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佛山特产
佛山民俗文化
佛山剪纸
佛山剪纸是属于广东的民间剪纸。从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其风格金碧辉煌、苍劲古拙,结构雄伟奔放,用色夸张富丽,以剪、刻、凿、印、写、衬等技艺并用,材料和表现手法巧妙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制作方法的差异,大致可分为纯色剪纸,铜衬料、例写料、纸写料、金花、银写料等几种。其作品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或在特制的铜箔、银箔上剪、刻而成,其中以铜写料最为突出。佛山剪纸历史悠久,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时期。从明代起佛山剪纸已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产品销往省内及中南、西南各省,并远销南洋各国。古代,剪纸主要用途是节日礼品的装饰、祭祀装饰、刺绣雕刻图样、产品商标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佛山剪纸在传统的基础上,以
佛山木版年画
佛山木版年画是我国华南地区著名的民间年画,因在广东佛山生产而得名。始创于明代,鼎盛于清代至抗战前,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佛山木版年画的体裁与形式,具有强烈的岭南文化的地方特色。主要包括门神、年画、神相等,以红、绿、黄、黑色木版套印,吸收了佛山剪纸、刺绣、铜凿金花等民间艺术特色,线条粗犷刚劲,加上工笔绘彩、勾金粉等表现技法,使画面富丽堂皇。其中以硍硃填丹的佛山木版年画最具特色。2006年5月,佛山木版年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何广义堂十番
十番锣鼓也称十番古乐(以下简称“十番”),是一种古老的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民间音乐,起源于北方,盛行于江南,清代中期由安徽、江浙一带流落广东的艺人传入南海叠滘乡等地,流传南海至今已有200多年。十,泛指多数。番,是翻花样,有变化。十番即是指音乐演奏有多样变化,不同曲牌按不同的程式轮番演奏。十番乐器有常规和特殊两类。常规乐器有在流传的过程中吸收了本地八音锣鼓的群鼓、沙鼓、大钹、高边锣、大文锣、翘心锣、单打等民间常用乐器;特殊乐器有:十番鼓,又叫大班鼓。鼓身细长,由原木凿空蒙上牛皮,音色厚实;飞钹。钹厚0.7~1毫米,外圆直径210~230毫米;二锣,俗称“雍雍”、“东东”。大小与京小锣相仿,音色清越
咏春拳
咏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南拳的重要门派,关于此拳的始创者有诸多流传版本,一般据信为清朝中后期福建女子严咏春所创。其后一、两百年间,咏春拳已从民间女子的自卫术发展为具有实战技击和强身健体功效的武林绝技。自上世纪以来,咏春拳在我国福建、广东、香港等地流传,并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传至国外,现已成为称誉国际的中国拳术。咏春拳是男女适合、老少咸宜、攻防俱备、体力消耗小、功效显著的拳术,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标指以及木人桩法;主要手型为日字拳、凤眼拳、柳叶掌、伏手、摊手、膀手、耕手等,更配合“黐手”练习,提高与对方双手接驳中的反应速度;主要步型有二字拑羊马、转马、进马、退马等。咏
官窑生菜会
狮山镇官窑,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北部,与三水、花都接壤。官窑,源于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南汉王在官窑设办陶窑而得名,古时素称为南粤辗转中原的中枢,享有“百粤通衢”的美誉。是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驿。官窑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并历经悠悠历史长河的荡涤,沉淀并形成了官窑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延绵400多年的“官窑生菜会”。“官窑生菜会”源于明代(据民间传说明代中期)、兴于清代(据清宣统《南海县志》卷六和清宣统庚戍续修版《南海县志》卷四记载)、盛于民国,并延续至今。官窑生菜会与凤山古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位于官窑驿市街尾的“凤山古庙”(又名白衣观音庙,当地简称白衣庙),前身为“白莲
龙舟歌
龙舟歌在民间又称“唱龙舟”或简称“龙舟”,是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一般认为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相传为一名原籍顺德龙江的破落子弟所创。其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锣或小鼓作间歇伴奏吟唱,声腔短促,高昂跌宕,诙谐有趣,富有宣泄效果。唱词以七言韵文为基本句式,四句为一组。腔调简朴流畅,富有乡土气息,宜于叙事抒情。节目内容丰富,从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到时事新闻几乎无所不包。但由于民间艺人识字不多,且多为口耳相承,流传下来的并不多。历史上的龙舟歌多由艺人走街串巷演出,在重大的民族节日或各种喜庆场合很容易觅见他们的身影。龙舟歌中蕴含着大量的民俗信息,影响所及,连粤剧也吸收其唱腔为演唱的重要
香云纱染整技艺
顺德香云纱原名响云纱,俗称茛纱绸,是闻名海内外的特色真丝衣服面料。地处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的佛山市顺德区,植桑养蚕缫丝历史悠久,清中叶以后,随着广州对外通商频繁,顺德缫丝业蓬勃发展,至民国初年,香云纱应运而生,并以与众不同的品质迅速风行,远销欧、美、印度、东南亚。其作为优越自然条件与独特染整技艺相结合的产物,被有关专家誉为“广东丝织业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的创举”。20世纪30年代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加上人造丝的发明,广东丝绸业一落千丈,顺德香云纱染整技艺经此严重冲击却能保存下来,传承至今。顺德香云纱为目前世界上罕有的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真丝绸面料,是以丝罗织物与平纹织物为坯绸,经特殊染整的
金箔锻造技艺
金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工艺品,源于东晋,成熟于南朝,今南京龙潭地区(江宁)是金箔的发源地,相传至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佛山地处岭南地区,古为百越之地。据明代丘濬《广文献公开大庾岭路碑阴论》载:“兹路既开,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原之声教日进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两宋时期,中原汉人大举南迁,将先进的生产技艺和文化带到岭南地区,金箔技艺也由中原移民传入古镇佛山,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明清时期,佛山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进入繁盛时期,佛山的金箔业非常发达。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实业志》记载:“清雍正二年,佛山祖庙大街就建有金箔行会馆,大小店号30多家。而随着佛山镇及邻乡各种民俗活动频繁,金箔
龙潭龙母诞
龙潭龙母诞是指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五月初九,以杏坛龙潭龙母庙为核心的龙母信仰活动。龙母信仰在龙潭的繁衍,可追溯至南宋咸淳年间。宋咸淳元年(1265)即已建成龙母庙,明清年间重修、重建活动不绝,明嘉靖年间、乾隆四十四年(1779)、道光五年(1825)、光绪二十四年(1898)均有重修,龙母信仰经宋、明、清、民国流传至今。龙潭龙母诞主要包括信众祈福、龙船朝拜、彩龙竞渡三部分。信众拜祭以寿金、元宝、鲜花、水果等在殿前焚香祝祷;龙船朝拜指各地龙船汇集龙母庙前,卸下龙头、龙尾,抬到龙母像前的神案参拜,并抬着龙头、龙尾在神像前走一圈,点头参拜,感谢龙母一年照应,祈祷来年顺风顺水;中午十二点至下午三四点,前
粤曲星腔
粤曲是在岭南粤语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曲艺形式,星腔是粤曲中最为流行的一个唱腔流派,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三水籍名伶小明星所创。小明星原名邓小莲,后由粤曲撰曲家王心帆为她改名为邓曼薇(1911—1942),十一岁开始学唱粤曲,十五岁初登曲坛,因贫病交迫,最后于茶楼演唱时咯血倒地,翌日即逝。她以曲不离口的艺术追求和广纳博采的创造精神,在短暂的人生中形成了个性鲜明、风格独特、自成一体的唱腔,后人以她的艺名而尊称为“星腔”。星腔在传统粤曲行腔的基础上,既广泛吸收粤语地区民间木鱼、龙舟、南音说唱的长处,又注意吸纳粤讴和喃呒腔、盲公腔等的唱法入腔,还善于从外国音乐中吸取可以融入自己唱腔的音调和节奏,形成与众不
乐安花灯会
早在明代朱元璋洪武三年,在西隆堡(乐安)内设立黄鼎都(司)治所后,这里的村民便有正月十五“庆灯”的习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庆贺一番。每年正月初十为“开灯”,正月初九为乐安圩期,人们纷纷来乐安买灯,慢慢便形成灯地(市),专门摆卖花灯。卖灯的人多,造灯的人也不少。邻近的岗头村,几乎家家有人造花灯。曾有“工艺之乡”的美誉。到了清代的“康、雍、乾”年间,这里的花灯更为兴旺,出现万人空巷看花灯的欢乐场面。清光绪元年(1875年),一位姓麦的男子,婚后8年没有生育儿女,这一年正月初九,他陪同妻子去看花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了约30分钟,他的妻子觉得有点不舒服,便扶她坐在一块露出地面的石块之上。她感觉得很
均安关帝出游
均安关帝出游是指每年农历九月初四至十二日,均安信众迎关帝、侯王神銮,巡游原江尾洲十三乡(现均安镇镇境,昔日横跨顺德的江尾堡、鼎新堡、福岸堡、云步堡、白藤堡等五个乡堡。出游所覆盖的十三个乡,都在西江尾段的磨刀沙上,故民间统称为江尾洲十三乡),以求消灾赐福的民俗活动。传说现均安镇境一带的关帝信仰源自宋代,明洪武年间,同祀关公与侯王的帝王古庙建成,清咸丰元年(1851),附近五条村扩建帝王古庙,故庙宇俗称为“五股庙”。扩建后,农历五月十三日至廿一日的庙会之期,关帝、侯王神銮在江尾洲十三乡巡游九天,举行盛大的出游,后将赛会改为农历九月初四至十二日举行。之后,关帝出游一直延续。直至抗战前,仍有出游活动。
顺德咸水歌
咸水歌是流行于顺德大良、均安等地区,主要由水上居民(疍家)传唱的歌谣,又名咸水叹、疍歌、后船歌等。明末清初时期流入,20世纪30—60年代时非常流行,曾有“风吹过,大话咸”之说。顺德咸水歌可分为拆字歌、对花歌、古人歌等类别,其结构、旋律、节奏等颇具地方特色。其结构分为“长句咸水歌”和“短句咸水歌”。有独唱、对唱等形式,以对唱为主,对唱采用男女互答形式,歌词构成不拘一格,但基本保持四句为一乐段的复乐段体。其旋律处理机动灵活,除了歌曲的开头、中间的停顿和歌曲结尾基本固定外,中间的旋律都是围绕主音以二度级进、上行或下行、加花或减花来表现。其节奏以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交替使用,又因语言和感情的需要,出
陈村花卉习俗
陈村历史上是广东四大名镇之一,并有“岭南花卉第一镇”的称誉。早在汉代,陈村的花果已进贡入京,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和“花卉之乡”。明代以前,顺德花卉种植已发展为商品性生产。明代中叶进入兴盛时期。明清两代,陈村一带园圃密集,栽培技术相当高,“广州场师以陈村人为最。”并将花卉分销到各地,“近者数十里,远者二三百里”。清代,陈村“户以花为业,村以花出名”。花贩经常“扒船”到广州等地卖花。清代画家,陈村人黎简作《春江吟》,描写了以船只将花卉运往外地销售的繁华景况:雨酿浓青柳醉天,一弯愁黛暮山圆。船头花影垂垂簇,亲见饥鱼嚼紫烟。咸丰版《顺德县志》载:“又焙龙眼、荔枝,贾于岭北。今列畦莳花,环舟来移其种者,
顺德广绣
广绣与潮绣合称粤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而顺德广绣是广绣工艺水平的重要代表。顺德广绣,在清初便已有一定水平。清康熙年间顺德龙山的左氏,刺绣精妙,望之如绘画。乾隆至道光年间的“一口通商”政策,更刺激了顺德广绣的生产与出口。咸丰年间,顺德广绣已有固定祭祀活动,于八月廿五日祭祀日娘(古时顺德大良一位有名的女红师傅)。所产的刺绣,不仅在国内流通,还是出口国外的大宗商品。民国年间,顺德广绣行业日益发展,从业人员众多。顺德广绣的工艺水平较高,制作的双面实用绣品,正反面图案纹理均工整利落、难分轩轾,绣品手感柔软,金银垫绣立体感强,富丽堂皇。色调上,以饱满的色彩为主,颜色层次多而瑰丽,明暗过渡效果明显,具有工
大良鱼灯制作技艺
清末民国,顺德时和年丰之际,大良鱼灯会名动一时,成为与佛山秋色、沙湾飘色齐名的盛会,鱼灯制作技艺也备受推崇。大良鱼灯最显著的特点,是仿真度高。像真度高低与否,直接体现艺人技艺的高低,精湛艺人制作的鱼灯,骨架大小、鱼鳞颜色恍如真鱼,清代诗人评论鱼灯时,曾多次强调灯形的逼真:“行过溪桥光照水,双双鳞影误真鱼”,能让“世人真假都难辨”。有关鱼灯制作技艺的比赛,也以精细度、逼真度作判断胜负的重要依据。正是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形象逼真,鱼灯的制作工序较多,制作周期相当长,大的鱼灯制作周期近一个月,大约需九个工序,且均严谨地保留了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不少工序费心费力。扎竹架要求艺人经验老到,扎工要巧,扎口需
伦教糕制作技艺
晶莹雪白、爽口清甜的伦教糕,有“玉洁冰清品自高,甜滑爽韧领-”的美誉。伦教糕之名,在清代即已在顺德和广州流传。咸丰版《顺德县志》载:伦教的蒸糕驰名远近,前明士夫每不远百里,泊舟就之。伦教华丰圩桥旁,有一家制作糕点的著名店铺,因店铺旁的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店家取清泉作糕,澄清去浊,非他人所有。后改用白砂糖制作,并改以泰国或越南白米为原料,磨浆、过滤,使米浆洁白幼滑。伦教糕的制作工序,繁杂费时。因为只能用糕种,不用发酵粉,所以光是发酵就得8小时以上。蒸糕时要逐层蒸,熟后再加浆,每笼白糖伦教糕最少有四、五层。而且伦教糕是清凉的夏季小吃,不热卖。蒸好糕后,还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待糕点冷却。长时间制作而成
顺德永春拳
杏坛东马宁永春拳师承脉络清晰有序,开始传播最先因陈华顺。陈华顺别名找钱华,跟随著名永春拳传人、人称“佛山赞先生”的梁赞学艺,学成后传授给儿子陈汝棉、儿媳黎妙显和弟子雷汝济、陈锡侯、何建、陈孔大、吴小鲁、吴仲素、黎厚培和叶问等,成为将永春拳带到顺德并传授开来的第一人。杏坛东马宁永春拳其它地方相比,在拳械、套路、拳理、-、源流等的表述十分相似,但东马宁永春拳套路数量更丰富,共有拳术12套,棍术6套。与而今流行于欧美的拳术只有3套,棍术也只有1套。其招式、手法,实战性强,风格独特,能以连环扣打、锁子手法、大反擒拿术等克敌制胜。套路简单,招式多变,力量运用灵活而有弹性,气力消耗量少,实战中颇占优势。
陈村粉制作技艺
陈村粉的制作,可追溯至民国年间的顺德陈村人黄但。黄但曾在多间粥粉店帮工学艺,后在南海西樵官山落脚,在陈村人李姓老板的粥粉店做工蒸河粉。约在1927年,黄但带着一门制粉手艺,回到陈村,因制粉精良而称著,又因“但”与“旦”一字音形相近,陈村人都习惯称黄但为“粉旦”。陈村粉制作从选米、洗米、刷米、浸米、磨米到调浆,均别有讲究。洗米要把米放在盆里狠搓十多分钟,然后再泡。洗米、刷米、浸米的时间,握力度、时间、温度等,要视天气寒暑而定。磨米须掌握一定速度,才能使到浆粉幼滑,否则浆粉过粗,影响质量。调浆这一程序,最为重要,稀稠度要极之准确,过稀过稠都影响效果。制作工序复杂而严谨的陈村粉,含天然纯正米香,薄可
顺德粤剧
明末清初,依托繁盛的宗族活动、神诞、赛会,顺德粤剧日益兴盛,“至闰月神诞,与夫新庙落成,往往赛会,庙所近街巷,召梨园奏乐娱神,灯烛辉煌,鱼龙曼衍。”清末民国顺德机器缫丝业发达之时,剧活动更趋繁华。顺德粤剧的重要特征,是粤剧艺术水平高、名伶、名编剧众多。千里驹创造了特色鲜明的“驹派”表演艺术,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三人分别创下了“薛派”、“马派”、“白派”表演艺术,是近现代粤剧五大流派中的三个。此外,有“中板王”靓少凤、“生纣王”罗家权、“慈善伶王”新马师曾、白雪仙、麦玉清等著名粤剧伶人,亦有“打锣树”罗家树、徐若呆、望江南、陈冠卿等著名的粤剧音乐家、剧作家。罗家宝所创的虾腔亦自然流畅,独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