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上饶特产
上饶民俗文化
万年串堂班
万年串堂班(第三批省级)串堂,是一种民间民俗音乐艺术形式,早在北宋末年,就在万年一带广泛流传,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旧时,万年一带称文艺演出团体为“戏班子”,故而将这种走门串户的民间民俗音乐的组织称为“串堂班”。串堂班成员干练,道具设备简单,平时以走村串户为主,而且召之即来来之即唱唱完即走。农民私家娶亲嫁女、做屋上梁、老人祝寿,大多会请串堂班来家热闹一番。后来发展到老人去世也请串堂班来参与祭祀活动。串堂班的成员大都是业余的,平时干着农活,有人邀请,他们就聚集起来,或厅堂,或走廊,或晒场,一张八仙桌,围起来一坐,即可吹打说唱。串堂班人员一般情况下为四到六人,多者有十来人,由民间艺人自由组合。这些人
万年太平跳脚龙灯
万年太平跳脚龙灯(第三批省级)太平跳脚龙灯,又名矮脚龙灯,它流行于万年县苏桥乡一带,是一种以龙体为道具的多人合作的民间表演艺术。据《万年县志》记载:此龙灯远在唐代就流行于市井乡里。每年春节至元宵期间,许多村庄都组织舞龙队伍在本村和邻近村庄表演。表演太平跳脚龙灯除娱乐外,还是人们祈求神灵保佑、祈盼丰年的一种祭神求福活动。太平跳脚龙灯龙身以竹篾扎成,呈圆筒状,由7节或11节连成。圆筒直径约20公分,外裹红黄布,布面画成或剪贴成鳞片状。每节扎一短木棒,表演者持棒而舞。舞灯者有龙头、龙尾各1人,龙身7至11人,引宝者1人,由元宝灯引导,按传统曲牌边舞边跳。龙队前有牌灯,挂灯引路,后有鼓乐伴奏,在庙宇或
横峰葛粉制作技艺
横峰葛粉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葛源葛粉加工技艺历史悠久,系采自山中豆科藤本植物葛的根茎,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根据《横峰县志》记载:“隋末唐初,苏、冯二姓定居于盛产野葛的溪水源头,就开始采掘葛粉。”因横峰葛粉具有洁白晶莹、消暑祛火、润喉清肺、清热解毒等特点,明、清两朝葛源葛粉曾作为贡品贡奉朝廷。葛根易种,易加工,又是纳凉佳品,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卷七记载:“(葛根)味甘、辛,性平无毒。主消渴、大热,哎吐,诸痹,起阴风,解诸毒。”具有升阳解饥、透疹止泻、除烦止渴、增加脑及冠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脑血循环等功效,并享有“南葛北参”的美誉。
鄱阳瓦屑坝祭祖
鄱阳瓦屑坝祭祖(第四批省级)鄱阳瓦屑坝位于江西省鄱阳县的莲湖乡(明代称立德乡)、鄱阳湖东北岸的吴家港边。是中国八大移民圣地之一。元末明初时,在“江西填湖广”的浪潮中,有二百一十余万江西移民从瓦屑坝出发,移民到湖广地区。六百余年来,数以万计的瓦屑坝移民后裔来根祖之乡---瓦屑坝祭祖,形成一种久经不息,长盛不衰的祭祖习俗,延续着中华民族寻根问祖,认祖归宗,缅怀先辈的特殊情结。瓦屑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移民集散地,享有“江南第一移民圣地”美誉,其地表层遍布陶片瓦器,绵延长达十余公里,考古专家认为至迟在唐代,这里曾烧窑制陶。在长达四百多年的大迁徙中,曾有几百万江西移民按“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的
横峰兴安酥制作技艺
横峰兴安酥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兴安酥(历史上横峰称兴安县),又名芋头糖。最早明朝就生产于葛源,是葛源的传统食品,故又名葛源芋头糖。是一种用上等糯米掺和芋头,外裹芝麻、白糖、茶油等原料制成的食品。因为其选料精致、糯甜可口、酥松香脆而久负盛名,而且葛源的芋头糖,别处无法效仿,即使用同样的原料、同样的方法,制出来也及不上葛源芋头糖。原因是葛源的糯米好,葛源前山村一带山高水冷,生产时间长,种植的糯谷具有质白、软粘的特点。所以葛源生产的兴安酥具有酥、香、脆等特点,进口消融即化,故又名料化糖。《横峰县志》记载,清代曾被列为贡品,深受皇宫青睐。葛源自嘉靖年建县设镇以来,每逢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都有一个
鄱阳灌芯糖制作技艺
鄱阳灌芯糖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鄱阳草本灌芯糖是一种经手工技艺精制而成的传统食品,外形为圆柱形,长短可自由截取,形似香烟。外层为一层薄薄的麦芽糖皮,里层包着主要由:糯米、小麦、植物油、黑芝麻以及姜、陈皮、桂花、茴香等多种材料制作而成的芯料,是一种古老传统低糖生态食品。鄱阳灌芯糖自西汉创制以来,在历代传承演变过程中,漫长时期的家家户户制作,制作艺人的不断创作改进和发展,工艺逐步趋于完善,并流传到鄱阳周边的乐平、万年、余干、弋阳等县市的部分乡村,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传统食品。2010年6月,鄱阳灌芯糖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鄱阳饶河戏
鄱阳饶河戏(第三批省级)饶河戏,又称饶河调,是赣剧的一支重要流派。她综合江西各大戏剧种的各种声腔,以江西五大河流之一,流经鄱阳县城的饶河命名。是饶河(鄱阳)人在南戏和弋阳腔的基础上经过改造发展,变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以板击节的高腔,与乱弹、徽剧、秦腔、昆曲等皮黄声腔溶融揉合,形成的唱腔丰富、剧目众多,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戏剧。早在南宋末年,赣东北城区就流传了南戏。1975年,鄱阳县磨刀石乡殷家村出土的南宋洪迈后裔墓葬发现数十枚形态各异的陶瓷戏俑,反映了饶河人早在南宋时就爱戏。元明之际,饶河人又接纳南戏、弋阳腔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将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以板南节的高腔与乱弹、徽剧、秦腔、昆曲及皮黄融汇
鄱阳渔歌
鄱阳渔歌(第三批省级)鄱阳渔歌是民歌的一个种类。当地因处鄱阳湖东北岸,河汊密布,自古至今,沿湖居住的人们多以渔为业,渔歌流传广泛,有“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枫红送暑归,翠竹迎飞雪”的渔歌形成土壤。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用艺术手法再现了鄱阳湖渔歌的动人情景。鄱阳渔歌是鄱阳渔民们近千年来生产、生活形成的艺术结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音乐中各种元素(调式、旋律、演唱风格、真假声的运用等)极具特色。有男女声对唱《害我撑船都落了篙》;女声独唱《问声我郎几时归》,旋律起伏大,唱句中有“嘿嘿嘿嘿”衬字的连用,有行船呼风之感,多在开船后走风时唱;《我想情
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
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第一批省级)鄱阳县位于鄱阳湖东北岸,湖岸线长100多公里,有16个乡镇地处鄱阳湖滨,湖区人口达50万,鄱阳湖水域居鄱阳管辖的为3万多公顷。千百年来,鄱阳人民浴湖而居,滨湖而生,入湖而作,饭稻羹鱼。湖区人民不但沿习了自古以来的传统捕捞习俗,而且随着生产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不断加以改造发展。同时,根据季节、水性、地域,总结出颇具针对性的渔业生产习俗以及由此引发的一整套具有浓郁的鄱阳地域特色的渔歌、渔谚、渔鼓、民间传说等渔耕文化。归纳鄱阳及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据不完全统计,有百种之多。分别隶属网、钩、箔筌、杂特四大类。此外,还有栈湖、开港等鱼事活动;渔歌、渔鼓、渔谚
鄱阳渔鼓
鄱阳渔鼓(第二批省级)说唱形态。鄱阳渔鼓的说唱形态分坐唱和走唱两种。“二下响”渔鼓为“坐唱”形式;“三下响”渔鼓,因其保留了旧时沿门乞讨的形态,所以既可“走唱”也可“坐唱”。无论坐唱与走唱,都不受时间与场地的限制,说唱时主要靠面部和眼神的表情,说表时可用右手适当比划,以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内容的需要。新编渔鼓则对传统表现形态有所突破,加上了乐队伴奏,说唱者由一人增至数人,可载歌载舞,渔鼓筒由乐器转变成道具。说唱道具。鄱阳渔鼓的道具主要有:渔鼓筒、简板和小钹。操作姿式及演奏技巧:说唱者左臂抱渔鼓筒,鼓面朝下,手心握简板击奏;右手四个指头并击鼓面。拍击技巧有点击、轻击、重击、连击等。简板专为击节之用,
余干县古埠镇盆栽烟花制作技艺
余干县古埠镇盆栽烟花制作技艺(第四批省级)余干县古埠镇“盆栽烟花”是一种大型烟花组合,综合了炮竹与烟花的多种技术精华。古埠盆栽烟花系清末民初由第一代传人黄启明发掘传承,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二代传人黄启明之子黄科喜曾被请到南昌燃放,轰动省城。后来第三代传人黄深泉又进行了改进,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独树一帜的烟花。盆栽烟花制作融合了建筑造型、扎架工艺、雕刻美术、化工火烟等多门工艺技巧。将众多设计有不同戏剧故事和人物的烟花塔架,码放在一个直径一米多、高度一米的圆柱状篾盆里,制作极其精细复杂。燃放表演时,将烟花盆倒挂在十余米高的树杆或架子上,从底层牵出一根引线到离地面一米高的空地上方,
余干正骨法
余干正骨法(第四批省级)余干江氏传统中医正骨法的创始人名江楼,三十年代在上海师从著名武术家王子平先生学习武艺、中医理论及伤科正骨手法。1933年参加江西省举办的国术擂台赛,获得了全省第一名。同年又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在南京举行的国术比赛,获得国民政府体育委员会颁发的“国术无双”奖牌,1937年他再次代表江西省出席在长沙举办的全国武术擂台赛,荣获第二名,获得银质奖杯一只。解放初期,任余干县人民医院骨伤科医师。1979年获国家武术比赛一级裁判称号。1981年被余干县政协聘为政协委员。体现江楼生命价值的主要不是那些奖杯和聘书,而是他创造的上饶江氏正骨法的正骨医术,名闻四方,已经成为远近知名的公认的骨伤
鄱阳湖鸬鹚捕鱼习俗
鄱阳湖鸬鹚捕鱼习俗(第三批省级)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余干县濒临鄱阳湖,有着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其中渔民鸬鹚捕鱼独树一帜。鄱阳湖余干渔民“鸬鹚捕鱼”习俗,迄今有几千年的历史。鄱阳湖畔余干渔民养鸬鹚捕鱼,是古时一直到近代,余干内河渔民主要捕鱼方式之一。鄱阳湖渔民鸬鹚捕鱼习俗是渔民原始渔业生产遗风的残存,目前主要分布在鄱阳湖畔地区,余干县的康山、大塘、山塘、瑞洪、枫港、鹭鸶港乡等地区目前仍有一些饲养鱼鹰来捕鱼的人家。鸬鹚又名鱼鹰,水老鸦。有的称做“哇子”,或者是“捕鱼鹳”,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小喉囊,嘴长,上嘴尖端有钩,善潜水捕食鱼类,渔人常驯养之以捕鱼。渔民以歌代令
弋阳叠山绳龙灯
弋阳叠山绳龙灯(第四批省级)叠山绳龙灯是指流传在以弋阳县双港村为中心包括马岭、徐黄、外厂等周边自然村的一种祭拜社公庙的民俗仪式。村民以毛竹原料编制龙头、龙尾和七节龙身,各节之间用横麻搓绳连接,每节内空中绑扎浸油草纸作为光源。与别的地方龙灯相比,叠山绳龙灯外披红布,红布上没有绘饰鱼鳞纹,造型古朴,简洁,舞龙队员拉动绳子表演跳跃、翻转、盘旋等动作并配以弋阳腔唱和形式营造热闹气氛。叠山绳龙灯活动从正月初六祭拜社公庙请灯开始至十五元宵节晚上再次祭拜社公庙烧灯结束。社公庙祭拜仪式规矩严格,不准女人参加,且任何人不得发声。期间的舞龙活动,参与人数众多,非常热闹,在当地影响极大。叠山镇位于江西省弋阳县南部,
鄱阳管驿前晏公庙会
鄱阳管驿前晏公庙会(第四批省级)鄱阳管驿前晏公庙立庙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迄今已有630多年历史。庙会活动是明万历年间起始并延续至今,奉祀江西水神“神霄玉府晏公都督大元帅”。以佑风调雨顺、农渔兴旺。庙会主要形式是以道家法事打醮请“水神“祈福求安、渔具交易为主要内容的渔俗活动。每年农历十月初三为晏公生日,活动时间从九月三十(小月为农历九月二十九日)开始至十月初六,共七天。九月三十(小月为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朝舫(全村分五处设桅杆状的象征物,上扎白鹤、灯笼及挂草帽)、铺坛、斋戒。十月初一:长江请水,穿戴道袍以鼓乐法事到饶河月波门码头请水。十月初二:发文(向各路神仙菩萨发邀请)、鉴醮
玉山提线木偶戏
玉山提线木偶戏(第三批省级)玉山县地处闽浙皖赣四省边界,有“两江锁钥,八省通衢”之称。玉山经济活跃,文化繁荣,有关史料证实,玉山在宋代已形成戏曲活动中心。历史上,玉山“偶像迎神”的社祭活动非常频繁,而木偶戏就起源于“社祭”活动。因自古盛兴“社祭”灵像活动,木偶渐渐被尊为“神”,木偶戏得到很快的发展。受宋杂剧和南戏的影响,木偶戏在当时南宋的都城临安(杭州)风行一时,它的传播发展方向受当时的政治因素影响,只能南迁西移,玉山木偶戏逐渐摆脱“迎神赛会”的宗教牵制,成为职业戏剧班社而流行。当时玉山的木偶戏班农忙务农,农闲务艺。后随着场数不断增加,艺人们逐步离土离乡,成为专业木偶戏表演戏班。因玉山位居赣东
沛隆堂程氏内科
沛隆堂程氏,世居古徽州婺源下溪源,明嘉靖年间,医僧徐广济云游至下溪源修行从医,因医术高明而声名鹊起。徐禅师与村中“从一居士”相交甚好,遂将医术传于其子程濂。传医僧徐广济原为明开国大将徐达后裔,有龙佩随身,程濂成名后创“佩龙堂”济世行医。乾隆年间,程氏后人程北聪行医于汉口,因避讳前朝,改“佩龙堂”为“沛隆堂”,此后传承九代,是我国目前中医学中延续历史时间较长、学科较齐全的传统中医流派文化之一。沛隆堂程氏的内科医学主要体现为“固本培元气、清源养太和”的医学理念和“四一结合”的调治思路,在学术思想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即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突出以病为本、为体,以证为标、为象的认识,几百年来不断摸索各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