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临汾市特产
临汾市民俗文化
翼城目连戏
目连戏是以佛教故事“目莲僧救母”为题材,保存于各地民俗活动中的古老剧种,被誉为“戏祖”。翼城目连戏俗称耍目连鬼戏,流传于翼城县隆化镇南捍村。据当地艺人口述,明末,翼城南捍村苏姓富商从南京经商,将此剧带回该村,很快传入两坂、西闫、沟西、东石桥、故成等村。清中叶,目连戏颇为盛行,南捍村附近的6个村庄在搬神古庙会(六年一次)上连唱三至七天。清末民初,村里组建了南捍民众剧团,以演此剧走村串巷巡回演出,范围扩展到浮山、沁水、阳城、绛县、闻喜、曲沃、侯马等地。翼城目连戏唱腔大多为高腔,兼有部分平调,高腔以十字句为主,平调以七字句为主,都是上下句结构,演出特点是“不被管弦,锣鼓助节,一人启齿,众人帮腔”。曲
蒲县麦草画
麦草画又叫麦秆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和剪纸、布贴一样属于剪贴艺术。相传,东汉刘秀被王莽追杀,藏匿于麦地之中,麦草随即化为树林保护刘秀。后来当地人视麦草为祈福迎祥之物,特制麦草画,供奉神灵。蒲县麦草画采用纯天然麦秸杆为原料,整个制作过程有20多道工序,主要包括:熏、蒸、烫、漂、拼料、下料、烫料、粘料、装裱等。制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麦杆本身的自然光泽和质地,对其进行熏烫,结合温度的高低变化,对熏烫部位分轻重缓急灵活处理;技术上吸收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手法,使麦杆表面形成深浅不同的层次和色变,之后再经剪、裁、印、贴等工序,从而制作出既古朴典雅,富丽堂皇,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艺
乐乐腔
乐乐腔俗称“家戏”、“土戏”、“闹戏”、“乐戏”,是流行于浮山、襄汾、翼城、曲沃和尧都区一带的地方小剧种,因常演喜剧、闹剧而得名。乐乐腔历史悠久,起初由民歌、器乐结合地摊说唱,明朝末年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独立剧种,清末民初发展至鼎盛阶段,后因灾荒等原因日渐衰落。乐乐腔的演出俗称一小二土,服装以软折为主,大多上演“小戏”、“土戏”、“家庭戏”和“回回戏”,代表性剧目有《五福捧寿》、《双拜寿》、《拐骡子》、《张公赶驴》、《张三赶脚》等。演员行当以生、旦、丑三门为主,曲调欢快、悦耳动听,表演且歌且舞,突出“喜闹”的特点。唱腔以联曲体为主,唱段基本上是四句体乐段,也偶有上下句乐段和多句体乐段结构。伴奏乐
贾得手工麻纸技艺
贾得村位于临汾市尧都区河东南垣,乃乡政府所在地,与市区相依,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由于造纸业历史悠久,故又有“纸乡”的美誉。贾得麻纸早在宋金时期就被京人称之为“府纸”。元明清三代,贾得所产麻纸作为贡品进献朝廷,又称“贡纸”。历史上贾得村民除了务农之外,进行麻纸制造和流通成为其主要经济来源。产品主要销售到内蒙、山西、河北、东三省、新疆等地,甚至还流传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地。用贾得麻纸墨写的各种文字,不浮印、不透墨,入水捞出后不破损墨迹不走失,文卷、字据放置千年不腐、不沤、不虫蚀。贾得麻纸的主要原料为废旧麻绳头,辅助材料为石灰粉。麻纸的主要工艺流程分泡货、刹货、淀货、剁麻、澡麻、蒸
平阳印染布艺
印染来源于古老的捺印技艺,唐、宋时期称“药斑布”,明、清时期称“浇花布”。平阳印染布艺是流行于临汾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印染工艺,清末民初已盛行于晋南地区,由于印染艺人流动性较大,因此其工艺遍布晋南、晋东南个乡村,影响面较广。平阳印染布艺最早采用的染料是在植物中提取的,紫色、蓝色较多,后来有了矿物颜料,常使用的染色颜料有品红(胭脂红)、品蓝、嫩黄(亮黄色)、品桃红(玫瑰精)等基色,其他色彩可自行调配。印染对象以日常用品为主,如大、小包袱,被面、头巾、门帘等,图案题材多为花草、吉祥物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工艺比较复杂,采用套色印染,即用花版型纸在织物上印染出花纹图案,具体而言,就是在适合并
永和道情
永和道情是流传于山西省永和县南庄乡、打石腰乡一带的民间说唱艺术,它脱胎于道教音乐,后与地方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而成。据当地艺人回忆,永和道情早在清代中晚期就已形成规模,解放初期活动更加频繁。每到农闲时,人们聚集起来唱道情,特别是春节、元宵节期间,热爱道情的艺人们走村串户,所到之处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说唱道情逐渐成为当地民间一项最重要的文化活动。永和道情音乐为曲牌体,折子戏则采用曲牌联套。曲调仅存[平调]、[十字调]、[耍孩儿]、[连腔]、[西凉腔]、[一枝梅]六种。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均有,演出亦无严格的形式,动作普遍生活化,重唱功,无打戏,无固定戏服,服装大多为民间自制用以区分角色。现收集
手歌
手歌是一种运用肢体动作配合口技音乐的原生态表演形式,它不依靠任何道具,单纯依靠两只手,同时借助口中的气流,有技巧地拍打分合,能够击奏出旋律和节拍。手歌的创作者为汾西县勍香镇人要瑞昌,他师从河北省沧州市刘同赏师父和郭世武老先生,经30多年的探索、创新,逐步创造出的融口技、杂耍为一体的的民间绝技。手歌的基本技术要点是两手围在嘴边,与嘴里流出的气流相击相呵,发出的音频可以模仿犬叫、鸟鸣、开火车、手打快板等声效,还可以用手歌奏几十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京剧,甚至可以用手歌为外国电影配音。要瑞昌手歌的主要表演曲目有《我爱北京天安门》、《常回家看看》、《社会主义好》、《我是一个兵》、《-》、《泰垣尼克号》、
火叉
耍“火叉”是流行于翼城县晓史村的一项民间社火表演形式,具体形成年代无考。据艺人们口传,清末山东一曹姓人落户晓史村,靠给人打短工为生。此人精通武术,将耍火叉融入当地“符册十社三月十二搬神庙会”,之后每逢村里闹元宵和各种庆典表演,耍火叉都以固定节目参与,还多次应邀去邻县曲沃、浮山等地演出。耍火叉是一种民间表演艺术,人数不限,15至20人最佳,其道具是一根似“山”形的铁叉,上面带有三个铁环,安装在长约1.2米的木棍上,可行进表演,也可圆场表演,表演技艺有盘旋、有挽花、有掷空、有穿跨等。盘旋又分大盘小盘,小盘是双手双臂以挫动使火叉左右来回旋转,大盘是两臂敞开靠臂力使火叉来回盘旋,又称为“火龙盘旋”。挽
太平面塑
太平面塑源于襄汾县景毛乡北李村,当地俗称“花馍”,主要流行于山西省襄汾县及周边的浮山、曲沃、翼城、乡宁、临汾以及运城部分地区。太平面塑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在婚丧嫁娶、寿诞生辰、人生礼俗和祈祷祭祀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百姓喜爱。太平面塑在制作程序和用料方面均有严格的要求,制作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步骤:揉配、造型、笼蒸和点色。主料要用上好的小麦精粉,在发酵和和面时必须注意适时适量。制作工具主要靠手,辅以小剪、小刀、小木梳、擀面杖、菜刀、镊子、笔帽、手电筒、塑料圈、瓶盖、竹签、毛笔及各种颜料等。制作技巧主要有:捏、剪、揉、夹、压、盘、叠、镶、嵌、组合、压纹、纹花、色调配置等,在制作期间要把握
飞岭高跷
飞岭高跷流传于临汾市安泽县府城镇飞岭村,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飞岭村现在的表演队伍有三十人之多,其中扮演的角色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老渔翁”、“济公”、“关公”、“唐僧”、“沙僧”、“孙悟空”、“猪八戒”、“小猴”、“许仙”、“青蛇”、“白蛇”、“秦叔宝”、“媒婆”、“傻妞”等等,演员们诙谐的表演给观众带来很多的欢乐和回忆。飞岭高跷有文武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安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飞岭高跷的产生和延续,正是安泽文脉的表现之一,对于地方戏曲、音乐、民俗、群众文化等各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研
翼城秧歌
翼城秧歌也称干板秧歌,起源于明清时期的社火小调,后经历地摊子表演唱,又移植了梆子戏中的一些袍带戏,逐渐成型。清末民初,翼城秧歌戏较为盛兴,当时全县30多个村庄有秧歌戏班,大部分戏班在50人以上,较出名的秧歌戏班分布于故城、冶中、岳庄、冷泉、南常岭(斜口庙)段庄、木坪、孝义、杨石家、霍家涧等村。翼城秧歌属于“三小戏”,配乐只用打击乐(鼓板、马锣、小锣、梆子等)和唢呐,无弦乐。唱腔近似于民歌,词律上以七字、十字句居多。曲调分两类,一类是平板、流水、高腔等四句体结构板式,属一板一眼或有板无眼,主要表达欢快、高昂、柔美、热情等情感;另一类是哭板、慢板、介板等板式,为一板三眼或自由节拍,用来表达悲愤、苦
任庄扇鼓傩戏
任庄扇鼓傩戏是山西省曲沃县任庄村民“遵行傩礼,禳瘟逐疫,祈福祛灾”,于每年仲春进行的一项古老的汉族民俗祭祀表演活动。《扇鼓神谱》发现于1986年。这是傩戏传承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经鉴定,该神谱为宣统元年许文炳手抄本,现珍藏于山西省任庄村许世旺家中。原件长17.5厘米、宽18.5厘米,单页双折、麻纸无格、纸稔装订、毛笔竖写。手抄原本现存21页、42面,约8000余字,详细记录了12折傩戏的演唱内容,封面书写“扇鼓神谱”四字,扉页竖写“遵行傩礼,禳瘟逐疫”八字。中国戏剧家协会艺术研究室主任曲六乙审定后说:“这是一份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是一件无价之宝,要竭尽全力抢救”。作为一种汉族民间艺术,任庄
麒麟采八宝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麒麟舞是一种民间吉祥舞,曾广泛流传于我省晋南一带,“麒麟采八宝”是流传在我省侯马乔村的一种拟兽类舞蹈,它以麒麟为造型,与舞龙、舞狮相类似。晋南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天逢大旱,瘟疫流行,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土地神召集众神商讨避邪消灾、拯救生灵的办法,众神说天上的麒麟有这样的法力,于是到天上请麒麟到人间施法。麒麟到人间喷火献瑞后,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此后人们便把麒麟奉为吉祥物,并把麒麟下人间为人类镇灾避邪的故事编成舞蹈。当地县志记载,“旧时多在传统节日、庙会、拜神、祈雨时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元宵节在县城举办红火热闹八类43种,其中拟兽类
曲沃琴书
曲沃琴书是一种形成并主要流行于山西南部的曲沃县及其周边山、陕、豫三省交界地带的汉族传统曲艺形式。因表演时手持八角鼓和单扇钹交替击节伴奏,故旧称“鼓儿书”或“铰子书”。一般认为是清代道光年间由河南南阳传入当地的“越调”(也作“月调”)与当地的方音和小调结合发展演变而成。至今约有130年左右的历史。临汾是文化资源大市。2005年,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今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中,我市又有9项榜上有名。曲沃琴书就是其中之一。曲沃琴书的表演形式为说唱相间,以唱为主,
翼城琴书
翼城琴书因说唱时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故名“琴书”。翼城琴书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曲艺。相传起源于元代末年,流行于以山西翼城为中心的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地区。唱腔分为以小钹击节的“钹儿腔”和以八角鼓击节的“鼓儿腔”两类。2010年5月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翼城琴书是在山西翼城这方有着数千年文化底蕴的沃土上,土生土长的汉族民间说唱艺术,俗称“本地书”。据《翼城县志》《梨园百年琐记》记载:翼城琴书,起源于元代杂戏兴盛时期,流行于以翼城为中心的河南、陕西、山西等3省区域。历史悠久,独具风韵,堪称曲艺艺术的奇葩。翼城琴书早期是民间演唱的小曲,演唱艺人们,带着一架小琴、一个木鱼和一个八角鼓
云丘山中和节
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丘山中和节以民俗类名列其中。此前的2009年,云丘山中和节已被确定为山西省示范保护基地,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丘山中和节是云丘山一带的传统节俗,起始于唐代,历时千年,传承未衰。据专家、学者考证和挖掘:“以中为心、以和致用”的云丘山中和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精髓和灵魂,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其内涵是以中正为精髓,以阴阳动态平衡为原则,包括三个元素和四个祈求。三个元素分别是指:生殖崇拜是中和文化之根,天人合一是中和文化之魂,和谐发展是中和文化之光;四个祈求是指: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求神灵庇佑,国泰民安;祈求美
通背缠拳
洪洞通背拳又称又称无极通背缠拳,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拳种。由一代宗师河南郭永福所创。据历史考证和师传拳道源流记载,以及民间传说:清乾隆年间(约1776——1780年)郭永福因打死达官贵人而扮乞丐逃居山西苏堡镇,有意投靠清副天官刘秉括、以求得到庇护。清副天官刘某善军事、诸技击,见识宽广,颇爱武术,曾聘红拳武术教师于府内,教天官公子习拳。通背缠拳从乾隆年间由郭永福传承授徒,追溯渊源应从宋说起,成明洪武年间大槐树移民,由广济寺和尚陈卜大师,移民至河南,又由郭永福带回老家。通背缠拳文经磨砺,经过数代人及武林拳师的钻研编创下,达到了通背缠拳炉火纯青的地步,在洪洞县形成了徐家拳的称号,通背缠拳从传承到发展已有
曲沃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是流行于山西省曲沃县一带的汉族传统戏剧,属于皮影戏腔调,因其主要特色乐器为小铜碗而得名,又因其领奏乐器月琴旧称“阮咸”,故也被称为“阮儿腔”。一说叫“湾儿腔”,以产生流行于黄河湾处而称谓。2006年,曲沃碗碗腔成功申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汉族民间艺术,碗碗腔原是陕西东部华阴、大荔一带皮影戏的唱腔。旧称“时腔”,老艺人认为曲沃碗碗腔是由在陕西经商的商人引入,当地人喜欢并效仿,遂得以流传;也有老艺人说是清同治、光绪年间陕西东部朝邑、大荔一带逃荒至晋南的皮影艺人在曲沃演出时,当地人爱而效之,遂得以在曲沃及周边新绛、闻喜、翼城、襄汾流
襄汾民歌
襄汾民歌是当地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体创作,是民众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世世代代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发展、传承至今,也是反映襄汾人民社会生活和发展的历史缩影。襄汾民歌体裁多样,有号子、山歌(高调山歌、平调山歌)、小调(秧歌、民间歌舞、说唱歌曲、抒情歌、儿歌、诙谐歌、叫卖调)等;题材内容丰富多彩,大致可以分为爱情歌曲、生活歌曲、生产歌曲、时政歌曲、历史传说歌曲等几类。襄汾民歌的曲调旋法丰富,表现热情、热烈、冲动等情绪的常用大跳音阶进行,如“高调”山歌大部分皆是,小调亦常见此类唱法;曲式结构形式多样,有上下二句体的对立结
青铜铸造技艺
晋都青铜铸造技艺是指流传在古晋国都城(山西曲沃)及其周边地区的传统金属制作工艺。晋都青铜铸造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塑型。根据参照物或设计作品要求,先用黄泥进行雕塑,精雕细刻后制成玻璃钢模具,进而再制成硅胶模型,接着向硅胶范内注蜡,然后对蜡型进行修饰;2、制范。用60%—83%的细沙,17%—40%的铝矾土做母范、内范和外范。在铸造器件时,将成品的铸件置于外范上预先做好的内孔,浇铸后即成一体;3、浇铸。在地上掘一土坑,把内范倒置于坑内,然后再把外范分块附在内范上,用草泥糊好接缝。在外范底部要装一个锲行浇口,使铜液由浇口注入内外范间的空腔,待铜液完全冷却,打碎外范,取下铸件;4、磨砺。对不光洁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