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 > 巴彦淖尔特产
巴彦淖尔民俗文化
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的盛大会。“那达慕”意思是“娱乐”和“游戏”。通常须看当年的牧业生产情况,一般是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小开就是指在旗(县)、苏木(乡)开,或嘎查(村)开,或个人筹办,百二八十人开;大开就是指盟(专区)里开,参加者有几万人。旧时,举行那达慕大会时还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祷神灵保佑,祝福草原牛肥马壮,人畜两旺。夜间,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围着篝火,伴随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男女青年翩翩起舞,放声歌唱。这种热闹的活动往往通宵达旦。那达慕大会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古代蒙古族的每个家族,为了检查自已的势力,维护或分配草场,每年都要聚会一次,大家在一起欢乐游玩。后来,随着
乌拉满族秧歌
唐代渤海国流传一种叫作“踏锤”的民族歌舞,是満族秧歌的起源。満族秧歌亦称“鞑子秧歌”。鞑子秧歌中鞑官官服背后绣“银牌天使”四字,则源于辽代有向女真族索贡海东青的使者号称“天使”,佩银牌。可见其历史久远。近代以来,伴随山东、河北、山西等地流民的迁入,内地秧歌传入吉林。満族秧歌对内地秧歌的美学观念及其音乐、舞蹈形式有所借鉴,并承袭了满族歌舞“莽式空齐”及萨满舞蹈的传统风韵,着重表现満族生活习俗,逐渐形成了当代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乌拉満族秧歌。満族秧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的舞蹈以表现満族习俗的“吉祥步”动作贯穿始终,男、女同走的“吉祥步”表现着吉祥如意、相互祝福之意。“逗鹰”、“放鹰”
乌拉特民歌
乌拉特民歌的历史渊源,要从乌拉特蒙古人从呼伦贝尔草原迁徙到此定居生活讲起,1648年乌拉特蒙古部落受清朝指令迁徙到现今的乌拉特地区镇守疆域,从而乌拉特民间文化艺术也将随着迁徙流传到西部,成为西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乌拉特民歌大部分从东北带传过来,并与隔河相居的鄂尔多斯民歌文化长期交流相溶出现了很多相似而相近的民歌。直到十八世纪上旬,乌拉特地区随着宗教信仰的盛行,各大庙宇的建起,民间文化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民众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及生活当中都渗透着深刻的藏传佛教信仰教理,庙宇高僧1利用心领神会的民间歌曲这种特殊影响力和感染力、渗透力,把宗教理念的教化转变为歌声来影响百姓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