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特产
三明民俗文化
泰宁梅林戏
梅林戏俗称土戏、土京戏,是福建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清代乾嘉年间,徽调经浙江、江西两路传入泰宁后,与当地方言和民歌小调、道教音乐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其道白采用当地官话,唱腔以乱弹、西皮、下江为主。梅林戏的唱腔优美动人,它以皮簧、拨子、吹腔为主,此外还有南词北调、弦索、徽州词、浙江调、四平调、青板、小调等。伴奏乐器分文乐和武乐两类,文乐包括京胡、二胡、三弦、月琴、琵琶、扬琴、唢呐、竹笛等,武乐包括大鼓、大平鼓、京锣、小锣、大小钹等。梅林戏的脚色行当比较齐全,有“五门十七行头”,“十七行头”即正生、副生、小生、老生、娃娃生、头梁旦、二梁旦、三梁旦、
永安大腔戏
永安大腔戏形成于明代中期,是弋阳腔的一个流派,因是“大锣大鼓唱大戏,大嗓子唱高腔”,故称大腔戏。明景泰年间,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熊氏家族年年派人到江西石城祭祖,并向当地艺人学习弋阳腔,而后结合本地的山歌、小调及道士音乐,创立了大腔戏班。随着熊姓家族部分成员向周边地区的迁徙,大腔戏传播到了大田、尤溪、沙县等地。永安大腔戏的传统剧目有一百多个,常演的有《白兔记》、《金印记》、《中三元》、《葵花记》、《取盔甲》、《黄飞虎》、《破庆阳》、《三代荣》、《合刀记》、《白罗衫》、《月台梦》、《卖水记》等。大腔戏的声腔字多腔少,粗犷高亢,朴素平直。演员发声以大嗓为主,大小嗓结合,演出中后台不断帮腔,保
朱熹祭典
尤溪县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至今保留着先贤朱熹的大量遗迹。尤溪县纪念朱熹活动可追溯到南宋嘉熙元年(1237),其时县令李修捐资在县城南的公山之麓修建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筑,以纪念朱家父子。之后每年春秋及农历九月十五朱熹诞辰日,尤溪县民众都在朱熹诞生地——南溪书院文公祠举行祭祀大典,以缅怀这位先贤圣哲。祭朱熹典是尤溪县祭祀朱熹的大型庙堂活动,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祭品有:面点、果品、牲礼等。祭典开始时,各司礼职员按部就班,主祭宣布序仪开始后,升炮三通,乐队高奏祭乐,祭首率众人向朱熹行三献礼(初献、亚献、终献),祭祀活动颇具古风。祭
祭祖习俗(石壁客家祭祖习俗)
客家人素有爱国爱乡、慎终追远、敬祖穆宗之传统美德。石壁客家祖地的祭祖活动,是建立在客家人对祖先的信仰崇拜和寻根溯源的基础上的,并以传统的祭祀礼仪、满足游子追远的心情,显示了我国古文明礼仪之邦的光华。随着海内外客家寻根热的不断升温,石壁客家祖地日益蜚声海外,前来石壁客家祖地寻根祭祖的海外客家人络绎不绝,石壁客家祖地已经成为五洲四海客家人的朝圣中心。
大田板灯龙
大田板灯龙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由龙珠、龙首、龙身、龙尾组成,龙身是在木板上用竹篾扎成骨架,再糊上彩纸或塑料薄膜,画上鳞纹或花草,内燃龙烛。龙节首尾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吉祥如意”等词句。龙头在一块木板上用竹片、竹篾扎成龙头的形状,糊上彩纸,画上鳞纹,缀上彩纸铰成的“龙须”,龙头内点上龙烛。全县18个乡镇均有迎龙的习俗。大田县迎板灯龙历史悠久,自唐末传入。它寓意深远、韵味无穷,迎舞时既鼓舞每个龙丁张扬个性又强调龙队的团结协作;它传承历史、紧跟时代,既保留传统的迎龙习俗又融进了新时代的思想观念。
木活字印刷术
由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为现代活字印刷技术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老的木活字印刷在福建宁化、光泽至今仍有保存。在印刷业发达的明中叶时期,受到四保雕版印刷影响,宁化等地同时开始大量使用木活字印刷族谱。据史料记载,除了族谱、蒙书、佛经道藏外,宁化在道光六年(1826)以木活字印有李世熊著的《钱神志》7卷,次年印有李世熊所著《寒支初集》10卷,同治十年(1871),宁化县署重印《钱神志》。而光泽的木活字印刷也有悠久的历史。宁化、光泽等地的木活字印刷术主要包括木雕活字字模的制作、印刷工具种类和制作、印刷程序和装订工艺,其在字模制作、画像雕版、排字、纸张墨水选择乃至刷墨等工艺上都有独
嵩溪豆腐皮传统制作技艺
清流县嵩溪镇素有“豆腐皮之乡”的美称。嵩溪豆腐皮制作始于清嘉庆六年,最初称“笋皮”,是用豆腐皮浆在煮熟时,产生一种漂浮的块片,捞起晾干而成。产品经过几代人的摸索、磨练,日益完善。特别是解放后,1956年,在胡成生(已故)等人的精细加工下,使豆腐皮呈状透明,有清凉、滋阴之效,是宴席之佳品。嵩溪豆腐皮的制作从选料、浸泡、碾磨、烹煮乃至挂浆都有严格的工艺要求。选择本地种植的“浙春3号”大豆,经石磨碾磨后,簸去豆皮,使其成2至3瓣,清洗2至3遍再用清水浸泡。浸泡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中途换水2至3次,当手捏泡豆鼓胀即可。把浸泡好的黄豆按1:2加水,用石磨磨成浆,以手指捻捏浆汁有粘着感为宜。按1:
明溪肉脯干制作工艺
明溪肉脯干是明溪独具客家饮食文化韵味的名优食品,居闽西八大干之首,具有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明溪肉脯干制作时,选用新鲜猪后腿瘦肉,用专用利刀平削成薄片,然后配上红酒娘糟、川椒、肉桂、丁香、八角、小茴香等配料浸腌于缸内,待香味渗入后,取出敷贴于特制的竹笼上,用木炭火烤熟烤干。肉脯干色、香、味俱全,酥脆香甜,营养丰富,越嚼越香,以上乘美味佳肴而著称于世。
清流李家五经魁
“五经魁”至今已400多年历史。现今“五经魁”表演主要流行在清流李家乡李村一带。所谓的“五经魁”指的是传说中的五个人民崇敬的历史人物。这五个人物分别是:雷震子(亦叫雷公)、钟馗(民间信仰中的正义之神)、包拯(传说他是阴曹判官),寇准(寇准是宋代名相,故叫天官),李广(汉代名将,匈奴称广为飞将军,故叫将军)。人们根据五个不同历史人物的不同性格,做成五个不同的面具,在正月及描绘期间表演,体现了百姓传统的忠君报国思想,寄予人民希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厚望。
宁化客家山歌
宁化客家山歌是整个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地保留了中原传统音乐的韵律,并且内容丰富,有反映妇女争取自由、解放的,有表达青年男女恋爱婚姻的,有揭露腐朽没落的封建礼教的,表现风土人情、风光景物等。格律多样有七言四句式,五、七言交叉六句式,五、九言交叉三句式等,并且采用大量的衬词,使山歌更加流畅,口语化,更具有地方特色。
尤溪南芹小腔戏
小腔戏,是皮黄腔系统的一个剧种,是早期乱弹声腔在闽西北的遗响,因主要行当角色用小嗓行腔而得名,清嘉庆年间流行于尤溪。流传至今已历十二代。小腔戏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读音以中州韵为主,杂以方言,谓之“土洋腔”。锣鼓经统称为“十二番”。总的科介动作带有木偶表演的痕迹,常演的剧目称“十八本头”,有五十八个折子戏。
永安大腔傀儡戏
永安市青水乡大腔傀儡戏是福建省民间傀儡戏原始形态保存最完整的剧种之一。木偶戏,原名傀儡,系用线支持身架,塑以各种面型和着以各种服装,演员以线牵动表演的一种戏剧。大腔傀儡戏的音乐,系明代弋阳腔与道士腔相结合的初始声腔形态,古朴粗犷,属高腔体系。这种大腔与傀儡相结合的艺术形态极为少见,保存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其保留有传统剧目30多种,折子戏30个。
永安贡席制作工艺
贡席作为永安贡川明清两代进贡朝廷的产品,其历史悠久。据传贡川自宋代以来就开始引种席草,到了明代,贡席已成为当地的主要产业。凡定居在贡川的居民都来学做贡席。沿到清代,贡席已形成攀龙、延爽、观成、集凤、水东五大生产基地,其制作工艺各有特色,最著名是下坊席(今观成林),卷起来能挑斗米不弯,摊开来滴水不漏。贡川草席以耐用、吸汗、冬暖、夏凉而闻名。
永安安贞旌鼓
永安市槐南乡南山村安贞旌鼓源于宋代初年,最初是作战时的战鼓,当进攻时,擂打旌鼓,用来鼓舞士气,也用于欢迎凯旋的将士,随后也在庆祝打仗胜利的宴会使用,加以助兴。随着历史发展,孟二公的后代子孙,就将旌鼓给予衍化发展,在每年的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全村人员列队绕村敲打旌鼓,以示驱邪和祈祷神灵的保佑,祝福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同时也增添了节日气氛。
泰宁大源傩舞
泰宁大源傩舞,源于北宋初年,流传于闽赣边界。经千年传承发展,已形成独具特色的驱疫、赶鬼、祝福、招财进宝的民间舞蹈。其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动作简朴,刚劲,靠传承人口传身授,保持较多的原始韵味,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尤为独特的是大源傩舞的面具是用樟木雕刻彩绘而成的,易于保存。
将乐民间龙池古砚制作工艺
将乐龙池砚制作始于唐,盛于宋。将乐的古镛镇出产砚石,石质细腻、色青、易于加工,制砚须经粗凿、精雕、细刻、打磨等多道工序,成品的龙池砚光泽莹亮,细润光滑,轻轻敲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用龙池砚磨出的墨,宜书宜画、成色明晰、书写流畅、不伤笔毫,尤以海棠状晕纹者为上品。
沙县肩头棚
肩膀棚又称肩膀戏,在沙县流行已有百余年,是从古代民间迎神赛会妆台阁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最初是孩童在台阁上,表演简单的故事、戏剧,由人们抬着,后逐渐演变为今天的“肩膀戏”,改为肩托3-6岁小演员进行表演;其音乐多吸收花鼓调、南词与民间小调,角色一般不多,大多演文戏和生活小戏,剧目较丰富。主要剧目有《小放牛》、《补缸》、《花子过关》等。《补缸》补缸师傅为一俊俏的大嫂补缸,心猿意马,有意将缸敲破。引发纠葛,补缸师傅信守诺言,照价赔偿,博得大嫂欢心。《花子过关》该剧取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故事。讲述梁山好汉燕青、时迁、孙二娘和顾大嫂,乔装打扮,与守县令机智周旋,顺得闯关。《小放牛》该戏以对
福建客家擂茶制作工艺
福建将乐、宁化等地的客家人制作擂茶的习俗相传已久。如今这一传统习俗已渗透客家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造屋乔迁、婚姻喜事、生日寿诞、开业庆典、欢庆佳节等等,都要宴请擂茶,以款待佳宾。由于擂茶中有青草药、芝麻、炒米、炒豆等多种佐料,故擂茶具有清香、爽口、味道独特的口感,不仅能解渴、充饥,还能清凉降火、消痰化气、健脾养胃,深受客家人的亲睐。
沙县定光佛信俗
从唐宋时代开始,定光佛信仰就在沙县民间流行。据地方史志记载,定光佛为地方保护神,受百姓崇拜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据《临汀志》与《舆地纪胜》等记载,民间传说定光佛俗名郑自严,来自泉州同安县。郑自严乐善好施,有求必应,深受民众崇敬。从唐宋开始,沙县淘金山、洞天岩一带的佛寺,均供奉定光佛,民间信仰盛行。据佛教经典载,定光佛又名锭光佛,梵名提洹羯佛。据传,锭光佛出生时,身边有许多灯,故名燃灯太子,成佛后称燃灯佛,即锭光佛,民间简写为定光佛。按佛教传统,每年有三个纪念定光佛(即燃灯佛)的日子:农历正月十二为定光佛的诞生日;农历三月二十七为燃灯太子(定光佛)的出家日;农历八月二十二为燃灯太子(定光佛)的成道
将乐食闹音乐
食闹音乐是在福建省将乐县广泛传播的一种民间音乐,至今已传承四代以上,几乎城乡到处都有清一色由农民组成的食闹班子。将乐食闹音乐根植于群众日常生活,应用十分普遍,在逢年过节、迎神赛会、老年寿诞和结婚生子等喜庆场面,以及节庆舞龙乃至丧葬仪式等民俗活动中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给将乐百姓带来娱乐生活的同时,也成为音乐熏陶、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食闹”有文场和武场两种。使用锣鼓、大吹的曰“武场”;文场分两种,使用小唢呐的曰“喳子文场”,不用小唢呐的曰“笙箫文场”。“闹香花坛”是文场的特别形式,它所演奏的没有真正的食闹曲牌,大部分是江南小曲。所谓“闹香花坛”,实际就是乐队走街。旧时迎神赛会,菩萨踩街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