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龙岩特产
龙岩民俗文化
永定客家土楼楹联
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福建土楼楹联则伴随土楼的建造而产生,是客家土楼文化的一部分。永定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至明成化十四年(1478),永定境内已有土楼两万多座,其中圆楼362座。永定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建筑,其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聚居方式、合理的布局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选址理念为世人所瞩目。永定境内的每一座土楼不仅有一个吉祥的楼名,而且都有一副或者几副甚至十几副含意隽永的楹联。这些楹联大多出自一些博学之士,他们与书法名家、雕刻高手联合,共同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诗、书、雕刻杰作。数以万计的对联被镌刻在土楼石门框或柱子
龙岩山歌
龙岩,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逢年过节,城乡常常歌台高筑:“龙川河水波连波,龙岩山歌锣打锣。这山唱来那山应,一人唱歌万人和”歌声此起彼伏,演唱形式有对唱、和唱、联唱、表演唱。曲调高亢悠扬,悦耳动听;行腔行云流水,时张时驰,顿挫有致,深受群众的喜爱。龙岩山歌戏以反映现实生活题材为主,唱词、道白常借用山歌的比兴手法,音简意赅,通俗生动,押韵顺口,诙谐活泼。音乐曲调以闽西山歌、竹板歌和民间小调、民间器乐曲为主,经加工提炼,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的高亢嘹亮,热烈奔放;有的悠扬婉转,清新明快;有的轻松活泼,诙谐生动。整个戏曲,节奏自由、旋律简洁流畅、调性调式灵活。龙岩民间歌舞“采花灯”中的“蝶步”,
武平民俗绝技
上刀山、过火海是武平县永平乡中湍村的民俗绝技。有150多年的历史,由村中蓝姓家族男性传承,不外传。逢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演出,逢寅、己、申、亥年特别隆重。绝技表演主要以上刀山、过火海、捞油锅、吊米斗为活动内容,还有掌心燃放鞭炮、炙香火、宝剑刀法、坐锥床等。表演器具制作有一整套的程序和禁忌。
龙岩咸酥花生传统加工技艺
龙岩咸酥花生制作工艺可远溯至明朝万历年间,迄今有四十多年历史;至清朝末年在龙岩城区及龙门、东肖等乡镇已有十多个较大的加工作坊批量生产龙岩咸酥花生。由于花生产地自然条件优越,传统加工焙制方法独特,使产品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酥、香、脆,其味既香且微咸,咸中略带甘甜,吃起来口感松脆,香酥美味妙不可言。上世纪初,龙岩人常把龙岩咸酥花生作为当地特产馈赠海外侨胞和远方亲友,深受欢迎,“龙岩咸酥花生”的名字也是在这一时期被广泛传播。龙岩咸酥花生主要原料是龙岩新罗区地产花生,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花生仁膜褐色,酥、香、脆,而且脂味较淡,花生内还含有脂肪、核黄素、钙、磷、卵磷脂、胆碱、不饱和脂肪酸、蛋氨酸以及多
土家糊仓习俗
永定土家习俗“糊仓”,主要流传在张家界市永定区以农事耕作为主的乡镇农村,是古代农耕文化延续的产物。“糊仓”的过程分为开秧门、吃盖碗肉和糊仓三部分。“开秧门”要举行仪式。由大家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先扯第一个秧。扯第一个秧相当讲究,无论秧田方位如何,首先必须面向东方起半个秧,再面朝南方起另一半,然后合拢一起,再由稻草捆扎,两半叉开,置于田坎上。老者址起嗓子喊道:“开秧门罗!”接着还要念上一段祝福的话。“吃盖碗肉”就是吃早饭时,主人家会在满桌菜肴中的大土碗上履盖一块肥嘟嘟、油渍渍的大块子腊肉,大约半寸厚,巴掌大一块,有三、四两重。这块肉是不能乱吃的,光有胆量能吃不算,关键是这一天的劳动需要有人来领
上杭竹雕制作技艺
上杭竹雕(竹刻)源远流长。据史载,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到1795),上杭的竹雕产品竹锁、竹黃等已闻名天下。乾隆十六年,竹锁曾作为地方贡品进献朝廷。乾隆十九年,进士纪晓岚时任提督福建学政巡视汀州时,见到上杭竹簧制品“箧”时,曾题诗赞叹。后因其工艺复杂,学者甚少而失传。1972年,上杭县工艺美术厂创办后,曾为古田纪念馆生产一批竹雕、竹编产品作为纪念品出售,还销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竹雕制作工艺精细,首先须选生长五年以上的毛竹,裁断后,用“六六”粉加入用水煮防蛀处理后,将设计好图案的图片贴在竹筒上,按图精雕细刻,经磨光、上色、油漆、上蜡等工艺,成古香古色(古铜色居多)的竹雕
上杭龙灯舞
地处汀江中游黄金地段的上杭县,有着浓厚的客家风情,每年春节期间,上杭城乡盛行“打龙灯”(即龙灯舞)习俗,在锣鼓喧天,喜炮轰鸣中,金碧辉煌的“龙灯”在“龙珠”的引导下上下翻腾,左右旋跃,气势非凡。十余个青壮年男子,身着青色红边的唐装,各手持安有竹把的“龙头”“龙身”或“龙尾”,在节奏感极强的锣鼓声中,紧密配合把黄龙舞得栩栩如生。相传,上杭“打龙灯”源自宋朝,由中原传入,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早期的龙灯是用竹篾扎好灯架,用纸糊上后画上龙鳞,每节互不相连,各节灯中点亮牛油灯火,在晚间舞起来十分好看。如今的“龙”也与北方的一样,用质地轻薄的布蒙上,再画上鳞和颜色,每节之间用布连接,用干电池灯。一条龙的神
龙岩烊鱼制作技艺
龙岩烊鱼制作技艺烊鱼是新罗区传统风味佳肴,也是龙岩宴席上的必备菜肴,在龙岩有“不出烊鱼,不成宴席”之说。烊鱼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末清初年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最早系宫廷菜系。
江山睡美人传说
江山睡美人传说江山睡美人传说是以远古传说为主,通过历史调查及历史考究,自然形成与生具有的文化传说,承继文化内涵的文化的传承者由廖文辉整理而成的民间传说《睡美人传说》、戏剧《睡美人传奇》(附后)为依据传承。
龙岩饶平吹
龙岩饶平吹龙岩饶平吹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至民国初年逐渐在龙岩盛行。饶平吹音乐主要来自于广东饶平戏(饶平戏班),相传当年四平戏在龙岩演出因戏班来自广东饶平县,艺人多为饶平人,因此,龙岩人称四平戏为饶平戏。
大肠苦抓汤
大肠苦抓汤龙岩大肠苦斋汤是一非常地道龙岩传统名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一款美味菜谱,属于闽菜系一种,此汤清凉降火,排解内毒,是暑天的保健食物。
九龙舞
龙腾狮舞,灯如花、人如潮。传统的元宵佳节之夜,漳平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过去丰收的一年,喜迎奋进发展的新一年。为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漳平市委宣传部、文体局等相关部门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相关部门单位和乡镇组织了民俗踩街活动。“菁城龙到了、电厂龙到了、女子舞龙队到了”舞龙队跳起了欢快的身姿,飞龙在街、飞龙盘旋,九条飞龙蕴蕴含着九龙江畔的漳平腾飞的气息;民俗踩街队伍依次入场,身形矫健、神态高扬,引得两旁如潮观众如雷掌声。九龙江畔长龙跃,火树银花漳平城。晚上在双塔的映衬下,漳平上空升腾起多彩缤纷的礼花。“潘洛之夜”大型焰火晚会,将漳平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渲染淋漓,将元宵喜庆气氛一次次推向热潮。圆满
大池吴氏骨伤疗法
大池吴氏骨伤疗法大池吴氏骨伤疗法源于大池镇雅金村竹山背。清末年间,该村村民吴景辉机缘巧合学习武术及医术。后传其子洪海、孙炳奎,至曾孙达江发扬光大,名声鹊起,以至闽粤赣三省交界“凡有跌打扭伤者,皆忆大池吴氏骨伤科”。今已传至第七代。
龙岩巧头
龙岩巧头巧头在龙岩已经存在有悠久的历史,已然成为龙岩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民俗文化载体,也延续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程式,不仅婚嫁,还有像孩子满月、拜谢姑婆(妈祖)等,龙岩人在做红白喜事的时候,都要宴请亲朋好友,举行各种仪式,需要准备各种各样的物品,也就是“巧头”,图个吉利。
苏邦上元建醮灯会
苏邦上元建醮灯会苏邦上元建醮灯会,可上溯到明万历年间,已延续了400多年的历史。上元建醮活动,是由醮坛法事、绕境游灯副台戏剧、电影队等活动项目组成。届时,在醮仪举行的同时,除本地武艺金狮队外,也请戏班或傀儡班来演戏,其目的为酬谢神,但也具有娱乐人因素。在建醮期间天天有大、小戏,深受民众的欢迎。
东肖舞狮
东肖舞狮东肖镇舞狮是当地老百姓偏爱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相传明末清初,东肖坊间就已经流行舞狮了。东肖老百姓在喜庆日子里用舞狮子来祈祷狮子的保佑。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神态多变,民间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时变作神话,一时拉上历史,为舞狮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
龙岩鱼丸汤制作技艺
龙岩鱼丸汤制作技艺龙岩鱼丸汤已有百年的历史,鲜甜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当时百姓家中的一道家常菜,广受大家的喜欢。慢慢的演变成了办酒席都需要这道菜品。
龙岩什锦制作技艺
龙岩什锦制作技艺什锦是新罗区传统风味佳肴,也是龙岩宴席上的必备菜肴,在龙岩有“不出什锦,不成宴席”之说,什锦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末清初年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最早系宫廷菜系,什锦是将鸭蛋打散,摊成鸭蛋饼。内包由冬瓜条、花生、白糖饼、肥肉、金橘等作成的馅,滚成一长条,再下锅蒸熟,切块装盘。皮脆馅香,咬一口满嘴流芳。
龙岩山歌戏
龙岩山歌戏龙岩山歌戏是福建地方戏曲剧种,以龙岩中心城市新罗区为主要基地,流行于闽西地区。粤东、赣南亦有流传。龙岩山歌戏最早源于道士戏,是道士在做法事时,穿插其间用山歌曲调演唱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十九世纪中叶兴起的“龙岩采茶灯”,在其舞蹈中间穿插了类似的小戏的表演,多用方言道白,多以山歌和小调演唱,是山歌戏的雏形。民国初期,龙岩农村就有了民间小戏班,将一些传统剧目改编为山歌戏在农村草台演出,从而逐渐形成了“龙岩山歌戏”这一地方戏曲剧种。
红坊麻老传统制作技艺
红坊麻老传统制作技艺龙岩新罗麻老制作工艺可远溯于宋元时期,迄今有六七百年历史,其主要原料是新罗区本地产花生、糯米、香葱等,遵循传统工艺精制而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料的营养成份,具有酥、香、脆的独特风味,龙岩本地也有“父母吃生日,女儿吃七夕”的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