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茂名特产
茂名民俗文化
高州木偶戏
高州木偶戏,也称“傀戏”、“傀仔戏”,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高州木偶属杖头木偶,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百年来,高州木偶戏广泛流传于高州的村村寨寨,高州市28个镇、街道办中23个有傀戏班。高州木偶戏的原始形态为单人木偶戏,清末发展了中班。高州木偶戏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只需一小块空地就可以搭台演出;在时间上,一年四季都有演出,但以春季为最盛,元宵、年例和喜庆节日演出木偶戏娱神娱人。高州木偶戏以高州白话演出,唱词为7字诗体句式,唱腔称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以叙事方式进行。木偶戏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传统剧目不下数百种。所
十八学士
汉族。“十八学士”原名《风云会》,源于唐代,本是唐代宫廷乐曲。唐太宗派李白和藩,朝中十八位学士以礼乐送行,后李白和藩胜利归来不愿在朝廷做官而返瀛州,十八学士又以礼乐送行,后人称为《十八学士》。化州长岐犀湾村祖先在瀛州得以真传,移民化州时带入。流传于化州市犀湾、双牌村。主要用于庆典和交流,具有娱乐和增强凝聚力的功能,对艺术和民俗学的研究作用。
高州八音锣鼓
高州八音锣鼓在明末清初时期由福建传入,曲谱是口传的昆山腔和弋阳腔的牌子乐曲,至嘉庆年间才用正线、反线的记调方式记载工尺谱作乐谱。用茶、多、呈、得、叻、昔、O等简单文字和符号记载锣鼓谱。八音锣鼓的演奏形式以“八音锣鼓亭(柜)”为中心道具,该亭(柜)用竹、木制作而成,长1.3米、宽0.9米、高1.8米;亭(柜)用绣锦布或土花布装饰;亭(柜)内可装载演奏用的打击乐(桶鼓、扁鼓、竹简、木鱼、文锣钹、京锣、大钹、大奶钹、拱锣、高边锣、叮赞等),吹奏乐(长笛、大笛、长筒、公笛、短筒等)、民乐(二胡、中胡、扬琴、秦琴、三弦、椰胡、横箫等)。演奏曲牌为“江湖十八本”,其中吹打乐十二首、又称十二套曲:《八仙贺寿
茂港单人木偶戏
茂名木偶戏俗称“鬼仔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主要分大、中、小班三种类型,茂港单人木偶戏属其中的小班木偶戏,相传于明朝万历年间从中原传入,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单人木偶戏表演时由一名艺人操作,表演难度非常大;木偶的造型及制作十分讲究,多选用质地细软的枝松木精雕细刻而成,面部采用变形夸张的艺术手法彩绘装璜,口眼皆可活动,仪态传神逼真,栩栩如生。经过400多年的演变发展,茂港单人木偶戏在茂名木偶戏行业中独树一帜。2006年6月省委常委朱小丹副省长雷于蓝和省委广东省宣传部副部长方健宏观看我区单人木偶单人木偶戏装备少,布台简单,一担戏箱就可以装完全副家当,一张方桌一个舞台,素有“两杆青
高州木刻(版画)
高州木刻质朴细腻,材料多用“枝松木板”,有单色与套色之分。明朝已有民间艺人刻印纸墨年画,民国初期有作者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解放后逐步推广普及。代表作有《满山红》《竹乡流翠》《添花》《机耕路上》等。具有审美功能和艺术及民俗的研究价值。代表作者有卢西林、张宗俊等。
化州跳花棚
跳花棚俗称“跳傩”,明朝末年随福建福州府蒲昌县珠机巷大井头村民迁居化州时传入。据考证,“傩”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祭祀仪式,以戴木制面具为特征,先有傩舞后有傩戏。经不断的改良及提炼,与当地习俗相结合,形成具有古朴浓郁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舞蹈,数百年经久不衰,一直流传至今。所跳花棚,乃用竹子稻草在田头村边搭建之草棚,挂上大红灯笼及鲜花,演员少则十多人多至百人,饰以“七十二贤”及各种花草。跳棚舞有固定的演唱台本,分为接神、安座、开棚门、小孩儿、秀才、后生唱歌、锄田等18场,内容多为农事耕耘、男女情感、生活趣谈,旨在驱邪除恶,祈求风调雨顺、物富民安、五谷丰登。每年秋收过后,化州官桥中火嶂一带村民,在
化州跳禾楼
跳禾楼起源于明末清初,流传于化州那务、播扬等地。主要分布在化州市那务镇和播扬镇内,中心是那务镇的那务村和高车村,播扬镇的潭灯村和江背村。平定、宝圩等镇也有活动。相传古代歌仙刘三妹云游此间,见虫多损害庄稼,便唱山歌驱虫,当地青年牛哥见刘三妹唱起了山歌,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同唱,日久俩人产生了深厚感情,山歌也唱得更默契了,他们时而合唱时而对唱,美妙动听的歌声不仅驱散了害虫,也催长了庄稼,确保了丰收。村民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妹,每当农历六、七月夏播结束,便择日在晒谷场搭起禾楼,唱禾楼歌,跳禾楼舞。此舞反映了仙、人共同战胜灾难保丰收以及男女青年追求纯真爱情的良好愿望。此舞世代相传,解放后因各种原因曾中断演出。
电白民歌
汉族。源于清代,遍及全县乡镇。声韵近诗,通俗流畅,形式多样。有黎(海话)、哩(客家话)、白话三大类,有情歌、儿歌、叹歌,山歌、咸水歌;上万字的长篇叙事民歌和大量短小民歌。当地民间婚姻习俗,新娘出嫁前要叹嫁十天或半月以上,上花轿前梳头时,边梳髻边唱“梳头十叹”,表达离家之情和对家人的祝福。具有传播知识、文化传承、娱乐审美的功能和民俗学的研究价值。
文楼甲隆庙会
化州市文楼镇甲隆圩,是两广百姓交换农副产品的小集市,也是茂名颇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它处在粤桂交界处,四周由狮子岭和铜鼓岭及连绵起伏的丘陵环抱着,整个甲隆地区酷似“笼子”,是金银财宝的聚宝盆。因此,历代称该地区为“甲隆”。每当闰年农历十一月十一日,以及每年正月十八日白天和晚上,都举行大型文化庙会。群众像过节似的燃放爆竹、烟花,焚香烧纸,摆上上等的贡品,在佛像面前作揖祭拜。尤其是在晚上进行的“游神”更是热闹非凡。小孩子高兴举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和杆杆彩色幡旗,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在甲隆所有的乡村,由三支游神队伍,敲锣打鼓,锁呐吹奏着古老的乐曲,男壮汉抬着那栩栩如生的佛像,分别巡游到各村寨的集中地,任凭
电城高脚狮子舞
电城《高脚狮子舞》又名《高挑狮子舞》,形成和流传于茂名市电白县电城镇。电城镇《高脚狮舞》起源于明未清初,由电白县电城镇北街马师傅创作出来的。据记载,明末清初,在当时的电白县电城镇,尚武之风盛行,武馆十分兴旺,人们习武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城中心北街有一间“健园”武馆,平日以舞狮为主,教授武艺。当时,城内的卫生条件很差,瘟疫流行,群众的健康受到威胁,甚至人亡。有一次,为了庆祝消除了灾难及“神诞”,有关部门组织举办晚会,要求电城四街各出一套自编自演的节目。“健园”武馆的马德良师傅接受了此任务。有一天,“健园”武馆的马德良师傅走在街上,不经意一抬头,发现宫庙的屋顶上立着两个琉璃瓦制成的小狮子,他忽发
电白鳌鱼舞
鳌鱼舞流传于电白县树仔镇山美村。树仔镇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的东南边沿海地区,依山靠水,海岸线长达公里。全镇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鳌鱼舞》深受当地群众青睐,约有500多年历史。属道具舞,以竹、纸扎裱成雄雌一对鳌鱼和鲤、鲢、鲫、虾、蚌等道具,并饰以各种色彩,雄鳌全身金鳞,雌鳌银鳞,在阳光和灯光的映照下闪闪放光。舞蹈时,舞者将鱼道具套入,肩部承托鱼身,以肩、臂、肘、手操纵鱼身作杨高、俯低、左摆、右旋、口部开合等动作,配合着锣鼓唢呐的节奏,舞出出洞、觅食、戏水、交尾、产卵、跳龙门等各种生动的姿态,烘托出鱼类在大自然界的生活意境,给人以奋发
信宜舞春牛
“舞春牛”发源于信宜的径口镇,流行于信宜径口、安莪、朱砂、茶山、洪冠等地,后又流入与信宜径口接壤的广西容县及玉林、北流、合浦等地。据清光绪《信宜县志·舆地志》记载:“迎春,装戏剧鼓乐,迎土牛于春牛亭,士女纵观为乐”。开初,牛用泥塑造,名曰:“土牛”,不能舞,后来由当地一位姓李的秀才(名字不详)按照《大字通书》的春牛图仿制一条牛,用竹和纸扎成牛头,用画有黑色漩涡状毛纹的深灰布拼缝成牛身,由男、女2~3人演唱牛娘调,春牛则用1人舞牛头,1人披牛衣舞牛尾,由八音锣鼓开路,春牛居中,舞蹈队在后,边走边舞,依次到各村表演。表演时先由春牛在场上绕圈、刨蹄、晃角、甩尾、滚泥,伴随着演唱象舞狮一样舞起来,动作
舞龙船
汉族。相传抗日前夕,顺德商人到信宜镇隆开店,因崇尚家乡的龙舟竞渡,故请工匠雕制龙船,却因窦江水浅,无法划船,便改由陆地象征性划船,后流传开来。农历四月八日,人们击鼓鸣锣,擎船按一定的步调和节奏,走街过巷,通宵狂舞。具有娱乐审美功能和艺术及民俗的研究价值。
茂名木偶戏
茂名市木偶戏按木偶形体和操作技术不同,分为杖头木偶戏,布袋木偶戏和提线木偶戏。据记载,南朝元嘉三年(426),杖头木偶戏从中州传入化州,元朝传到我市各地。明万历年间,随着闽南人向粤西移居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布袋木偶戏传入粤西,逐渐演变成电白,化州等地的“扁担戏”,后与杖头木偶戏结合形成单人木偶戏,布袋木偶已不单独存在。杖头木偶戏俗称“鬼仔戏”,按木偶戏班的人员及装备分为:小班,即单人木偶戏,由1名艺人表演;中班,3至4人;大班,10至15人。一班木偶戏有30多个木偶头像,分生、旦、净、丑、武生、须生等角色。演出时以锣、钹、鼓、木鱼等打击乐配合出场和过门,艺人按角色行当不同的表演程式和动作表演,唱
高州山歌
汉族。源起明朝万历年间,遍及高州乡镇。用高州白话(俚语)传唱,七言四句韵文体,以“羽调”613三音组成调式,旋律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对研究山歌艺术的发展和民俗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艺人杜元龙、黄秉秀、邓槐林。主要整理创作者:杨嘎。
旦场人龙舞
人龙舞流传于电白县旦场镇。人龙舞,俗称火龙舞,是电白县优秀民间舞种之一,据传它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间,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人龙舞的形成,据当地民间老艺人说:当时旦场村的村民喜欢在池塘中游泳,久而久之他们觉得纯粹的游泳已缺乏趣味,于是分成两队人马,进行“水战”。“水战”的规矩是:双方都有大人和小孩,大人站在水中,将小孩托在肩上,让小孩对打,如果前面的小孩被打倒,后面的小孩迅速补上,继续战斗,直到有一队小孩被完全被打倒为止。“人龙舞”就是从这种“水战”游戏中演变过来的。此后,每年的农历7月14、15、16这三天的晚上,旦场村就一定会舞起人龙,情景热闹非凡,是该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文革期间,电白
电城麒麟舞
电城镇《麒麟舞》流传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电城镇、麻岗一带境内,现分布于电城镇楼阁村和麻岗乡村。“麒麟舞”属传统民间舞蹈,具有自身的特点,造型靓丽,形状小巧玲珑,生动活泼,以腾跃、翻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形成刚柔并济,粗犷含蓄,人与麒麟共舞的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麒麟舞一般由4人分别举着金银色彩的双麒麟模型,配以化妆表演的孙猴子、土地公、笑面佛进行各种腾跃、翻滚、戏逗,以及动静交替,轻、重、缓、急的动作表演。加上古色古香的旗队、状元、博士扮演,寓意献人才。加入果和谷模型,寓意农丰。又增加了小麒麟队,寓意代代兴旺。舞蹈成员一般由男性组成,都是来自本地的村民,有从事各行各业的,如有养蚝的、务农的、从
茂南山歌
汉族。茂南方言演唱的民歌。表现形式有独唱和对唱,内容有叙事和抒情,结构多为七言四句的“四句头”山歌体,旋律简单,浑厚、质朴。具有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对民俗文化的研究作用。
茂名十番锣鼓
汉族。又称锣鼓班,因10人演奏而得名。清朝光绪年间盛行于今茂名市茂南区。锣鼓班的乐器有鼓、锣、钹、喉管、弦乐等。演奏的曲牌有十三支、贺寿、太逆子、封相等。逢春节、元宵和庆典活动-演奏。具有娱乐的功能和民俗学的研究作用。
信宜民歌
汉族。分白话和客家话两种。客家歌谣于清代随江西移民传入,流传于信宜东北部地区。信宜民歌一般是三、五、七言,内容有针砭时政、劝人为善等。有儿歌、牧歌、情歌、仪式歌、劝教歌、生活歌等。具有娱乐、教育的功能和民俗学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