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特产
黄山市民俗文化
徽州目连戏
明万历年间,安徽祁门清溪人郑之珍在过往杂剧、变文及传说等的基础上撰写出《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郑本目连戏一经产生,便在祁门、休宁、石台、婺源、歙县等地广为流传。祁门目连戏原没有固定演出场所,以鼓击节,锣钹伴奏,不用管弦,上寿时则用唢呐。其基本唱腔古朴,为明中叶流行于徽州一带的“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保留“滚调”特点。脚色分生、旦、末、净、杂、襟,脸谱有鬼脸、标脸、花脸等。表演吸收民间武术、杂耍的一些技巧,能走索、跳圈、窜火、窜剑、蹬桌、滚打等,这些表演特技被巧妙地融入剧情当中,成为表演武戏的特殊招式,为后来徽班的武戏表演奠定基础。演出班社大多以宗族为单位组班,即一个班社均由同宗同族的
徽墨制作技艺
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徽墨精品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有的“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有的“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有的“取松烟,择良胶,对以杵力滓不留砚”,有的“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有的“光可以鉴,锋可以截,比德于玉,缜密而栗。其雕镂之工,装饰之巧,无不备美”。从现有史料来看,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历宋元明清而臻于鼎盛。在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中,绩溪县就有汪近圣和胡开文两位,清末民初著名的墨模木雕艺人胡国宾也是绩溪县上庄人。他们是清代与民国时期
齐云山道场音乐
齐云山道场音乐是一种流传于安徽省的汉族传统宗教音乐。齐云山不仅拥有天开神秀的美艳景色,而且拥有丰厚充盈的文化底蕴。安徽齐云山和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流传于此的齐云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作为齐云山道教文化组成部分的齐云山道场音乐,更是与与道教各类大小斋醮科仪活动相辅相成,同系一脉,沿袭至今,并于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齐云山道教始于唐代乾元二年(公元758年),名道龚栖霞从南京云游到此,顿时被齐云山奇特山势景观所倾倒,决意留驻与此,他就是齐云山道教开山鼻祖。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年),道士余道元创建佑圣真武祠,供奉
徽州民歌
徽州民歌是徽州地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号子、山歌、小调及佛教、道教歌曲等。徽州民歌与徽州民谣有着相通之处,既被广泛传唱,又十分朗朗上口。古时徽州的民歌民谣不计其数,只可惜如今都面临着濒危的窘境。下面收集录入的民歌文稿有的比较原生态,保留了方言古汉语的文字及押韵特征;有的因为当地方言无法找到对应的汉语文字,故通过白话的方式进行表述。2008年6月,安徽省黄山市申报的“徽州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577Ⅱ-78。历史渊源徽州民歌中的“滚声——哈哈腔”盛传在元、明朝。然而明朝戏曲在各地兴起,明朝中期徽州民歌哈哈腔被吸进徽戏、青阳腔等地方
徽剧(黄山市)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古徽州一带。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安徽,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簧腔。二簧腔又与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剧的基础。徽剧的音乐唱腔可分徽昆、吹腔、拨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调等类。徽昆以演武戏为主,多用唢呐、锣鼓,气势宏大;吹腔兼有曲牌体和板腔体形式,以笛和小唢呐为主奏乐器;拨子用枣木梆击节,以唢呐、笛、徽胡伴奏;二簧以徽胡为主奏乐器,有导板、原板、回龙、流水等板式;西皮则有文武导板、散板、摇板、二六等板式,同样用徽胡为主奏乐器;花腔小调多为民间
徽州漆器髹饰技艺
徽州漆器髹饰技艺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流行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的传统手工艺,也是我国传统漆器的重要流派。徽州漆器早期早期主要产地在歙县、岩寺一带,民国之后,屯溪逐渐成为徽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徽州漆器的发展随之发展至此,成为漆器制作的中心。中国自古制作漆器的传统源远流长,目前发现的最早漆器大约为公元前13世纪;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也有一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制作漆器的主要原料是生漆,徽州生产漆树,生漆是一种古老的天然化学原料,用它作涂料,可以耐潮湿、耐高温、耐腐蚀,同时通过调配出的不同颜色,令漆器不仅具备的实用功能,还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徽州漆器制作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有:生
黄山毛峰绿茶制作技艺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黄山毛峰茶汤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2008年,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黄山毛峰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黄山毛峰采摘细嫩,特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1—3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分别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初展。特级毛峰开采于清明前后,1—3级黄山毛峰在谷雨前后采制。鲜叶进厂后先进行拣剔,剔除冻伤叶和病虫为害叶,拣出不符合
徽州三雕
古代徽州辖地包括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和江西省婺源县。“徽州三雕”是古代徽州地区流传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种工艺的统称,它们均为古代徽州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徽州古建筑以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牌坊为主,无论建筑部件还是家居设备都具有很强的地域风格,十分注重雕刻装饰。一般多在房子的月梁、额枋、斗拱、雀替、梁驼(俗称元宝)、平盘头、榫饰、钩挂、隔扇门窗格心、裙板、绦环板、莲花门、窗格、窗栏板、栏杆、轩顶、楼沿护板、挂络等部位以木雕进行装饰,而房内陈设的家具如床、榻、椅、柜、桌、梳妆架、案几等的上面也都有精美的木雕。砖雕主要装饰于民居的门楼、门罩等部位;石雕则主要用作祠
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这种传统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延承7000年,并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东亚各国,是东方古代建筑技术的代表。2008年6月,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徽州地区,历史上是古越人聚居地,因皖南山区气候湿润,为防止瘴疠之气,古越人宅居形式主要为“干栏式”建筑。汉魏以后,为躲避战乱,中原士族多次大规模迁入,不仅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徽州建筑传统技艺历史悠
万安罗盘制作技艺
罗盘是广泛运用于天文、地理、军事、航海和居屋、墓葬选址的重要仪器,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沿续和发展。万安罗盘是现存的全国惟一以传统技艺手工制作的罗盘,产地在今天的安徽省休宁县万安镇万安老街。万安罗盘制作业至迟兴起于元末,在明代得到发展,清代中叶进入鼎盛时期,清末一度衰败,民国初年重振辉煌并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初,停顿近20年后,1982年又恢复生产。万安罗盘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罗盘制作技艺,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对技艺流程和技艺手法有严格的要求。制成一具罗盘,一般要经过6道工序,首先要精选特等木料“虎骨树”(学名重阳木),锯成罗盘毛坯,然后将毛坯车圆磨光并挖好装磁针的圆孔,随
祁门红茶制作技艺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产自安徽省祁门县,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享有盛誉,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2008年,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祁门红茶由安徽省汉族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祁红产区的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云雾多,很适宜于茶树生长,加之当地茶树的主体品种——槠叶种内含物丰富,酶活性高,很适合于工夫红茶的制造。祁门红茶的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祁红采制工艺精细,大致分为采摘、初制和
徽墨制作技艺(黄山市屯溪区)
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徽墨精品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有的“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有的“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有的“取松烟,择良胶,对以杵力滓不留砚”,有的“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有的“光可以鉴,锋可以截,比德于玉,缜密而栗。其雕镂之工,装饰之巧,无不备美”。从现有史料来看,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历宋元明清而臻于鼎盛。在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中,绩溪县就有汪近圣和胡开文两位,清末民初著名的墨模木雕艺人胡国宾也是绩溪县上庄人。他们是清代与民国时期
珠算(程大位珠算法)
“珠算”之名,最早见于相传为汉徐岳撰、北周甄鸾注的古算书《数术记遗》中。自那以后,在筹算和游珠算盘(古算盘)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演进和发展,诞生了珠算。今式算盘,大约出现在商业繁荣的北宋,流行于元代,普及于明代,并东传日本、朝鲜诸国,对那里的数学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明代出现了多种珠算书籍,其中,程大位《算法统宗》集珠算之大成,影响最大,流传最广。黄山市屯溪区是珠算宗师程大位的故乡,这里建造了中国第一座国办珠算资料馆——程大位珠算资料馆。珠算文化在徽州,已成为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民俗符号。
太平猴魁制作技艺
太平猴魁,属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2008年,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太平猴魁,无论色、香、味、形,皆独具一格——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大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太平猴魁的鲜叶采摘特别讲究。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其后3—4天采一批,采到立夏便停采,立夏后改制尖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
采茶扑蝶舞
采茶扑蝶舞,原名扑蝶灯,是流传在祁门西乡彭龙村的一种民间舞蹈。舞曲表现的是一群采茶姑娘在采家茶时被身边的彩蝶所吸引,因而丢下茶篮而去扑捉彩蝶的情节。最初在元宵节闹花灯时表演,由4个姑娘一手拿着花蝴蝶,一手拿着圆纸扇,作拍蝶状,且歌且舞。唱词为一年里十个月的花名和农事,意在欢庆新春佳节的同时,安排好一年的农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表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喜悦心情。经过县文化部门整理编排,1955年5月参加安徽省工农青年业余文艺会演,获得节目奖和演出奖。1956年元月,省《会演通讯》第5期予以介绍和推荐。同年12月,安徽省人民出版社出版《扑蝶舞》单行本。《扑蝶舞》旋律优美流畅,欢快自然,多次
徽墨制作技艺(黄山市歙县)
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徽墨精品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有的“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有的“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有的“取松烟,择良胶,对以杵力滓不留砚”,有的“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有的“光可以鉴,锋可以截,比德于玉,缜密而栗。其雕镂之工,装饰之巧,无不备美”。从现有史料来看,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历宋元明清而臻于鼎盛。在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中,绩溪县就有汪近圣和胡开文两位,清末民初著名的墨模木雕艺人胡国宾也是绩溪县上庄人。他们是清代与民国时期
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
在新安医学的世医“家族链”中,以内科为主的“张一帖”家族被认为是历史最悠久、当代影响最大的家族之一。从明朝嘉靖年间“张一帖”得名算起,代代为医,传承至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张一帖”以其辨证准,剂大力专,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和急性热病屡获佳绩而享誉皖、浙、赣数省。“张一帖内科”,是“新安医学”家族链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作为著名的新安临床医学,“张一帖”的得名,就是因为急危重症常常一贴(剂)药而愈,民间还有“仙人拐”等神奇传说。著名经学家吴承仕之痼疾经“张一帖内科”第十三代传人张根桂诊治痊愈后,由衷的赞叹:“术著岐黄三世业,心涵雨露万家春”。具有450多年历史的“张一帖内科”家族流传至今,说明新安医
徽笔制作技艺
徽州地区自古以来不仅文风昌盛,而且盛产文房四宝。徽笔,又名“汪伯立笔”“新安笔”徽州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徽州(今黄山市)而得名。始创于北宋年间,据《新安志》记载:北宋年间,汪伯立在歙州府治创办“四宝堂”,四宝俱产,尤以毛笔著称于世。至南宋理宗时,谢暨知徽州,又曾以汪伯立笔与澄心堂纸、李廷珪墨和婺源枣心砚一同入贡。至此,徽笔多以上供,历代产量极少,虽然曾有多种套笔,但均深藏于宫廷内府,鲜为人知,流传至今的实物甚少。徽笔制作过程中讲究选料上乘,制作精细。选料大至分两个方面,一个是笔头材料的选择,一个是笔杆材料的选择。笔头的选料有“千毛选一毫”之说,主要有羊毛、兔毛、马毛、鹿毛、獾毛、狸毛、鼠毛、黄
画眉
画眉画眉,祁门县县鸟。画眉是我国著名的笼鸟之一,鸣声嘹亮,悦耳动听,能仿效很多鸟类的鸣声,深受人们喜爱。画眉又叫金画眉,鸟纲,雀形目,翁鸟科。它的上体为橄榄色,头和背部的羽毛带有涤褐色的轴纹,下体淡棕色,腹部中央灰色,有非常显眼的白色眼圈和眉纹,“画眉”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在祁门境内的深山、溪边、灌丛中到处可见到它的行踪。有时聚集小群活动,雄鸟好斗,常驱逐外鸟。雄鸟在繁殖期极善鸣啭,声音十分宏亮,尾音略似“如意如意”。画眉食性杂,在非繁殖季节以野果、草籽等为食。在4—7月间的繁殖季节嗜食昆虫,其中有很多是害虫,是自然界内保护农林的益鸟。
祭祖习俗(徽州祠祭)
徽州祠祭是流传于徽州境内各宗族祭祀祖先的一项重要礼仪活动。祠祭分族祭和房祭,族祭由族长主持,族长由族中年长辈高、儿孙繁衍、德高望重的人担当,房祭由各房头房长担任主祭。一般徽州宗族祠堂祭祖,有春祭、中元、秋祭、冬祭,先祖诞辰、先祖忌日等,最普遍和最隆重的祠祭是春秋二祭和冬祭。徽州祠祭按照朱熹《家礼》的规定,要求参祭人员必须整衣肃冠,严格遵循祠规。整个祠祭活动过程有严格的程式,其中由礼生读祭文,其祭文写作也有固定的格式。徽州祠祭自明代以来,曾广泛流传于古徽州的祁门县、歙县、黟县、绩溪等地。祁门县西部的马山、桃源、文堂、黄龙等传统古村落,至今还保留着相对完整的祠祭文化。其中马山村祭祖分春秋二祭和冬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