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特产
常州市民俗文化
白太官传说
白太官传说在常州及其周边部分地区妇孺皆知,影响深广,并有多种版本流传和记载,其内容之丰富,数量之多在常州诸多人物传说故事中首屈一指。据民国5年(1916年)续修的常州《晋陵白氏宗谱》记载,白太官“公讳德祖,字云来,太官其号也”。江苏常州府武进人,生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卒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系明刑部尚书白昂族裔。白太官幼年辍学,少年时习练拳勇,青年时身怀武功绝技,行侠仗义,扶贫济困,兴办义学,名扬江湖。白太官曾应征江淮“三十二奇士”,跟随名将年羹尧出征西域,屡建奇功,然中年时则隐居江南。白太官与当时的女侠吕四娘、大侠甘凤池等齐名,被近代史学家称为清代八大侠之一。据考,白太官的传
冻煞窠
傩,是我国一种极为古老的文化现象,始于周代,为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迎神,驱除疫鬼,祓除不祥的祭祀风俗,称为“傩祭”。傩祭时,配以乐舞。流传于常州溧阳社渚一带的“冻煞窠”,即由“傩祭”演变而成。乘马圩属湖泊低洼地区,明代之前,一遇连天暴雨,便泛滥成灾。故而,民间有句顺口语说:“宜兴、溧阳,总久不长,东坝一倒,变成汪洋”。明朝建立以后,为彻底解决患问题,明太祖朱元璋和宰相刘伯温部署筑东坝,其后,乘马圩一带成了真正的鱼米之乡。当时有位渔民在胥河捕鱼(伍子胥开的河叫胥河),捕鱼人起网时,网内有张观音像,捕鱼人将它丢在河内,第二次起网时,那像又在网内,捕鱼人说:“你老人家是吃素的,我是吃荤的,你愿意吃荤就
常州滑稽戏
滑稽戏是在民国初期,由江浙曲艺独脚戏吸收中外喜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艺术元素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它广泛流行于江苏、浙江、上海的许多地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和欢迎。滑稽戏的形成和发展同文明戏、独脚戏等有着紧密的内在关系,所以,滑稽戏又称通俗话剧、滑稽话剧、什锦歌剧。早期,滑稽戏常以独脚戏、谐剧等形式流动演出于各茶馆、茶楼及各类游艺所。20世纪30年代,通过滑稽大会串等活动,逐步推出一些大型剧目。民国26年,常州滑稽剧团的前身——天宝剧团成立。四年后,天宝剧团的主要演员杨天笑、赵宝山等人参加“上海市滑稽公会特别大会串”,演出《一碗饭》。会串后,天宝剧团又精心编排《一碗饭》,广泛热演于沪宁沿线诸
常州堆花糕团
堆花糕团的产生源于江南地区百姓对美的追求和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据常州多种地方史料记载表明,常州堆花糕团的生成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它是长时以来,聪颖智慧的江南人在民间形成的米粉、面粉制作工艺与造型艺术相结合的一种独特创造。常州堆花糕团不但品种丰富多样,造型奇异多姿,色彩绚丽明艳,是馈赠亲友的佳品,而且还承载着不可或缺的祭祀供奉功能,是民众祈求平安,寄托祝福,寻求精神慰藉的物化形式。堆花糕团在常州广泛流传于新北区薛家、武进区牛塘、天宁区雕庄及戚墅堰等区、镇,其中尤以新北区薛家一带为最盛。常州堆花糕团分为食用和非食用的供奉、馈赠物品,主要应用于百姓建新房上梁、老人庆寿和祭拜神灵等场合。常州堆花糕
白龙观道教音乐
白龙观位于常州武进横山桥镇,在横山风景区紫霞峰南黄猫岭东面,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达三万余平米,亭台楼阁,依山而建,山环水抱,气势非凡,候鸟云集,四季花香鸟语,真可谓人间之佳境。白龙观道教音乐起源于东晋年间,兴盛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道教音乐的形式有声乐和器乐两类。声乐形式有独唱、齐唱和散板式吟唱。器乐形式又有鼓乐、吹打乐以及管弦合奏等。器乐形式常用于法事的开头、结尾、唱曲的过门以及队列变换、禹步等场面,而声乐形式则是斋醮音乐的主要部分。其声乐体裁主要有“颂”、“赞”、“步虚”、“偈”等格式。白龙观道教音乐主要用于玄门日诵,早晚念经及做阴事和阳事,阴事为超度亡灵,阳事为祈福迎祥
芙蓉荡湖船
芙蓉位于常州市东北部,因原镇址地处名闻遐迩的芙蓉圩而得名。芙蓉桥多,河道纵横,“十万八千芙蓉圩”显露出浓郁的水乡文化气息。因水而秀,因水而盛,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环境,亦由此催生出了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舞蹈——荡湖船。荡湖船,又称采莲船,是提灯赛会、大型喜庆、节庆活动中表演的最常见的舞蹈形式。在常州各辖市区农村均有流传和分布。据史料记载,荡湖船早在唐代已大面积流传,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据多位老艺人回忆,荡湖船在清代已盛行于常州地区各县属乡镇。芙蓉荡湖船的表演形式,受江南习俗的影响。表演时,表演阵容极为壮观,4只大荡湖船和8只小荡湖船同时铺开。每只大荡湖船中渔姑舞动花船,随着音乐,模拟水上驾
常州版苏东坡传说
常州是苏东坡的“第二故乡”。而常州人对苏东坡的挚诚亦是世间所少有的。在他处于危境和失意之时。朝中各式人等对他都避如蛇蝎,而常州和常州人,始终对他敞开温暖的胸怀。宋元符三年(1100)苏东坡被贬至海南儋州,无人相送。唯有常州人葛延之,不远万里,深入不毛,给他送去龟寿帽、百家衣、茶叶及笔墨等文房数宝,为他祷祝平安。苏东坡对于常州,则是一种伟大的文化力量。常州地区历来崇文崇艺。一位伟大的文人,在常州安居正是适得其所。苏东坡在一生中,11次来常州,既有访友叙旧,也有投亲小住,以至在常州民间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常州版苏东坡传说内容极为丰富。传说中所涉及人物、风物、名胜等都与常州有关。常州版苏东坡传说主要
跳祠山
跳祠山是流传于溧阳社渚刘家边村一带的传统祭祀歌舞,是有异于鄂、赣等地表演风格的一种特具苏南特色的傩舞。其历史悠久,并以齐整的阵容,优美的舞姿,华丽的服饰和独特的表演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这一宗教信仰舞蹈形式,形成了溧阳社渚地区民间艺术的又一亮点。刘家边村在西汉时期属于东湖地区,由于地处东湖下游,经常被洪水淹没。往往一到雨季,一片汪洋,弄得民不聊生。为了广大百姓的利益,张渤倾家荡产,发动群众,在江南一带开河筑坝,大兴水利,为治理水灾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劳累而死。为纪念这位治水功臣,刘家边村村民建起了普隆寺,人们在寺内供奉张渤的塑像,跳起了祠山舞,此后代代相传。据历史资料记载表明,跳祠山起源于唐代
常州版乾隆传说
传说属于我国民间口头叙事文学范畴。传说在故事情节方面具有浓郁的传奇性。而民间传说的流传往往带有鲜明的地域性。一些影响深远的民间传说常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乾隆在常州的传说就属于这种典型的产物。中国历史上,乾隆当政时,曾六下江南。这是我国大量史书、史志记载着的。乾隆本人也专门由此撰写了《南巡记》,总结性叙述了六次南巡的原因、目的及成效。据常州地方文献记载,乾隆先后亦有六次到达江南古城常州,而且几次都是由常州籍大学士刘纶陪同的。故而产生、形成了数十篇乾隆在常州的传说故事。乾隆传说的内容极其丰富。传说内容中所涉人物、地方风物、地名等都与常州有关系。乾隆传说的主要作品有《乾隆与篦箕巷》、《乾隆御封十
杨桥捻纸
杨桥捻纸艺术的生成、发展源于我国历史上的捻军。据史料记载表明,捻军的前身为捻子、捻党。捻党、捻子最早起源于明天启年间(1621年)。“捻”是皖北方言,通指“一束”为“一捻子”。加入捻子的人大多为贫苦百姓,而且捻子成员多为同一个宗族﹑祖亲﹑乡里,久之这些集合体便自称为“捻党”、“捻军”。这里的“党”之义为“乡党”,泛指乡里乡亲。每捻人数不定,数人,数十人乃至数百、数千人皆可成一捻。捻党初时从事打富济贫、抗粮、抗差等活动。为争取生存权利,反抗地主阶级的盘剥和欺凌,捻党不断汇聚力量,打击地方豪绅地主。他们采取行动前,一般要举行仪式,点燃捻纸,为鼓舞斗志,捻党人把打击对象捻成各种人物造型,并付之一炬,
常州豆炙饼制作技艺
作为常州著名的传统美食,豆炙饼以其香酥可口、老少皆宜的独特风味深受民众的喜爱,使得它数百年来一直在常州地区广为流传,成为名扬江南的素食佳品。豆炙饼分为大豆炙饼和小豆炙饼两种,大的形如银元,小的则如铜钱大小。在发展中,大豆炙饼后经常州西瀛里西园菜馆厨师加入多种作料发展成为“金钱饼”。据考,金钱饼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常州地方特色产品,历史悠久,一直作为民间祭祀用菜,是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由于它是一种香酥可口的豆制食品,便为人们广泛食用。200多年前,它因受到乾隆皇帝的推崇而成为一道御膳食品。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次次经过常州城。在乾隆丁丑二十二年一次,乾隆在军机大臣、文渊阁大学士、常州人刘纶的陪同下,在
东浦丝弦锣鼓
据考,东浦丝弦锣鼓生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因弦乐器上的弦为丝线,故称“丝弦锣鼓”。东浦丝弦锣鼓艺人口传“工尺谱”,即用“合四乙上尺工凡六五三”十个汉字来作音符两人一排,前半部为打击乐,依次为小锣、铙钹、大锣、大钹等,后半部为弦乐,依次为三弦、琵琶、二胡、四弦胡,另有笙、笛子等,每种器乐最少两人,最多12人。演出时,指挥鼓手将板鼓竖至头顶部位,用竹签敲响和相关动作为指挥号令。东浦丝弦锣鼓中表演的曲调称“十六调”(从一至十六),现工尺谱上有58种调。可循环反复,时间根据活动路程的长短而定。表演方式也较为灵活,有时弦乐停止由打击乐单独演奏,有时打击乐停止由弦乐单独演奏,这主要是因旧时活动路程较远或
金坛马灯
金坛马灯,是活跃在金坛城东朱庄村和指前庙圩村及洮西一带的传统舞蹈形式。据考,最早在朱庄兴起为清道光年间,延续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金坛马灯中除旗、伞、灯笼、牌灯和锣鼓等配套物件外,主要表演道具为马。马有9匹,其中1匹头马,4匹母马,3匹公马,1匹骚马。马由竹篾扎骨,薄纱布蒙裹而成,分成两截,前截为马头,后截为后身,前后两截内里各点一支蜡烛。表演时,前后两截相应固定在人的腰间并合成一体,表演者均为男性。从表演的内容上看,金坛马灯源于历史故事中的《昭君和番》。表演者的着装,均为古典戏剧人物装束,并以油彩重妆。护送昭君出塞的头马为红鬃马,状元打扮,长须飘飘,一派儒生气概;王昭君头戴紫金冠,高插雉翎
常州评话
常州评话,又称常州大书,是一种曾经广泛流传于常州及周边地区的传统曲艺品种,和苏州评话、南京评话、扬州评话等乡土评话一样,在艺术上一脉相承。据考,常州评话始于宋代中期,在生成、延续、传承的过程中,逐步与常州百姓的风土人情、方言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常州鲜明地域特征的艺术表演手法和风格。清末民初,常州评话处于一个全盛时期。当时,常州城乡各地茶馆林立,这些茶馆大都有常州评话的演出,如东门桥堍的悦和茶馆、南门广化桥茶馆、西门文亨桥堍近水阁茶馆、北门青山桥堍青山茶馆,还有新丰、狗肉桥、下街、德安、双桂坊等茶馆。几乎每天日夜两场,常演不衰,专业演员近百人,上世纪40年代,常州评话与常州道情的艺人们一起联手成立
金坛啷当
啷当原是盲人的一种说唱艺术,因在说唱此调的末尾常需要加:“哎哟一个啷当”的衬字,故而得名为“啷当调”。据史料记载,金坛啷当早在清代嘉庆年间就已十分流行,近代广泛流传于金坛、丹阳及周边地区,成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据考证,清嘉庆年间,南京城中的孤老盲人大都集中于瞽目院,瞽者,专指盲人。清末民初瞽目院解体,盲人分散各奔东西,往东南方向的盲人除少数流往浙江,大部分在金坛、丹阳、丹徒等地落户,这些盲人从此以说唱维持生计,续传承下来。其时,有个叫潘永福的盲人,为糊口度日,将祖传的啷当小调配上一些即时的吉祥之词沿乡卖唱。潘永福在演唱时,附带简单的敲击器具,其器具为竹筒和竹签,左手握竹筒,右手握竹签
常州八宝菜粥
常州江南八宝菜粥是在腊八粥的基础上传承而来的。“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亦称“腊八节”,常州民间素有吃腊八粥的风俗。早在三千年前,华夏先民就在秋收冬藏后,用猎取的禽兽和生产的谷类举行“腊祭”,祈福消灾。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人们将释迦摩尼的成道日腊月初八和“腊祭”联在一起,“聚万物而索飨”,吃腊八粥以纪念佛祖修苦行之果。旧时,常州天宁寺总会乐善好施,素有“铜锅煮粥,普济众民”的腊八习俗。至明代,朱元璋又以自己年少受苦时吃杂粮粥之由,倡导天下百姓以吃腊八粥为纪念。由此多种原因,吃腊八粥便成为广大百姓间承载古老历史内涵的民间饮食习俗。常州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和饮食文化传承史,常州人不单在腊八节煮腊八
浦河风筝制作技艺
风筝制作工艺、技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考,在我国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经有过多次的转换,其最初的功能是用于军事目的。及至唐代,传入民间。常州新北区西夏墅的浦河风筝制作工艺、技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从清末始,浦河的百姓就有喜爱扎制风筝、放飞风筝的习俗,世代相传,延续至今,使之成为一项独特的乡土民俗活动。风筝,在民间俗称为“纸鹞”、“鹞子”。浦河风筝以品种花色多、个体大而闻名遐迩。浦河风筝的种类有:龙鹞、蝴蝶鹞、八角鹞、美人鹞、双蜈蚣鹞、宫殿灯鹞、亮月鹞、蝙蝠鹞等近百余种。浦河风筝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龙鹞。龙鹞有408节,长达25
常州雕庄鸟笼制作技艺
据地方史料和多位艺人确证,常州雕庄鸟笼制作技艺、工艺形成于清同治年间,且历经140多年的历史,世代延续,迄今已传至第五代。古时常州东郊一带竹林成片,具有丰富的竹资源。及至清末民初,常州雕庄及周边地区逐次崛起50多家制作作坊和工场。规模日甚,产品畅销江、浙、沪、港澳及南洋地区,受到广泛赞誉。常州雕庄精品鸟笼以南方流派的方形笼为主,140多年来,素以选料考究,制艺做功精细,风格古雅精致,享誉中外。严谨而科学的传统工艺要求,确保雕庄精品鸟笼的畅销不衰。常州雕庄精品鸟笼制作是集选料、剖料、晾干、拉丝、起条、刨钻、打眼、打磨、抛光、镶嵌、雕刻30多种精湛工艺、技艺于一身的综合体。如脱水处理,工艺、打磨抛
太平龙灯
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肖巷村,是齐梁两朝兰陵之后裔萧崇道宜居所在地,亦是太平龙灯的发祥地。太平龙灯活动始于1644年(清顺治年间)。当时战乱频繁,加上天灾,百姓生活困苦。肖巷东湾村人以八卦阵中文王卦为阵势,创立了太平龙灯,以此祈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民生安康。故龙灯队取名“肖巷太平龙灯”。太平龙灯队队员均是罗溪镇谢氏家族后代,他们仰慕东晋时期明相(谢氏始祖)谢安。谢安虽为文官,但自幼熟读书,在淝水之战中以八卦阵布兵创下8万对80万以少胜多的显赫战例。谢姓后代一直以此为荣。所以太平灯队以八卦阵为主的阵势,有缅怀谢安之意。在服装设计上,也因为当年谢安殊死一战时士兵着白色战袍,龙灯队成员均穿带有八卦图案
老人山程氏中医世家
老人山程氏中医世家是江苏著名的专治伤骨疾症的医术翘楚,是我国传统医药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老人山中医伤骨疗法始创于清代同治年间。延续至今已传承六代,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老人山伤骨中医世家原籍为湖北襄樊,其后代于清光绪元年迁徙金坛老人山,故得名“老人山”。程氏家族世代习武,在练武中经常伤及筋骨。随着时的推移,为治伤疗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探索,程氏家族创出了一整套独到的治疗伤骨疾病的方法和模式。在百余年的实践中,程氏家族不断总结中医经验,研制出祖传秘方,坚持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的理念,针对各种疑难伤骨病症,运用了摸、捏、接、提、推、拿、按、摩八种正骨方法,并结合针灸、熨贴、药敷、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