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六安市特产
六安市民俗文化
大别山民歌
大别山民歌是安徽皖西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民歌。以山水相依的独特地域性,兼收了通过水路流传来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艺术特点,又不失自己的本土的大山山歌之特色,既具有山的沉稳、豪迈、厚实之特点,又具有水的流畅、悠扬、灵动之风格,是极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7日,安徽省六安市申报的“大别山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576Ⅱ-77。在皖西在六安,大别山纵横千里,淮河水穿境而过。皖西大别山民歌以山而生、以水而传。山水相连,生生不息。民歌多以山歌、茶歌、秧歌、排歌、小调、劳动号子为主。皖西大别山民歌在音乐上,传承了上古时期部落的民谣,在内容上,反映了古代时期的
淮河柳编工艺(霍邱柳编)
柳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今上溯历史达500多年。相传北宋岳飞的副将刘琦命百姓编筐,令将士在黄岗西抬土筑台,庆贺败金兀术胜利,此台史称“贺胜台”。每逢重大的民俗节日,当地人以柳条扎龙舞凤,以示吉祥。柳编编织工艺流程复杂,做工精细,而且工艺原始独特,纯手工编织而成,就传统花瓶而言,从上经盘底到收口、拿沿,几乎不用什么工具,即使是樑棍、模具也都是土产的“手工造”,但是编织出来的产品,结构严密,形体圆润,其精细程度,令人叫绝,可谓是传统柳编工艺的精品!“径编”、“立编”为沿淮蒙洼柳编艺人独创的工艺,具有极高的历史传承价值。柳编工艺精美,历代艺人代代相传,是一项极其宝贵的民间手工技艺资源,其产品通
庐剧(六安市)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声腔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的,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最后定名为庐剧。庐剧的传统剧目分本戏、折戏和花腔小戏几种,本戏以爱情、公案等为主要内容,折戏是从本戏中抽出的精彩部分,花腔小戏以小喜剧和闹剧为主。较有影响的庐剧剧目包括《彩楼配》、《药茶记》、《天宝图》、《柴斧记》、《借罗衣》、《打芦花》、《讨学钱》、《休丁香》、《雪梅观画》、《放鹦哥》、《卖线纱》等。庐剧在安徽因地域不同而形成
绿茶制作技艺(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的外形似瓜子表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根据六安史志记载和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所列名品,六安瓜片出现在清中叶,是由六安茶中的“绿大茶”演变而来。清朝,六安瓜片列为名品入贡。六安瓜片采制过程分为采摘、扳片、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七道工艺,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拉老火”。“拉老火”是最后一次烘,对形成六安瓜片特殊的色、香、味、形影响最大。
绿茶制作技艺(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生产可追溯到西汉,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史记》记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当时霍山隶属寿州,故称寿春之山。霍山黄芽兴于唐宋,明清被列为贡品。唐朝李肇《国史补》有这样一段记述:“寿州有霍山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而浮梁商货不在焉”,说明了霍山黄芽在唐朝就是地方名茶,并受到外地客商的青睐。到了宋朝,霍山黄芽由蒸青团茶转变为散茶,制茶方法更加精细、独到。但杀青工序多为蒸茶。到了明清时代,霍山黄芽制作技艺有了较大提高,工艺日趋完善,制法上,已把“杀青”改蒸为炒,并有了“闷黄”过程,饮茶亦由烹改为冲泡。明朝是霍山黄芽继往开来的光辉时代,万历年间县令王毗
金寨古碑丝弦锣鼓
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面,为安徽省西通豫、鄂的门户。金寨古碑《丝弦锣鼓》由江西省流传到金寨古碑区,至今已有400多年。《丝弦锣鼓》由25个乐段组成,规模较大,节奏可快可慢,变化多端,演奏较为复杂。风格敦厚古朴,具有浓郁的大别山乡土气息。演奏方法可追溯到唐代,许多基本鼓点后来都被人们演化成不同类型的锣鼓演奏方式,极具历史价值。特别是对湖北、河南两省周边县的锣鼓演奏影响很大,《十番锣鼓》即从《丝弦锣鼓》发展而来。《丝弦锣鼓》的音乐、锣鼓谱在流传中得到较完整保存。全曲以宫调式为主线,贯穿始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同宫内的大二度、纯五度关系的交替,旋律发展的主要手段是重复、移位、扩展、紧缩。乐曲系
门歌
门歌是安徽土生土长的曲种,源于凤阳花鼓,唱腔的基调是秧歌,表演和伴奏形式均为花鼓小锣,因“唱门子”而得名。所谓唱门子,就是逃荒行乞丐时站在东家门前的演唱。门歌分为上、中、下三路,三路门歌风格各异。上路门歌分布在以六安为中心的皖西大别山一带,滁州和江苏的门歌又名宫锣鼓、唱麒麟等。下路门歌的中心在无为,包括宣州一带的颂春、摇钱树以及苏南的高淳唱春等。门歌和省内其他曲种相比,它分布面广,影响也较大。门歌里包含庐剧的一些基本元素,庐剧的形成和它有密切的关系。关于门歌形成的时间,史无记载。据1982年合肥市文化局发现的立在巢县炯炀河镇的《正堂陈云》碑文所载,曲艺形态的门歌,形成期的下限是清同治七年,也可
临淮泥塑
临淮泥塑主要流传于淮河中游的霍邱县临淮岗一带,它以淮河南岸特有粘合力很强很柔的淮畔黄(黑、红、灰)的泥土为原料,经选土、搓揉、熟醒、制坯、粗塑、琢塑、晾干、细磨、修补、整饰、着色等十几项工艺后制作而成,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临淮泥塑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特点在于取材丰富朴素,能反映群众日常生活场景,彰显乡土气息和田园风光,表现手法小中见大,立意高远,表达主题鲜明,造型千姿百态;作品具有完整体、不拼凑、不风化、不裂变、逼真、耐收藏等特征。
竹编(舒席制作技艺)
舒席编织在舒城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舒城县柏林乡战国墓葬0土的青铜器底部即有竹编物的痕迹,同地西汉墓的发掘中也发现摆放陪葬品的边厢内底部有竹编物作垫,其纹理及工艺与后期的舒席基本相同。到了明代,舒席更是身价倍增。据史籍记载,明•天顺(公元1457-1464年),吏部尚书秦民悦(舒城人)为取宠皇帝,将编有龙纹舒席作为贡品带至京城,深得英宗皇帝赞许,御批为“顶山奇竹,龙舒贡席”。从此本县生产的竹席,即以“龙舒贡席”著称于世。舒席从选料、裁料到最后成席有12道工序,即:裁料、开竹、破条、切头、划条、起黄、匀撕、蒸煮、刮篾、编织、收边、检验。舒席制作的最关键部分就是编织。它
思帝乡锣鼓
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吴、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积淀着风格独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吹打乐《思帝乡锣鼓》正是大别山民间音乐中的珍品。《思帝乡锣鼓》又名“思乡锣鼓”,源于唐代宫廷教坊。清同治年间,由湖北麻城流传到金寨,民国年间又由金寨传播至英山、罗田、麻城等地。《思帝乡锣鼓》全套五十四路,四大调,分文武两门。武门:锣、鼓、钹、麻锣;文门:二胡、板胡、笛子、号、唢呐。目前,已记谱名有三十二路,演奏二十八路,后四路仅有谱名而无乐谱。《思帝乡锣鼓》带有明显的宫廷音乐印痕,是古代宫廷音乐研究的重要文本。其表演形式多样,集歌舞音乐、戏曲表演于一体,也是
剪纸(翁墩剪纸)
翁墩剪纸艺术源于六安市的翁墩乡一带,“翁墩剪纸”是80年代初产生出来的代名词,是皖西江淮分水岭一带民间剪纸的总称,分布区域主要在六安市金安区、霍邱县、寿县以及合肥市的肥西县等地。翁墩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剪成各种图案和文字,贴于神案、门窗、墙上及礼品上含有自的寓意,主要有四灵(龙、凤、麒麟、龟)、四兽(狮、虎、象、豹)、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菊、竹)、八仙、门神、寿星、招财童子及琴、棋、书、画、佛八宝、道八宝等。在创作技法上,全部用剪刀铰出的单色剪纸,很少采用先勾图,后剪裁的方法,大多对照“样子”,或凭头脑记忆直接剪铰,更有不少艺人对着实物即兴创作。受社会审美需求变化和发展
淠衡钝斋医学
中医淠衡钝斋学派,是皖西地域医学的重要流派之一,由前清秀才徐大昭先生1901年悬壶行医肇始,迄今已110余年,共传四代,在省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其特点一是学术上自成一家,与众不同,论伤寒发前贤未竟之旨,辨温病启后学方便之门,治肝病起寒温重症之衰。二是传承上脉络广泛,影响甚远,培养出众多医林人杰。尤其刘钟奇先生,因其出名最早,享年最久,工作时间最长,而在皖西最著影响。钟奇先生带徒上10人,其子刘大赋,其侄刘琳,均为当代名医、副主任中医师,杜兆雄因主持徐大桂先生遗著搜集整理工作,深得徐、刘二代良师遗训启迪和临床教益,并综合吸收当代各学科研究成果,使钝斋医学又向前发展了一大步,进入一纸斋医学阶段,被
大红袍油纸伞制作技艺
毛坦厂镇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南端,所产的“大红袍油纸伞”始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毛坦厂大红袍油纸伞店位于毛坦厂镇明清老街,作坊叫“承古斋”,店名叫“徐天元伞店”,店主徐修生手工制作经营大红袍油纸伞已有60多年。徐记牌大红袍油纸伞是一种用涂上原生态熟桐油的棉纸做伞面的雨伞,按其构造结构可分为伞把、套上下篓、穿长骨、穿寸骨、糊伞纸、上桐油、上伞顶。伞架为楠竹(即毛竹),伞面为防水桐油棉纸;按规格可分为直径84厘米、70厘米、50厘米(其它规格也可)。它除了做为遮雨挡阳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上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当地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喜娘会用红色油纸伞遮着新娘以避邪。伞骨
叶集木榨油技艺
叶集木榨麻油产于六安市叶集区,采用古老的木榨榨油技艺,选用品质优良的新鲜芝麻,利用古老的青檀木榨榨成麻油,其油口味好,品质上乘,味美醇香,可以保存三年之久都不会变质。叶集自明代开商立埠,就有木榨麻油的生产,陈氏木榨麻油距今已有200百多年,现在,整个大别山区,淮河两岸,传统的木榨麻油生产,除了叶集西街陈氏麻油厂以外,几乎绝迹,传统木榨麻油的生产工艺濒临失传。解放前,叶集这个地方有许多私人油坊,都是古老木榨榨油,其中有十八家在当地具有一定规模,新中国成立后,由这十八家私人油坊通过走合作化道路组建叶集油厂。叶集木榨榨出的麻油长期食用可以延缓衰老、保护血管、润肠通便、清热排毒等保健功效,因此深受广大
大别山盆景技艺
大别山盆景起源于大别山地区,与徽派盆景一脉相承。大别山海拔200至1700米左右,水土肥沃,气候舒适,四季分明,资源丰富,适宜培育、种植花木及树桩盆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培育经验,并受到当地文化、民风的影响,盆景树桩逐步形成艺术上的独特风格。大别山盆景以当地原生木种银缕梅(国家一类保护)、珍珠黄杨(国家二类保护)、榆树、枫树、对节白蜡、紫薇、梅花、松柏、真柏、伏地柏、山楂为代表树种,其它还有翠柏、罗汉松、桂花、六月雪、雀梅、黄荆等为盆景制作的原材料,加以培育、修剪、造型,通过独特的制作手法和传统技艺,创作出风格独特、韵味十足的盆景艺术品。
六安灯歌
自唐宋以来,六安南乡的广大先民,每逢农历的正月十五至二月二,玩花灯、唱灯歌,通宵达旦,一直流传至今。灯歌的表演形式有:狮灯、船灯、车灯、驴灯、五马破槽灯、大头娃娃灯、挑花篮等等。它的最大特色(也是与北方花鼓灯最大不同之处)是以歌唱为主,且以望风采柳、即兴口头创作而取胜。本项目收集的传统和现代的灯歌唱词共两千余首。灯歌唱腔在流传中形成了不同歌唱流派,如霍山调、六安调、舒城调和各种花腔小调(曲谱附申报书后)。灯歌的演唱程序大体是:开场首先唱谦歌、进家先唱赞联(对联)歌、讨赏要唱发财歌、中场连词唱主歌(歌手要唱大段连词的灯歌)、转场要唱谢主歌(例见“基本内容”栏)。六安灯歌中的“拆字歌”更是民间口头
舒城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流传于舒城县南港、百神庙、干镇的泉水堰、河棚的泉石一带。特别是南港,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禁演梁祝戏,还出现过捣毁戏台,驱赶演职人员事件。舒城目前尚存多处《梁祝传说》的历史遗存:一、梁祝墓座落在南港镇向山村梁桥村民组,位于206国道1120-1121公碑之间,有小溪绕墓流淌。二、春秋山半腰上有春秋读书堂。三、两处祝家庄:一处在河棚镇泉石村,一处在干镇泉水堰。泉水堰祝家庄最神奇,门前有一口月牙塘,粼粼碧波中掩藏着两座古墓。村民们说:左首的是山伯墓,右首的是英台墓。《梁祝传说》的历史沿革:梁祝墓尖顶在农业学大寨期间被平为稻场,后改为菜地。春秋山学堂,西汉时是蜀郡太守、官办
邀大岭
《邀大岭》,是皖西先民祭祀祈求文明初祖神农氏的一项重大而古老的农耕祭祀民俗文化活动。它在《诗经·小雅·甫田》、《纲鉴易知录》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它是皖西远古先民——三苗族人(后称淮夷)最早祭祀炎帝神农氏(即田祖神)的真实记录。是皖西淮夷始祖皋陶的礼乐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见《尚书·皋陶谟》)。《邀大岭》主要流行于皖西山畈的水稻产区。至迟从商周时期起,除在那特殊年代部分形式和内容被“古为今用”(如其中“鵅鸫歪窝”歌舞曾被改编出席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在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外,一直流传至今。由于这种活动场面宏大,百人参与,又常在山岭田间的古塔下、神(农)庙前举行。先民们便称这种活动叫“邀大岭”
绿茶制作技艺(舒城小兰花)
舒城小兰花茶产于舒城县境内山区,因形似兰花,独具兰花清香而得名。舒城县地处江淮之间,大别山东麓,属皖西大别山茶区。境内青山环抱、林木葱茏,土质肥沃、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漫射光较多、无污染,土壤中含有硒、锌等稀有元素,终年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茶树良好的品质。茶叶采制时正值漫山兰花竟相吐蕊时节,茶叶吸附花香独具韵味。早在唐宋时代兰花茶既有盛名,并被列为贡品。“舒城小兰花茶”创制于清朝,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世界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在他主编的《中国名茶研究选集》和《制茶学》中阐明,舒城小兰花茶与碧螺春、太平猴魁、涌溪火青、六安瓜片、铁观音等名茶同于清朝创制。1958年9
小调胡琴书
舒城盲艺人陈玉清师从杨金华学会许多小调,又从四弦书艺人刘应才、李文全唱腔及舒城民歌中汲取营养,遂自辟蹊径用小调演唱故事。因演唱形式一直是一人自拉胡琴自演唱,故当地群众称之为“胡琴书”。为与四弦书相区别,故取名“小调胡琴书”。主要句式是五字句、七字句。曲式以对仗为主,次是分合和起承转合。调式以徵为主,次是羽、宫、角。体制以单牌为主,联牌为辅。唱腔富有舒城民间音乐特色。发展手法主要是:用同一音乐素材,采取改变旋律进行的方向,形成不同的曲牌,以同一个乐汇贯串全曲;分布区域:主要流行于舒城县,其次为肥西县、六安市、霍山县、金寨县等地。代表曲目:《紫金钟》、《明朝红灯记》、《二十四劝》、《虞美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