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晋中市特产
晋中市民俗文化
静升抬阁
抬阁又称擡阁,旧时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灵石抬阁流传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村,与古代社祭活动紧密联系,明清时期由当地火星会组织活动,传承至今。抬阁和颠阁是静升社火的压轴节目,两阁抬起颠着走,节奏有别。一张大型方桌之上,配以特制景物,竖以铁构支架,撑起两名或三名化妆了的窈窕淑女,铁支架基部压坐数名儿童,组成一组戏剧人物,或《三姐下凡》,或《白蛇传》犹如空中舞台。为降重心,桌下又压重物,这空中舞台总重在一吨上下。长长的杉木抬杆与短杆配合,由八名壮汉抬起颠行,步调一致,颠簸幅度甚大。抬阁、颠阁需几组艺人轮换。大换班时,保护人
夫子岭弦腔
夫子岭弦腔流传于和顺县东乡夫子岭村一带,系河北丝弦戏的一个分支,民间又称其为“先先腔”。据当地艺人口述,弦腔是明末由一位河北落魄艺人带过来的,传入后与当地民歌、方言融合,形成独特风格,相沿至今约300余年。弦腔属于弦索声腔系统,是板腔体的组织形式。常用的板式有二板、三板、慢板、介板、甩板、落板等,所有板式(除了甩腔与青叶外)都可分别在不同的调高上演唱。调式分越调和关调,越调为G宫调式,关调为G微调式。唱腔中有自己的派生程式和花腔,如“三倒腔”、“贵子腔”、“锁南子”、“青叶”等。弦腔中男女都用本功嗓(即自然声)和假声相结合的方法演唱,以本功嗓为主,当唱到句末尾音和拖腔处便翻高八度用假声演唱,形
祁县武秧歌
祁县温曲武秧歌是在祁太秧歌向戏剧化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小剧种,它既不属于梆子戏,也不像秧歌剧,而是祁太秧歌和武功拳术有机结合的一个艺术品种。温曲武秧歌的主要表演手段是武打套路,剧目大都是取材于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武戏,由艺人自编自演,表现见义勇为、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武秧歌始于明代万历年间,村人贺朝奉学得精湛的拳术,并把武功融于舞蹈程式中,作为一种社火表演形式流传至今。清嘉庆年间,武秧歌逐步向舞台化发展。道光年间,“同乐社”正式上演《清风岭》等十几个剧目。新中国建立后,温曲成立了“劳动人民俱乐部”,上演了武秧歌《白水滩》等十几个剧目。武秧歌表演注重实打,与戏曲中虚拟化的程式套子不同;唱
石勒传说
石勒(274—333)字世龙,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县北)人,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史称后赵明帝,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奴隶皇帝。在位期间,石勒重视农业,劝课农桑,任用汉族知识分子,尊崇儒教,整饬风俗,革除陋习,对促进民族和睦共处,推进文教、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后赵建平四年(339年)石勒去逝,被安葬在榆社县北寨乡赵王村的北山上。(另三种说法为邢台、武乡、陵川)石勒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影响,榆社、和顺、武乡,甚至左权、祁县太行山中段等各地均不同程度地留下了大量关于石勒及后赵的传闻、遗迹,这些也正是石勒籍贯争论地区所表达出来的对后赵石勒研究的共同愿望、共同价值。今天与石勒相关的地名传说
熏肘传统制作工艺
曹家熏肘是平遥传统名吃,系清末名厨曹德广在总结前人卤肘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药食同源的中华养生之道,以柏叶嫩芽为主料,进行焙烤香薰制成。旧时,每逢年关,平遥各路票号、经理回到家乡,各家各户都要用曹家熏肘和白菜加工成一道菜肴,取名“柏肘白菜”,寓意“百走百财”,表达家乡人们对他们的祝福和成功的赞许。曹家熏肘的制作工序概括起来有七个字:“相”、“屠”、“剔”、“修”、“腌”、“滷”、“熏”。“相”是指选择猪源,慎之又慎,观察肉猪,筛选苛刻,非病、非残、非犊之猪方选为本;“屠”指屠宰过程中对猪肘部位肉的准确把握,不可过大,过大则肥,不可过小,过小而损失名贵部位;“剔”指对猪肘,除毛,剔骨;“修”指将生肘
平遥彩塑
彩塑是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制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总称。平遥彩塑随着东汉时期佛教、道教等相关宗教的传入而产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不稳定,宗教思想十分兴盛,传统彩塑做为一门独特技艺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宋元以后,平遥彩塑成为平遥乃至晋中具有代表性的宗教彩塑艺术中心。现平遥有史可考者彩塑匠师为双林寺、清凉寺彩塑的塑造者段仲能、段哲、段添花祖孙三代。平遥彩塑发挥了我国古代雕塑绘塑结合的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了二者的优点,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用色上,能够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肤色和不同服饰,运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石黄、群
傅山拳
傅山拳,原名朝阳拳,系反清义士傅山先生所创,流传于灵石县城、两渡村、夏门村一带。据《灵石县志》、《何氏家谱》记载,清初傅山在灵石县介庙、石膏山寺庙隐居,传道、讲学、行医,兼授武艺,期间曾受聘两渡村名门望族何家。何氏子女学文习武,并珍藏《傅拳图》手抄本留于后人。从此,傅山拳流传于灵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傅山拳以道家气功之吐纳导引,医家之经络走向,结合易筋经、八段绵、紫微八卦等武术精华编创而成,今流传有傅山太极拳81式,太极剑51式。傅山拳法的整个套路,结构严谨、动作起承转折、自然顺道、轻灵柔活、沉着稳健。动作刚劲且柔,以柔克刚,刚柔相济,攻守自如,架势有高有低,动作有快有慢,高低呼应,快
灯彩(平遥古灯艺)
平遥古灯艺是一种传统手工制作的灯具工艺品,起源于何时,无法考证。明清时期,平遥经济发展到了最辉煌的时期,灯艺制作有了空前的发展。城内不论大小商铺店面为体现其生意兴隆,宣传展示自己的实力和身份,制作一些形式多样的花灯,挂在门廊,形成一片热闹繁荣的景象。当时的彩灯从品种上看以大小不等的喜庆红灯为主,从质地上看主要以竹料、纸质为主,繁荣的灯具市场造就了一大批民间艺人,他们又将古灯制作改善、发扬,传承至今。平遥古灯艺制作按照民间传统的图案构思设计而成,在加工技艺上概括为选材、剪切、扎制、缠丝、装裱、彩绘等多道工序,它融抽象构成、拟形雕塑、平面书画、复合装饰和光动机制于一体,自成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
榆社霸王鞭
榆社县,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中南部。东临左权、和顺,西连祁县,南毗武乡,北接太谷县和榆次区,四面通达,县内至今仍流传有霸王鞭、土滩秧歌、民间社火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艺术。榆社霸王鞭有着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说西晋末年,榆社人石勒不满西晋王朝统治,率众1,百姓纷纷响应,其势力不断扩张,所向披靡,建立赵国,史称后赵,并被誉为“五胡之魁”,石勒也被当地民众称为“霸王”。建立后赵后,石勒立志称霸中原,每次战斗胜利后,士卒手舞足蹈,举枪挥鞭舞之。这种即兴舞蹈形式由军营传入民间,演化为当地百姓祈鬼神、庆丰年、贺喜事的民间舞蹈艺术,承赵王称霸中原之意,发祥地在榆社,故将这种舞蹈形式称之为榆社霸王鞭。榆
绞活龙
太谷元宵节民间社火活动中有“绞活龙”一项活动。这项活动是在平地上相隔数丈远扎两个高几丈的“龙棚”,中间用几根大绳连接,将龙灯悬挂在绳子上,在两面“龙棚”内用辘轳绞动绳子,龙灯便在中间绳子上左右飞旋,上下翻腾。每搞这种社火活动,总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这种民间社火活动是怎样来的呢?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太谷田家后村(又称杨侯村),有一个姓田的人广州经商,因生意兴隆,成为当地的名流。这人同广州几个著名商号的东家、掌柜,为图吉祥如意,生意兴隆,每年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都要雇上当地的民间艺人“绞活龙”。这个姓田的告老还乡时,就把这种活动带回了太谷。从那时起,太谷城内田家后街就有“绞活龙”活动。这种
常青双人高跷
起源于民族图腾崇拜,汉魏时期称“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称“高跷”。灵石常青双人高跷是清末民初山东聊城移民到常青落户传入并盛行,由民间的节庆、聚会时人们自娱自乐逐渐演变而成。此表演项目为6人一组,4人脚踩高跷,其中2人肩扛2.2米长的横杆,1人脚踏横杆中间悬于空中,中间又一踩高跷者双手紧护上面表演者的双腿,其他2人分别在地面对表演者实施保护。表演者随着古朴的韵律、明快的节奏在行进中边走边舞,步子变换为走八字。既有文艺表演的艺术特点和风格,又有杂技表演的难度和惊险。常青双人高跷表演时讲求团队协作和整体配合效果,表演特色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是人们聚会、社火等活动中,一种主要
静升民间独龙杆
静升镇位于灵石县城之东,东傍绵山,西临汾水,国家AAA级景区王家大院坐落于其中,纵横交错的九沟十八巷及五里长街构成了其独特的民居建筑艺术,它是晋商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文艺镇。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静升民间独龙杆历史悠久,至今已盛行130余年。独龙杆很早以前是为驱邪而做的原始表演,后来逐渐演变成具有戏剧性的民间表演,目前是传统社火活动项目。独龙杆用一根长约5米的木杆,两人抬两端,一人坐中间,抬杆的人随着民间吹打乐的旋律,踩着鼓点一步一颠,坐在杆上的演员随着木杆起伏做各种表演。独龙杆的主要作品有《七品芝麻官》等。独龙杆讲求整体配合效果,表演特色诙谐有趣,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表
寿阳竹马
寿阳大竹马是武术之乡平头镇郭家沟村的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它起源于明清,集高跷、竹马、武打于一身。其内容最初表现的是关公和周仓的打斗场面,后来增加了《三英战吕布》、《虎牢关》等。过去它和当地平头沟北村的《爱社》同属傩具艺术,“大竹马”、“爱社”和李家山的“圪栏队”并称三大社,主要用于到附近与阳曲交界的阪泉山(亦称阪寺山)驱邪逐疫、祀神祭天、祈求丰年。目前,民间现存的寿阳大竹马演出剧本有《唐朝八大将》、《幽州降香》等,演唱曲调有《山坡羊》、《马腔》等,接近山歌调,半说半唱,以说为主,根据剧情需要角色大多为武将。表演时面部化妆,身着舞台服饰,前后扎竹制马架,脚踩半截高跷,深受人们欢迎。寿阳大竹马的独特
土滩秧歌
踢鼓秧歌亦称“地秧歌”。“土滩秧歌”/乱秧歌”。“踢鼓子”,浑源县又称它为“故事”,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所扮演的人物均为著名古典小说《水济》中宋江、吴用、公孙胜、林冲、花荣、鲁智深、武松、时迁、孙二娘、刘唐、王英。一丈青等梁山英雄好汉,少则18人,多则108人,从其扮演人物来分析,踢鼓秧歌应该是起源于宋元时期。踢鼓秧歌男角称作“鼓于”,腰间挎鼓,以脚踢鼓而舞;女角称作“拉花”,右手执扇形手鼓,边击边舞。后来,为了便于表演动作,演员手执刀、、棍、棒、扇子、手绢等道具,鼓为乐队,委派专人击奏。其表演形式有“大场子”/小场子”/过街场”之分,“大场子”最少需36人(即36天罡星),最多可达108
晋中吹打(祁县八音会)
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以唢呐为主,主要用于婚丧礼仪,又可分为粗乐、细乐、两支唢呐加鼓钗的称“粗乐”。小唢呐做主乐,笙、管、胡呼为和乐的称为“细乐”。不论是粗乐或是细乐,均有明显的北方民族风格,激越昂扬,粗犷豪放,给人以振奋感。从明代以来,从事演奏的乐户地位低下,为人所鄙视。祁县称为“王八疙瘩”,习其艺者极为稀少,艺人之名不见经传,有则以绰号或小名留世。清末,祁县乐手大多师承高三忙,肉儿,王保儿等乐师,演奏班艺人散居各村,由赁铺牵线聘用,有事则聚。一九三零年,县内联系点主要有梁村,东六支、西阳羽、丰固、贾令、西建安、西六支等地,主要艺人梁村有回大头,东六支有二秃、木林、西阳羽有二旦,城北关
寿阳爱社
“爱社”也称“耍鬼”,是流传于我省晋中寿阳县平头沟北一带的极为古老而又稀有的傩舞形式。据说是表现“黄帝战蚩尤”的传说故事:黄帝为了战胜蚩尤部落,命令将士打扮成24家“魂头鬼”迷惑蚩尤,果然取得了胜利,为了表彰将士爱社稷的英勇行为,就把这种傩舞称之为“爱社”。《寿阳县志》记载,每年阴历七月十三,“爱社”和邻村三大社都要到本县阪泉山附近的北神山轩辕庙进行祭祀表演,据说是为轩辕黄帝过生日,而“爱社”是唯一被允许进入轩辕庙内进行表演的社火,其他三大社的节目只可在庙外的山头上表演。汉代以后,“爱社”有一部分演变为蚩尤戏或角抵戏,如在寿阳境内也留下了一种竹马戏,但形式内容则演变为戏剧,只有“爱社”的鬼傩却
大禹治水传说
志高任重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1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舜接
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
平遥牛肉是山西晋中地区平遥县的汉族传统名菜,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国美食文化的精华之一,在清代曾是皇宫贡品。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是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技艺源于西汉,立于唐宋,盛于明清,从生牛屠宰、生肉切割、腌渍、锅煮等操作程序和方法,到用盐、用水及加工节气时令等,都有十分讲究的独特工艺。平遥牛肉制作工艺繁杂,分“相”“屠”“腌”“滷”“修”等序。相者,非病、残、乳、母、老、犊之壮牛方选为本;屠者,牛禁食三日,沐浴后斩于午时,剔骨剐肉;腌者,肉分优劣,佐以秘方“金井”之水、“玉池”之盐,腌于陶,置于窖(深十丈八尺),时十日;滷者,镔铁之锅(口七尺、深三尺),以老汤,桑木之火,
祁县剪纸
城赵镇(由原里村乡、城赵镇合并而成)位于祁县西部,历史悠久,民间文化种类繁多,当地剪纸艺术十分兴盛,流布于汾河、昌源河流域的里村、修善、原东、丰固一带,广泛用于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日寿诞、祭祀祈福等各种民间活动。城赵镇剪纸艺术基本分为两大系列,一是艺人留样图,用水喷湿,贴于木板上用灯烟(古用蜡烛,后用煤油灯)熏制而成;二是艺人用笔绘图,或心传盲剪。表现内容也颇为广泛,有生活情趣的,有道德礼仪的,有抑恶扬善的,有寓幸福吉祥的,有寄托美好希望的,真可谓深刻中反衬着直白,稚拙中反衬着成熟,夸张中反衬着写实,简洁中反衬着精巧。代表作品有《鱼戏莲》、《清风亭》、《三娘教子》、《门神》、《嫦娥奔月》、《
抿尖面和猫耳朵制作技艺
猫耳朵是山西晋中、晋北等地区的一种传统风味面食,俗称“碾疙瘩”、“碾饦饦”等。猫耳朵历史悠久,与北魏?齐民要术?中讲到的“馎饦”形似,其制形如猫耳,小巧玲珑,筋滑利口,是久传不衰的大众面食佳品。猫耳朵的制作方法简便: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后,擀成稍厚(约二三厘米)的面片,切成多半厘米块头,撒面粉,用双拇指按住面块往前推,按成猫耳朵状即成。也有先搓成食指粗的条,用右手掐小块,在左手掌碾成猫耳朵。之后,下在开水锅煮熟,配上各种打卤、浇头。除用白面外,还用豆面、荞面、莜面、高梁面等作原料,亦可焖、可蒸、可炒。抿尖用的面是由豌豆和小麦磨合而成的杂面,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密布筛孔的特制抿尖床上,用手掌抿压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