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南平特产
南平民俗文化
延平战胜鼓
峡阳《战胜鼓》始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有个姓薛的峡阳人曾在郑成功军中任旗手,善击鼓。他参与了收复台湾的战役,年老解甲回乡后,便把击鼓一套技艺传授给乡里少年。从此,峡阳有了鼓的技艺。《战胜鼓》原名战斗鼓、国姓鼓,名称不一,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南平市艺术行家把该鼓整理成战胜鼓。旨在表演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行军中一种战鼓队列操练。改为民间舞蹈表演搬上舞台,突出了地方特色。近年来,《战胜鼓》已成为我省传统的民俗舞蹈节目,应邀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舞蹈调演,多次参加省市的活动演出。1990年9月中国第二个世界旅游日(福建主会场)开幕式上,峡阳战胜鼓首次向中外游客
南平南词
“南词”自清乾隆、嘉庆年间传入南平及周边各乡镇、县府。当时都是以坐唱、清唱形式演出,参加者多是知识界人士、商人、衙役、官吏及有钱人家子弟。“南词”坐唱班被东家邀请去唱,从不肯收受酬金,以示与职业艺人区别,东家要待其如宾客,盛宴款待,不能有丝毫怠慢,乐器箱从不自己携带,要东家派人运送,以示他们身份高贵。“南平南词”常聚居厅堂演唱,他们有自己的演唱班社。唱“南词”的同道们,相互邀请到其中一成员家里聚会演唱,以体现“南平南词”的高雅。演唱时,演唱者七至十余人不等,围坐于方桌四围,每人手持一件乐器,边奏边唱,以唱为主,间以道白,操鼓者常为主要演员,不用道具,没有化妆。“南平南词”坐唱分文、武场,以八字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武夷山岩茶的制作可追溯至汉代,元代当地正式制作贡茶,制作技艺至清初始臻完善,是我国红茶、乌龙茶创制工艺的发源地。武夷山岩茶工艺流程共10道,环环相扣,其中“复式萎调”、“做青”、“双炒双揉”、“炖火”等为高超的手工绝活。同时随制作工艺产生祭祀茶神、喊山、斗茶赛等习俗和有27道程序的武夷茶艺。
徐阳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是南平市延平区夏道镇徐洋村一个重大民俗节日,举村同庆,热闹的场面远超过春节的气氛。家家户户呼朋引伴,远乡疏亲,聚首相庆,甚至是路过的陌生人,只要你愿意,纯朴、好客的徐洋人都会将你待为上宾,视为知己,觥筹交错,其乐融融。午后,村中大庙——真武庙,举行的“游菩萨”活动更是热闹非凡,也拉开了“三月三”的高潮序幕。南平夏道镇徐洋村处在一个山青水秀的山陵中,这个闽北独一无二的“三月三”来历,有各种传说。相传一百多年前的夏道桥头村有个姓邓的年青人,有一天梦见一个仙人告诉他,离夏道不远的徐洋螃蜞山上有一个宝贝,只要把挖得的宝贝供奉起来,当地的百姓就可以丰衣足食。第二天一早这位年青人在山上挖到
西芹猎神信仰
猎神陈六公是福建人原创的一位行业保获神。关于他的传说主要是:相传西汉末年有陈六公(啟松)、陈七公(啟武)、陈八公(啟昌)三兄弟世居长安,三人同朝为官。王莽纂汉时,三人携母逃难至会稽地郭冶县(今福建建阳市南关外)白鹤村山林中隐居。一日饿虎入宅,其母葬身虎口,兄弟三人悲伤欲绝,立誓杀尽天下恶兽,兄弟结伴四处杀豺狼、猎虎豹、为民除害。三人行至古田县三都口地界,陈八公被山寨强盗杀害,陈六公、陈七公又结伴至闽侯大湖后井结庐而居,潜心修道,得罗山缩地之法,后来陈六公于马岚山顶得道升天,阳寿八十有四。陈七公也于候官箬洋羽化。由于陈家兄弟一身正气、除暴安良、抑恶扬善,并为民杀豺狼、驱虎豹、深受民众景仰,并被尊
建瓯北苑御茶制作技艺
北苑地处福建北部,宋隶属建州建安县(今建瓯市)。北苑御焙遗址位建瓯市之东二十里,即东峰镇裴桥村焙前自然村后。东峰镇是北苑御茶之故乡,全境方圆302.6平方公里,辖有1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个良种场,总人口40973人。北苑茶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最为著名的御茶,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闽龙启元年(公元933年),建州建安县(今福建省建瓯市)有位茶园业主张廷晖,在凤凰山(今建瓯市东峰镇境内)经营方圆30里的茶园,因战事频繁,难以为继,就将茶园全部献给闽王,作为皇家茶园。因茶园地处闽国之北,故称“北苑茶园”。所产之茶称“北苑茶”。北宋时北苑茶为皇家专享,故又称“北苑御茶”。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
七夕行桥(邵武)
邵武有七夕妇女行桥的传统习俗,“行桥”是邵武方言,即走桥,起源当在元或明初,传承至今。“行桥”习俗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大多称为“走桥”、“踩桥”、“走百病”等,唯有邵武和广东佛山称“行桥”。各地走桥的时间不尽相同,只有邵武是在“七夕”这天。邵武“七夕行桥”,须按顺序次第走过三座桥,首先是芹田的“父母桥”(通济桥),然后是南关外的“夫妻桥”(白渚桥),最后是东关外的“子孙桥”(桥)。七夕这一天,上了年纪的妇女们呼朋唤友,成群结队,川流不息,次第走过三座桥。行“父母桥”,是祈愿在世的父母健康平安,福寿双全,悼念去世的父母,祝愿他们早日得到超生;行“夫妻桥”,是祈望夫妻和和睦睦,恩恩爱爱,举案齐眉
妈祖信仰(邵武)
南平邵武市洪墩镇桥头村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都要举行妈祖诞辰祭祀活动,也称为“妈祖圣诞庙会”。桥头村遗存一座清代建筑天后宫,供奉妈祖,平时香火颇盛。虽然正月也有举行祭祀活动,但都是小型活动,远非妈祖诞辰这天的祭祀规模可比拟。每年八月二十三日一大早,桥头及附近村庄的乐队、腰鼓队和前来参加祭祀活动的乡民都陆续赶到桥头村天后宫。天后宫内张灯结彩,香烟燎绕,鞭炮轰鸣,鼓乐齐奏,手捻佛珠的老妪念念有词,虔诚的善男信女们顶礼膜拜。上午九点许,-队伍从天后宫出发,一人手擎大红令旗,一人肩挑大铜锣,两人高举“肃静”、“回避”牌,在前鸣锣开道,紧随其后的是数十名男女扛着刀剑戟各式兵器和一对木雕小龙头,兵器后面
碎铜茶制作技艺
碎铜茶,产于和平镇海拔1400多米的留仙峰、武阳峰山脉。武阳峰亦名“观星山”,故又称“观星茶”。碎铜茶形如雀舌,色泽鲜亮,汤青叶绿,淳浓甘甜,茶中的氨基酸比一般茶叶要高上2倍,其茶多酚和茶多酚氧化成分含量较一般茶叶高3倍。碎铜茶除具有与其他茶叶一样的功效外,还含有特殊的微量元素,有疏风清热、解暑消食、凉血生津的效果,能止腹泻,特别是对急性肠胃炎、胃酸过多、胃溃疡、胆结石、高血压、哮喘等疾病有明显疗效。当地人将“碎铜茶”作为一剂治病的良方,流传甚广,古代和平人亦称其为“神仙茶”。碎铜茶还能溶碎铜钱,有排除重金属的作用,只要将一小撮碎铜茶放入嘴中咀嚼片刻,再取一枚铜钱一起咀嚼一两分钟,在取出的茶渣
张三丰传说
道教太极宗师张三丰,邵武市和平镇坎下村坑池自然村人,俗名张子冲,以其不修边幅,又名“张邋遢”。在邵武及和平镇,不但有记载张三丰的明清各朝县志府志、《张氏族谱》和愁思岭上的摩崖石刻,有张三丰-及生活和活动的遗址遗迹,民间还有不少关于张三丰的传说故事。如传说他相貌奇特,常戴斗笠,每逢吃喝,十斤米饭立刻吃完,有时几个月水米不粘牙,却红光满面,精神抖搂;传说张三丰能辟谷神行,死而复生;又传张三丰来去自由,如履平地,猛兽不敢侵犯。还有张三丰与碎铜茶的传说、“神仙桥”的传说、武阳峰下多怪事的传说、永城每朝必有一个异人出的传说等。张三丰与碎铜茶的传说:张三丰母亲十月怀胎,生下张三丰之时,曾梦见一只元鹤从远
葫芦潭畲族武术
南平邵武市桂林乡畲村葫芦潭素有习武术的传统。他们的武术,从来都是父传子、兄传弟,代代相传。这里的兰姓畲族人口不多,外出常受欺侮,因住居偏僻,又不免常有匪寇光顾。为防身、抵御匪寇,免受欺侮,所有男子从小都学武术。他们的武术与众颇不同,大多都是和日常生活、生产密切联系,很有特色。他们打拳,有“红拳”、“八户头”、“老汉浇粪”等名称,如这“老汉浇粪”,其动作就是源于他们日常浇粪的动作,与平时在田间浇粪的实际动作很相似。他们的武器,不是什么刀剑戟,也基本都是生工具和生活用品,如打棍、打扁担、打凳(打板凳)、打耙(犁田的木耙)、打三角叉等等。为什么都是以这些东西作为武器,他们说因为往往都是应付突如其来
坎头摆果台蔬果保鲜技艺
农历八月初五在坎下中乾庙和坎头惠安祠举行傩祭的活动之一。中乾庙和惠安祠均奉祀隋代温陵太守殴阳佑,“福善王”欧阳佑是全邵武千余年来的主要民间信仰神祗之一。八月初五是欧阳佑的诞辰,这一天被称为“圣诞”,和平一带这天以中乾庙为中心举行跳傩,在惠安祠则举行“摆果台”的祭祀活动。“摆果台”,即是将旧年八月初五以来这一年内的四季干鲜蔬果共120种摆出祭祀神灵,一年四季的蔬量一应俱全。“摆果台”被称为一绝,其绝不在于蔬果之丰和品种之全,而在于一年内的鲜果保存至八月仍能色泽鲜艳丽不腐烂不变质,如初上市的鲜果,令人叫绝。据调查,他们是采取以井水与窖藏相结合的保存方法进行保鲜的。而没有冷藏冷冻之类电气设备的古代,
包糍制作技艺
包糍,邵武地方名小吃,也是在邵武民间普及的节俗食品。邵武农村,特别是邵南一带均称“包糍”,城区一带称“哪咤糍”,也有少数乡村称“草包”。邵武农村百姓做包糍吃的节日不尽相同,但大多在元宵和春社两个节日。包糍的制作,主要以籼米和粳米为原料,煮至一定程度捞起,将在山坡、路旁、田边采集晒干的草本植物鼠粬草掺入,放在石臼中用木杵舂捣成糍,捏成杯状,放入各种菜肴为馅,再将口沿捏合,上笼蒸熟即可。另有一种制作方法,即是将米料浸泡后用石磨磨成米浆,放入锅内边煮边搅拌,形成糍团,再掺入鼠粬草,搓揉成糍条,此后做法与上述同。包糍馅的材料一般有竹笋、香菇、芋头、熏猪肉、熏豆干等,在不同季节还加入一些其它配料。鼠粬草
峡阳南剑戏
南剑戏,原名“乱弹”,清末由江西传入闽北,后来不断吸收其它戏曲的剧目和表演艺术,由于唱腔、表演都很新颖,很快得到群众的赞赏,流行于南平地区(延平区范围)。因延平为古南剑治所,故早期将其命名为“南剑戏”。在魏恭源的倡导下,组建小梅第一代赣剧团,人员21人。民国初期,该剧团继续由陈鸣岗,范孝增为主的民间艺人,四处游演。陈鸣岗、范孝增二人并在建瓯“富连城”科班深造五年之后,再回到小梅赣剧团培养演员。南剑戏的传统剧目内容以反映宫廷的历史戏居多,其0自列国、汉史、三国演义、唐宋史演义剧目占大部分。此外,有一些神话戏和民间小戏,如《八仙过海》、《太白登仙》、《大补缸》等。南剑戏角色行业分正生、小生、老生
浦城包酒制作技艺
浦城包酒历史悠久,明万历《浦城县志》有明确记载:“色似琥珀,其味醇浓,俗名‘七倒金’”。清朝著名学者梁章钜(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评价尤为突出,他数居浦城,必饮其酒,每为之倾倒,并赞之:“余谓必求琥珀光者,惟浦城之红酒(包酒)足以当之,似此色香味俱佳,再得藏至五年以外者,当妙绝天下矣”;“若贮至十年,恐海内之佳酝,无能出其右者矣”。浦城包酒酿造的特殊技艺在酿酒业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当地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保护和传承浦城包酒有其历史的价值和现实的意义。浦城包酒酿造的特殊性丰富了中国制酒业的内涵,有明显的地域代表性,充分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酿造和饮用在当地人们现实生活中有着普遍性,家
邵武南词北调
邵武市的南区肖家坊镇将石村、和平镇坎头村一带传承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南词北调”,当地土话亦称“汉调”。其起源于何时无文字资料可考,有人说始于宋代,有人说始于清代,但都一致认同是从江西传过来的。“南词北调”不是在舞台上进行的表演,而主要是用于结婚、祝寿、弥月等红喜事,在办喜事的人家宅第内进行。由于当地历来都流行一句话:“世上三般丑:剃头、扛轿、吹鼓手”,旧社会“吹鼓手”艺人被视为下等人,所以其表演场所都是在主人宅院正厅下天井侧旁的厢房或偏房内,场地受到限制,因此,它不可能有任何舞台动作和服装道具,只能是融道白、唱腔、闹台为一体,由四个人以吹打乐坐唱为表演形式。其曲牌有汉调西皮、下江、侧板、摇板
宜坊过火节
洪墩镇宜坊村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六举行。是日白天,有福气魄的青壮年男子开始“跳侗”,(据说是他们信奉的“田公元帅”附身),此时可以“水火不侵、刀不入”,用一根银针从脸颊一边穿透到另一边,用一根绳索吊一个布满尖铁钉的圆铁球往赤膊的身上甩打,不破皮,不出血。晚上,在空坪铺上几十米长的木碳烧红,又开始设坛“跳侗”,田公元帅“附身”后,表演针穿脸颊、甩打铁球等,尔后赤脚从烧得通红的碳火上跑过。“跳侗”者跑过后,其他男子无论老幼也可赤脚从碳火上跑过,没有一个人感到烫,也没有一个人脚板被烫伤。这就是“过火”。“过火”结束后,到田公元帅庙中,又设坛“跳侗”,然后人们向“跳侗”者祈福,祈求平安、生子、生意发财、
浦城灯戏
灯戏是浦城地方民间剧种,尤以忠信镇客家人聚居地下庄村最为流行。马灯戏最初形态应是乡村灯会的一种娱乐形式,与正月闹花灯、舞龙灯差不多,但不同的是,“灯”只是形式,“戏”才是内容。由于马灯班和马灯戏源自民间灯彩,在大年百姓庆典系列里扮演了重要角色,更大程度地满足了民众娱乐需求,因而在整个乡村民俗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马灯戏大型剧目不多,主要是折子戏,其演出内容包括天上、人间、鬼域三界。马灯戏最早建立在民间歌谣基础上,以浦城民歌和江南曲牌中的马灯调为主,兼吸收松阳调、相思调、婺源调等。其道白地域风格突出,以土官话为主,参插浦城方言,使道白显诙谐、幽默,让人笑口常开。当赣
浦城肉燕制作技艺
浦城肉燕加工制作历史悠久,因其细而润滑、脆而爽嫩、入口时有燕窝的味道称为燕丸,是本地区民间婚嫁喜庆寿筵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名菜。肉燕含太平吉利之意。肉燕上桌,宴席开始,“无燕不成席”、“燕丸上桌放鞭炮”成了规矩。制作工艺为:1.将猪后腿精肉取下筋膜。2.用木锤将肉捶成肉茸。3.放入精选的上等薯粉擀成薄如纸张片状食品称燕皮。4.用鲜五花肉、葱白、荸荠切为馅料,投精盐、味精拌匀。5.取燕皮包馅料,燕皮中腰要捏成花瓣状。6.下滚汤锅煮熟,用漏勺打入放好葱花和调料的高汤中。7.不能使用含渣的薯粉,猪肉一定要采用当天宰杀的后腿精肉,包装时尽量抖去燕皮上面的浮粉。8.燕皮制作工匠注意的是,除后腿肉外不能用其他
三角戏(光泽)
三角戏,亦称三脚戏。并有茶灯戏、采茶戏、花鼓灯、三人土戏等别称。主要流布于闽北的南平市辖管区内,以及三明市辖管的泰宁县等地。而以光泽县较为集中,清代至今从未间断过。而今民间仍有三角戏艺人,以及采茶灯、马子灯艺人在活动。从三角戏的剧目、唱腔、艺人师承关系等方面比较,三角戏与赣南采茶戏、上饶采茶戏和抚州采茶戏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光泽三角戏既演采茶灯、马子灯,又演赣南采茶戏的早期剧目。“姑嫂观灯”、“挖笋”、“磨镜子”、“补背褡”等小戏,而且还演从湖北黄梅、江西上饶传过来的“喻老四”、“蔡鸣凤”等系列“串戏”。光泽县成了三角戏(采茶戏)南传北流的重要中转站和交换地。光泽三角戏是集采茶戏之大成的一个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