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沧州特产
沧州民俗文化
杂技落活
“落活”又叫“古彩戏法”“大搬运”“卸活”。落活的表演很是精彩,“落活”戏法演员身穿大褂,手持方布“挖单”,大摇大摆,憨态可掬。变出来大瓷瓶里插有三支戟,俗称“平生三级”、变出来圆盘内有七个玻璃杯,叫“七星子”、变出来九个盛满水果的盘子叫“三件子”、变出来一垛盛有水和鱼的鱼缸叫“垛葫芦”、变出来大碗叫“大海”、变出来火盆叫“荒荒”、还有变寿桃的、变火炉子的、变小孩的等等。俗话说:变出来容易变回去难,还要在变回去,这叫“回托”,难度很大。南派戏法有变桌椅、屏风、花盆、灯笼等。变出来全是玻璃的物件称“亮活”。如:垛葫芦、玻璃水碗、七星杯等。表演古彩戏法“落活”前提是要强壮健康的身体,因为上台表演要
海兴剪纸
沧州地区海兴剪纸在当地是一项颇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剪纸是民间的一种传统装饰工艺。它的制作,即是用剪刀将色纸剪成各种花卉、鸟兽、人物、图案等。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各种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至宋、元时,发展成为在节日或新婚嫁娶中,剪出各种花样、图形作为室内装饰,贴在窗户的称窗花,贴在门楣的称名门签。到明、清时,式样和种类及装饰范围日趋扩大,并与刺绣联袂,几乎充满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空间,即衣有衣花、帽花、鞋花,食有食品礼花,住有窗花、门花、帘花、墙花,行有车花、轿花等。20世纪80年代初,海兴剪纸艺术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海兴剪纸艺术特色既细腻逼真又粗犷豪放,线
杂技仙人摘豆
“仙人摘豆”在国际魔术界有很大的影响,被认为是中国戏法的典型节目。道具是几个橡皮球或木珠(最早表演这种戏法是用豆子,后来演化为木珠或橡皮球,所以称这样的道具为“豆”),再加上几只瓷碗。表演时,用碗盖住一个“豆”,随手拿来另一个“豆”,朝碗的方向一扔,碗里就成了两个“豆”,而手里的“豆”已不知去向了。这样往复循环,随意变化,“豆”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来去无踪,神秘异常。最后还能变出一碗真的豆子和一碗盛有鱼的水来。表演手法神出鬼没,让观众折服
肃宁武术戏
肃宁武术戏肃宁武术戏,距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据传,明隆庆年间,肃宁武师张子谦率其家人,进京卖艺,结识了南方某昆曲剧团,后又同台演出,时唱时打,多种形式不断融合,形成最初的武术戏,在北京演出时一炮打响,极受欢迎,后张子谦因故率班回到肃宁,当地百姓是喜闻乐见,因此附近的高阳、河间、沧县、盐山等地纷纷效仿,使得武术戏红极一时。武术戏,老艺人喜欢把它叫“玩艺儿”。艺者,武艺、艺术。武术戏主要的武打包括八翻拳、华拳、太祖拳、短拳等,将武术与文学艺术、戏剧艺术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别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依照戏剧模式化妆,利用戏剧中的冲突情节展开武打。在双方对打前各有练兵演武,初为拳路练习,继而器械练
吴桥杂技·上刀山
“上刀山”,最早始于汉代,同吴桥杂技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有过兴盛时期,也有过低谷阶段。“上刀山”,作为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表演项目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上刀山是过去杂技团体比较普及的节目,如著名的“刘家刀山班”、“孙家班”等。“刘家刀山班”的传承历史有140年之久,吴桥县志曾有吴桥刀山班1882年赴安南国演出献艺的记载。“刘家刀山班”第二代传人刘荣桂(第一代不祥)当时是吴桥杂技界“将”级人物(杂技行的高手),经他手将吴桥杂技《上刀山》节目发展到了极致。在21米刀山大杆之上演二十四套惊险节目。其杂技班的蹬打节目在第五代传人刘俊玲表演中得到创新发展,由传统的蹬大缸、蹬人发展到蹬簸箩、蹬大车轮
南皮小米面窝头制作技艺
南皮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北依京津,南接齐鲁,东临渤海,西靠运河,南皮为千年古县,历史悠久,辖六镇三乡,总面积790平方公里,总人口34万,以盛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著称。南皮小米面窝头,是南皮地方名吃,历史久远,尤以南皮县城东南小庄(现村名为东小庄村)祁家制作最为著名。南皮祁家小米面窝头,需精选上乘小米50%、黄豆40%、栗子10%,使用石磨磨成粉,然后加入五香面等各种配料,冷水和匀,做成形状如草帽的窝头,放入蒸笼内用旺火蒸熟,即为小米面窝头。南皮祁家小米面窝头选料精细,制作讲究,其色泽嫩黄,清香扑鼻,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南皮祁家小米面窝头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已传承五代。据民国南
线装书工艺
线装书工艺是一种传统手工装裱技艺,它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不断演进的标志和形式。我国古代的纸本书,经历了卷轴和册页两个阶段。卷轴由卷、轴、缥、带组装成。汉、唐只有这种卷轴形式的书。今天我们看到挂在墙上的轴画、书法,仍是卷轴装的遗风。晚唐以后,卷轴书向册页书过渡,其装订方法又有多种多样的演变,大体经历了轻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到了明代才正式出现了线装本的册页书。其中不少古旧线装书,可视之为文物,非常珍贵。“线装书”装订技艺在经历五百多年的沿袭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变革与完善。金鼎古籍线装书工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一本精美的古籍线装书的装订制作需要经过理料、折页、配页、检查理齐、
传统杂技魔术道具制作技艺
吴桥传统杂技魔术道具制作,是伴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吴桥杂技”共生共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桥杂技在吴桥已经有了两千多年沿革发展的历史。唐宋以后杂技走向民间,杂技魔术道具制作开始在吴桥民间兴起。至明清杂技走向兴盛,其道具制作日趋完善,得到较大发展,并走向行业化。“文革”后期杂技走入低谷,传统的杂技魔术道具制作也随之衰败,几近消亡,随着改革开放,吴桥杂技不断发展,吴桥传统杂技魔术道具制作业也随之走向兴旺。吴桥传统杂技魔术道具制作是根据杂技节目的需求而制作的,从过去的民间制作到如今的专业制作,厂家生产的道具可谓数不胜数,门类繁多,涵盖了吴桥杂技所有演出道具。从大的制作方面如:杂技大棚、揽
肃宁捞纸技艺
我国古代有突显华夏文明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就是其中之一。桥城铺村的每家每户的捞纸作坊里都供着汉封玉亭侯--蔡伦祖师之神位,桥城铺的捞纸就是从蔡伦的造纸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每逢农历三月十七和农历十月初十家家户户,桥城铺的人们都像过新年一样热闹,因为这两天是蔡伦的生日和忌日。捞纸传入肃宁至少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一个“捞”字,形象地将这项纯粹依靠体力和手工技术完成的旧式造纸工艺总结到位,也将桥城铺祖祖辈辈依靠造纸谋生的艰辛隐喻的进行了表达。捞纸的名字是因为在这项传统工艺中最重要的一环节是从储满纸浆的大槽里将“纸浆”用帘子捞出来,然后晒干成纸。肃宁捞纸在七十年代末进入鼎盛时期,那时,捞纸的村有桥城铺四个
朱记扣碗制作技艺
盐山县地处华北滨海平原,位于沧州南部,西靠孟村、南皮、东与海兴、黄骅接壤,南临山东、庆云、无棣。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人口50余万人。近几年来,工农商贸业迅猛发展,是一个商贸集散地,大江南北往来客商较多,餐饮服务业已成为盐山县一大重要支柱产业。扣碗又称老席,是民间制作的一种特色菜,起源于公元1849年,当时主要用于婚丧嫁娶招待客人。因其经济实惠,味道纯正,口感鲜美,倍受客人的厚爱。过去,每逢办红白事,村村都制作扣碗待客,在盐山县农村广为流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字号民间风味佳肴。盐山镇西三里村的朱记扣碗最典型,历经四代传承,是正宗扣碗的代表,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盐山镇西三里
鼻钉子眼茬子
鼻钉子眼茬子是起源比较早的传统杂技表演节目。鼻钉子眼茬子是用象牙或骨制的表演道具。演员表演前,首先“卖口”并向观众展示道具的真伪。表演时,先将两根十几公分长的鼻钉子插入鼻中,经过演员运气等表演,两眼中就会长出两根骨刺(眼茬子)。节目表演让观众无不感到惊险、奇异。
海兴西路梆子
西路梆子是现在的河北梆子的雏形,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山陕梆子,经商人传入今河北海兴一带,当地人结合本地的哈哈腔、罗罗腔、柳子戏、渔鼓戏、秧歌剧及地方民歌、鼓词等说唱艺术兼容武术、杂技、舞蹈等民间技艺,形成了西路梆子,并迅速传播开来。唱腔高亢、激昂、曲回跌宕,尤其善于表现悲腔,明显具有山陕梆子向直隶梆子过渡的特征。清道光后期,定名“西路梆子”,与山东同样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成的东路梆子并称。西路梆子传统剧目多表现当地民风民俗,且大多来源于当地的传说及故事。演出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人们尊老爱幼、积德行善、勤劳耕织、尚文进取等。西路梆子“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内容丰富,角色生、旦、净、丑行当俱
鄚州庙会
鄚州位于任丘市北15公里处,西临“华北明珠”白洋淀。鄚州庙会,史书很少记载,据《任丘县志》及民间传说,扁鹊祠始建于元代,明万历年间大庙大规模重建,钦命每年四月为鄚州庙会,会期一个月,并敕命全国各地较大商号,咸来鄚州赶庙,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据传说,庙会期间,降香的善男信女接踵摩肩,赶庙会的客商更是遍及全国,每年的二月底三月初,各路客商都云集鄚州,大街上货品招牌林立,各种商品堆积如山,有着“天下大庙数鄚州”的美誉。主要是物资集散交流及民众进香祈福等活动,每次庙会都能吸引数万人参与。鄚州庙会有着“北京人全鄚州货全”的美誉,是重要的物资集散交流地。现在的鄚州庙会虽不能与往昔相提并论,但每年正月十
杂技口艺
吴桥杂技名扬天下,这是人们对吴桥的杂技艺术成就的共同认知。吴桥杂技口艺主要分为口儿、春典和锣歌儿三部分内容。可在吴桥杂技的行当内,还有一句话讲“三分艺,七分口儿”,这“口儿”讲的就是“卖口儿”。“口儿”就是艺人在表演技艺的同时,所说的配场的话语。这“口儿”不是说,是“卖”。吴桥杂技艺人在表演中,一般是一边表演一边“卖口儿”。除了开场白的“口儿”以外,伴随着整场的表演都有许多的“口儿”,这已是演出艺术的一部分。“卖口儿”的目的有两个,其一为节目的表演进行解说,借以烘托表演气氛;其二为了向看客收钱,艺人们尊祟会活又会“口儿”的把式。艺人“卖口儿”讲究一是有“夯口儿”,即嗓门清亮。二是有“杀口儿”,
马礼堂气功
养气功是依真气运行规律而编制的一套1。通过学习掌握这套1,以达到调息、顺气、养气、培育真气的目的,使人体阴阳调和,经络畅通,气顺血活,身体健康,祛病延年。养气功是我根据前人的传授,将几种行之有效的祛病延年的1、自己几十年的自我修养和临床实践经验,综合整理而成的。养生之道在民间流传的派别众多,方法繁杂,依据祖国医学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具体要领也不外是松、静、自然。30年代初,北京孔教会普照老人就给我教授了《六字诀养生法》、《洗髓金经》,他说这些简单易学的动作是养生治病的良方。我一本“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精神,弃糟粕,吸精华,但决不标新立异,索隐行怪,而以尊重实践为原则,重新整理了“六字诀”、
冬枣文化
明永乐二年(1404年)刘氏家族迁移落户现太平镇崔庄村,以种植及捕鱼为生,为其生计,在娘娘河滩种植了很多的冬枣树。娘娘河滩是弘治元年(1487年)朱佑樘(当时太子)原配沧州兴济都督同知张峦之女,因姿出众,知书达理被选为太子妃。当年太子继位(孝宗),册立为后,人称张娘娘。张娘娘为眷顾家乡,帮助其两胞弟从事贩运私盐,命人以从南运河连接处(兴济)由西向东开挖出一条河,途经太平镇崔庄等村,流入渤海,人称娘娘河。因河上游为黄河水,每年淤积大量黄沙淤泥。为疏浚河床,将黄土挖至河岸,年长日久形成娘娘河滩。该河滩土质为中性土,所产冬枣皮薄、肉厚、味甜、晚熟、个大。为取得皇帝皇后欢心,两国舅命人采摘一部分送给皇
运河船工号子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队近日在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沧州市沧县捷地乡,发现了7名大运河船工号子的传承人,并对号子进行了抢救性记录和整理。这是河北省第一次发现并记录大运河船工号子。据参与普查的河北省沧县文化馆馆长王建国介绍,沧县捷地乡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北通天津,南接山东,为运河上的咽喉。自隋末大运河通行,沧县捷地就出现了拉纤船夫。船工号子是纤夫们为了在拉纤中步调一致、提高劳动效率而自然创作的一种民歌。这次记录的沧县船工号子有起锚号、摇橹号、拉纤号等十余种。除起锚号子是大家齐声唱外,其余的号子都是一人领唱众人和。船工号子节奏急促,领、和呼应紧凑,为呼喊性音调,声调高亢、激昂,多为上下
献县“南口大鼓”
献县“南口大鼓”分布在献县张弇村,属献县郭庄镇。“南口大鼓”与“西河大鼓”不同的是顶板唱,西河是顺板唱。三弦伴奏,揉、弦、颤音多,情节分明、情绪突出,适合唱悲腔。唱腔分快板、慢板、快二六板、慢二六板。“南口大鼓”原称“何来风怯大鼓”。是清代咸丰年间山东籍女艺人何来风创建,传唱于山东河北一带,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杨进祯将该曲种发扬光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重要文艺影响及深远意义,得到同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和喜爱,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被誉为“扫西都督镇京南”的称号。并广收门徒,传承发展,传承于-杨俊杰、杨俊祥、杨玉忠(杨进祯之孙)等。相继在河北省、河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
杨氏风船制作技艺
黄骅市南排河镇是河北省著名的渔业乡镇,植根渤海湾畔数百年,渔盐雄利天下,其水产品鲜美闻名于世。镇辖渔民以海洋捕捞为主,辅以制盐、海水养殖、水貂饲养,经济产值颇佳。几百年的海洋生活,使渔船在本地成为主要的生产和交通工具,风船的手工制作技艺曾是风光数百年的传承技艺,遍布南排河镇各个村庄。大辛堡杨氏风船制作技艺是手工制作技艺中传承时间最长,保留相对完好的一家,闻名于海堡及周边绵延几百里的海岸线上。杨氏风船制作技艺,是大辛堡村杨姓族人几代传承的手工技艺,有不传之秘,所制风船曾遍及黄骅海域及津塘、齐鲁,距今约有130多年历史。杨氏风船制作技艺第一代传人杨长春,生于1875年,自幼随其父学习木工、制船技术
丁氏正骨
丁氏正骨由盐山县曾庄村丁汰先生(公元1716―1787年)首创。丁先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于清乾隆二十一年研制成接骨丹药。其药为中药粉剂,用醋调和,将骨扶正,敷于伤处,不动手术,月余即可痊愈,疗效甚佳,从此扬名京津。从丁汰先生起,正宗嫡传,已历十代,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曾庄村隶属盐山镇,地处华北滨海平原、冀鲁要冲、属黑龙港流域。终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沙质土壤,地下水丰富,适宜花卉药材生长。该地交通便利,人丁繁盛,尚武崇文,医道深厚。丁氏祖上家道殷实,是中医世家,好善乐施。首传丁汰先生,受龙虎山56代天师张遇隆真传,正骨接骨秘术。三世丁魁堂先生(1782-1769),用祖传接骨丹药治愈庆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