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市特产
赣州市民俗文化
宁都大沽古教花灯
宁都大沽古教花灯(第四批省级)大沽古教花灯,于清道光一十三年起源于大沽乡的古教村。据村人相传,是年村中发生大旱,农作物无以耕种,人畜饮水也很困难。随后,村子中人畜患病,全村处于岌岌可危之中。此时,外地来了一位刘姓青年,带领村人制作花灯,进行祭祀活动。灾情得到缓解之后,从此花灯便在这个村流传了下来。村人为了纪念这个为村子带文化的年青人,便用这个年青人教授的花灯,每年以纪念“青年祖师”的形式,纪念这位年青人。按时间推算,项目从起源到现在有100多年的历史。项目在传承过程中,在“文革”时期曾经停止了十年。项目从起源至今,其传承区域以古教村口为主,大沽村的仙石下、何脑、蝴蝶再等地也有传承,其传承的形式
章贡区民间高跷
章贡区民间高跷(第二批省级)高跷又叫踩高跷,有的地方也叫踩拐子,是章贡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踩街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群体街头表演节目。它的特点是乡土气息浓厚,形式奇特别致。据传有500多年的历史,亦说有千年以上。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流行。章贡区是在清公元1902年就有了高跷队,当时的高跷爱好者自发组织在刘家宗祠(位于章贡区新赣南路未端,藕塘里)当时每逢正月初一至十五闹元宵,城区都有踩高跷,走旱船、玩蚌蛤,这些活动,在城区走街串巷表演。
宁都鼓子戏
宁都鼓子戏(第二批省级)宁都鼓子曲,传承保留在宁都县城境内。宁都鼓子曲是一种以口头说唱为主,配以表演者自己击节的一种说唱艺术表演。语言为宁都地方方言。当地人把宁都鼓子曲叫做渔鼓、话文、道情、嘭筒、竹筒鼓等。说唱表演者,在20世纪末以前多以一人说唱,二十一世纪初起,有编排成多人说唱。其说唱生动,语言流畅,曲调委婉优美,能演唱历史,能说唱故事,能描叙人物,其表现力非常强。
章贡区客家菜制作技艺
章贡区客家菜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赣州是客家饮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章贡区作为赣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赣州客家菜主要代表性地区,历史上餐饮业就很发达,唐、宋设有驿站、伙店,清末民国时期发展很快。赣州市章贡区客家菜源远流长,它源于中原,更是中原传统文化与赣州当地土著文化交融的结果,还有着在借鉴中创新的时代特征。史料证明,春秋战国时为赣州饮食文化的萌芽期,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中原饮食习惯与百越土著习俗的长期融合中,特别是随着客家地区(赣南、闽西、粤东)内部文化交流的增加,赣州章贡区客家菜逐渐发展成一套从用料、烹饪方法到风味特点上较为成熟的烹饪体系。章贡区客家菜把保持原味作为出发点,以蒸、
寻乌挑积
挑积(第二批省级)寻乌地处赣南边陲,位于江西最南端,俗称“江西南大门”。又云:“江西九十九条河,只有一条通博罗”。流入广东,供香港饮用水的东江,其发源地就在寻乌。寻乌地处偏僻山区,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古老悠久的民间传统医术-挑积,就在这里无间断地连续传承至今。他们一直秉承“治病救人、方便百姓”的祖训,用古朴的草药疗法为百姓的健康服务,口碑很好,影响较大。此医术已传入赣、粤、闽周边各地。清咸丰、光绪年间,“挑积”传承者陈桃的0陈发香、陈善璠利用祖传医术从事“挑积”行业,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声誉。陈桃从小受到影响,继承祖业,利用业余钻研“挑积”技艺30多年,并将此医术传授给陈昱华、赖彩凤等人。
兴国鱼丝制作技艺
兴国鱼丝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兴国这片古老的土地,青山连绵,河网密布,“七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馈赠我们丰富的山珍水产。中国有名的珍贵鱼种“金狮红鲤”即产在兴国。兴国红鲤体型大、全身红色,背部鲜艳美观,两则金黄,肉厚骨细,食味鲜美,营养丰富,即可食用、药用,也可观赏。兴国的草鱼同样产量丰富,肉质鲜美。“兴国鱼丝”即是以草鱼和鲤鱼为主要原料。兴国鱼丝有个别名—“与你相思”。很久很久以前,兴国县有位聪明的女子,嫁给了一位船工为妻。因为丈夫经常出门在外,为让他不贪恋外面的繁华世界,不忘家,便仿效制粉干的方法,以鱼肉和薯粉为原料,精心制成鱼肉粉丝,并取名为“与你相思”,让丈夫带着在路上食用。丈夫每
全南谭坊举人龙
全南谭坊举人龙(第四批省级)全南谭坊举人龙作为县域内最独具特色传统舞龙表演项目,它起源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据谭坊钟氏族谱记载,族人钟家珍于清康熙癸已年恩科中举第二十名,拣选知县奉礼部咨议授广东连州学正改补南昌府进贤学教谕。钟氏家族为庆贺钟家珍中举在传统舞龙的基础上创建舞七节龙,故后人称之为举人龙。举人龙自创建以来,以其精巧灵活著称,非常适合村边巷口、厅堂庙宇走家串户式的表演,作为一种家族式文化活动从春节必舞的家族活动,逐渐形成了庙会、新居落成、店堂开张等喜庆节日活跃气氛的重要文化活动并在全县范围内流传。举人龙一般是正月出行进户拜年,出行前要在祖祠、社官前举行开光、拜神、呼龙、抢红上珠
章贡区客家竹雕
章贡区客家竹雕(第三批省级)竹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商朝以前就已出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在我国也由来已久。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南宋时,竹雕艺人詹成所雕的竹鸟笼,“四面皆花板,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毫俱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被元代陶宗仪赞誉为“求之二百余年,无复此一人”的珍品。竹雕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从古至今,江西、浙江一带的竹雕工艺最为精湛。竹雕虽小,但精雕细琢。竹
全南车马灯
全南车马灯(第三批省级)车马灯戏是起源于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一带的一种古老的客家民俗风情表演,一般在新年至元宵节这段时间演出,民间俗称“打花鼓”。流传于全南县的南迳、大吉山、乌桕坝、中寨、大庄等乡镇。从当地老百姓中相传,车马灯是明朝年间从中原地带传入。车马灯的表演者为一生二旦二丑,故民间又称“三角班”、“采茶班”。生角戴纱帽、穿长袍、挂口须,旦角头饰绛珠、手拿花扇,丑角则车夫短装打扮,类似戏剧人物造型。从人物造型、表演艺术及音乐等方面可看出,车马灯是柔合了湖南花鼓戏、赣南采茶戏和客家传统歌舞之长的民间艺术。车马灯戏共有三个段子:“走车马”、“跳加冠”、“捡红包”,音乐常伴有以“十二月花会”为主题
全南客家熏鸡制作技艺
全南客家熏鸡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客家熏鸡起源于全南县大吉山镇田背村一带的一种古老的客家民俗手工技艺。流传于大吉山镇的田背、斜溪、乌桕坝、马安等村及周边乡镇。相传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连年的战火逼迫民众走上了饥饿的边缘。一天,一位村民把这唯一的0鸡杀了,把米糠放在锅底,鸡放在米糠上,一起烧着鸡,出乎意外的,鸡烧煨得特别好,香味四溢,口味别致的。后来,每到过年过节,他都着手烹制熏鸡以祭拜上天和先人客家熏鸡取材方便,制作程序简单易操作,客家熏鸡皮色金黄橙亮,肉质鲜嫩酥软,香味浓郁,原汁原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当地客家人在躲避战火中激发的生存智慧,反映了当地客家人在物质溃泛时仍不忘感恩上
全南蓝巾帕制作技艺
全南蓝巾帕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蓝巾帕是客家先民为了御寒防湿、更由于客家“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习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明了一种便于拆洗的围裙“拦身帕”和同时在外出时可戴在头上御寒保暖的头巾,一物两用。在客家语系里面“身”读成xin,“身”“巾”谐音,加之拦身帕是以蓝色为主色调,久而久之就把戴在头上的头巾称为“蓝巾帕”(因冬天使用较频繁又称为冬头帕),当作围裙用的称为拦身帕、档身帕。蓝巾帕主要分布在赣南地区的全南、龙南、定南(赣州人称它们为“三南”),其中,以全南县的蓝巾帕式样最为美观,花纹最为精致。初期的蓝巾帕只由披肩、丝带二部分组成,后因南方昼夜温差大、潮湿天气长,客家妇女便在制作丝带的工
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
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第四批国家级)相传擂茶起源于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是客家先民在迁徙、生产、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据史料记载:客家擂茶由汉魏的粥茶和唐宋的点茶衍变而成,始于黄河以北,客家祖先南迁时把它带到赣南。因其历史悠久,以古朴见奇趣,以保健见奇效,故而独树一帜。赣南客家擂茶的制作技艺很是独特。制作时,先将所配置好的材料,按比例放置擂钵内,用擂杵沿钵内壁顺沟纹走向频频舂捣、旋转磨成茶泥。喝擂茶时,将擂好的茶泥放在擂钵里或大盆里,用滚烫的开水冲泡,再倒入少许高山茶油,并用擂杵搅拌稍许,甘润芳香、色如琥珀、清爽可口的擂茶就制成了。它既有茶叶的甘味,芝麻、花生、豆子的清香,也
花棍舞
花棍舞(第二批省级)全南县陂头镇瑶山村,是江西省唯一的瑶族少数民族行政村,他们属“过山瑶”系,拥“盘王”为本族始祖,他们在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里一家一户各占一座山头搭棚而居,在祭祀中敬拜“陈、林、李”三姓女道士为神。据说他们的祖先在迁徙的途中,有一天,在一座未知名的深山老林中被野兽围困迷失了方向,正在族人绝望的时候,住在大山深处的“陈、林、李”三位女道士解救了他们。过山瑶民的祖先为了感谢答救之恩,从此就敬拜“陈、林、李”三位女道士为本族的女神,代代相传,并保持了每天清晨点香向女神祈祷许愿的民间习俗,“朝皇”便是向女神许愿或还愿的情感表达方式。花棍舞(也称“点兵棍舞”)就是来源于“朝皇”仪式中的一
手工艺术模具雕刻钢模
手工艺术模具雕刻钢模(第二批省级)瑞金手工艺术钢模雕刻技艺,源自福建连城四堡的平板雕刻技艺,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生产需求从最初平面印刷对雕版的需求演变为现代工业产品对立体艺术钢模的需求,平面雕版技艺从最初的平面文字雕版逐渐演变为平面图文雕版,最终结合传统木雕、石雕技艺进化为立体艺术钢模雕刻技艺。手工艺术钢模雕刻,是目前中外机械、电脑雕刻技术所无法替代的技艺,是全国模具行业罕见的手工雕刻技艺。雕刻过程中发挥人的技巧运用和艺术想像力,把所需各种艺术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刀法娴熟运用自如,纹脉精细、纹理清晰,堪称绝活。艺术模具多以中华神鸟、神兽、图腾、花卉人物等为图案,运用不同材质的五金、塑料、皮
瑞金传统竹编工艺
瑞金传统竹编工艺(第二批省级)瑞金传统竹编工艺制作技艺,是千年以来先民们以毛竹、竹蔸、竹叶等为原料,用来加工成各种栩栩如生的日用品、工艺品。瑞金传统竹编工艺制作技艺,以千年古镇象湖为中心,辐射主要墟市九堡、谢坊、武阳、壬田、日东、大柏等地。瑞金传统竹编工艺由最初的竹,经过破蔑、劈条、开片、分层、梳丝,及漂白、染色、上光,防霉蛀处理,使产品更逼真灵性。同时运用雕刻等手段,装点动物五官,成为艺术品。瑞金竹编工艺精细,产品造型极具民间特色。它们的形态各异,既有惟妙惟肖的动物竹编,又有抽象的抽象的各种挂件;主要的原料以竹为主,生产工艺由粗到精,由生活实用到观赏;编织师傅观察生活,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瑞金冈面车灯制作技艺
瑞金冈面车灯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上田蔡屋车灯是有历史人物赴任演变而成的瑞金客家灯彩。它融汇了历史故事、赣南民间采茶曲调而成,其中的车灯、采茶调是车灯表演的基本特色,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支奇葩。据明朝万历二年《蔡氏前修族》记载,上田蔡屋的先祖是北宋朝庭的端明殿大学士、大书法家蔡襄,即赣南民间采茶戏《洛阳桥》中的蔡状元。蔡姓人为标榜先祖的荣光而创作了车马灯,后因马灯不便在农家小厅堂表演,逐渐演变成只有车灯和凉伞灯,俗称车灯。车灯具有很强的表演艺术,运用了赣南民间小调,斑鸠调、牡丹调、上山调等,并以二胡、笛子、唢呐伴奏,具有浓郁的特色韵味。上田蔡屋车灯流传久远,有口头流传的可追朔到清朝末年,艺人蔡石
瑞金鱼圆制作技艺
瑞金鱼圆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鱼圆是赣南一种传统美食,原产地在瑞金,享誉一千多年。传统的鱼圆制作历史悠久,早在唐开元三年,即公元715年,就由当时的鱼贩子首创而成,当地农谚曰:“先有鱼圆汤,后于瑞金县”,足见源远流长。瑞金鱼圆由初创时期的“鱼团”,经过市场的推销,工艺的改进,选料的独特,配料的精细,加工的严密,口感、色泽近乎完美的程度。1776年秋,乾隆皇帝下江南经浔阳(今江西九江),赖同庆被征调前去做御膳,乾隆对鱼团汤赞不绝口,并亲赐“鱼圆”新名,随后将鱼圆汤列入《御膳菜谱》,从此,瑞金鱼圆由民间走向宫廷,名扬天下,赖同庆也成了鱼圆第一人。清嘉庆年间始,鱼圆制作技艺主要局限于厨艺(烹饪)行当
上犹客家门匾习俗
上犹客家门匾习俗(第一批省级)江西省上犹县是客家摇篮赣州的客家县之一,蕴藏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其中“客家门匾习俗”就是这里的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展的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客家门匾习俗”是先人从中原带过来的匾额文化形式,经过客家人长期的使用、改进及内容上的充实,最终形成今天这种客家元素丰富、样式固定的形式,就是在民居大门的门额上绘制一幅长方形匾框,选取与自家姓氏相关的成语、典故或体现房主理念的一个词语题写其上,有的还配上吉祥图案,融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其内容或展示客家人迁徙发展的历史,或叙述先辈的嘉德懿行,或表达房屋主人的行为处事准则,意在褒扬先辈功绩,垂训后人创业。如:
上犹九狮拜象
上犹九狮拜象(第三批省级)九狮拜象发源于江西省上犹县,是在龙灯、狮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民间灯彩,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九狮拜象一般由9狮、1龙、1象、1麒麟、1牌灯和1座锣鼓彩亭组成。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元宵节期间和其它重要节庆日进行表演。其表演形式有:开厅、暖厅、全村团龙、参圩。开厅:指新做的屋场开厅即蛇龙进了厅,先拜四方,而后团龙、吐珠、换油,接过主人的红包后出厅,其他狮、象等在外面迎候;暖厅:即“九狮拜象”进入某屋场,屋场内的鸡窝、牛栏、猪圈一律点上蜡烛迎接,九狮拜象摆八卦阵,蛇龙进入八卦阵有生门、死门之分,闯生门象征来年路顺,可化险为夷;闯死门标志来年不幸,险祸莫测。所以舞龙头的人一
全南中寨香火龙
全南中寨香火龙(第三批省级)相传香火龙能驱邪避灾、除妖降魔,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多少年来中寨陈姓子民一直对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不离不弃,每逢大年初一起,按当地习俗一连三晚舞龙。中寨香火龙扎龙工艺精湛、比例紧凑协调,插龙程序严谨、遵循先后有序、造型准确。舞龙更是训练有素、步调一致,活灵活现,配以打击乐节奏时而低沉婉转、款款而行、憨态可掬;时而高亢雄浑、排山倒海、虎啸龙吟犹如蛟龙入海!中寨自然村最多时一晚上同时出现九条龙,因为各条龙之间争强好胜,舞龙的卖力舞,敲锣的使劲敲,因此在当地留下一句歇后语:打破铜锣——算众数!老少妇孺紧随其后走街串巷,途经每户人家门口均有鞭炮接龙,龙头颔首以示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