五华县木偶剧团,并以其为龙头,形成了本县南片、中片、北片为中心的分布网络,五华提线木偶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五华提线木偶造型精细,形体高大(高度约为90厘米),操纵木偶的线14至20条。演唱以汉调为主,间唱客家山歌、民歌、采茶小调,对白用客家话。表演艺术
平远船灯
平远县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境内所居住的大多数为客家人。客家派系是一个特殊民系,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传承了优秀的中原文化。平远虽建县时间不长,但有不少文化遗迹,历史名人较多,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平远船灯就是我县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在客家地区乃至省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平远船灯的由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清帝乔装出巡江南,至福建沿海,突遇风暴,险些丧生,幸投宿于一渔船,船家祖父和孙女与其言谈之中,帝获悉渔家饱受渔霸欺凌,不得温饱,甚为恻隐。翌晨临别时,特赠夜明珠一颗,亲笔题赠“渔家乐”金匾和“圣旨”金牌各一。渔翁顿觉福从天降,惊喜交集,叩头跪接。尔后,渔民们再不受渔霸欺凌,且有夜明珠之光,风雨黑夜
竹板歌
竹板歌(又名五句板)是粤东地区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说唱艺术,它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唱腔比较固定简单,表演朴实,历来为群众喜闻乐见。它的格式顾名思义,就是每条歌曲有五句歌词为一个段落,每句基本由七字组成,它具有演唱形式活泼多样,内容广泛等优点。其中《山嫂办宴》在1998、2003年分别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优秀奖、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金奖。
兴宁杯花舞
《杯花舞》是兴宁民间舞蹈艺术的一朵奇葩,是兴宁的传统节目,久演不衰,颇具客家风情,风靡海内外。《杯花》原是道教中的一个舞蹈节目。道教于清代就在兴宁县流行,至民国时期仍有从教人员30多人。道士凌佛桂曾从师邬丙粦、曾添胜、朱官祥等人,他在杯花舞方面博采众家之长,技艺较高。《杯花舞》是在100年前才创新的。以前,道士在表演时是用五句板说唱的竹板进行击拍的。道士朱官祥进行改革,以兴宁产的瓷质“伯公杯”代替竹板,使节奏更多样,声音更清脆,富有技巧性,成为独特的道教舞蹈的道具,一直沿用至今。“杯花舞”是道教中特有的舞蹈形式,但作为宗教活动中的节目,建国后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停止了活动。1956年,兴宁县第
丰顺埔寨烧火龙
埔寨火龙是广东省丰顺县埔寨镇村民闹元宵的独特传统节目,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六年(1741),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每逢元宵节,埔寨镇村民便举行火龙表演活动,由烧火树(烧烟架)、烧禹门(鲤鱼跳龙门)、烧火龙三项组成,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岁岁平安,祥和吉利。火龙舞动时火花四射,场面壮观,吸引周边几万名群众前来观赏,如此盛况几乎年年如是,世代相传。“埔寨火龙”由铁丝、竹料、纸等扎成,绘上鳞、角、爪,龙首至龙尾长达数十米。在龙身上安装烟花、炮竹、火箭多达数千枚,龙头、龙尾装的火药更数不胜数。一条火龙由三四十个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乐手、龙虾、金鱼等人,整个队伍达200多人
兴宁市竹板歌
竹板歌,又称五句板,属客家民间曲艺,是兴宁市最早流行的主要曲艺品种,流行于梅州全市和河源、韶关等地区客语市县。竹板歌,以叙事见长,有短、中、长篇之分。竹板歌说唱,包括唱词、曲调、表演道具、表演形式等四个方面。唱词每首为五句,每句七个字,一、二、四、五押韵,习惯运用尾驳尾合韵,多用于演唱故事传本。有其独特的曲调,并在流传中逐步形成平板、哭板、欢板、拖板、吊腔等基本唱腔,或快或慢或高或低,全由说唱艺人灵活运用。表演道具是四块竹板(每块竹板约宽1寸长6寸,其中有一块竹板一边缘呈锯状),表演者敲击竹板作为伴奏节拍。表演形式由单人表演,发展至双人多人表演,由独唱发展至对唱、小组唱、表演唱、弹唱等形式。竹
五华石雕工艺
五华石雕,历史悠久,石资源丰富,从业人员众多,名师巧匠辈出,工艺精湛,名闻遐迩,已有460多历史,故五华素有“石雕之乡”称誉。在古代,五华人就用石制斧、锛作生产生活用具。明代嘉靖十六年(1537年)起,就有用石建桥和建房屋基础。清代,五华的石宫、石庙、石室、牌坊等风格独特,石碑石刻笔画清晰,石狮、石像活灵活现;用石制成门框、碓、柱、梁、石狮等遍及乡间,展现了中华历史悠久的文明。建国前,五华从事石业的工匠,大部分散在农村,亦石亦农,仍民不聊生。在农村失去赖以发展和生存的处境下,迫使奔走他乡,凭一技之长,出卖劳力。清光绪二十二年(1842),香港归英接管,城市初建,那时五华石工进港者众多,百年来不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简介: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埔寨群众已开始制作没有枝叶的纸花朵,民国9年(1920)后,发展成花、枝、叶、茎齐备的盆花。埔寨纸花,连花盆也是用纸制作的,花的品种有牡丹、兰花、九里香、玫瑰、水仙、芍药、菊花、茶花、古榕等40多个品种,足可以假乱真。2007年4月丰顺埔寨纸花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11月,张立绳同志被评为梅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丰顺埔寨纸花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大埔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是广东省汉族客家戏曲剧种之一,1933年广东大埔县人钱热储著《汉剧提纲》,定名为汉剧,从此约定俗成,沿称至今。广东汉剧流行于广东的梅州地区、惠州地区、韶关地区等闽粤赣边区各地。2008年,广东汉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汉剧来自皮簧合流后的徽戏,与闽西汉剧同属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用中州官话演唱的剧种。明末清初,广东已有不少唱弋阳腔、青阳腔、乱弹等声腔的外省戏班。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外来戏班在广州建立外江梨园会馆,与当地戏班的琼花会馆各立门户。其时有外江班十五班,其中四个是徽班,八个来自湖南。嘉庆时(1796-1820年),
梅县提线木偶戏
梅县提线木偶戏(又名傀儡戏、吊线戏、俗称线剧)表演艺术,历史悠久,伴随客家人的第三次大迁徙,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由江浙地区经福建省流传梅县至今,是各种木偶戏中和木偶舞台艺术形象中最完整、最完美、动作表演最复杂,操作难度最大的一个木偶艺术品种。是中国稀有提线木偶艺术剧种,也是国际性木偶艺术剧种之一。
留隍云片糕制作技艺
留隍万源斋云片糕又称夹心糕。主要原料为糯米、白糖、芝麻油,辅料是橙糖、杏仁、瓜仁、榄仁、香料等。原料优质,制作精细,具有品味清醇、香甜适口、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等特点,且在上方印上有“双喜、龙凤呈祥”等字样,素称送礼佳品,常用在搬迁、结婚,意思是高升,行好运等传说。2015年11月留隍云片糕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客家盐焗鸡制作技艺
客家盐焗鸡,相传是由客家先民在迁徙路途中,用盐包裹的“盐煨咸鸡”演变而来,至今有千年历史。盐焗鸡主要选用客家山区约为1.5公斤的土鸡为原材料,经草纸、砂纸制型包裹,炒热海盐,放锅焗制、严控火候等10几道传统工序精制而成,有“鲜润、咸香、醇厚、皮爽肉滑”等特点,具有食疗滋补功效。盐焗鸡是客家人宴席上必不可少的“角”,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更是世界客属华侨“寻根问祖”时必觅而一尝的珍品,可以说“吃上客家盐焗鸡才真正品到了家乡的味道”。如今,梅江区客家盐焗鸡已成为梅州传统饮食文化标志性品牌,远销国内外。
西河漳溪墟扫街灯
西河漳溪墟扫街灯活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因西河漳溪墟每逢农历一、六日为墟日,而正月十六是新年开春做生意的第一个墟日,人们选择这一天为漳溪墟闹春,将正月留下的鞭炮屑、废弃花灯清扫干净,俗称“扫街灯”。西河人为了丰富这个传统活动的内涵,人们模仿“做古事”和“飘(piāo)色”的形式,进行化妆-,由一成人化妆成寿星在队伍的最前面,后跟着两位化妆成手持扫帚仙童的小孩在后面打扫街道,随后跟着各村组织的花灯队、锣鼓队、舞狮队、舞龙队等。2017年11月被广东省文化厅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