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建昌县特产
建昌县民俗文化
建昌皮影戏
建昌皮影起源于河北,历史悠久,深受本地群众喜爱。建昌皮影代表性的曲目很多,如:《五峰会》、《王敦篡位》、《马乾隆走国》、《杨文广征西》、《泥马渡康王》等百余部,多为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剧本多为忠义节烈、除暴安良、惩恶扬善、因果报应。建昌皮影从河北传入,属于板腔体,板式有慢板、流水板、快板、散板,由于受方言、乡情的影响,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三顶七、五字锦、硬辙、老韵、大悲等,和其他皮影略有出入。建国后,建昌皮影逐渐衰退,现仅存老大杖子王清江、王清堂皮影,要路沟于景礼皮影,仍在坚持演出。皮影戏,是用灯光照射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建昌落子
落子(俗称莲花落或称大口落子)是县内比较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清代和民国年间,全县先后成立的落班子有十几个。小德营子乡公利亨的落班子从清光绪年间开始建立。要路沟乡大杖子村民王国旺的落班子,远到青龙、抚宁等地演出。和尚房子乡大杖子屯的落班子于1919年建立,农闲季节到邻县唱野台戏。
建昌大鼓
建昌大鼓的传承是非家族性的,艺人多为盲人等残疾人。他们为了生计糊口,拜师学艺,或请老师学艺,或为老师伴奏,学唱腔表演,或偷艺,师承关系不是特别严密。建昌大鼓有三个传承谱系,现在主要传承人有:李国银、曹已全、曹已堂、吕国志、杨国青、张玉强。建昌大鼓的重要价值在于历史价值。建昌大鼓演唱的长篇书目,涉及到周、三国、唐、宋、明、清、民国等,对研究古代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果挖掘出一整出的书目,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建昌大鼓流传在关内外文化交流的枢纽地带,是研究辽西地区人文风俗等各边缘学科的重要资料。已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