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绍兴特产
绍兴民俗文化
青口皮纸制作技艺
青口皮纸制作技艺是一种在蔡伦造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手工造纸术。它的制作在诸暨有着悠久的历史,据1985年所编撰的《诸暨县志》记载:“宋时,诸暨已盛产纸,枫纸设纸局。明清时,造纸业相当发达,其中以五泄青口皮纸为最佳。青口杨氏皮制作技艺的鼎盛期是在清朝的乾隆年间,是中国造纸史上民间造纸为数极少的珍贵遗存。它的主要工艺流程是:蒸树、剥皮、烂浆、打料、清洗、操纸。青口杨氏皮纸纸质洁白坚韧,细腻耐磨,防蛀,不易溶化,能长久保存,古时就常被选为状纸、分家契约、家谱等重要文本用纸,也常用作窗帘纸、笠帽,上乘的还可以糊灯笼。2009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绍兴菜烹饪技艺
古越绍兴人杰地灵,物产富庶,民风淳朴,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绍兴人在这方热土上繁衍生息,演绎出在烹饪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用蒸汽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制法等河姆渡时期的古老文明,积淀成别具内涵的“壶酒兴邦”、“饭稻羹鱼”等典故、传说和生活风尚。它们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食俗,展现和揭示着博大精深的古越饮食文化,张扬着“民以食为天”这一代代相传的古训。绍兴菜源于民间,犹如水到渠成,有根可寻,有源好溯。其用料大多是当地的鸡、鸭、鱼、虾、蔬菜,或是自制的腊肠、酱肉等,讲究香酥绵糯、原汤原汁。从总体上看,绍兴菜巧借双味互补,重用黄酒增味,讲求细腻灵动。与其他菜系相比,绍兴菜更显清雅纯朴,崇尚自然,在江南水乡风味中独
西坑吹鼓亭
吹鼓亭,距今已有130年的历史了,其顾名思义就是供乐队抬着边走边演奏的一个彩色亭子,颇具艺术观赏性。鼓亭是由细木精雕细刻而成,呈六角四层,可拆可装。底层是一些寓意吉利、平安的楷书;第二层是山水、花鸟图案;第三层是戏剧人物画;第四层则是天上神仙之类的图画,亭顶飞檐翘角。每层六角配有彩球,每层门面配上对联、匾额,各层围有护栏,护栏雕一些吉祥图案。演奏时,前面四面旗子开道,锣、鼓装在鼓亭里敲打,吹、管、弦乐器围在亭两旁司乐。演奏的曲目主要是器乐曲《大辕门》,意在烘托将军出师、挥-马、战鼓震天动地、战马嘶鸣长空的雄伟气概;其旋律激昂慷慨,虎虎生威,急如暴风骤雨,又如千军呐喊、万马奔腾;缓时却又如行云流
丁家坞马灯
丁家坞马灯历史悠久,相传始于南宋末年:朝廷有位丁姓兵部尚书,为人刚正不阿,憎恶奸佞。因触犯皇上而遭贬,举家逃生到新昌县小将镇南洲村,其后人又于元代时迁移到城南乡丁家坞村。据传,他一手创编了舞蹈《马灯》调,还组织了《马灯》队,赴四村八乡表演。《马灯》的主人公选集了汉、三国、宋各代忠良以示歌颂,并将-求荣的毛延寿作为奸佞代表严加贬斥,人物形象一正一反,爱憎分明,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因而历经元、明、清、民国代代相传,至今未绝。1985年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省绍兴卷》。马灯又称调马,表演在锣鼓和唢呐交响的《骑马调》中开始。表演者分为马群甲、乙二组,马夫甲、乙各领一组,旗牌手四人分二行,双
上虞吹打
上虞历史悠久,文化兴盛。扎根于这块古老土地上的民间吹打,更是源远流长,积淀丰厚。从上虞出土的春秋陶扁钟、汉六朝的埙、五谷瓶上堆塑乐俑及青瓷谷仓上的弹瑟堆塑俑等文物,都见证了上虞民间吹打久远的历史。早在汉代,曹娥江上赛龙舟,以鼓乐协调节奏,鼓舞士气。曹娥之父曹盱即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曹娥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上虞民间吹打不断丰富发展。南宋已较盛行。明、清日趋繁华,达到鼎盛,这是上虞民间吹打的成熟时期。上虞民间吹打乐形式多样,特色纷呈。其组织形式称为“十番班”。上虞县志载:“迎神赛会中的鼓吹之人为‘十番’”。“十番”者就是“用十个手指头翻动”的意思。“十番班”演奏的人数可多可少,从六
童家岭罗汉会
旧时的绍兴县稽东童家岭,有一个舞拳弄棒,踢腿翻滚的杂耍组织——俗称“罗汉会”。罗汉会理既有年长的“大罗汉”,又有10余岁的“小罗汉”。罗汉会最出风头的是赶每年农历九月廿七的两溪舜王庙会。这时,六七名乐师、挑武器担的以及大罗汉们是步行去的。小罗汉则一律红巾抹额,打一英雄结,上扎两颗红绒球,穿着绣花边的裤子,由人用竹轿抬着去。从童家岭到两溪舜王庙需经十多个村庄,罗汉会每过一村均要表演并受到当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特别是村妇们见到活拨可爱的小罗汉,便—边往孩子的袋里塞油枣、蛋糕、桂花糕等好吃的东西,一边将小罗汉领进卧室,要他们在床上翻几个筋斗,以图吉利。罗汉会演出时均有乐器伴奏。在舜王庙的整场演出可长
安昌腊肠制作技艺
腊肠俗称香肠,因在腊月晾制而称“腊肠”。每到冬令时节,古镇安昌的腊肠挂满民居廊沿窗前、沿街廊下,是岁末年夜饭必备之菜,意味“长久团圆”。安昌腊肠制作相传明嘉靖年间。清时,安昌镇上仕宦商贾聚集,对酒席上下酒之物,颇为讲究。有人开始改进制作方法,辅以佐料,香味优异。民国时期,镇上三元楼、明华楼、萃茂昌、同茂泉等酒肆自行晒制腊肠、鱼干等作“酤酒坯”招揽顾客,生意十分兴隆。安昌腊肠以手工灌制而成,制作工序包括刮肠、选料、切丁、漂洗、腌渍、灌肠、晾晒等。其制作用料十分考究,均选用上等精肉(以后腿精为佳),瘦肥搭配,以当地绍兴酒、手工酱油、糖等为佐料拌匀后灌入薄如蝉翼的猪小肠内,分段结扎后晾晒5-7天后即
柯桥豆腐干制作技艺
柯桥豆腐干制作技艺始于明代,至清末民初成型,俗称“素火腿”。1928年的《旅行杂志》第二卷上有记:“过柯桥,农家提豆腐干,云集求售,每札售十铜元。闻之土人,本地所制,殊驰盛誉”。柯桥豆腐干以优质黄豆为原料,辅以为桂皮、大茴、丁香、冰糖、红酱、食盐、黄酒、酱色等。其制作工序繁多、特色明显、营养丰富,为绍兴一大地方名特产。柯桥豆腐干制作重工轻料、以工取胜,全部手工制作。传统的制作包括滤浆、烧浆、点花、上箱、划块、包裹、上榨、散包、出白、烧煮、焖焐、出道等12道主要工序,而其中的关键工序为点花。据旧传,它的制作过程共有72道转手,许多工序都很严密很有讲究。柯桥豆腐干始作者为老蒋元兴水作坊。鼎盛期
炼度宝幡制作
炼度宝幡制作是集剪纸、篾工、彩画、明火于一体的民间技艺,它源远流长,风格奇特。据考证其历史追溯到古代神仙和民间巫术,流传甚广。入宋,流传更盛,民国期间,其势更旺。直到当今,无论是大陆本土或港台地区,在黄簶类道,道场中炼图宝幡一应其旧。目前,绍兴县福全、杨汛桥等地均有技艺传人。据《绍兴县志》、《福全镇志》记载,越人自古好卜筮,盛行鬼神祭祀,故道教流传甚广。早在西汉居摄间(6-8年),南昌尉梅福去官弃家,传说遇仙人引渡,后成为神仙。在道教中,各种符、簶、经、忤中,炼度宝幡属上等珍品。而在修斋行道,超度亡灵的仪式中,非炼度宝幡莫属。炼度宝幡皆出自羽土之手,用剪刀在彩纸中剪成宝幡雏形,然后用竹篾搭成形
绍兴戏剧脸谱工艺
绍兴戏剧脸谱自明、清以来在绍兴地区广为流传的多种戏剧形式中的传统民间艺术。具有越俗民风的质朴,浓郁的地方人文色彩。既是绍兴戏剧文化艺术的价值,也是越文化之瑰宝。绍兴戏剧脸谱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形、神、意三个方面,具有相对独立的装饰性和审美性。形:根据演员的面部自然形态,按剧情人物个性进行色彩夸张而变形。通过程式化的主、次色彩,以线、点组成“形”的图案,反映脸谱的特有风格。神:脸谱的性格表现要符合角色的基本精神。以不同色彩的块、面、线、点来反映人物性格的特征。而以色彩的线、点组成的图形多为反映剧中人物的身份或职业的符号。意:脸谱中传神和寓意是相结合的。其色彩的图案往往会体现装饰性和夸张性的意义
欧冶子铸剑传说
欧冶子(约公示前519年—约公元前423年),又称区冶子,相传为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善铸剑,与另一冶工干将齐名(一说干将为欧冶子徒),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铸剑人之一,宝剑铸造业的鼻祖。少年时代,欧冶子从母舅那里学会了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刻苦耐劳,具有非凡的智慧。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显示了无穷威力。他曾为越王句践铸造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等五把大小不同的青铜宝剑,均“风吹断发,削铁如泥”,五剑齐出,五色毕现。今绍兴县平水铸浦岙、若耶溪、日铸岭一带,相传为欧冶子铸剑场所之一。《越绝书·外传记宝剑第十三》云
绍兴微雕
微雕是以刀代笔,以精细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微雕创作时,无法用肉眼看见,全凭艺人灵敏的感觉运刀,靠娴熟的经验创作,被称为“神刻意雕”,堪称“绝技”。2008年11月,被列入第二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鎲叉
戏鎲叉在明清时期就有,清后期至民国间盛行。旧时,绍兴的许多村社都有鎲叉会,在迎神赛会、殿庙会市时表演。戏鎲叉是各类“会货”里的一种,和戏彩瓶、踩高跷、大敲棚、鼓乐、吹号、放铳一样,是为了造声势、比技艺、赶热闹、聚人气,增加娱乐性。戏鎲叉可以一人单戏,也可以多人同戏,戏的人越多越热闹。戏鎲叉主要依靠表演者双手搓旋鎲叉柄,使鎲叉快速旋转,利用旋转形成的惯性,进行上抛、下按,在身体前后左右交换各种形态的表演,并促使叉杆上的发声圈发出清脆悦耳的特殊响声。戏鎲叉的主要动作有十二种:双手搓花、双手双花、单花、单花双挑立、桥花、单桥花、大撩(高抛)、双挑立、背花、胸花、脚花、双脚花(左右开花)。戏弄时鎲叉不
鉴湖的故事
鉴湖作为历史名湖、文化名湖,让无数的人们魂牵梦绕。绍兴山水风光的特有魅力,就得益于东汉时期兴建的鉴湖,一望无际,方圆百里,鉴湖水与会稽山相互映衬,山川秀色令人目不暇接。为绍兴成为富甲江南的鱼米之乡奠定了基础,在孕育了鉴湖文化的同时,也孕育了美仑美奂的“鉴湖的故事”。“鉴湖的故事”自东汉以来,流传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可以说是和古越文化同步产生发展的,含有大量古越历史的信息,具有重要的民间文学价值、史学价值、民俗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是我们研究古越历史、文化的重要材料。“鉴湖的故事”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其类型众多,内容丰富。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人物、地名、物产等,形成了一个蕴含着浓厚地域
绍兴黄酒开酿节
绍兴黄酒在每年农历立冬开酿,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俗称“老酒开酿”。这一天,绍兴城乡无数酒家都要张灯结彩,男女老少万众出动,敲锣打鼓,燃放炮竹,祭祀酒神,祈求福祉。有的村庄还举办水上社戏和物资交流,城乡水路船来船往,探亲交友,互通有无,热闹非凡,胜似节日。2009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绍兴舜王庙会
绍兴舜王庙会是缘于会稽山区的人们对舜王特别的信仰和崇拜,而逐渐形成的农历九月廿七为舜王庆生的民间活动。它集山区人民民俗风物、山区民间文艺和古代山区传统市集为一体,在会稽山区这块土地上世代相传。会稽山区至今遗留下三座舜王庙,数王坛舜王庙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它位于绍兴城东南王坛镇两溪村舜王山之颠,始建年代已难于考定。今庙为清代咸丰年间重建,同治元年(1862)重修,有庙内碑刻为证。绍兴王坛原名“黄坛”,是传说中舜巡狩会稽山之际,筑坛祭天的遗址。每年九月廿七日王坛舜王庙都有庙会,一般持续三天,从九月廿六日祭神开始到九月廿八日谢神结束。自明清以来,舜王庙会久盛不衰,是因为它有独立的组织领导机构——“
绍兴“三六九”伤科
“清明时节雨潇潇,路上行人跌一跤,借问伤科何处有,牧童遥指下方桥。”这是一首流传在绍兴的民谣,伤科指的是下方桥的“三六九”。绍兴“三六九”伤科,系“下方寺里西房伤科”,早期因行医者世居山阴下方禅寺里西房而得名。因每逢三、六、九至绍兴行医,门庭若市,久而久之,“三六九”便成了骨伤科的代名词。绍兴“三六九”伤科始自南宋高宗年间,沿袭已数十代,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其支派繁衍,代有传人,在民间深负盛名,名噪浙东北。其鼻祖稽幼域,祖籍河南开封府,为少林武师徐神翁收养,授其武功和医术。后护驾至临安(杭州),悬壶行医,堂曰:“善风草堂”。后传其子绍师。明清之际,其中一支迁来山阴居下方禅寺,创立“下方寺里西
平水珠茶制作技艺
“中华文化名茶”之一的平水珠茶,产自于全国唯一的“中国珠茶之乡”柯桥区平水镇。据考证,珠茶源于宋,成于明,清初成为朝廷贡茶并开始大量出口。明清时期,平水已成为茶叶加工贸易的集散地,清道光23年(1842年)宁波、上海等口岸通商后,平水镇成为我国珠茶加工中心和主要集散地,“平水珠茶”也从这一时期起声名大振,海内外茶商无不知中国平水珠茶,成为我国当时最为有名的名茶和最早出口的茶类之一,被誉为“绿色珍珠”。宣统二年(1910),“万年青牌”平水珠茶获南洋劝业会“褒奖”。现今,柯桥区炒制的珠茶出口量占全国珠茶总出口量的3/5,接近全国绿茶出口量的30%,是柯桥区最大宗的出口农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
棕编(棕叶编织、棕丝编制)
棕编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是用棕榈叶、棕榈丝纯手工制作的一种工艺。原材料取自然野生一年生棕榈叶,叶尖处微微发黄为佳。采集后放置阴凉处1-2天,待叶子发软后放入清水中洗净,置入锅中蒸至叶子发青后取出用冷水浸泡至黄色汁流出后,放置阳光下晒干。经过如此处理后的叶子可长久保存,完好无损。棕丝则用蒸汽熏蒸后取掉上面的杂质即可。制作人用打结、拉丝、借鉴各种编织手法,利用节与节之间的差异,巧妙的恰到好处的把心灵深处的一些日常所见的物品呈现出来。惟妙惟肖、千姿百态的棕编手工艺品,充分的展示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是一种普通的伟大。随着社会机械化的发展,人民追求数量,追求速度,欲望的提升,一些传统的靠手工制作的工
绍兴面塑
面塑是我国民间工艺中很有特色的一个艺术门类,也是家喻户晓、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面塑,俗称“捏面人、面花”,是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然后在其中加入各种颜料进行混合,通过艺术家灵巧的双手,塑造出各种惟妙惟肖的古今人物和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等形象。同泥人一样,绍兴面塑也起源于民间。古时,绍兴面塑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绍兴面塑工艺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成为专供欣赏的民间工艺。可以说,绍兴面塑是一种由风俗习惯积淀而成的极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绍兴历史悠久,山河秀美,土地肥沃,特别适宜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这便为面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