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上饶特产
上饶民俗文化
上饶自然门武术
上饶自然门武术(第四批省级)上饶县自然门武术,起源于晚清时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始祖当时世人称之为“徐侠客”所创。经第一代传人杜心五,第二代传人万籁声,逐为世人所认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万籁声收当时在福建工作的上饶人秦腊生为徒,幷将所学悉心传授,成为自然门第三代传人。到八十年代秦腊生有缘选中还在学校读书的上饶县人吕瑜为徒,倾囊相授平生所学,使吕瑜成为自然门第四代传人。至此,自然门武术在上饶县广为传播。现在上饶县自然门武术有一大批第五代传人,他们潜心练习自然门武术,幷影响到周围的人们,自然门广为人们接受,习练者日渐增多。成为一项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活动。上饶县自然门武术是集表演、技击于一
上饶信河乱弹腔
上饶信河乱弹腔(第四批省级)清乾隆年间“花部乱弹”勃兴,许多外来声腔如:秦腔、石牌腔、梆子腔、宜黄腔、楚腔等进入江西赣东北地区相互交流,又与弋阳腔、昆曲、浙调、浦江调、上江调相融,于是形成了一个雅俗共赏诸腔并存的戏曲剧种—信河乱弹腔。信河乱弹腔剧目繁多,故事通俗,贴近大众,常演剧目100余本。清末民初,信河乱弹腔班社林立,仅玉山、广丰、上饶、贵溪数县,即有七十九个之多。这时信河乱弹腔已达热潮,外省观众称它为江西大戏。
弋阳大禾米粿制作技艺
弋阳大禾米粿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弋阳大禾米粿(又名“弋阳年糕”)制作的历史久远,据咸丰元年版《弋阳县志》记载:“弋阳大禾谷米白长大”。1991年版记载:“弋阳大禾米粿制作始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系选用优质纯正、洁白、质软的弋阳特产大禾米,经过三蒸二百锤加工而成,具有洁白如霜、透明似玉、油质发亮、韧性可口的特点”。弋阳人每逢新春来临之际,必有三事:杀猪、打粿、煎米糖。打粿就是打大禾米粿,家家户户都要选用优质纯正的弋阳特产大禾米,用纯净山泉水浸泡72小时以上,经过三蒸二百锤的独特工艺加工制作大禾米粿,来欢度新年和馈赠亲友。弋阳老老少少吃大禾米粿,希望生活年年“高”。这种习俗代代相传,久
上饶石人桥灯
上饶石人桥灯(第三批省级)石人乡全乡十个村,村村都有桥灯会组织,并选有龙头手,由长者牢头,以老带新,代代相传。每个村里的桥灯会,少则数十桥,多则数百桥。桥灯古以祭社稷、敬佛道为主,今以庆元宵、庆丰收、庆太平盛世为主题,但仍然延续古代祭典礼仪,与“庙会”文化融为一体。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五日为桥灯会期,灯会时,数十班桥灯像一条条巨型火龙,向道教圣地石人殿汇集,龙头咬着龙尾,龙尾接着龙头,浩浩荡荡,一望数里,如蛟龙出海,似银河落地,处处是灯海灯山,火树银花。石人桥灯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有鸭龙和虾龙之分。龙头体型高大、威武雄壮。龙头由竹篾扎成,外饰彩灯,高约三米,长五米,可同时点二十四
上饶石人殿庙会
上饶石人殿庙会(第三批省级)石人殿位于江西省上饶县石人乡石人村,始建于晋,扩建于唐,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御赐“鹰护殿额”,明嘉清21年(公元1542年)封李德胜为“西济宏道护国崇兴真君”增建道院,住殿修真道士日增,庙会活动已在当地具有很大影响。每年农历九月初一日,按惯例,当地百姓要举行传统的庙会活动,以求一方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石人殿庙会是一种群众性的民间文化活动,一般为十天,从农历九月初一开始,初十结束。活动按严格的程序进行。各地信士和游客汇集石人殿,以祭祀佛、道、儒和民间吉祥、祈福禳灾、求子嗣、祛病痛、求平安。庙会分文会、武会;文会为庙会和香客提供各种义务活动,武会朝顶
信州火针
信州火针(第三批省级)火针是中华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主要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人体穴内,以治疗相关的疾病。火针具有温经散寒痛肿等症的治疗。火针疗法源远而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就比较详尽的论述了有关火针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通过千年的文化传承,伴随医疗科技的发展,火针一路走来,至今已有长足的进步。作为一项民间医术,一种民间针灸文化,火针疗法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上饶市信州区火针医疗传承人纪绍宗,从事火针医疗40余年,他继承火针医疗遗产,对火针疗法有着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到的研究,在火针医疗的实践中,根
夏布制作工艺
夏布制作工艺(第二批省级)夏布是用麻以纯手工纺织而成的一种平纹布。夏布生产可以远溯到我国古代的战国时期,《诗经》云:“东门之地,可以沤苎”,可见历史之悠久。夏布所用原料苎麻是我国特产,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因而有着“中国草”的美誉。苎麻是一种纤维作物,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上数倍,同时具备防腐防菌防霉功能,用苎麻织成的夏布,易洗易干,透气通风,穿着凉爽舒适,是理想的夏秋衣料,故得名“夏布”。上饶信州等地盛产苎麻,数千年前古越先民便在这里从事苎麻的耕种并用于手工织布,延续到清末,信州夏布逐渐形成气候。信州沙溪镇素有“苎麻之乡”的称誉,夏布一直是其支柱产业。该地百分之八十的农民擅长种麻织布,信州夏布
姚金娜民歌
75岁的姚金娜在上饶市信州区可说是家喻户晓。她是上饶民歌的“宝典”,是上饶文化界的一棵“常青树”。一曲《开口就唱0》是她的代表作,她唱了半个世纪。伴随着这首歌,对中国0的追求也成了她心里永远不能舍弃的信念。今年“七一”前夕,姚金娜终于光荣地成为了一名0预备党员。姚金娜出生于1929年,因幼年丧母,12岁便成了童养媳。新中国成立后,姚金娜上夜校,学文化,参加了工作。目睹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又亲身感受到沐浴在党的阳光之下的幸福温暖,姚金娜就把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自己的感受编成民歌唱出来。她提笔写的第一首歌就是《开口就唱0》。家里人不愿她抛头露面,旁人也时有冷嘲热讽,但姚金娜歌唱的热情却越来越高。
婺源傩舞
婺源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山阻而弗车,水激而弗舟”,地理偏僻,交通闭塞。正是这种相对闭塞的自然环境,保留了原始而粗砺的巫傩文化:婺源傩舞。婺源傩舞,俗称鬼舞,为江西傩舞之一种。起于唐代,历宋元两朝,而盛于明初。婺源县段莘乡茗洲村《吴氏家谱》记载:“(明)正统十四年(1449),社中首醵米物,酬与诸行傩者,遂称香火角牴之戏。”婺源舞鬼傩班,全盛时,遍及全县,旧有“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之誉。狮班舞狮又跳傩,狮傩同演,又称“狮傩班”,俗谓“舞回回”。鬼舞(傩舞)节目,原有六十余个,有表演迎神逐鬼的《追王》《搭架》,有反映神话故事的《太阳射月》《后羿射日》《唐僧取经》《盘古》《和合》,有历史
上饶串堂班
上饶串堂班(第四批省级)上饶县戏曲串堂班,是一种戏曲坐唱艺术。不化妆,不演剧,围坐一桌,所唱皆戏文,乡民多嗜之。清初,北方乱弹兴起,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进入赣东北地区的广信、饶州等府,与当地弋阳高腔、昆腔、宜黄腔相互融合,组成了一种新的花部乱弹戏曲(见清乾隆四十六年江西巡抚郝硕奏折)。上饶戏曲串堂班以唱乱弹为主,兼唱弋阳腔与昆曲。一班八人,分派生旦净末丑诸行,各司乐器一件,串唱各色人物,剧目有大小100余出。上饶县戏曲串堂班,主要活动于上饶县北乡的清水与石人殿两地,最著名的班社有清水的青峰堂和石人殿的紫鸿堂。两班均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一年四季演唱于庙会庆典、超度
鄱阳张王庙庙会
鄱阳张王庙庙会(第四批省级)鄱阳张王庙庙会又称赛神会,始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至清代兴盛,经民间口授心传延续至今。在每年正月初八日举行张王(张巡:公元709-757年)、柳母“出巡”和“省亲”(拜丈母娘年)仪式,十一月初五日举办庙会活动,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信息。唐代“安史之乱”后,朝廷颁诏大江南北建“双忠祠”,奉祭唐代靖忠王--张巡,从祀许远、南霁云、雷万春、姚訚等36位忠义将士。是年,颜真卿出任饶州府刺史,依诏令在饶州治所鄱阳县城永平关上正街秦家山祀建张王庙。鄱阳张王庙庙会期间,搭台唱戏、说书讲古、戴家河提线木偶、民间杂耍、商贩云集。戏曲为赣剧饶河调;说书讲古以鄱阳渔鼓为表现形式,提
江西板龙灯
江西板龙灯(第四批省级)婺源板龙灯又称板桥灯,是一种大型游动性的观赏灯彩。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分布于全县各大乡镇及自然山村,每逢春节期间均有迎灯舞龙的习俗。板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及灯撑四个部分连接而成,全龙长短不一,短者五、六十板,长的可达一百余板,约200余米。伴随龙灯的还有头牌、蓬灯、凉伞、狮子戏球、西游记、走马灯、鱼灯等附属彩灯。龙灯起源于唐,盛行于明清,婺源至今仍遵循旧列,每年正月十三起灯,十五闹元宵,十八圆灯。段莘一带就有“梳梳头,1簪,进庆源看十三”和“过了十八各人找生活”的俗语。龙头造型各异,有木鱼鼻、江机头(蜻蜓)、鸭嘴龙等。龙身有花兰灯与灯笼灯之分,龙尾分龙、虎、鱼等几种。
婺源甲路纸伞制作技艺
婺源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第四批省级)婺源纸伞制作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南宋时期。其尤以婺源甲路所产纸伞最为有名,素有“金溪斗笠甲路伞”之誉。康熙年间所修《县志》即已将甲路伞列入《货属篇》。民国二十五年(1936),“甲路纸伞”被选为国际博览会展品。婺源纸伞制作工序全为手工,取材用料考究、独特,综合应用了力学、材料学、机构学原理。制作技艺古朴,造型美观大方,运用活动的节点替代固定的节点结构,钻孔穿线的连接与竹销钉连接配合,并应用楔配合自锁机构来锁定展开结构。伞面皮纸吸墨性强,类似书画宣纸,艺人于其上题诗作画,寄情寓意,让婺源纸伞在实用之外更增添了审美情趣,不仅晴雨相宜,经久耐用,而且美观轻便、古朴别
婺源抬阁
婺源抬阁(第三批省级)婺源抬阁主要流传于赋春镇甲路村一带,也称抬阁戏,婺源抬阁就是抬着的小戏台。戏台由基阁、中盘架和上盘架三部分组成,约有二平方米大小,周围饰以雕栏,挂上青纱帐幔,饰以龙、凤、鹤、祥云、水花等彩灯。基阁左右各有铁环二个,以长木穿过,四人或八人扛抬。上盘架是装扮成各种不同戏剧人物、故事造型的孩童。抬阁精彩之处就在于这些孩童分层而立,多的可达3层,各层阁体上均有柔性支柱,巧妙地隐立于阁体彩物间,扮演各种戏剧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悬空于这些支柱上,彩服则巧妙地将支柱遮掩起来,观者看不到任何支架设施。阁体外面按剧情需要彩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渔船、云端或花卉等,虽层层叠叠却浑然
婺源豆腐架
婺源豆腐架(第三批省级)婺源豆腐架属农耕文化产物,原是当地百姓用驱魔逐疫,降吉纳福和祈求风调雨顺的一种民俗活动。以后又演变为传统节庆日烘托喜庆气氛而展示。每逢重大喜庆节日乡民就会自发组织起来,制作各式剧目的豆腐架、游街巡村,久之逐成习俗。早在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江湾店联就有关于豆腐架的民间记载:“架子鳅肴豆腐勺,台面秋千掌上飘。”说的就是江湾豆腐架。婺源豆腐架既有广东民间飘色艺术的影子,又有江西抬阁的古风遗韵,按表演形式可分为独塑、双塑和群塑几种。它是以游动式的立体舞台〈做豆腐的架子〉为平台,在豆腐架上用彩绸花帛装饰四周,由七岁至十二岁的儿童担任塑型人物,扮演成戏剧中的人物造型,按照昆剧
婺源乡村文化
婺源乡村文化(第一批省级)婺源乡村文化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文化发轫于秦初,崛起于南宋,鼎盛于明清,不仅包括独具特色的徽州商帮,新安理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徽派建筑,还包括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州民间工艺和徽菜等。涵盖了哲学、经学、史学、医学、科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典型标本和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徽文化的集中体现。婺源县历史上曾隶属安徽1200余年,是徽州文化留存较完整的区域,2008年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安徽的黄山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三地列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婺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灿如繁星,“傩舞、徽剧、婺源
婺源茶艺
婺源茶艺(第一批省级)婺源产茶历史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千年茶乡的茶农、茶妇、茶商、茶客们,在产茶、制茶、贩茶、品茶的悠久历史习俗中,孕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婺源茶艺。在婺源流传至今的茶艺表演节目有:农家茶、新娘茶、文士茶等。其广义的内容除表演外,还包括茶亭、茶歌小调、茶画等等。狭义的茶艺即茶道。婺源茶道,着力表现茶乡人民“敬、和、俭、静”的道德风情。敬:茶品高雅,以茶敬客,表达对客人的尊敬,显示主人真诚、纯朴的传统美德;和:茶叶清和,世间万物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俭:茶性俭,君子之交淡如水,以茶当酒,精行俭德养廉;静:品茶启发思想,修身养性,静以致远。
万年石镇灯彩
江西省万年县石镇镇传统灯彩已有百年历史.尤以木头架子、竹篾、彩纸、麻绳为主材料的活动灯彩最具特色,一般在春节、元宵期间展出。此灯彩台面为宝塔式2-3层不等,每层中有四至五组以竹篾为骨架彩绘戏曲造型人物,可同时展示十多种戏曲。内容取材于《西游记》、《鹬蚌相争》等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灯彩底部装有木制齿轮传动装置,牵引人物活动的几十股线绳缠绕之间。外侧有一摇手,由1人操作各组人物就会活动起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灵巧活泼挥舞金箍棒,性格鲜明。《鹬蚌相争》中的蚌与鹬鸟相持争夺,蚌蛤一张一合,形象逼真,饶有生活情趣。围绕各种灯彩人物的是各种花灯、鼓灯、走马灯,每盏灯贴着五彩缤纷的细纹刻纸,灯内燃起蜡烛,
万年痔疮疗法
万年痔疮疗法(第四批省级)胡氏传统中医痔疮疗法,采用虎杖、冰片、五倍子等中草药,经过祖传秘方配制而成的外熏外洗药,即胡氏痔疮散剂,配合针灸二白、次髎穴,用来专治痔疮,是民间专治痔疮的祖传秘方。其特点是非手术疗法,痛苦小;疗效显著,愈合快;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费用低;不易复发。历经几代传承后,现传承人胡紫羽先生完全继承师傅药物配制方法、沿用辨证施治经验,在临床中根据内痔、外痔、混合痔分型,以及内痔一期、二期、三期、四期表现,运用祖传秘方对症治疗,三天左右就可止血消肿,五天使嵌顿内痔回纳,一般不用西药止血剂,标本兼治。经临床证实,简便验廉,药物君、臣、佐、使配伍精良,能改善1直肠血循环
万年张氏中医药烧烫疗法
万年张氏中医药烧烫疗法(第三批省级)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浩如烟海,渊源流长。江西省万年县张氏传统中医药烧、烫伤疗法,疗效神奇,历经百年传承至今,使众多烧、烫伤患者恢复健康,名扬各地。目前,在医学界大面积深度烧伤可以说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而万年县张氏传统中医药烧、烫伤疗法采用生地、黄苓、黄连,麻油等中草药,经过祖传秘方配制而成的外敷药和内服中医药剂相结合的疗法,用来专治烧、烫伤。其特点是:迅速止痛,保持创面湿润、杀菌、抑菌、保持创面湿润,修复和再生功能。该疗法费用低,恢复快,无毒副作用,且治愈后不留疤痕,是专治烧、烫伤的祖传中医秘方。中医药烧、烫伤疗法是张家的祖传秘方,历经几代传承后,现传承人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