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运城市特产
运城市民俗文化
平王中医正骨
平王中医正骨术流传于芮城县陌南镇平王村,始创者为清代名医石林子。石林子,生于1843年,乃清朝后期名医,他继承父亲中医大学士石彦秀的衣钵,以整骨、接骨而闻名一时。其子石养子以中医正骨为主,创立了自己的一套诊断、治疗及药物助疗的完整手法,成为当时一绝,并将其辅助药物命名为“展筋丹”和“接骨丹”。平王中医正骨流传至今已逾百年,发展至四代传人,独特的手法配以秘制“展筋丹”、“接骨丹”等药物辅助,疗效确切,治俞率高,特别是对顽疾更有它独特的效果。平王中医骨科在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基本内容有:1、诊断,采取望、闻、摸、切四种检查手段,便可判断患者伤情症。2、治疗,以推、拿、捏、捺四种手法进行正骨复位,外揉“
柏林坡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历史悠久,曲目丰富,别具风格,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绛县从事道教音乐的道人主要集中在“柏林坡东岳太山庙”及南樊“崇祯观”两处。这两处道教音乐活动的场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被毁,太山庙的道人在柏林坡打窑洞安家,崇祯观道人在南樊中堡、柴堡分散居住,继续从事道教音乐的表演。柏林坡道教音乐经过世代流传,现在还保留有诵经音乐、曲牌100余首。这些音乐或曲牌以工尺谱记录,通过口头传唱,家族传承至今。柏林坡道教音乐的主要乐器有唢呐(唢呐哨自己做,宽、厚比一般唢呐声音宏亮、高昂如号声)、笙(17苗)、管子、笛子、扁鼓、小钹、铙、大钹等。表演时一般有7人参加,文道士6人,武道士1人。文
垣曲舜的传说
舜的传说广泛流传于垣曲县历山镇周边区域,主要分布于同善村、神后村、南堡村以及皇姑幔、历山舜王坪等地。舜乃上古五帝之一,尧王禅位之前曾长期在历山耕作,恪守孝道,为世人所称颂,《尚书》、《墨子》、《孟子》、《竹书纪年》、《史记》、《水经注》、《平阳府志》、《山西通志》等书籍中均有相关记载。历山舜王坪的舜庙创建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但从历山镇同善村现存的明代“帝舜故里”及明万历三年(1575)和清康熙二年(1663)重修舜井纪念碑的碑文来看,早在明、清时期,历山镇已被公认为是舜活动所在地,并且围绕诸冯山、舜井、负夏城(今同善村)、皇姑幔、历山舜王坪等地,产生并流传了许多关于舜的故事,这些传说从内容上
夏县蛤蟆嗡
蛤蟆嗡是流传在山西省夏县祁家河乡西山头村一带的传统小剧种,据已故老艺人杨红俊生前追忆,蛤蟆嗡约形成于光绪初年,属于南北方民间俚曲相互融合的产物,后因胡琴手杨学银自制成一种能够演奏出蛙鸣般声响的胡琴进行伴奏,遂取名“蛤蟆嗡”。清末民初,蛤蟆嗡有了较大的发展,曾有过20余人的“自乐班”,购买戏箱,在舞台上进行演出。它的音乐分为唱腔-乐曲牌两大部分,属于套曲体,根据唱词的格式和不同的情节套曲演唱。主要曲调有《扬高调》、《花鼓调》、《莲花调》、《阴丝调》等。乐队分文武场,文场只有两把胡琴和一把四胡,声音清脆,悠扬;武场有大小板鼓、铙钹、小云锣、小跋等,声音慷慨激昂,雄壮有力。锣大于蒲剧马锣,锣中心有
稷王的传说
稷王传说主要以姜嫄履帝迹生弃、后稷教民稼穑为中心内容,流传于稷山县及其周边地区。稷山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农业始祖五谷之神后稷曾在此教民稼穑,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的先河在这里开启,境内有全国最大祭祀后稷的庙宇——稷王庙和稷王山、稷王塔等,周边县区还有相关遗址,如新绛县阳王的稷益庙、闻喜县后稷被弃的冰池等。后稷的降生和首肇农耕的传说古老而优美,距今已4000多年,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英雄传说之一。它以极具传奇色彩的文学形式,曲折地反映了华夏民族从远古蛮荒时代人们过着没有保障的采集渔猎生活,到后稷培育五谷、教民稼穑,开创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富裕文明的农耕生活,这一质的飞跃和变革的壮丽
垣曲曲剧
曲剧,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是在河南当地流行的鼓子曲和踩高跷表演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盛行于河南及山西南部的垣曲县境内。民国初年,曲剧由河南传入山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垣曲县的蒲掌、英言、窑头等地隶属河南省王屋府管辖,与河南的渑池、新安隔河相望,相互来往密切。是时,有英言越调曲子班、峪子村曲剧班常年在垣曲县演出,后在河堤、南堡等地也相继出现。曲剧的前身为高跷曲子,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分为两大流派,即“南阳曲子”(大调曲子)和“洛阳曲子”(小调曲子),曲牌有150多个,其中[银纽丝]、[太平年]、[汉江]、[书韵]、[诗篇]、[满州]、[剪剪花]、[阳调]、[慢垛]等等较常用。代表剧
绛州皮影戏
影戏,即皮影戏,又叫“灯影子”,是用牛皮雕刻人形物状,借灯光在幕布上显影的一种民间戏剧,相传源于汉代。诗载:“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制乐传于百姓家。”唐、五代时,佛僧以素纸剪刻影人,诵法念经,超度亡灵。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载:“每一方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影聚人。”反映了皮影在北宋时的演出盛况。元、明时期,皮影不仅在我国广泛流行,而且传到国外。清代各地影戏班社林立,演出风靡一时,遍及全国。绛州影戏便是在此时由陕西韩城一带传入的。绛州影戏以碗碗腔入曲,属于板腔音乐,用小铜碗碗击拍而伴奏。影戏的主要乐器有小铜碗碗、板鼓、截子、手
晋南土布织造技艺
晋南土布织造技艺,是随着棉花栽培和棉纺织技术传入黄河流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今天在黄河流域中东部的永和县,这一传统技艺仍然保存完好。“晋南土布”既是当地民众床单、被褥的当家材料,又是旅游纪念品的“宠儿”,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土布织造的基本工序有弹花、搓花卷和纺棉等。主要工艺有纬线制作、经线制作和上机织布。其中,缠拐子、浸线子、蹾线子、晒线子、拉线子、解线子、卷线子等工序具有比较大的操作难度,既需要织工具有娴熟的技术,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丰富的经验。所以,一直以来晋南土布织造技艺都是农村妇女通过身传口授加苦练而得以传承。20世纪六七十年代始,土布生产逐渐淡出基本生产领域,仅
绛墨制作技艺
新绛县古称绛州,制作绛墨是该县的传统产业,过去常当作贡品,被文人墨客赞誉为“落墨似漆,万年存真”,百余年来受到群众追捧。绛墨传统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汾河下游与新绛县相毗邻的襄汾、侯马、稷山一带,其中尤以積文斋笔墨庄制作的绛墨最为有名。绛墨常用的材料有皮胶、油烟、冰片、麝香、朱砂等。绛墨捶打是力气活,生产工人仅捶打一项就要百遍,揉与压需用巧劲,只有这样制作出来的墨锭才能质细蕴光,不胶不涩;研墨写字,乌黑铮亮,挥毫作书,不浸不晕,经年不衰,字迹如新;泼墨画画,幽香淡浓,尽如人意。绛墨生产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现今,積文斋的技术掌门人张永福老生先年岁虽高,但还亲自操作,并授技于女婿王中升,意将此项技艺
运城绒绣
绒绣是一种传统的美术制品,它运用独特的“色渐变网点过度”和12种针织手法,巧妙地将形、色、光融合,使作品形象逼真、神态活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运城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古称河东,是关羽的老家。传说关夫人刺绣精美,绣娘们为纪念关羽夫妇,便将这种民间刺绣称为“关圣绒绣”。运城的绒绣艺人用祖传的绒绣技艺,多变的针法,创造性地发展了绒绣艺术。运城市盐湖区绒绣艺人李淑叶的绒绣活在当地首屈一指,她自幼随母亲学习刺绣,并在传承传统刺绣的基础上,用多达百余种不同色彩的纯毛绒线,使绒绣艺术品达到了忠实原作,胜于原作的艺术效果。她创作出的绒绣艺术品《奔向新纪元》、《三代伟人》、《关帝》、《桃园三结义》、《关公千里
永济扎麦草
麦草画,俗称扎麦草,在我国北方部分区域广为流传。近几年,永济市民间艺人进行改革、发展、提高,使麦草画由单片变多片、由单层变多层、由单色变多色、由平面变立体,形成系列产品,受到国内外客户的青睐。麦草画取材方便,用料普通,工具简单,它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往往要经过剪、劈、泡、刮、裁、贴、烙、烫、画、染、装等几十道工序,题材有花鸟、人物、动物、山水、建筑等。麦草画民间风味浓厚,装饰性强,是厅堂挂件、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但由于麦草画制作系纯手工操作,工序繁杂对技艺要求很高,而且还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因此,技艺传承难度很大,急需抢救与保护。
绛州木版年画
绛州木版年画起源于北宋,兴盛于清朝中叶,是在传统雕刻印刷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艺术。历史上的绛州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江苏桃花坞、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齐名,代表作有《春牛图》、《四季美人》、《猴子抢帽》、《馗头》等等。绛州木版年画的刻版印刷技艺十分繁杂和讲究,从起草绘图到最后印制出一幅年画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既要有高超的绘画水平,又要有不俗的刻版技艺,还要熟练掌握套版印刷的窍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绛州木版年画在内容、题材、形式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造型以线描为主,品色套印补充,衣物多套印,面部多施晕染,色彩典雅端庄。画面主题突出,人物洗练传神。它的绘画、刀刻,线条细腻、手法独特
稷山螺钿漆器髤饰技艺
螺钿漆器是汉族传统漆器品种之一。螺钿又名螺甸、螺填、钿嵌等,分硬螺钿和软螺钿两种,主要取材于蚌壳、鲍鱼壳和贝壳等,将其磨薄磨光加工成硬螺钿片或是通过泡制加工成软螺钿后,具有美丽的珍珠般的光泽。螺钿漆器自唐代开始兴盛,宋、元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唐代镶嵌螺钿的贝壳片较厚,至北宋始将贝壳片研磨,截切成薄片,作品更为精细。在明、清两代,镶嵌螺钿漆器又饰以金银箔和金银屑,使之更为绚丽。稷山螺钿漆器在用料方面颇为讲究,使用天然大漆、螺钿(软、硬)、贵金属和木、纸等为原料,而且在制作工艺上细致复杂,经过选型、手工纸胎、设计图案、多次髹漆、螺钿镶嵌、油面推光等数十道繁杂工序,制作出的产品,外观古朴雅致,构造精
垣曲炒粸制作技艺
炒粸是流行于山西省垣曲县境内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具有养胃健脾之功效,深受群众欢迎。垣曲炒粸选用当地优质的小麦做原料,经过观音土炒制而成。炒粸颗粒大小均匀,面黄焦脆,口感颇佳,老少皆宜,吃起来让人回味无穷。垣曲炒粸品种繁多,主要有花生炒粸、核桃炒粸、芝麻炒粸等。垣曲炒粸属于当地传统小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养胃补脾的功能,可帮助出门远行的垣曲人解决在外水土不服的问题,也是民间亲朋好友互赠的佳品。随着时代的变迁,垣曲炒粸只有在农村还有些许老年人擅长制作,年轻人多嫌其制作繁杂,不屑于学习,炒粸这一传统手工技艺与当代生活渐行渐远。
垣曲花敲鼓
花敲鼓,亦名花庆鼓,由于演奏时不用锣镲伴奏,以革、木敲打为特色,又称“干鼓”,是流传于山西垣曲各地的民间音乐表现形式。花敲鼓在演奏中尽量发挥鼓的优势,充分挖掘鼓的潜力,击打鼓的所有部位,甚至连鼓环、鼓钉都打遍。表演时用鼓24面,代表24个节令。演奏时,中间4人手捧拍板(俗称夹板)、梆子作舞,象征牛、虎、狮子、麒麟四兽,四兽的寓意取牛之忠、虎之猛、狮之威、麟之祥。花敲鼓至今仍保留着夹板演奏的古老习俗,据唐杜佑《通典》记载,夹板“长阔如手,重十余枚,以苇连之,击以代拍”。当地宋金墓葬也发现有拍板砖雕,说明唐宋时民间乐器中已广泛使用拍板,而目前锣鼓中保留拍板的只有花敲鼓。一般锣鼓都以锣打节拍,而花敲
夏县宫灯(柴森宫灯)
山西省运城地区的制灯历史悠久,最为著名的有夏县和新绛两地。据载,唐代薛村(属运城管辖)灯就已成为贡品进入宫廷,此后,这一带的制灯技艺薪火相传,不断创新。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推崇,夏县地区的宫灯产量大增,可谓盛极一时。千百年来夏县宫灯制作不断发展创新,其间不乏名手巧匠才思敏捷者,为其技艺的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夏县宫灯应用于传统祭祀活动、各式庆典、元宵节庆、迎神赛会等民俗活动中,以木制雕刻工艺灯为主,它将抽象构成复合装饰和光动机制融于一体,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综合空间艺术产品。夏县宫灯上的雕刻一般以龙凤等吉祥题材为主,辅以优美舒展的植物题材,显得富丽精致而又典雅怡人;宫灯上的彩绘一般绘有仕女
马拉鼓车
马拉鼓车,又称车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鼓乐,兴起于闻喜县北垣镇,现仅流传于凹底、薛店、阳隅以及新绛县、稷山县汾南一带。马拉鼓车是远古农耕文化及冷兵器时代战争遗留的产物,约在明末清初逐渐形成规模,是一种民间百姓自发组织的即兴庆祝、娱乐的一种鼓乐,用于一年一度的“祈年成”和“庆丰收”。《闻喜县志?礼俗》记载:“古时村各有迎神之俗。凡轮值之社,及沿定之期,锣鼓外必闹会,有花车、鼓车,皆曳以大牛。”马拉鼓车基本形式是由古代战车演变而来的,最早是古代载重量最大的木制大车,车身车辕一体,车宽约五尺,长约6尺有余加上车辕约丈二,车身高与人齐胸,辕干用以配套辕马抻辕驾驭,辕上另置数环可配置帮拉稍马使用,后来,用
西石霸王鞭
西石霸王鞭是流传于垣曲县古城镇西石村一带的民间舞蹈形式,关于它的起源民间主要有四种说法,即赵王石勒说、宋代镖师说、西楚霸王说、游戏娱乐说。清代,西石霸王鞭表演已日臻娴熟,民间会舞鞭者甚众,多为青中年人和儿童,且全为男性。是时,西石霸王鞭表演共25场,场场不重样。清末到建国前夕,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许多舞鞭技艺失传,流传到今天仅8场,主要有风绞雪、剪子观、双人抡、双蛇蜕皮、大分局、六踢脚、两头抡、大十字调。西石霸王鞭又名“打花棍”,是一种列队的舞蹈形式,由35人组成,舞者手持单鞭或双鞭,表演动作主要有摇鞭、跌脚、跺脚、纵身、腰翻身、二踢脚、逶鞭、击臂、击腋窝、击肩、叉腰、缭绕、滑鞭、跨步、挡
走兽高跷
高跷走兽是稷山县阳城村一种独有的汉族舞蹈表演形式,每逢农历闰年正月廿九举办庙会时为祭祀火神而献演,意为驱邪避妖,战胜灾难,自清雍正年间开始盛行,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高跷走兽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需要两个演员通力合作,将制兽艺人的精湛技艺与高跷演员的精彩表演完美地结合。表演时,他们依据所扮角色画着脸谱、穿戴着走兽道具,足踩高跷,同演骑兽状,在锣鼓、花鼓等传统打击乐器的伴奏下边舞边行,气势宏伟,十分壮观。高跷走兽的主要道具是走兽,其形象基本都是古时流传下来的,虽经多次修补,原貌仍存。其兽头和兽身均是有技艺高超的师傅先做出模型,再用麻丝、麻纸、细绳、细竹、铁丝、布料等缝制和绑缚而成,并涂以五
北垣花鼓
北垣花鼓是流传于闻喜县凹底镇栗村(北垣是地域统称,由凹底、薛店、阳隅三个乡镇构成,位于闻喜北部)周边地域内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一般活跃于逢年过节、赶庙会、镇宅以及生日祝寿、婚宴、-等节庆活动,春节和元宵期间尤为盛行。北垣花鼓为硬锤打法,传统表演一般为四个或八个演员,主角是一名鼓手,同时有四名或六名舞女各执手锣,既伴舞又伴奏。每自然段演完后,或是伴舞者边歌边舞,歌唱一段朗朗上口的民间小调,或是鼓手即兴吟念快板,内容大部分是触景生情,夸赞一类的顺口溜。乐器配置上除花鼓外,另有大锣一面,大钗小钗各一个,手锣四个或六个。花鼓曲调多采用民间小调、歌谣,如剪花调、玩秋千调、绣荷花调等,有时是即兴创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