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廊坊特产
廊坊民俗文化
葛渔城重阁会
安次区葛渔城镇重阁会始于乾隆年间,从山西传入。当时从山西来的一位农民,给本镇西街高财主扛活,用所挣工钱筹建起这道花会,为本地民众调制了一道喜闻乐见的精神大餐。重阁会表演由上下两层演员组成戏剧人物造型,表演以下面的演员为主。下面的“底座”选身强力壮、善于表演和舞蹈的男演员,装扮成男角色;上层的“二节人”选形象好、善于表演的儿童(10岁左右),扮成女角色。托举儿童的道具称为“芯子”,是铁铸的双搭肩背架,中间伸出一根铁杆。“芯子”佩戴在“底座”背上,儿童的下半部分固定在铁杆上,着成人戏服,双臂舞动,风姿卓越,裙袖招招,飘飘欲仙。由于要稳住上面的“二节人”,“底座”的身体要保持平衡,舞步极为讲究,难度
冀中笙管乐·高桥音乐会
冀中笙管乐·高桥音乐会“高桥村音乐”为僧传吹打乐,相传系由清康熙年间云游至此的正定大王庙乐僧广达和尚所传的佛乐演变而来,俗称“和尚经”。其演奏时由管子领奏,有3个和尚诵经,12个乐师演奏。高桥村音乐会靠家族方式传承延续,自诞生之日起,即以尚姓人为主要乐师。尚家不仅世代精通“点笙”,且谙熟音律古韵,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高桥村音乐流传久远而不走形。高桥村音乐属当地“北音乐”(又称“经”),有别于俗世民众自娱自乐的“南音乐”(俗称“会”)。北音乐乐器形制较小,音乐节奏较快,乐手着装也不同于“南音乐”。高桥村音乐原有曲谱3册,现仅存1册,收录乐曲47首,现乐手仅能演奏其中的二十余首,其中《锦堂月》等数支
冀中笙管乐·胜芳音乐会
冀中笙管乐·胜芳音乐会胜芳镇地处廊坊市霸州以东35公里处。清乾隆时,该镇先后建起了十二道“音乐会”,其中以胜芳镇南音乐会最为著名。胜芳镇南音乐会是寺院佛教音乐流传民间的产物,其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胜芳镇南音乐会风格古朴,自创会以来,历经数百年而变异甚微。其演奏方式、演奏内容(曲牌)、使用乐器等都有严格定规,鲜有改动。霸州胜芳镇音乐会现能演奏三十多支曲牌,最擅长大套曲【清吹】、【山坡羊】等。曲目中既有佛教乐曲,也有俗世风格的村调,雅俗兼具,深受民众喜爱。除参与当地丧事民俗活动外,镇南音乐会每年还要出庙会演奏三次,并主办胜芳“琉璃佛”(即冰灯大会)。胜芳元宵灯会期间,镇南音乐会是惟一可以参加“摆会
香河安头屯中幡
安头屯镇位于香河县城东南7公里。安头屯中幡起源于隋唐,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唐宋时期,在北运河航运过程中,当时帆用在船上,借以增加船的航速和调整船的航向。后来帆被用在民间玩耍,在玩耍中逐渐发展出各种花样和手法,经过人们多少年的改进与创新,才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民间表演艺术团体,取名为中幡会。中幡分筒、面、楼三部分,筒长1丈8尺,控制幡速减轻下垂惯力,幡面衬风,使幡的重心稳固平衡,仗杆衬幡面,飘带美妆幡容。目前,安头屯中幡已形成成熟的中幡表演动作100多个动作。其中前把幡变换手法有起幡托塔、摘肩托塔、晃肋托塔、托塔盘肘等30多个动作;后把幡变换手法有插剑脑件、插花脑件、左插剑灌耳蹿裆牙件等几十个动作;
廊坊京东大鼓
京东大鼓起源于京东三河、宝坻、香河一带的农村。自清乾隆中叶,木板大鼓名家李文通从家乡逃荒来京东行艺,在京东广为流行的民歌小调“靠山调”基础上,革新加工,又经过邓殿奎、陈连登、于七、王宪章、于景元、陈怀德、魏西庚等传人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京东大鼓这种北方特有的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曲艺形式。京东大鼓是一种用京东方言演唱的鼓曲。演唱形式为一人站唱,击鼓为节,旁有伴奏,与铁片大鼓、单琴大鼓表演基本相同。过去,在撂地说书阶段,还曾有一种自弹自唱的演唱形式,演员坐抱三弦,边弹边唱,其右脚踩一箭击鼓(以矮鼓架支撑,置于地上),左腿上绑一节子板(五块板儿)以司节奏,也颇能招揽观众。京东大鼓在廊坊地区的广泛流播,初
大厂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大厂回族自治县隶属河北省廊坊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大厂花丝镶嵌工艺的诞生、传承和发展。大厂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可上溯到汉代,从赵家沟古墓群出土的装饰盒等文物中,花丝镶嵌工艺已初露端倪。明代波斯人随永乐皇帝北迁,定居大厂,带来了传统的波斯图案和手工技艺,与当地的花丝镶嵌技术相结合,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提高到一个全新水平。明清两代大厂花丝镶嵌被指定为专供品。现代最具影响的蒙錾石镶大师马作文老先生(已故),因携弟子制作了“布达拉宫模型”、“十二世班禅金印”等产品而名声远扬。花丝镶嵌为我国特种工艺之一,即将金、银、铜拉成丝,运用各种技法制成各种首饰、器物等装饰品。丝,在商代青铜铸造时代已出现凹凸丝状
里东庄音乐老会
文安县地处环京津环渤海腹地,被京津保三大城市环抱其间,北距北京120公里,东邻天津80公里,西距保定90公里。据考证,里东庄音乐老会源自明朝寺庙音乐,嘉靖年间由本村“观音庙”主持和尚传授音乐,距今已有500年的悠久历史。乐队编制自清朝中后期无有固定。演奏时,乐手们齐围长桌而坐,持管者坐在中间,单独演奏打击乐。合奏时鼓居中,钹、铙及铛子、小镲分坐在鼓手两侧。乐手在演奏翻调方式上(也称背调),变调基本上不改换乐器,这种背调在河北省是少有的,如:古乐《背调琵琶令》、《背调辞曹》等。音乐会编制不固定,一般有管两支、笛一支、笙最少十攒、支锣一架、小镲一副及鼓、钹、铙、镲、铛子等。以笙管乐器为首带领乐队演
文安八卦掌
文安县地处环渤海腹地,被京津保三大城市环抱。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是河北省文安县人董海川所创。董海川自幼尚武,曾游历大江南北,他传艺授徒,德才兼备,一生无敌手,他与他所创编的八卦掌至今饮誉海内外,他的再传弟子遍及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八卦是由阴爻阳爻组成的图形。八卦掌又名“转掌”,以其运动特征为绕圈走转而名。八卦掌是一种把攻防招数和导引方法融合于绕圆走转之中的拳术。它从清朝末叶传世以来,日益受到群众的喜爱,拳技不断发展完善。但是,由于当时在北京首传这一拳术的董海川先生没有谈过此艺的确切来源,加之文献缺乏,查考困难,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局限,关于八卦掌源流的说法便越演越多,至今
安次区义和团音乐(东张务音乐会)
东张务村位于廊坊市安次区落垡镇,东临连接京津的104国道,西靠廊泊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东张务音乐会属佛教音乐,系清末由寺院传入民间,历属禅宗临济与曹洞派并传,所以收录的佛教曲目十分丰富,其中以《三皈赞》、《普庵咒》、《往生咒》等佛教名曲为主。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发展,1900年,东张务村设立了坛口,本村的佛教音乐会也参与其中,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音乐会的乐师们又创作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符合当时历史特征的乐曲,如《上马台》、《鹅浪子》、《扑蚂蚱》、《哭黄天》等以配合义和团运动的发展。特别具有历史意义的是,佛教音乐会的乐师们曾经演奏着音乐参加了著名的义和团廊坊大捷—落垡阻击战,使古老的佛教
胜芳花灯及元宵灯会
胜芳镇位于霸州市以东40公里河北著名湿地——东淀中游北岸,属霸州市管辖。胜芳花灯源流古久,元宵灯会明初已经规模宏大,闻名京津华北。胜芳花灯是一个庞大的独立发展系统,由盂兰盆灯会、元宵冰灯和元宵花灯三部分组成。盂兰盆会又称中元灯会,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晚上,渔民祭鬼放“河灯”。99只舴艋小船在河内一字排开,每船乘三人,一人持篙,二人放灯。“灯手”由油浸色纸作底盘,上面用粉色纸做成一尺大小荷花灯,燃蜡后,一个一个次序放入水中,供两岸拥挤民众观赏。元宵冰灯诞生于河南苇荡间高地渔民聚居区。佳节将至,渔民自东淀采来大块冰凌,运至早已搭好的宏大苇棚内,能工巧匠昼夜不息,各显绝技,精心雕刻成一百多尊-像。胜芳
安次区笙管乐·军卢村音乐会
军卢村隶属安次区杨税务乡。杨税务乡是廊坊第一大乡,境内横跨两条省级公路,龙河、五干渠、丰收渠环绕全乡,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军卢村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音乐传统,远在义和团运动之前,村中就有自娱的团体,名为音乐会,这种民间乐队的组织形式一直活跃在当地人民群众中。军卢村音乐会有个冯兆来,平时喜欢弄枪使棒,爱打抱不平,并经常主动协助邻里解决民事纠纷,因此在村民中有很高威信。义和团传入军卢村之后,村民便公推他为义和团的大师兄(即义和团中的首领)。冯兆来喜爱音乐,尤其善吹管子,他是军卢村音乐会的主要成员,当义和团在军卢村三关庙前设坛举义之后,音乐会的全体成员便都参加了义和团。冯兆来认为,义和团不但要有武,
秸秆扎刻技艺
永清县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保三角地带中心。县城南厢南大王庄村系洪武年间(约1380年)始建。该地地势低洼,历史上盛产高粱,一般手巧的家庭妇女,取其秸秆钉制盖板或小浅,放置食品。永清县的扎刻就是用上乘的高粱秸秆,以卡尺、剪子、锥子、刀子、竹签和油灯为工具,靠手工攒装、扎刻而成各类工艺品,从传统的蝈蝈笼、秸秆花灯、到扎刻各类仿古建筑模型,都需要精工细做,属于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目前,永清扎刻代表人物徐艳丰,为我国秸秆扎刻的大师。20世纪60年代,他偶然发现的南大王庄老汉高善福用高粱秸秆扎成的蝈蝈笼子,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先把一个笼窝发展成八个笼窝,又另辟蹊径,把扎蝈蝈笼子变成扎刻花灯、古建筑模
固安笙管乐
河北省固安县位于京、津、保三角腹地,处在大北京经济发展圈,是河北省实施“两环(环京津、环渤海)”战略的重点市县之一。境内自然资源蕴藏丰富。自元建都北京以来,固安一直地处京畿,故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古有“天子脚下”、“京南第一城”之称,著名的屈家营音乐就滋生、繁衍在这片土地上。屈家营音乐会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现存《玉芙蓉》、《纣君堂》、《骂玉郎》等13支套曲,《金字经》、《讨军令》等7支大板曲,《五圣佛》、《贺三宝》等20多支小曲和一套打击乐。使用乐器中一支饰银8孔白玉管为世所罕见,在唐宋典籍中称为“筚篥”。屈家营音乐是继西安古乐、北京智化寺音乐后发现的又一民族文化瑰宝。从乐器形制、乐谱和曲目、演
屈家营音乐会
冀中笙管乐·屈家营音乐会屈家营村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是华北平原一个历史久远、民风质朴的小乡村。“屈家营音乐会”为民间笙管乐,相传源于元明之际的寺院佛教音乐,它既有北方音乐的古朴粗犷,又兼备南方音乐的婉转清幽,主要用于祭祀和丧礼仪式,有管、笛、笙、云锣等传统乐器,“工尺”方式记谱,传承至今。屈家营音乐的乐队编制固定,24名乐手演奏为“满棚”音乐,12名乐手演奏为“半棚”音乐。现存《玉芙蓉》等十三支套曲、《金字经》等七支大板曲、《五圣佛》等二十多支小曲和一套打击乐。屈家营音乐会历史悠久,相传系以师旷为祖师。“音乐会”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习学者须背会所有曲牌方可接触乐器。屈家营笙管乐曲目丰富,
固安相子(邢氏纸雕)
“固安相子”俗称邢氏纸雕,因作品栩栩如生和实物真实相像,所以取名为“相子”。作为我国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固安相子是一种以经过特殊处理的纸张为原料,塑形为主、雕刻为辅的工艺,最早起源于寺庙里的1造像和油漆彩画。产生于清代中期,发源廊坊市固安县,目前的传承人为第五代传人邢坤。“固安相子”(邢氏纸雕)其作品体质轻、坚固、不怕水,以“抓胎一绝”而著称,在民间影响力很大。其作品多种多样,作品精致而独特,做工复杂而细腻,有戏剧用的帽子、头饰;有各式各样的京剧脸谱,来源于民间的题材也很广泛,像民间故事中的麻姑献寿,表现喜庆的吉庆有余,表现日常生活的小马拉车,还有龙头风筝的造型等等。固安相子有30多道工序,七
苏桥飞叉会
苏桥镇位于文安县城北20公里处,座落在大清河畔的千里堤上,为河北省沿大清河重镇之一。汉朝建镇,原名是八姓庄,后因宋代文学家苏徇曾在文安任主薄,故改名为苏桥。苏桥花叉会创办于同治年间,花叉是古代兵器之一,也用来古代宫庭中的娱乐,仪仗工具。后汉三国时期,即有一些武士习练耍叉,列队表演叉技,后来渐渐传入民间,成为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杂技形式之一。清末民初苏桥镇靳文斌承上启下,将通背、太极、花叉三技融为一体,创办苏桥飞叉会,除在地面表演,还能只在方凳上用双腿表演,不但能表演单叉,还能表演双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1951年,中国民间曲艺慰问演出团将赴朝慰问志愿军,团长常宝堃(艺名小磨菇)亲自到苏桥找到靳
霸州笙管乐·张庄音乐会
冀中笙管乐流传于冀中平原,即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沧州、定州一线以北近三十个县市的鼓吹乐品种,民间俗称“音乐会”。因主要用管子领奏、笙等和奏,故又称“笙管乐”。除笙、管类乐器外,另有云锣、笛及击奏类乐器鼓、铙、钹、铛铛等。乐曲分套曲、小曲及独立成套的打击乐三类。套曲篇幅长大、结构复杂,是“笙管乐”的主要组成部分。“笙管乐”遍布整个冀中平原。各地农民以村为单位,借乐结会,在本地祭祀、礼仪、丧葬等民俗活动中演奏传承。“高桥村音乐”为僧传吹打乐,相传系由清康熙年间云游至此的正定大王庙乐僧广达和尚所传的佛乐演变而来,俗称“和尚经”。其演奏时由管子领奏,有3个和尚诵经,12个乐师演奏。高桥村音乐会靠家族方
安次区笙管乐·南响口梵呗音乐会
南响口村地处廊坊市区南部,隶属于安次区码头镇。南响口佛教音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成祖(1403年)以前,这可从两个方面得到佐证。一是据当地望族族谱记载,明成祖时弥陀寺香火鼎盛,那时音乐已经在庙里传承。二是从弥陀寺僧人传承辈份歌诀可推知。歌诀如下:清静觉海洪源广,悟本真常慧性宽,祖道兴隆传法演,普周沙戒定心安。至1950年寺庙拆除时已经传到“沙”字辈,可知辈份有二十四代,按二十年传一代计算,至今也应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目前,会内存有一普济亲笔抄写曲本,封皮内有沙然题名,沙然为普济徒孙。曲谱封面为兰布面,中间有一竖行字“中华民国七年旧历六月初七”,字为繁体,时日应为1918年7月14日。南响口音乐
辛庄传统制陶技艺
文安县地处环京津环渤海腹地,被京津保三大城市环抱其间,北距北京120公里,东邻天津80公里,西距保定90公里,京九铁路穿越县境,国家及省级3条公路干线纵贯全境,乡乡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文安自西汉建置以来已有二千多年历史,质朴的环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勤劳而纯朴的文安人,辛庄管区传统烧陶技艺就诞生在这片古老的热土上。据考证,文安县辛庄管区张家务村制陶业源于山东省东阿县牛屯村田姓家族所传,大约有三百年的历史。据传人田广森介绍,制陶业始于其祖传,因闹灾荒,从山东逃难至文安县城西南10公里的张家务村定居,继续建窑烧陶。产品多为红陶:瓦盆、水罐、花盆、模子等农家常用品。由于手艺精湛,花样图案不断翻新,
南关村少林武术
安次区是廊坊市两个县级行政区之一,地处廊坊市区南部。文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著名的义和团廊坊大捷的发生地。南关村隶属于落垡镇管辖,东临天津市武清区,西临距廊泊路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南关少林武术会始创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当时为了拒外患、保家园、强体质,由本村一位名叫-的人,将少林武术与民俗融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操练方式,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民间花会,至今已传承七代。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南关少林武术会曾作为民间爱国组织参加了著名的廊坊义和团大捷。南关少林武术会以少林武术为内核,至今仍传承下来的有徒手套9路、对练3路,个人单器械8路,器械对练13路,五人阵法4路,群打1路。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