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长治市特产
长治市民俗文化
襄垣金工铸造技艺
山西襄垣武氏金工铸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其手工制作的成品主要有铜雕、大钟、香炉、铁塔、铁佛、龙凤牌碑等。襄垣县西营镇南漳村地处襄垣、武乡两县交界之浊漳河畔,素有铸造故乡之称。上溯到清康熙年间便有武氏祖先在武乡县段村(现名为丰州镇)开办了远近闻名的复兴隆艺术品铸造厂,主要是为宗教庙寺及家居布置中铸铜钟、铜像及各种精美的艺术用品。所用造型材料就是当地河砂,经捏、付、烘、扣等工艺手段,精雕细刻制成范模,然后用“牛屎拜”(木制吹风机)送风将坩锅中的金属熔化为液体注入范模而制成活灵活现、细致精美的金属雕像及其它艺术品。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武氏“复兴隆”铸造六世祖武有德移居襄垣,七世祖武二虎定居南
潞绸手工织造技艺
晋城、长治地区古称“上党”,战国时便置“上党郡”,至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隋、唐时部分地区改称潞州。这里的丝织业源远流长,曾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手工业丝织中心,明朝万历年间(公元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潞绸已发展至鼎盛时期,产品除作贡品外,还远销国内外,成为与苏州、杭州并列的三大丝绸专业区,当时曾有“南淞江、北潞安,衣天下”之佳话。潞绸制造工艺大致可以分为:1、原料选用;2、经丝(原料分档、浸渍、缫丝、络丝、整经);3、纬丝(并丝、扬返、染色、络丝、卷纬);4、织机装造;5、纹制设计(纹样、匠意、配色);6、纸板制作;7、织造;8、成品制作。潞绸织造传统设备有:手工轮经车、手工打纬车、络丝车
潞城布艺
潞城市布艺是流传于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它与当地的乡土文化密不可分,体现了民众勤劳、节俭、坚韧、细致的高贵品质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由于其丰富的素材多彩自于民间,因而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潞城布艺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象生动,做工精湛,色彩鲜艳。按布艺作品尺寸大小分,有大、中、小、袖珍等类型,能满足各种需求。按布艺的用途可分为摆放式、壁挂式、佩戴式等儿种。按布艺的特征、性质,可分为镇宅壮威类,主要作品有四神艺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灵艺龙、凤、龟、麒麟。另外尚有狮、孔雀等大型作品。祈福纳吉类,大多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麒麟送子、龟龄鹤寿、孔雀开屏迎春、狮子摇头百兽惊等用
铁礼花
“铁礼花”民间俗称“铁犁铧”(犁铧溶化铁水向空中打散),是流传于上党地区的节日社火活动。长治地区冶铁业兴盛,旧时,每逢农历二月十五或七月十五,当地人有在老国槐树下用融化的铁水向枝叶间散打的习俗,人们选用这种方式寄托对“屈死鬼”的同情,祈望他们能象铁树开花一样,再世成人,从而形成鬼节打铁礼花的习俗。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铁礼花”逐渐演变成人们在紧张劳作之余,祈盼生活富足,用以放松身心的一种节日社火习俗。“铁礼花”习俗与当地传统节日密不可分,主要有“添仓节”、“老君节”、“神农节”、“元宵节”等。打铁礼花时,要选用铸炼铁器后的报废铁料,经坩锅溶化成铁水,专人负责抬出铁水,“铁礼花”关键在于一个“
长子钢板书
钢板书别名“犁铧大鼓”,又称“梨花大鼓”,因说书者手持钢板演唱而得名。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艺人王双根、朱老三先后携家带口逃荒到长子县,将这种说唱艺术形式带入。因师祖为两人,所以长子钢板书至今仍分南北两派,北派以说为主,演唱真假嗓结合,代表人物有王双根、张余金;南派则以唱为主,全用假嗓,代表人物有朱老三、董小秃、周小唐、陈有命、施全忠、申锁则。长子钢板书一般不适合多人演唱,表演形式为说书者一人,兼击板鼓,俩人操琴,乐器仅有三弦、二胡各一把,如今加入板胡、扬琴、电子琴等乐器。所持乐器不是铜片而为钢板,不是月牙形而为长方形,因铜片悦耳柔和与演变后的曲种音乐不合,而钢板高脆更适合钢板书的曲种音
挑高秧歌
“挑高”是一种二人对唱形式,一人摇响环,一人撑雨伞,你唱我和,即兴演唱,二人竞唱,越挑越高,故名;后来又加入打击乐器,发展为挑高秧歌,在襄垣、武乡一带流传广泛。关于挑高秧歌的起源,当地流传有三种说法,分别是石勒军队乐舞说、三官祭祀信俗说、乡土郎中行医吆喝说,且不论其最初形式如何,根据属性与内容来推断,挑高秧歌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的社火表演艺术。挑高秧歌一般在春节、上元节期间组织演出,活动的范围除在本村挨家挨户进行演出外,邻村之间还要互相交流演出。走场是演出主要部分,一般是大家伙(锣鼓)领队入场,小家具(挑高乐器)随领头唱着带队走场进入。走场形式有长蛇阵、龙摆尾、打圆场、面对面、蛇脱皮等。人物
长子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宗教音乐,它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的作用,并且能够增强信众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长子道教大约于唐代初年传入县境(据清光绪八年《长子县志》记载),五代以后传播日益广泛,道教音乐即随其斋醮活动而产生发展。建国后,由于大批道士还俗,分得土地参加生产,长子道教音乐趋于衰亡。上世纪九十年代,几位健存的老道士将境内全真、正一两派融合为长子正一道,以祈求赐福、消灾解脱、超度亡灵、风水调理等仪式回馈信徒,并且整理出一批道教音乐用以参与所需的科仪活动。长子道教音乐由经乐、打击乐、管乐组成。经乐即开经乐,如招亡韵、开经韵、三叹韵、桥过韵等;打击乐一
长子鼓书
长子鼓书是山西省的汉族说唱艺术。长子县素称“曲艺之乡”,不仅曲种繁多,而且源远流长。曲种有:长子鼓书、长子道情、长子钢板书、长子莲花落、长子扇鼓、长子鼓儿词等。长子素称“曲艺之乡”,不仅曲种繁多,而且源远流长。曲种有:长子鼓书、长子道情、长子钢板书、长子莲花落、长子扇鼓、长子鼓儿词等。可以说,上党地方曲种近1/3出于长子县境内。宋、元年间,山西长子县已有这种汉族民间说唱艺术,先是评书,而后出现了长子柳树道情和长子扇鼓。到了清代,长子境内又有了莲花落、木板书、铁板书、板儿书,及河南坠子等曲种。因天灾1或其它缘由,很多民间山南海北说唱艺人逃荒或经商于长子,再加当地有的为糊口求生,有的凭兴趣爱好,各
武乡顶灯
武乡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山腹部,属长治市管辖。“武乡顶灯”只出现在武乡县境内。“武乡顶灯”是一种原始古朴的“歌伴舞”,形式典雅稀奇,表演洒脱粗犷,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遗风。顶灯在普通饭碗(木碗、瓷碗、塑料碗均可)的碗边转圈糊上各色纸,里边放上旧式灯盏或蜡烛,点燃后即为灯,顶在头上进行表演。顶灯人数不限,少至六七人,多至上百人。表演服饰没有统一规定,有的队统一穿一种服装,有的队因取材于一定的故事情节,跟角色配套穿衣。现在的顶灯队大都穿着扭秧歌、跳舞时用的各种服饰。顶灯队伍行进时随着锣鼓点有节奏的扭动、变换,其走法有“卷帘洞”、“蛇脱皮”、“九连环”、“大穿堂”等。晚上演出时,可谓灯火辉煌
襄垣鼓书
山西曲种。起源于山西襄垣,流行于上党地区。又称鼓儿词、襄垣调。相传清代乾隆初年襄垣的盲艺人成立了“三皇会”,借以传授鼓书和算卦,使鼓儿词代代相传,并在曲调上不断有所丰富和改革。早期的演出是以矮木架支书鼓,演唱者操挎板、鼓箭击节,另一人操老胡或二胡伴奏。唱腔只有慢板、快板两种。道光年间,盲艺人史金星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和道士的化缘调;咸丰年间盲艺人路永泉又吸收了当地的宫调(即上党梆子)、落子、秧歌等戏曲唱腔。以后的苗喜来、段明和等两代艺人又在板式和曲调方面加以发展,遂使襄垣鼓书基本定型。襄垣鼓书俗称“脚蹬梆”,主要流布于襄垣县及相邻的沁源、武乡、屯留等地,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融会了当地的“
炕围画
炕围画,亦称墙围画、墙围,是陕西地方文化中一种地域鲜明的造型艺术,炕围画是壁画、建筑彩绘、年画的复合体,历史悠久,绚丽多彩,曾经影响在晋北一带影响深远。2008年,炕围画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考证,炕围画应该脱胎于我国古代壁画,同宫殿、寺庙、园林建筑彩画一样,皆为建筑彩画艺术的一种。因为但炕围画的创作者都是民间工匠,历来不为官方重视,因而史书无记载,难以考证其起源。炕围画是特殊地域的特殊产物。晋北一带因黄土高原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气温偏低,农村中家家户户都用火炕取暖御寒。炕上的墙面极易脱落起皮,经常弄脏衣物被褥。于是人们先以刷墙所用的白土(亦叫甘子土),调以胶水,在环炕的
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
山西省的长子县是中国最早生产响铜乐器的地方,享有“铜乐器之乡”的美誉。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早在唐贞观元年(627年),当地的手工铜业作坊制作的响铜乐器就已遍及各地,享誉天下。2008年,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入选了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子响铜乐器的制作以铜、锡为主要原料,经过配料铸胚、锻打、成形、热处理、冷整形、抛光和定音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制作一件精美的响铜乐器需要具备多年的手工经验和匠人的自身悟性,很多工序都难以被现代技术代替。最关键的是锻打和定音两个环节,在锻打时要有四个人共同抡锤锻打来确定一件铜乐器的厚薄和平整度。定音是最后一道程序,也是难点,一个好的定音把式必
沁源手工麻纸制作技艺
沁源县中峪乡郑氏麻纸坊始建于清朝中期,至今已有二百余年。中峪乡渣滩村素有种植麻类植物的习惯,此类作物韧性十足、易提炼、成浆率高,为造纸提供了优质原料;而四季分明的气候也保证了造纸原料不会在暴晒和暴凉中变质,尤其是村旁的石山山洞中流出的清泉为造纸提供了优质水源。郑氏手工麻纸以麻皮、麻绳头为原料,生产要经过剁料—蒸料—上灰—洗麻—碾麻—下池淹纸—抄纸—压纸—晒贴纸几道工序,其中淹纸、抄纸、压纸、晒纸、揭纸全凭经验和手感,技术细腻程度要求很高,很难为现代化技术所替代。相关制作工具有麻皮、麻绳头、立石碾、洗麻料池、淹纸池、淹纸架、淹纸帘、晒纸架、晒纸刷、蒸料锅、垛麻斧、垛麻台等。郑氏手工麻纸制作从原料
尧的传说
尧,五帝之一,姓伊祁(耆),名放勋,因封唐侯,故称“唐尧”,又因封唐侯前曾在家乡随母亲(庆都)烧制过陶器,所以亦称陶唐氏。《纲鉴会纂·三皇篇》载:“神农,其初国伊,继国耆,合而称之,又号伊耆氏”。《山西名贤辑要》记:“尧为黄帝五世孙,生长居处于伊耆二地,即今山西黎城县也。尧初号伊耆氏,实原于此。受封于唐,故又号陶唐氏。旋徙晋阳,及即位,乃定都平阳,又即今山西临汾县也。”《中国古地名辞典》解释曰:“耆,黎国也。即山西黎城县。”千百年来,人们把尧统领过的部落誉为“陶唐之地”,把他传承下来的育教、修德、重才、谦恭礼让的美德,颂为“陶唐遗风”。“陶唐”二字也由此成为与尧生息相关的文字符号。黎城县东骆驼
壶关秧歌
壶关秧歌,原名“西火秧歌”,是流行于壶关、长治、陵川、长子、屯留、潞城、平顺一带的地方剧种。壶关秧歌约兴起于清代,原为逢年过节、打铁挖煤时唱的调子,打地摊演唱。同治年间勃兴,发展成用锣、鼓、钗等打击乐器伴奏的简单戏曲演唱形式。基本唱腔以上下两句结构体为主要曲式结构,声腔为板腔体和民间歌舞清腔系,板式有散板、悲板、数板、倒板、垛板、贯板、流水板等,男女不同腔,唱腔旋律的特点是四度、五度跳进结构的波浪式下行状态。唱词一般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有时也唱五字句(用于垛板)和四字句(用于贯口)。开始无弦乐伴奏时,演员上下场和句间换气休喘,舞蹈动作多是伴锣鼓音乐来完成,且无固定调高的限制,演员可根据角色的
襄武秧歌
襄武秧歌,又称襄垣秧歌、武乡秧歌,兴起于襄垣、武乡交界地区的十八村,流行于晋东南大部分地区,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襄武秧歌源于明末清初的民间社火活动,早先称之为“挑高”秧歌,后在当地说唱艺术、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西火秧歌、上党梆子等艺术成份,逐渐兴盛发展起来。清咸丰年间,艺人田维等组织自乐班、同乐会等半职业秧歌班社,将《刘芳舍子》、《小姑不贤》、《摘豆角》、《闹洞房》等剧目搬上舞台,成为地方戏曲剧种。光绪十五年(1889),襄垣县上良村艺人王福锁集襄垣西营、城底、上良、下良、白杨岭、韩唐、店上、源头、果沟和武乡上合、下合、北漳、监漳、陌峪等18个村的自乐班,组成第一个秧歌职业班社,称为“十八村
建筑彩绘(炕围画)
襄垣炕围画是主要流布于襄垣县及相邻县区(沁县、沁源、武乡、屯留、长子、黎城、长治、潞城、壶关、平顺以至晋城、晋中等地)的一种实用性民间美术形式,尤以在古上党及周边地区的影响最大,以襄垣为中心的古韩州是核心区,宋代已有雏形。金元两代,壁画艺术在山西境内的盛行,对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迟至元代前后,在襄垣地区炕围画这种艺术形式就已出现,至明清时已逐步走向成熟,影响及应用日益广泛。襄垣炕围画是一种有别于其它地域炕围画而本地独有的,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全套型”组合式炕围画。它具有种类形式多样、色调明快艳丽、主题鲜明突出等特点。在绘画内容上一般选择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形式上仿壁画绘法,
沁州三弦书
沁州三弦书是一种流行于晋东南沁县、武乡、沁源、襄垣和晋中左权、榆社,以及晋南安泽、浮山等地的传统曲艺表演形式,又名“老州调”。其形成年代尚无考证,但根据老艺人回忆,清顺治年间已有沁州盲艺人组织“三皇会”在表演三弦书。它的演出形式,早期是一人自弹三弦,兼用摔板和小铙伴奏,说唱相间表演,后来发展成为多人分持三弦、二把和反二把、笛子、四弦、二胡等乐器伴奏,以一人为主,其他人为辅的群口说唱形式。表演程序通常是开场先演奏一段器乐曲牌,接着吟诵四句“提纲”,然后“起板”或称“叫板”,之后转入“正书”说唱。沁州三弦书的唱腔为板腔体,曲调有“月调”和“平调”,曲目有长篇、中篇和小段,代表作主要有长篇《清烈传》
壶关羊汤制作技艺
壶关羊汤是上党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同雁北地区的羊杂割汤,晋南一带的羊汤泡馍,合称山西羊汤三大流派。壶关羊汤为全羊汤,正所谓“头蹄下水胡椒粉,水饺丸子加炖肉。荤素干汤巧调配,一碗汤里有全羊。”因其营养丰富,故民间有“冬天喝羊汤,驱寒暖身增营养。伏天喝羊汤,温胃止泄去肚胀”之说。壶关羊汤一大特点是讲究尝全羊,即一碗汤中要有七八个羊肉饺子、三五个羊肉丸子、几块炖肉、血条、脂油与头、蹄、口条及胃、肠、心、肝、肺、腰等内脏切成的条条或块块,除羊的皮毛之外,应有尽有,连羊骨髓也熬在老汤中。壶关羊汤另一特点是讲究老汤。每座羊汤馆里除正锅外,另设一口大砂锅专供炖羊骨架和羊肉块,此锅从中秋做汤开始坐在火上,到次
襄垣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襄垣挂面是山西面食名品,深受民众亲睐。据襄垣县志载,元大德年间襄垣挂面便已面市,入清后更有“上党亭外三千铺,庶民饶食悬丝绪”之盛。襄垣手工挂面原料配方独特,制作工艺考究,历经和、卧、盘、架、分、省、拉、晾、潮、裁、装等十多道工序方可成型。受当地气候影响,它的生产周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制作配方随节令变化而不同,这也是其制作上的特别之处。食时干、汤、荤、素、软、硬、浓、淡吃法多样,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饮食习俗。长期以来,之所以深受民众欢迎,除其口感柔嫩,绿色营养外,还有便于贮藏,保质时长,食用方便的特点。襄垣挂面制作技艺是当地民众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当地传统手工技艺的一个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