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吉林省 > 松原特产
松原民俗文化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它的造型、制作材料,还是它的音质音色、音乐表现风格和演奏方法,均体现着蒙古族的性格内涵,充分反映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历史形态,表达着蒙古族对自然宇宙哲学性的思考和体悟。蒙古族马头琴历史悠久,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马头琴就已存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马头琴形成了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不同流派,这些流派又与蒙古族内部和外部的聚散离合以及历史变迁密切相关。可以说,马头琴伴随着蒙古族从草原和历史的远处一路走来,其中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马头琴不但在一些正式和隆重场合演奏,也出现在民间的婚典仪典和亲友聚会等日常活动中;既可为歌伴奏,亦可独奏曲目。马头琴具有深厚的社会和民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前郭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蒙汉等各族人民长期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地域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具影响、流传最为广泛的就是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关于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渊源,《吉林蒙古族民歌及其研究》、《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集》两书中的观点认为,清代的郭尔罗斯前旗是哲里木盟盟府的所在地,是十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蒙古族民间艺人在这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为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的产生、发展、繁荣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而且,由于清朝政府“移民实边”的推行,促成了“文化北移”现象。受这一现象的冲击,郭尔罗斯农业人口不断增加,促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所在区域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月亮泡周边地区。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泊,也称之为“圣洁的湖泊或圣水湖”。蒙古族历史上崇拜天地山川,素有祭天祭山祭水之俗。1211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铁骑征灭金国的塔虎城(新泰州)后,向前行军途中,在查干湖东岸山地,一眼望见查干湖,随将九翼大军立足青山头上,行九九礼,祭祀大水泊—查干湖。于是祭湖、醒网仪式逐渐固定化和民俗化,冬捕前要祭网—醒网,形成了神奇的冬捕习俗,在查干湖世代传承。查干湖方圆几百里,在滴水成冰的冬季湖面是平展的明冰。鱼是喜群居的,入网口选准了,有捕不完的鱼;入网口选错了,只是空荡的水。历经无数幸运与无数晦
蒙古族婚俗
蒙古族传统婚礼习俗,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历史悠久,世代流传。自古以来,当地蒙古族聚集的地方,民间始终保持着古老的郭尔罗斯蒙古族特色的传统婚俗。在氏族社会时,蒙古人认为氏族内所有成员来自一个共同祖先,氏族内不能结婚和同婚,特别是王公贵族都隔旗结为婚缘。蒙古草原广袤辽阔,居住分散,娶妻或嫁女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女儿出嫁后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与父母兄妹再见面,因此娶亲成了男婚女嫁的喜事和亲人分别的悲事。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前郭尔罗斯的蒙古族,在婚嫁时,自然要用歌唱去表达这种喜庆和悲伤,于是产生了婚礼歌。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产生了半职业性的婚礼祝词家,男方和女方“贺勒莫沁”,双方都有歌手和“贺勒莫
马头琴制作技艺
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用马头装饰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马皮蒙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马头琴mǎtóuqín[abowedstringedinstrumentwithascrollcarvedlikeahorseshead]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用马头装饰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马头琴马头琴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
安代舞
蒙古族民间舞蹈艺术之一的安代舞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历史悠久,世代流传,并且正在普及发展壮大。1989年第4期《民间文学》发表了由特木尔巴根讲述,苏赫巴鲁、王迅采录的安代舞的起源,从中得知安代舞最初是起源于郭尔罗斯前旗,发起在库伦,盛行于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安代舞是随歌而舞,边唱边舞,歌舞结合的一种舞蹈。安代舞的舞步是以“踏足”、“顿足”、“甩巾”及自然圆圈以形为特点,承袭着蒙古族古老饶树踏地而舞的习俗,动作粗犷、豪放,又不失抒情、优美。其主要风格特点:“甩巾轻搭肩,起步必踏足,头身随手摆,舞姿爽且美。”安代舞在发展中,由原古朴踏地舞的喜庆内容,融合了蒙古
郭尔罗斯秧歌
秧歌,是中国(主要是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北方诸民族盛行的娱乐舞蹈形式。它原为模仿稻作劳动的一种原始舞蹈,后来成为农闲或年节期间的化妆广场表演形式。清代中期,随着内地居民继续向漠北的迁移,郭尔罗斯开始出现秧歌,逐步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城乡各地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早期的秧歌,是城乡居民自发组织开展。参与人数不多,多半是一支队伍二、三十人。改革开放以后,秧歌发展成为重要文化活动。秧歌表演形式有地蹦子秧歌、高跷秧歌、舞龙、撅杆、跑旱船、老汉背妻、猪八戒背媳妇、傻柱子等,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今天的郭尔罗斯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
陶克陶胡
《陶克陶胡》是人们为了纪念陶克陶胡这位用自己生命保卫家园的民族英雄,创编了蒙古族琴书。陶克陶胡是历史上少见的率军起义以胜利告终的的民族英雄。首创者为民间艺人孝兴阿。内蒙古科左中旗的嘎达梅林,在听了关于陶克陶胡英雄事迹的这部琴书和民歌后造反起义,成为了民族英雄。随后,产生了民歌《嘎达梅林》。2011年5月23日,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申报的“陶克陶胡”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源流第一代:孝兴阿(1876年9月—1951年11月),蒙古族,陶克陶胡笔贴士。第二代:康哈日巴拉(1898年2月-1969年12月),蒙古族民间艺人。第三代:白音仓布(1900年2月—1991年
蒙古族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艺术在前前郭尔罗斯源远流长,是古老萨满神词逐步民俗化的产物,融汇了蒙古族史诗说唱、祝赞词、好来宝、叙事民歌、祭祀音乐以及北方汉族曲艺等各种艺术精华而产生和发展的。是蒙古族民间艺人,用四弦琴为伴奏乐器,说唱故事的一种曲艺形式。由以“潮尔”(马头琴)为伴奏乐器的说唱艺术“陶力”(专门说唱诗史的艺术形式)发展而来,并逐步取代了“陶力”,形成了以“胡仁”(四弦琴)为伴奏乐器的说唱艺术。乌力格尔蒙语意为故事,伴奏所用四弦琴蒙语叫“胡仁”。所以乌力格尔又称“胡仁乌力格尔”。它不同于蒙古族好来宝。好来宝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以四弦琴等乐器自行伴奏,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唱词多为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鹿棋
鹿棋,蒙语称“宝根?吉日格”,起源于七八世纪。是蒙古族传统娱乐项目之一。古代游牧人的娱乐活动,除了赛马、斗骆驼和舞蹈之外,还有鹿棋等娱乐活动。在古老的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草原上,都发现了古代的鹿棋岩画。岩画上的鹿棋棋盘呈方形,纵横线各五条,交叉成二十五个点。蒙古族鹿棋简单易学、启迪智慧,深受人们喜爱,已流传千余年。前郭尔罗斯蒙古族鹿棋的棋子分为鹿(蒙语称“宝戈”)和狗(蒙语称“脑海”)两种,棋盘上有山(蒙语称“乌拉”)和原(蒙语称“塔拉”)。根据棋盘上“山”的多少、“原”的大小,以及棋子的数量不同,可以把鹿棋分为两个鹿二十四个狗的鹿棋和四个鹿六十四个狗的鹿棋。而在郭尔罗斯地区,民间广泛流传的是两
蒙古族长调、短调
长调,蒙古语称为“乌日汀?道”。短调,蒙古语称之为“宝古尼?道”。二者为蒙古族民歌典型的演唱方式。蒙古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并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蒙古族长调、短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根据《魏书?高车传》等史书的记载,蒙古族长调很可能产生于迄今至少也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高车人中的乞袁氏。蒙古人占领历史舞台的蒙古帝国及其鼎盛时期,蒙古族民歌的长调、短调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在蒙元时期或前后影响到了很多其他民族、地区和国家。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大的篇幅,节奏自
蒙古族好来宝
好来宝又译作“好力宝”,系蒙古语译音。意为“连起来唱”或“串起来唱”,是蒙古族传统的曲艺形式之一。好来宝是由“潮尔”(马头琴)为伴奏乐器的说唱艺术“陶力”(专门说唱诗史的艺术形式)发展而来,一般以“胡仁”(四弦琴)为伴奏乐器的说唱艺术。好来宝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唱词为四句一节,押头韵。或四句一押韵,或两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情形。所表演的节目,篇幅可长可短,艺人们往往即兴现场编词演唱。内容既可叙事、又可抒情,有赞颂,也有讽刺。从而使表演具有风趣幽默、节奏明快、又酣畅淋漓的特点。好来宝题材多样,除一般的儿女风情、世态变化和知
蒙古族那达慕
“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游艺的意思。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最早记载那达慕活动的是畏兀儿蒙文。当时那达慕祝颂词中说:“得心应手的马头琴声,悠扬动听;洁白无瑕的哈达闪闪发光;传统的三项‘那达’、接连不断;蒙古族力士,整队上场”。公元1225年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上记载: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剌子模后,在布哈苏齐海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以庆祝胜利。清代,那达慕逐步演变为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草原盛会。其规模、形式和内容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当时,郭尔罗斯境内的蒙古族王公贵族,由旗或各个努特克、苏木为单位,每年或三年举行一次那达慕大会,对得胜者分别奖给全鞍马、牛羊等奖
蒙古族射箭
蒙古族的善骑射和尚武习俗,是渊源于战争和狩猎。射箭在蒙古族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射箭活动得到迅速发展。射箭比赛,蒙古语称“苏日哈日布那”。神射手在草原上享有很高的荣誉。古代,在勇士的名字后面常加上“莫日根”或“-”,蒙古语的“莫日根”一词,有神箭手的含意。古代,蒙古族射箭使用的是牛角弓、皮筋弦、木制箭,射程只有一二十米远。现在的弓箭已经由钢弓、塑料弓、尼龙弓、玻璃弓、金属箭所代替。箭靶是用五种不同颜色涂成的“毡片靶”,靶中心是活的,箭射到中心就会掉下来,还有一种比赛是不设箭靶,从几十米远处射击地面上的目标,目标是堆砌起来的实物,呈塔形,射中目标为胜。比赛分静射
盅碗舞
盅碗舞是自娱性的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亦称打盅子,原是喜庆节日中由男艺人表演的单人舞蹈。表演者双手各持一对盅子(极小的酒具),用食指、无名指夹位上面的盅子的边缘,中指扣于碗内,大拇指托住下面的盅子,使两盅子之间留有空隙以碰击作响,当表演者和着乐曲的节拍轻抖双腕时,盅子即发出细碎、轻脆、银铃般美妙的声音,是一种技艺性很高的表演形式。盅碗舞的特点是肩部动作多。这是因为生活在大草原的蒙古族白天骑马、套马、剪羊毛、挤奶、摔跤等动作都要动肩,所以形成盅碗舞的动作多以上半身为主。在过去,草原上表演开始时,艺人坐在地毯上轻击盅子,徐缓起舞;站起后双臂或伸或屈,或在胸前环绕,并在时进时退或绕圈行走的表演中,让动
筷子舞
在郭尔罗斯,筷子舞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两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细头,击打筷子的粗头。动作有双手胸前交叉击打筷子,也可击打双肩;双手腹前交叉击打筷子;双手胸前击打筷子;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地面蹲转;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脚下舞步有平步行进与后退,亦有点地步行进后退,或各种转和跳跃动作随舞者即兴而做。慢舞稳重深沉,快舞则飘洒矫健。情绪高昂时筷子绕身飞舞,可在各种动作上击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场面轻松热烈。后-艺工作者的艺术加工,将单手执筷子改为双手执筷子。盅碗舞、筷子舞都是自娱性的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是一种技艺
蒙古族“查干萨日”
“查干萨日”系蒙古语的汉文音译。蒙古族崇尚白色,蒙语中“查干”是有着“白色”、“圣洁”和“开始”等含义的多义词。“萨日”即月份之意。“查干萨日”意为春节、白色的新年或新年的第一个月,因此也译作正月(农历首月)。吉林省前郭尔罗斯的查干萨日项目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蒙古族“查干萨日”习俗蒙古族过春节分“送旧”和“迎新”。腊月二十三要先打扫卫生清洁庭院,到傍晚要“祭火”。蒙古族认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宗接代、兴旺。烧完祭品后,全家进餐。有的把生于祭品送给附近亲友吃,该习俗具有古老萨满宗教的色彩,自古沿袭至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遵循祖辈留下的过年习俗,形成有地域特色的春节习惯,喜度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