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特产
赣州民俗文化
兴国山歌
兴国,地处赣南的将军摇篮,又被誉为“山歌之乡”。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兴国人常用山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当地至今流传一首歌谣:“会唱山歌歌驳歌,会织绫罗梭对梭。罗隐秀才造歌本,一句妹来一句哥。”诉说了兴国山歌的久远历史。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它由唐末诗人罗隐所创。史料中还有太上隐者,山都木客舞唱鼓吹的的记载,苏东坡还为之赋诗“山中木客解吟诗”。山歌本是山民在田野山林相互唱和的歌。进入两宋时期,“跳觋”从闽西流传到兴国。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法师们把兴国山歌引入“跳觋”,使它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法事活动,一部分是娱乐,也就是唱山歌。逐步地,兴国山歌的形态变得更加多元,出
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源远流长,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种表演形式。形成于明末清初,迄今约有四百年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载:“采茶戏最早出现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在九龙茶山,茶农们为了解除劳作的辛苦,为了传递相互的情感和信息,而引吭高歌;茶农们还在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的时候,以民间灯彩的形式,走村串户,自娱自乐。于是,“采茶歌”“采茶灯”便应运而生。赣南采茶戏正是在,“采茶歌”“采茶灯”的基础上吸收赣南其他民间艺术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至明末清初,赣南采茶戏已形成了一个有行当、有独特表演风格、有音乐特点的地方剧种,而且还有职业的班社,并先后传至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云南、台湾等地。到解放初期
于都唢呐公婆吹
唢呐,是一种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管弦乐器,在赣南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一般百姓家里举办婚丧寿庆、盖新房、庆丰收、上大学等等,都要请唢呐乐手来热闹一番。村坊上举行迎神赛会,或其它大型活动,也必定有唢呐以壮气氛。然而,在赣南各县市中,最有特色的要数于都唢呐。据统计,于都县共有唢呐乐队800多个,唢呐乐手2000多人,是一个乡乡有唢呐队,村村有唢呐手,常常能听到唢呐声的“唢呐艺术之乡”(1993年江西省文化厅已授予于都县该称号)。于都唢呐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于都民间便“鼓手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于都人称唢呐为“鼓手”,实为“吹鼓手音乐”。其乐器以扁鼓和唢呐为主,
石城灯会
石城灯会,即石城客家灯彩,上溯南唐就已开始在民间盛行,距今已历千余年。相传,远古时代,黄帝有一条神龙即应龙黄,有蓄水行雨的本领。在黄帝和蚩尤、夸父作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后因不受重用,一气之下来到南方山泽洼地居住,主宰降雨。后每逢遇到干旱之年,百姓就祈求于它,便用稻草扎成应龙,谓之“秆龙灯”,到田头地角舞动,以求降雨除灾,这就是石城最早的龙灯雏形。灯会是客家人的重要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现象。古谚云:“中原灯形客家神,舞灯敬神祭祖恩,身背宗牌闯天下,千年做客灯伴行。”凡有客家人的地方,便有灯彩文化。石城方言中,因灯、丁同音,舞灯有祝愿人丁兴旺,庆祝吉祥,把希望和愿望寄托于神灵之意。每逢正月初一起,民
东河戏
东河戏(第四批国家级)东河戏,发源于江西赣江源头章、贡二水交汇处的赣县东河流域,故而得名。大约于明代中叶,赣东北的弋阳腔传至赣南农村,出现清唱弋阳腔高腔的坐堂班。清初产生了演弋阳腔连台大戏为主的高腔玉合班,清康熙兴国县令张尚媛《六言诗》注曰:“里人演剧,十日或十二日一本者为大戏。”大戏者,当即指此。清顺治十一年,又由赣县商贾带回的苏州艺人组建了家族昆腔班,取名凝秀班。康熙二十四年,游客钟元弦于赣州域里看了《邯郸记》,并写下《客邸招饮观黄粱剧》诗句记叙。明末清初,高昆两班活跃于赣县、兴国各地。清康、乾间,邻地的宜黄腔和北方秦腔、梆子乱弹腔开始传入赣南,继有西皮调从广西传进,至此,一个兼唱高腔、昆
南乡大堂音乐
安远县孔田镇,古称太平堡。宋乾道四年建东林寺。几经兴废,至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于孔田镇上官村再次重建东林寺。东林寺是安远南片最大的寺庙,当时寺内和尚十多人,吹鼓手多人相配套。1952年,东林寺遭火烧毁,和尚四处流散,吹鼓手多为本地人,回家为婚丧喜事吹奏佛教音乐,受民乐的影响,后形成安远南乡民间大堂音乐,有10支曲牌,俗称“十大调”。据考,全国各地均无此乐。南乡民间大堂音乐始于孔田镇,以孔田镇为中心,流传到周边区域。此乐以唢呐为主,多种弦乐和弹拨乐为辅的民间吹奏乐。现留传下来的只有10首曲牌:1、阴反阳2、倒水莲3、蜻蜓点水4、随手调5、鸦鹊过排6、四大金刚7、赐喜8、三金殿9、普天乐10
赣南客家匾额习俗
赣南客家匾额习俗(第四批国家级)会昌匾额源于传统的祠堂建筑。祠堂内祖先牌位、某某堂号和祠堂内悬挂的功名匾、寿匾等匾额。自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建县以来,会昌县就有悬挂匾额的习俗。会昌匾额凝聚了深厚的客家文化,具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寓意深邃、作用独特等鲜明的特点,体现了会昌客家民俗追根寻源、崇文重教、积极入世的文化特质。会昌匾额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从规制到仪式都有一套独特的程序。在祠堂内挂匾额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如《会昌县萧氏宗祠管理章程》规定,在萧氏宗祠挂匾,必须符合条件,由本人须向宗祠理事会提出申请,理事会审核后,由理事会定制匾额(经费由申请者负责)。会昌匾额挂匾必须按照既定
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
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第四批国家级)赣南客家围屋是整个客家民居的母体,而龙南至今保存着的376座形态各异的客家围屋最具代表性,其数量之多、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被称作是客家特色民居文化的代表。尤其是,龙南客家围屋因形制、防御功能的别具一格,因构造艺术的超凡脱俗,因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博采众长等诸多宝贵的营造技艺,而成为不可多得的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赣南地区扼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为南北交通要冲,“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江湖枢键,岭峤咽喉”,山间盆地较大较多,盆地内地平土沃,特殊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环境使赣南客家围屋在选址和形制上有着闽西土楼不可比拟的显著特点,在防御功能、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造技术等方面
龙南杨村米酒酿造技艺
龙南杨村米酒酿造技艺(第三批省级)江西省龙南县杨村镇地处九连山脉,位于龙南县西南部,距县城57公里,南与广东连平县交界。是龙南县边远山区乡镇。杨村米酒,远近闻名,在客家饮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并成为十九届世客会指定米酒。客家人将中原地区的习俗带之南方,并结合当地习俗,形成了特有的客家民俗,而客家民俗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杨村米酒。杨村米酒在杨村人中家家户户都会酿造,其酿造技艺既简单又复杂繁琐。一是家家都会,二是原料只有廉价的糯米,水加酒曲而已;但糯米品种,酒曲的选择,气温高低,水的取用,器物和酿造人的干净,甚至一个人的勤劳与否等诸多因素都可以决定一缸酒酿出后的味道和质量,只有经验丰富的人
龙南杨村龙舟赛
龙南杨村龙舟赛(第三批省级)龙南县杨村镇地处赣粤边境之九连山下,距县城57公里,南与广东连平县接壤,是龙南县边远山区乡镇,现有人口5.1万。明清时期,杨村属太平堡的核心,因此,杨村龙舟赛又称太平龙舟赛、太平堡龙船盛会。杨村龙舟赛是在面积15亩的池塘里举行,是龙南县杨村镇独有的一种端午民俗,它起源于明朝弘治年间。随着五百多年的流传,形成了祀奉龙神、请龙神、龙船会、扫邪、决赛、游船、龙神归位、送游船鸭等为一体的独特的传统龙舟民俗文化,成为赣粤两省三县五乡一场端午节期间最受欢迎的传统民间活动。它历史悠久、规模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而且仪式隆重、场面热烈、壮观。因此,它不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是
会昌赖公庙会
会昌赖公庙会(第四批省级)会昌县翠竹祠赖公(俗称“显应公”)庙会(俗称“菩萨出街”)是一项流传延续500余年的民俗活动。赖公(显应公)在会昌民间流传甚广,始于明代成化年间。据旧志记载:“金保舍人,名垒,邑庠生。赖神祠之建始于垒。”明正德年间,因南赣巡抚王阳明在会昌翠竹祠(即赖神祠)祈雨应验,从此名声大振。清咸丰年间,赖神又被拥戴为成功抵御太平天1队入侵会昌的神明。同治年间,会昌士民奏请禀报朝廷给赖神赐封。同治三年(1863年)十二月,穆宗皇帝御批:以神灵助顺,加江西会昌县赖公祠封号,曰:“显应”。从此,赖公又称“显应公”,成为赣闽粤边际地区享有盛誉的地方神袛。明清以来,会昌城乡每年农历七月初六
会昌踩鼓
会昌踩鼓(第四批省级)会昌踩鼓(俗称脚鼓)是典型的道教音乐,其特色是演奏时手脚并用,用脚控制鼓的声音、节奏、轻重,以表现道教音乐的神秘色彩。演奏者把脚放在鼓面侧边,手拿鼓槌开始演奏,通过手脚配合表现节奏、轻重、音色等艺术特色。脚抬起,右手鼓槌敲鼓为“咚”,脚放在鼓面上,左手鼓槌敲鼓为“沽”,脚沿着鼓面中心游动,鼓槌轮敲鼓则是“长沽”。节奏类型多样化,如(备注:省略号是指延长、渐强、渐弱符号):沽沽|沽咚|沽沽|沽咚║沽咚|沽咚|沽咚|沽O║沽…咚║咚咚咚|沽O║咚咚咚咚|沽║会昌踩鼓有一套基本固定的程式,依次为:申文、敬坛、呈祠、莲灯、超度(施法)、咒水、请神。踩鼓演奏技法主要有:“三火爆
赣县田村花灯制作技艺
赣县田村花灯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田村花灯历史悠久,它始于唐,盛于宋,鼎于明清。田村花灯秉承了中原灯彩艺术之精华,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历代艺人的实践创作,集剪纸、纸雕、彩绘、填绣、挤粉、染片、硬化等众多民间艺术于一体,造型奇特,制作细腻,装饰精巧,堪称“江南一绝”。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当时是客家先民在节日喜庆的一种形式,其源流可追溯到汉代。皇宫和一些达官贵人,正月十五晚上便在自家门口挂上几盏宫灯,借以炫耀门楣。后来民间的有钱之人也竞相仿效。田村花灯的品种繁多,别具特色。最早的是五彩灯笼,宫灯、走马灯,后逐步发展了花篮灯,风景人物戏曲故事灯、宝盖灯、牌楼灯、龟纹灯、麒麟灯、狮灯、象灯、云灯、莲灯、
南康鲤鱼灯
南康鲤鱼灯(第三批省级)南康鲤鱼灯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舞蹈,我国传说中的“夏族以鱼为图腾”,西安半坡遗址中的鱼盆中的鱼形象。半坡母系民族社会实行以鱼为象征,仰韶文化0土的许多原始图腾图案也佐证了以鱼为图腾的史实。水族鱼图腾崇拜,源于远古先民的渔业生活来自神话的美好传说,根植于水族的思想观念里,保存于其民俗文化之中,其内涵极为丰富,如形容人与鱼的关系:人欢鱼跃以庆丰收,夫妻恩爱如鱼得水,盼丰收过年有点鱼(余)建筑物上屋脊两头的鳌鱼,两侧的悬鱼,表现婚恋中的信物双色,缠绵双鱼之物,如此等等,均是渔文化的遗存。鲤鱼灯,灯具独特而精美,舞姿优美而朴实,发源于南康,产生于唐末宋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
定南客家哭嫁习俗
定南客家哭嫁习俗(第三批省级)哭嫁(哭嫁实为客家女出嫁时的嫁之哭歌),是当地婚嫁习俗中客家方言与曲调(哭调)合一的独特民间习俗文化表现形式。该形式传承至今800多年历史。是客家女出嫁时深刻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兄弟姐妹手足情深,亲友邻里感情的重要文化载体,并在当地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现在仍延续着该优秀传统习俗。其方言、曲调对研究我国唐宋时期中原文化(普通话)艺术具有历史参考价值。按哭嫁的传统习俗,客家女在出嫁前,有七天的“哭嫁期”。出嫁日,红衣绣鞋,由亲舅或族中多子多福长者牵着客家嫁女出闺门、进厅堂拜别祖上、父母,便与父母相拥嚎哭。这是特殊啼哭,是向亲友
赣县云灯
赣县云灯(第四批省级)田村云灯起源于清嘉庆年间,距今2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赣县田村、白鹭、南塘等东河片一带。与田村东河戏“凝秀班”有着紧密联系。每年春节期间,大家都会敲锣打鼓,举着灯笼去拜年。为了恭候新年,人们拿着写有“恭喜发财、四季平安”等字样的牌子,化妆成“八仙”到各家拜年,深受村民的喜爱。各姓祠堂每年春节都要邀请戏班唱大戏,按田村的风俗,戏班没有灯彩是不能进祠堂演戏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凝秀班”老艺人们根据东河戏传统剧目《白蛇传》的“水漫金山”一场水族舞中的“水旗”变“云牌”,由此“云灯”这一独特的灯彩艺术形式就正式形成。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慢慢的走向衰落。自改
龙南香火龙
香火龙(第二批省级)龙南香火龙最早起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其形象主要来源于当地寺庙中有关龙的壁画和雕塑。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楠竹、向日葵杆、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舞香火龙的招龙仪式在每年正月的元宵节前后夜间进行,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磺龙,长度分为7、9、11拱等,最高4米多,最矮也有2.5米。其制作材料简单、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造型威武、气势恢宏,展演程序清晰、香火明丽、气氛热烈、场景壮观、群众参与性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香火龙的表演程序上有:翻滚、喷水、沉海底、跳跃、吞食、睡眠等动作。“沉海底”和“吞食”表演技巧上难度较高。引路和尾随
定南客家服饰
定南客家服饰(第三批省级)“定南客家服饰”源于唐末两宋时期,由于中原战乱,大批中原汉民经过先后五次的大迁徙,南迁来到定南,同时把优秀的中原文化艺术带到这里,与当地原居民古越山人的文化元素不断交融之后,随历史进程,形成了独具定南客家文化特色,具有客家吉祥文化理念,因此,具有穿戴实用价值的定南客家服饰穿戴习俗文化形式,成为了定南客家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枝独秀。“定南客家服饰”主要包括客家女性的衣着、帽帘、头帕、围裙、少年儿童戴的花帽及吉祥肚兜等。该穿戴习俗表现形式皆讲究文化内涵,即“吉祥”二字,同时也表达了长辈对子孙平安幸福、如意吉祥、长命百岁等美好祈愿。为客家人的生活和年节增添诸多的喜庆祥
南康古文
南康古文(第三批省级)“古文”以说唱古文故事而得名,是居住在赣南客家人中流行很广的有着高度文化内涵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是至今保存集民间口头文学、说唱表演器乐演奏于一体的为平民百姓拥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南康古文,大多由一名盲艺人独立完成表演,自拉自唱、一人多角,说唱结合是其主要特征。以唱为主,唱腔因伴奏乐器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古文调(其本腔调)因地域或师承的不同艺人又有各具自身特点、彰显叙事见长和当地语言声调紧密结合、而字多腔少、很少使用拖腔,其基本结构为上下句,但十分灵活。伴奏乐器是勾筒(亦称瓢弦)这是赣南客家人中一种普及制二胡,由于自身条件的不足,至近40—50年代以来勾筒渐被二胡所替代。唱古文
定南客家酸菜制作技艺
定南客家酸菜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定南客家酸菜(俗称‘擦菜’)的制作技艺”始于南宋。由于定南气候因素,决定了当地人喜吃碱性米制食品,而定南客家酸菜具有开胃、消食、生津止渴、价廉味美、经济实惠价值等特征,故对人体肠胃能起到酸碱中和作用,有利于健康。因此,客家酸菜早已成为了定南客家人一日三餐的主要小吃精品。该制作技艺在当地祖辈相传了800多年历史,早已成为了当地民俗。如今远销赣、粤、闽、港、澳、台等地区的定“南客家酸菜王”就是将定南客家酸菜倒进锅里,加上适量的高级植物食用油—茶油,按比例配以适量的食盐、大蒜末、辣椒、少许蔗糖、香料等,用温火炒熟,达到色泽金黄、香气扑鼻、酸味纯正、口感脆爽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