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特产
漳州民俗文化
漳州八宝印泥制作技艺
漳州八宝印泥是古代贡品,是中外书画家酷爱的珍品,是闻名中外的“漳州三宝”之一,素有“文房五宝”之称,十八世纪清乾隆时曾供皇家采购使用。2008年,漳州八宝印泥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漳州八宝印泥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康熙时,漳州府“丽华斋”业主魏长安精选麝香、珍珠、猴枣、玛瑙、珊瑚、金箔、梅片、琥珀等八种名贵原料,经过研磨成粉,再加陈油、洋红、艾绒,采取精心配料、科学加工等特殊工艺制作成“八宝印泥”。漳州八宝印泥色泽鲜和、气味芬芳、浸水不化、火烧留痕、燥天不干、雨天不霉、夏不渗油,冬不凝冻等八大优点。其色泽朱红,鲜艳夺目;细腻浓厚,气味芬芳;冬寒不凝,夏暑不泄;燥热不干,阴雨
歌仔戏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20世纪初,歌仔戏兴于台湾岛内,不久传及厦门,并迅速流布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地方。歌仔戏初以一男一女的对唱为主,后发展为有生、旦、丑三行并兼备科、曲、白的成熟戏剧。其生行有小生、老生、文生、武生,旦行有苦旦、正旦,丑行有三花、老婆等脚色。众脚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歌仔戏的内容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剧目有《陈三五娘》、《刘秀复国》、《八仙过海》、《济公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多强调忠孝节义,一般没有固定剧本,至今仍沿袭以“戏先生”讲戏并分配角色的方式演出。歌仔戏曲多白少,格律
民间信俗(三平祖师信俗)
千年古刹三平寺,位于平和县文峰镇境内,为晚唐高僧义中禅师于唐会昌五年(845)所创建,至今已有1163年历史。寺庙依山而筑,前低后高,结构匀称,三殿半的建筑格局为全国所罕见。寺内供奉义中禅师(公元781~872年),敕号广济大师,俗称“三平祖师公”。三平祖师祖籍陕西高陵,出生于福唐(今福清市),圆寂后逐渐演化为佛教俗神。三平寺迄今香火绵延,四时都会举行漳台三平祖师信仰朝拜活动。特别是在每年正月初六日(三平祖师出生之日)、六月初六日(三平祖师出家纪念日)、十一月初六(三平祖师圆寂之日),香火更是鼎盛。三平祖师信俗活动内容丰富,包括“侍者公”轮祭、“虎侍者”(三平寺的祖殿和塔殿都供奉三平祖师,配祀
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
片仔癀是一味名贵而功效显著的中药,与八宝印泥、水仙花并称为“漳州三宝”。片仔癀源自500多年前明朝宫廷御用秘方。相传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一位明世宗的御医因不满朝廷1的严嵩父子残害忠良,逃离京城,辗转到福建漳州,隐姓埋名,在漳州东郊璞山岩寺出家为僧。当时寺僧多有练武习拳,舞刀弄枪,难免身伤骨损等。这位御医出身的寺僧,将带来的宫廷秘方,采用上等麝香、天然牛黄、田七、蛇胆等名贵中药,炼制成药锭,专治热毒肿痛,跌打损伤,疗效显著,口服外敷均可,且无副作用,附近百姓有伤病,寺僧也广为施治,逐渐在社会上享有声誉,并因“一片即可退癀”(“仔”为闽南方言中语气词,“癀”为热毒肿痛)得名“片仔癀”
锦歌
锦歌是一种重要的曲艺唱曲形式,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龙溪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及台湾省,原名“杂锦歌”,“锦歌”是通行的简称。大约产生于明末清初,兴盛于清代中期,与泉州南音并称为闽南民间艺术的姐妹之花。20世纪40年代以后,锦歌开始走下坡路。锦歌的表演形式为多人围坐演唱,同时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及木鱼、双铃等自行伴奏。其唱腔音乐丰富繁杂,包括“五空仔”和“四空仔”等常用的主要曲调、“杂碎仔”和“念杂仔”等念诵性的曲调及“杂歌”与“花调仔”等吸收自姊妹艺术的曲调等多种类型。传统节目以《陈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孟姜女》、《妙常怨》、《董永》、《吕蒙正》等最为著名。锦
浦南古傩
我国的古傩文化源远流长,浦南古傩自唐末出现以来,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浦南古傩主要是用来驱魔逐疫的。其特色为:面具巨大,不是直接戴在表演者头上,而是顶在头顶,显得体型庞大迥异于人。其他地方傩大多青面獠牙、形态凶猛,而浦南古傩形象为七品官和小丑,驱疫的主角由1担任,这在全国其他地方尚未发现。
东山歌册
东山歌是在广东潮州歌传入福建东山后经过地方化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曲艺说书形式,民间俗称“唱歌册”。传唱过程中先后融入了南音等其他地方曲种和音乐的艺术因素与曲调,具有东山地方特色。东山歌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照本宣科式地吟唱长篇韵文体的叙事“歌册”。节目内容故事性强,文字浅显,唱词押韵顺口,唱腔韵律平稳。传统的歌册节目有《万花楼》、《崔鸣凤》、《陈世美》、《凤娇与李旦》、《隋唐演义》、《薛刚反唐》等,20世纪中期以来新创作的节目有《渔家女》和《织网歌》等。东山歌在旧时的妇女阶层中普遍流传,几乎被认为是妇女生活的教科书。东山妇女通过听唱歌册,认识历史,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学做人,知善恶,识礼仪。人们视会唱
漳州布袋木偶戏
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剧种之一。漳州布袋木偶戏是由木偶表演、剧目、音乐、木偶制作、服装、道具、布景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漳州布袋木偶戏,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具有技巧高超、造型精美等独特风格。布袋木偶戏的操纵是用手由下而上,以手掌作为偶人躯干,食指托头,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别撑着左右两臂。技艺高超的艺人双手可以同时表演两个性格、感情各异的偶人。布袋木偶戏尤为擅长武打场面和善于刻画人物性格。漳州布袋木偶戏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
漳州木版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主要流传于漳州的芗城区和闽南、岭南一带,并远销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宋代福建的刻书业开始兴盛,迅速带动了民间版画刻印技术的发展。明清两代,漳州木版年画开始流行,漳州月港的兴起给木版年画的外销带来了有利条件。20世纪初,漳州联子街、香港路、台湾路一带集中了大批年画店,直至50年代尚有八九家存在。繁多的民间民俗活动是漳州木版年画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漳州民间木版年画的主要题材有辟邪消灾、祈求吉祥、历史戏文故事及装饰图案等。漳州年画中以门画居多,门画又分粗、幼神及文、武神等种类。粗神指以大红或朱红纸为底印制的门画;幼神指直接以本色纸印制,而人物背景上自行调色套印淡红色的年画;文神指画面人
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
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始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承传已有十三代,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极为独特,制作工序有几十道,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制作,每一关都有严格的规定。制作鼓身。鼓身选百年松木、杉木为料,按照鼓面直径大小取材,尺身小的鼓,往往可以用原木直接凿成鼓桶,共鸣效果很好。鼓面较大的鼓桶,要先将木片加工成为内圆斜小、外宽较大的弯木,然后用剩余的碎牛皮熬成水牛胶,用以完成鼓身的粘贴,再由几个制鼓师傅合力扎成圆桶。这种扎桶的方法,是自古便传下来的,不用一根钉子,就可以扎成密不通风没有缝隙的鼓桶了。旧时制鼓身以自然风干为主。现在为
东山关帝信俗
千百年来,集忠义于一身的关羽,是人民心中的英雄,历代皇帝不断加封,更加深了民间对关帝的信仰。唐代陈政、陈元光父子开拓闽南,引入关公香火,从而关公的形象,倍受东山人崇敬。明郑成功带上关帝庙的香火,渡海作战,收复台湾,施琅将军也同样把关公香火带上战舰,出师台湾,统一祖国。由此,关帝庙也在台湾建立起来。
漳浦剪纸
福建漳浦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唐宋以来非常活跃,据《漳浦县志》记载:“元夕自初十放灯至十六夜,乃已神祠家庙,或用鳌山运傀儡,张灯烛,剪采为花,备极工巧”。漳浦剪纸最初只是作为刺绣的底样,随着民间民俗活动的盛行和受北方贴“窗花”等中原文化的影响,漳浦剪纸开始应用于各种结婚、祭拜活动,剪各种猪脚花、饼花、礼花贴于礼品、祭品上,寄托美好的心愿。明清以后,剪纸也逐渐脱离刺绣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漳浦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浓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有一定位置。漳浦剪纸自唐朝起传承至今,尤以独创的“排剪”技法,在中国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1993年漳浦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
岩溪珪塘祭祀民俗
岩溪珪塘叶氏族人将陆秀夫与另外两位宋末名臣、抗元英雄文天祥、张世杰合尊为宋朝三君子,又称九龙三公。明弘治末年在普济岩内特奉三公入庙崇祀,并每年举行三公下水操这一极具闽南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再现当年陆秀夫负南宋小皇帝跳海,不甘为俘虏,在水中继续与敌斗争到底的情形,以表达对陆秀夫凛然民族气节的崇敬和缅怀。下水操形式古朴典雅,队伍壮观,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闽台乞龟民俗
山格(慈惠宫)戚家军祭祀仪式(闽台乞龟民俗)自明朝中叶创始至今,年年庙会,香火不断,相传400余年。其形式古朴典雅,信仰文化氛围浓厚,参与人数众多。每年农历七月十九日举行庙会,为纪念历史上对社会有贡献的名人,乞龟民俗包括扛猪公、掷孤米、龙艺表演、神明戏演出等活动,印证了闽台两地共同的大众爷信仰。山格“大众爷公庙”即“慈惠宫”,始建于南宋,位于平和县山格镇山格圩米市街东端。庙改初名观音亭,祀观世音、弥勒佛及十八罗汉等。神庙屡修屡扩,至明朝,成为二进三开间的大庙。山格大众爷是明朝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将军的化身,百姓历来把大众爷看成是自己的保护神,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开始,香火船汇聚在山格的马溪,许多船户
东山剪瓷雕工艺
剪瓷雕是福建闽南寺庙建筑中一种常用的传统装饰工艺,在今天的闽台地区乃至东南亚有着较大的影响。它选取各种颜色鲜艳的彩釉瓷碗瓷盘,或利用残损价廉的彩瓷为材料,按照需要用钳子、木锤、砂轮等工具剪、敲、磨成形状大小不等的瓷片,用来贴雕人物、动物、花卉、山水,装饰寺庙宫观等建筑物的屋脊翘角、壁画,具有色彩鲜艳、造型生动、主体感强,久不褪色的特点。
福建客家山歌
福建客家山歌主要流传于漳州田螺坑及龙岩永定一带,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客家山歌以情歌为主,约占80%,还有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儿歌等,它继承了《诗经》的风格,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文学形式一般是七言四句和七言五句,也有在七言五句基础上发展的长短句叙事山歌。
闽台玉二妈信仰民俗
东山县铜钵村净山院妈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庙宇供奉的是玉二妈,“开漳圣王”陈元光第二女儿陈怀玉“怀柔夫人”。明末郑成功率领水师挥戈东征台湾驱逐荷夷时将净山院“怀柔夫人”神像请上船,祈求妈祖神灵的保驾护航。台湾收复后,部分将士把随军出征的玉二妈金身恭请护送返乡,两尊神像并列同祀,尊称为大妈,把台湾回归的一尊称为二妈。玉二妈香火也在台湾敷衍扎根。
南靖竹马戏
竹马戏始于唐,又叫马艺、马灯、竹马灯。南靖竹马戏兴于清朝,由民间歌舞竹马灯舞发展而成。以竹制成马形为道具,竹马挂在演员齐腰高处,看上去如同骑在马上,表演动作多集中在上身和面部;剧目有传统、外来两大类,唱腔为闽南方言歌仔调,对白采用顺口溜,旦、丑角各有一套独特的表演程式,演出的阵容8—16人不等。
四平锣鼓乐
四平锣鼓乐俗称粗锣鼓,源于古代的四平戏,十五世纪中叶从江西流经漳州南靖一带。清朝时,四平戏在南靖已十分盛行。它节奏感强,吹音曲调、锣鼓节拍与吹音旋律配合紧密,优美动听,且气氛热烈。既有本土乐曲芗剧曲调,又有外来乐曲。表演时,具有以唢呐主奏,以鼓振节指挥的导乐性特征,并辅以队形。
云霄开漳圣王巡安民俗
云霄历史悠久,唐代名将陈政、陈元光父子在此设郡置县,传承中原文化和农耕技术,历代王朝褒封,后人为追缅其开漳业绩,建庙祭祀,奉为神明,尊为圣王而形成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每年元宵节,当地民众一直用云霄开漳圣王巡安民俗的特殊方式,来缅怀开漳先贤建漳立郡、惠及民众的丰功伟绩,表达对陈元光的崇敬和怀念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