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吕梁市特产
吕梁市民俗文化
中阳剪纸
山西省中阳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吕梁地区。这一带民俗文化积淀极为深厚,保留着许多原生态的人文环境,由此形成中阳剪纸古老的民俗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中阳剪纸主要分布于中阳县境内南川河流域、刘家坪地区和西山边远山区。南川河流域的民俗剪纸风格细腻、古朴典雅,在中阳剪纸中占据主流地位。刘家坪的剪纸风格纯朴、刚健,西山边远地区的剪纸风格粗犷、浑厚,与南川河流域剪纸的主流风格相依相存,丰富着中阳剪纸的特色。中阳剪纸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血肉相连,它以中阳当地民俗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神话传说为主要表现内容,其中既有以鱼、蛙、蛇、兔为主题的装饰纹样,也有配合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的民俗剪纸,还有以民间神话为题材
临县道情戏
临县地处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隔黄河,与陕西省佳县、吴堡县相望。临县道情是由说唱道情演变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在晋西北的临县以及吕梁山沿黄河一带。临县在历史上道教盛行,至今保存着许多道家的文物古建筑,有“十三观寺九厦院”之说。说唱道情在宋、元时就有活动。最晚在清道光年间演变成为戏曲剧种,1960年成立了国营道情剧团。时至今日,临县道情一直是晋西人们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临县道情传统剧目有以反映道家内容为主的“韩门道情”戏和明清时广泛流行的“民间小戏”。成立专业剧团后,创作、移植排演了一批现代戏。临县道情传统唱腔为曲牌体,分为平调(由道歌演变成型的唱腔)和小调(当地民歌同道歌结合
碗碗腔
孝义市位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孝义碗碗腔流传在孝义市及周围市县。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及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皮腔因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吹腔”。有专家认为孝义吹腔是中国戏曲古老的声腔之一。皮腔唱腔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为“平板(慢板)”,加锣鼓点称为“流水”;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艺人称为“垛板”。伴奏分武场和文场。碗碗腔因有一碗状铜铃参与伴奏得名,属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能以常规的板眼来规范节拍。碗碗腔唱腔
文水鈲子
文水鈲子是流传在文水县境内的一个独特的民间乐种,因其源于并主要流布于岳村一带,故又称岳村鈲子。文水县岳村位于吕梁山下的古官道旁,太原盆地西缘。当地人之所以将这种民间乐种称为“鈲子”,有两种解释:一是因其独特的演奏乐器小钹当地人称为“鈲子”;二是因击打小钹所发出的声音“鈲”而得名。“岳村鈲子”源于祈雨,与当地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紧密相关。口述材料显示,岳村鈲子原作为当地祈雨仪式音乐流传。由于祈雨仪式在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中的独特地位,“鈲子”音乐一方面随着祈雨文化代代传承,并被当地百姓作为祭祀音乐,而保持其作为仪式音乐的庄严性;另一方面逐渐与民众的生活习俗结合,成为迎神赛社和日常迎宾的仪仗音乐
交城毛皮书画
交城毛皮书画工艺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是运用各类毛皮,经消毒、鞣制、干洗、精烫、抛光等上百道工序缝制而成,具有虫不蛀、无污染、且寿命长的特点。交城县义泉泰皮业公司民间艺人张晓春经过不懈努力,不断创新,让这古老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还先后被评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08年奥运会开幕之际,他还精心制作了福娃毛皮画。
临县大唢呐
临县大唢呐是临县地域文化的一种形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大西北黄土风味。它的内容丰富,市场广阔,特色明显,潜力巨大,是一笔可贵的文化遗产。唢呐,俗称“喇叭”,因其发音高亢、嘹亮,而成为一种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后来唢呐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不仅丰富了演奏技巧,而且还提高了表现力,到现在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其实唢呐是一件外来乐器,最初的唢呐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语的音译。唢呐大约于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
孝义皮影戏
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我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1.75m×1.21m。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孝义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为雕刻材料,体高58~60cm,俗称“二尺影”。到清代,皮影
孝义贾家庄婚俗
孝义贾家庄婚俗是沿袭与传承了古代婚俗六礼的基本规制,并结合当地文化与风俗的特点,演绎、细化、传承喜庆热烈的婚嫁礼仪程序。它具有古朴而丰富的内容,婚俗仪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四十多项礼仪,每一项都有着深邃的文化寓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中华民族婚庆礼仪习俗活的标本。孝义贾家庄婚俗产生于宋元时期,发展定型于明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当地的民间音乐、歌舞、文学艺术、手工技艺以及社会信仰、伦理道德观念融为一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婚联、婚贴内容到书写格式、方式,处处渗透着传统的道德准则和人文理念。无论是拦门、撒洒,还是拜花堂的相关谚语,都和当地的秧歌小调韵律相同。七字十字不等,上下句合辙押韵。据考古
东路碗碗腔皮影戏
东路碗碗腔皮影戏是陕西省汉族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主要活跃在陕西省孝义市及周围市县。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及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皮腔因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吹腔”。有专家认为孝义吹腔是中国戏曲古老的声腔之一。皮腔唱腔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为“平板(慢板)”,加锣鼓点称为“流水”;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艺人称为“垛板”。伴奏分武场和文场。碗碗腔因有一碗状铜铃参与伴奏得名,属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
贾家庄婚俗
《贾家庄婚俗》流传在山西省孝义市及周边县市。《贾家庄婚俗》的历史起源目前尚无准确定论,但以有关专家共同认定的观点,以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来推断《贾家庄婚俗》的起源和形成时间,具有历史佐证。孝义皮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孝义当地的皮影戏艺人兼职民间鼓吹手,孝义民间举办男娶女嫁盛事必邀皮影戏作敬神演出这样一种现象,也是历来被民众和专家普遍认可的。孝义皮影戏形成于北宋年间,盛行于明清时期。《贾家庄婚俗》的形成亦在北宋年间,明清则是它的鼎盛时期。《贾家庄婚俗》内涵深厚形式独特,尤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而独树一帜,深受当地民众的广泛认同和喜爱。《贾家庄婚俗》礼仪包含了36项内容,从媒人提亲到订婚、娶亲、酬谢媒人,
双池高跷
民国35年(1946)前后活动于双池、回龙及温泉郭家掌一带。双池高跷活动大约始于清末民国初年。据了解,光绪年间,山东西部农民陆续逃荒迁移到山西,双池一带成了难民聚集地之一。难民把齐鲁大地各种文化娱乐和强身健体的传统方式也带到了当地,特别是把武术和杂技的技巧,柔合到高跷活动中来,使当地沿传单调的高跷活跃起来。双池的高跷活动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即组织沿街挨门挨店拜年恭贺。店东作喜庆大事,予以答谢,因此当地有“高跷上门,买卖兴隆”之说。双池的高跷在表演形式上强调走跳结合,惊险奇巧,推陈出新,除了一般的掏场子,主要是表演“过天桥”、“跌八叉”、“扑蝶”等高难度动作。在装扮角色上,惯用古代和现代人物相结合
碛口号子
碛口号子又称艄公号子,是扳船的艄公们为了协调动作,统一节奏,由简单吆喝逐步演变为有领、有和的行船号令,主要流行于黄河中游晋西北临县碛口古镇以及丛罗峪、曲峪、克虎、八堡一带,并辐射至与碛口相对的陕西吴堡、佳县的部分村镇。碛口号子大体可分为起船号子、顺流号子、跌碛号子、抽船号子、拉纤号子、背船号子、蹬杆号子等。起船号子是老艄开船的号令,众艄公听到指令号子,齐心呼应,合力扳棹起航;顺流号子是船行时,老艄站立船尾,观察河面所发号令;跌碛号子也称闯碛号子,闯碛,就是行船过暗礁,当船进入河碛后,号子就变成了众人领众人应,只听到“嚎──,嗨!嚎──,嗨!”声声不断;抽船号子也称靠岸号子,老艄:“歇一歇,缓一
文水马西铙
马西铙是流传于山西省文水县马西村一带古老而独特的汉族民间器乐,因演奏时以铙为主而得名。马西铙原称“嘡咣咣”,是文水当地祈雨祭祀时的主要器乐表演形式。每逢久旱不雨之际,村人便将隐唐洞(村西北子夏山)内铁猴子像(孙悟空)背下山进行祭祀,“嘡咣咣”贯穿始终,因此当地有“要求雨,找马西,隐唐洞有个铁猴子,爱听马西的铙片子,听得高兴就下雨”的口谚。北宋末年,有邢、李二姓军乐手落户于此,对“嘡咣咣”进行一系列改革,将军队阵法融于演奏中,并改称其为马西铙。清末,乐人邢毓芬、钮居功又规范了“擦击”、“错击”、“挽击”、“磨击”等各种技巧性动作,将表演动作、表演阵图有机结合,融合于文水迎祀“麻衣仙姑”的民间信俗
晋北鼓吹(岚县八音)
岚县民间八音,俗称响工,传统响工的乐器有唢呐、笙、管子、鼓、镲、铜鼓、二锣子,响工一般六至八人一班,有班主,活动场所为民间庙会、婚丧嫁娶。岚县民间八音历史久远,无准确时间考点,大体成型于北魏年间。当时,从西域传入了锣、钹、唢呐等乐器,逐渐与本地民乐相融合,形成了民间八音与佛教音乐相互交融的鼓乐体系,俗称“岚县八音”。岚县民间八音分为鼓吹乐和宗教音乐两大类,鼓吹乐又分为勾吹、双吹、套曲三部分。勾吹配有一支唢呐,两串笙,打击乐有鼓、镲,以吹奏小调为主,演奏形式多为走吹;双吹配有两支唢呐,一支吹高音(挠大杆子),一支吹低音(拉筒筒),打击乐有鼓、镲、铜鼓等,以吹奏套曲、合奏曲为主,两支唢呐旋律基本为
汾阳围铙
汾阳围铙旧称虢虞围铙(古汾阳乃虢虞二国被灭之后迁徙-之所),因表演时以大鼓为中心,持铙者环鼓排立演奏而得名,流传于汾阳市西南虢城、虞城、阳城、田屯、靳屯、文侯、董和村等地,主要集中于春节闹社火(一般到二月初二后结束)以及祈雨、祭冷雨(冰雹)、酬神等民俗活动当中。虢虞围铙表演道具很简单,主要是鼓、铙、钹、镲四种打击乐器,鼓有大鼓(代表王)、中鼓(代表师帅)、战鼓(代表士兵),大鼓用于指挥钹(代表司马),中鼓用于配合大鼓指挥铙(代表卒长),而战鼓和小镲(代表乡民)用于渲染气氛,鼓铙钹镲各司其职。演出时,锣鼓多在本村进行,有时邻近几个村也相约一起进行,基本程序分为告庙迎神、聚集演练两步骤。首先在寺
云香制作技艺
吕梁市交城县大营村自古就有生产“云香”的历史,《交城县志》载:“明清至民国年间,本县居民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婚嫁丧葬、贺子弥月、高堂庆寿,都要焚香祭祖。大营村百余户人家利用(本县)中西川、西冶川所产的松柏栎杨木生产板香、大香、空香、盘香、万寿香、云儿香等,年产量800—1500万把(件),销于华北各省及东北等地。”制作云香原材料包括骨料、粘结料、助燃料、香料。骨料主要是“末子”(木粉),要求没有异味。传统粘结料是榆树皮粉(俗称榆皮面),作用就是将骨料粘结在一起,使做出来的香条不易疏脆断折。硝适量,作为助燃剂,防“熄火”。香料可以是多种天然香料,如柏香、檀香、沉香、人造香精等。“楗子”是一种称为“
吕梁民歌
吕梁民歌发源于黄河流域,是祖祖辈辈的吕梁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用拦羊嗓子回牛声吟哼吼喊出的山野之声。它的历史可追源到古代巫歌和祭祀秧歌调,并与古已有之的春节“闹红火”习俗紧密相联。离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有关于乐舞百戏和秧歌的内容,可见当时吕梁区域歌舞已经十分盛行。吕梁民歌主要有山曲、号子、小调、套曲等类型。“山曲”是吕梁最富有特色的民歌,它构筑了吕梁民歌的主体,彰显了吕梁民歌的个性。从表现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表达爱情思恋的,如《高山上盖庙还嫌低》、《摇三摆》、《刮野鬼》、《串枣林》等;2、倾诉艰苦生活状态的,如《送情郎》、《去求财》、《推磨磨》等;3、祈盼民主、自由的,如《
交口刺绣
交口刺绣历史悠久,经历了从民间刺绣到贡奉宫廷,从个体作坊到规模集约化的发展过程,它融入传统刺绣的技法精华,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已形成一种构图雅致、绣工精细、针法多样、色彩富丽的工艺美术,对研究当地人类发展、宗教信仰、民俗礼仪、风土人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刺绣工艺过程大致分为设计、勾稿、上绷、勾绷、配线、刺绣、装裱等工序。绣线的主要材料为花钱与金银线,花线是由优质的真丝经过打拈、并合、炼染、整理等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原始的一根花线可再劈成十二份、二十四份,却能够因真丝般优质品质而不断裂、不起毛。传统针织技法有平针、斜针、散针、打子针、套扣绣、盘金针、筛底针、掺针(密掺、稀掺)
推车
交口县境内开展较早的一种活动,以双池、大麦郊、回龙一带最为流行。通常是丑角扮演推车人,坐车人为少妇,另有扮做公子哥儿或丑角的撵车者,不时地与端坐车内的少妇打诨逗趣,推车人则不时驱赶,三者合作,颇具情趣。
跑旱船
跑旱船民国年初,在双池一带流行,以后普及到各地。一般是女角扮演乘船者,由南角扮演摆渡船翁,在鼓乐的伴奏下,互相配合,边跑边唱。一般在场地表演和过街表演,行进中交换出各种动作和队形。旱船一般用木架柳条制作,饰以花色绸幔,纸扎绣球,围以花布单,制作简单,极易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