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日照特产
日照民俗文化
日照现代民间绘画
日照现代民间绘画,是农民表现生活、表达感情和审美情趣的绘画艺术。多年来,经过农民作者和辅导人员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日照现代民间绘画有近50年的发展史,十一界三中全会以后,日照农民画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农民大众》专版发表了日照农民画。此后,《美术》杂志、《大众日报》、《农民日报》也相继撰文予以高度评价。农民创作队伍愈500多人。1985年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农民画协会。次年,应山东工艺美术学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邀请,有65幅农民画在济南展出,受到省城观众和美术界权威人士的赞誉。中国美协副主席华君武挥毫题书“沂蒙山花”。《人民画报》社社长邢雁题为“绘美
夹仓传统吹打乐
近日,日照经济开发区奎山街道夹仓村几位民间艺人正在表演夹仓吹打乐,迎接元宵佳节。夹仓吹打乐,起源于清朝末期宣统年间,距今约100多年,是当地渔民闲暇时主要的传统娱乐项目,曾盛行一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富裕起来的夹仓村渔民组织起来,发掘、整理独具特色的传统吹打乐,为新农村生活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目前,夹仓吹打乐已被市政府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奎山传说
奎山,位于日照市新市区南5公里,海拔250米,东濒大海,西携傅疃河水,北与丝山、河山遥对,南与日照前三岛中的平山岛相望。因其周围较为开阔、平坦,一峰独树一帜,拔地而起,势如笔峰,故又名“狐奎山”。几经修撰的《日照县志》一致推之为“一县文峰”。清代进士丁泰登奎山时,题诗作咏,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极为壮观的山水画长卷:“沙浦山无数,来斯刮目看。一拳称砥柱,千古障狂澜。人与星共聚,海随天自宽。登临莫长啸,足底有龙蟠。”奎山胜景以及美丽动人的传说,吸引着历代游客。其山势奇特,从不同角度观望,形态各异:自东而视,形如猛虎;自西望去,如一令旗;从南望去,犹如雄狮;从北望去,三峰并立,宛如笔架。奎山主峰之巅,六
九仙山传说
九仙山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名闻齐鲁。关于它的名字的来历众说纷纭。一说是因八仙过海时路过此山,正逢久旱不雨,荒山野岭寸草不生,山下的百姓亦难生存。为了让此山重新焕发青春,救山民于水火之中,众仙与山神一起在山上遍植花草树木,铁拐李用靴子从东海提来清水洒遍山岗荒野,花草树木喜逢甘露,速速新生。不几天满山葱绿,树木成林,鲜花盛开,蝶飞蜂舞,春意盎然,把整个大山装扮得像一座大花园,解救了当地民众干旱少雨的困扰。八仙临走时,铁拐李的靴子扔在了靴谷的山头上,成了今天的靴石。韩湘子在靴子的周围插上了笛子、长成了一片竹园。荷仙姑又在山间的池水中插上了荷花,不久荷香四溢。因山神爷在救此山荒旱无雨,重新长绿中也立下
回龙观传说
到京北昌平的路上,有个地方叫回龙观。过去,这里只是隶属昌平县的一个很普通的乡镇,现在却发展成了繁华的居住社区。并因北京目前唯一的一条轻轨铁路直达那里,而越发有名。地方一有名便要追溯它的历史,于是便有了“回龙观的传说”。目前,对回龙观来历的传说,最普遍的说法是明代皇上去十三陵祭祖回来要在这里休息,并观望京城,所以才有了回龙观这个地名。皇上去十三陵祭祖,确实必经此地。可为什么去的时候不在此休息,回来才在此落脚?归途再往南不远便是清河镇,皇上为什么放着重镇不用,非要在村野荒郊停下来休息?回龙观既无山又无坡,隔着清河镇能观望到京城吗?种种疑问都说明上述传说只属顾名思义。说起来倒是简单扼要,却不能自圆其
东港区民间故事
明朝末年,日照安家岭有个叫安北王的首领,胶东薛家岛有个叫薛平王的首领。这二王过去相互不错,你来我往,而后来为争地盘,二人在酒桌上翻了脸,双方便发起了战争。安北王率先带着人马来犯薛家岛,薛平王没有思想准备,人马伤亡惨重。后来薛平王1跑到诸城的一个山上,重整旗鼓,养兵屯粮,招集了一些英雄好汉。安北王占据地盘后,因胜利而忘乎所以。薛平王在诸城招兵买马整整三年,兵精粮足,于是带人马杀回薛家岛。两兵相接,安北王招架不了,节节败退,被薛平王追杀到安家岭,并继续往南逃,一路被追赶到海边,走投无路。正在危机之时,突然,天色大变,云雾翻滚,电闪雷鸣,大浪滔天,海水猛涨,此时安北王的马如张开了翅膀,越过海水飞到了
坏才刘克学的故事
因年代久远,道听途说的较多,纯属娱乐,如果伤及别人,先说声对不起;刘,据老人说,本是日照第一状元才,自幼天资聪明绝顶,上私塾到乡试都是第一,人虽小,但声望极高,在同学和其老师中,认为一旦参加科举必中状元,就在准备上京参加科举前几夜,其母亲与邻居吵架后,也觉儿子必中状元,在为他做的时候,一边高声道:现在我儿高中状元在即,有恩则报恩,有仇则当报仇,说话给仇家听。一边用力用烧火棍乱倒锅门脸(古有传说:此乃灶王爷之脸,不可乱戳),结果,戳的灶王爷满脸伤痕,灰头土脸的上天找玉帝告状,玉帝大怒,责令将刘克学的状元之命,马上换平常之人骨。这一天,日照来一个仙鹤童颜的老者,指名要找刘克学,有好事者将他领到刘克
圣公传说
说到广泽尊王,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不少的神话传说。广泽尊王又称郭圣王,郭其姓,名忠福。后唐同光初年(公元923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日出生于金谷,属地河内。幼时贫,牧牛羊,事母至孝。其父去世后,为糊口,到河内(今金谷河美村)富户杨长者家放羊。杨家为卜择风水宝地,从赣州请来一位地理先生,于其家供养三年。杨家虽富甲一方,但长者妻却天性吝啬,奉事不周。地理先生感叹:“杨家啊杨家,你没有量气就没有福气!”又时念郭忠福年少乖巧、老实孝义,遂于他游前密告忠福:“有块风水宝地要送给你,只是不知你要一朝天子,还是要万代封侯?”忠福想了想说:“要万代封侯。”地理先生便详细交代了事宜,并叫他速取先父的骨灰水倒在羊圈公羊睡
杞梁妻哭夫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原型——杞梁妻哭夫“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劳动人民借这个传说,控诉了惨无人道、摧残家庭幸福的封建1,歌颂了坚贞不渝、感天动地的爱情。人们在认识这个传说的时候,往往受故事内容的影响,认为这个传说发生在秦始皇时期,地点是在秦朝长城一带等等,孰不知这个传说是由一段史实加工演变而成的,它的原型就在我们山东淄博临淄,来源于杞梁妻的故事。从训诂学和文献学角度看,孟姜女并不姓孟,“孟”为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意思;“姜”才是其姓氏。“孟姜女”实际的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儿”;而且,孟姜女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一类人的通称。据《毛传》:“孟姜,齐之长女。
岚山游艺习俗
游艺习俗岚山的民间游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20世纪80年代前,男孩喜欢打蹦、打拐、撞钟、耍鹞鹰抓小鸡、打阎王、踢毽子、打懒婆、搓竹蜻蜒、弹杏核、捉迷藏等,女孩喜爱拾宝骨、跳绳、打瓦、打沙布袋、跳方、翻棉单等。常以剪子、包袱、锤裁决游戏之先后,有的是由双方商定。许多游戏流行至今。拾宝骨又称“拾石子”。备5个圆滑石子,两人或多人参与。玩时,单手握5子,先向空中抛1子,迅将其余4子撒于地面,并接住抛子。然后再抛手中一个子,抓地上子,接抛子。每次抛子多少,抓哪几个,按事先约定或对方临时指定进行。如抓子、接子、抛子有一环节失误,即无权继续进行,应让对方操作。如此反复进行,完成的套数多者为赢。在动手的
满江红
“盼到春来呀,春那又来呀,桃花杏花呀,桃杏花开呀”这优美抒情的曲子是日照东港民乐“满江红”代表曲目之一《四盼》的主曲。“满江红”属大型民歌套曲,是鲁南五大调之一,曲调细腻、优雅,有“细曲”、“雅曲”之称,是伴随着民俗生产活动发展而成的,多年来备受音乐界青睐,其历史和文化价值重要。由于时代变迁、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变化,“满江红”已处于濒危状态。东港区文化部门经过挖掘、搜集相关资料,建立保护组织,以民间艺人为主,进行讲课、培训等活动,建立起一支传承队伍,加大了整理保护力度。“满江红”被山东省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东港区对“满江红”采取“动
岚山渔民号子
驯海驭浪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码头上展现给人们的“岚山号子”,比舞台上更有一番独特的“味道”;那阵势,以及演员
莒县门笺
莒县门笺莒县门笺的渊源虽无文字可查,但从康熙十三年重修朝元宫时壁画所见,即有贴“过门笺”的民舍画面。莒城西南隅原有一湖名曰“漏卮湖”,朝元宫居漏卮湖东高阜之上,虽创建年代不详,然明代就已有之,如壁画为明代所绘,那么莒地贴过门笺的习俗最晚于明代就已在民间盛行。莒县过门笺代表艺人来逢强对我说,莒县传统过门笺的刻制工艺已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先定好尺寸,按尺寸设计出图案,用牛皮纸、纸板、厚纸或袋子皮刻成模板,再按照图案的线条找工匠打制出各种刀具,用木板、石蜡和锯末做成一个蜡盘,把彩纸按尺寸裁好,然后把模版放在彩纸上面,最后再放在蜡盘上,用各种刀具刻制。莒县文化馆研究过门笺的专家马树
香塔寺传说
香塔寺传说香塔寺坐落在绣锦河东岸,田家寨村西头,位于镇驻地东南方向,距离镇驻地约2.5公里。香塔寺始于汉朝有据可考,一九七五年文物部门做过考证,确认香塔寺旧址的砖属汉代遗物,始建时规模不大。只有正殿五间和偏房十多间,一进院落。据原碑志记云:炀帝大业七年(公元611年)二月壬午(二十六日)炀帝下令征高丽,命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到东莱海口造战船三百艘,官吏们督促工程。四月庚午(十五日)炀帝下诏置山东府,炀帝驾车到山东的临行宫,随从车驾的文武官员九品以上的都给宅安置,行至琅琊郡境内,王薄、孟让聚众盗贼多达十万之人,使得山东人深受其害,郡县的官吏因长时间天下太平,不习惯打仗了,每次与盗贼交战都望风而溃败。
岚山风俗简介
岚山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古习俗与相邻各县大致相同,然岚山是山东重要海口,水陆交通便利,文化交流甚盛,人口来源颇广,故岚山民风又自具特色,自古崇圣贤,尊孔孟,延夏殷之礼,遗齐鲁之风。由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束缚,社会的畸形发展,致使岚山的旧习俗清浊交融,瑕瑜共存。岚山旧风俗可归纳为:敬天地,祛鬼神,嫉恶好善,信幽冥轮回,阴阳转世;供菩萨,拜观音,重男轻女,喜子孙繁缛,金玉满堂。奉礼教,安分守已;孝父母,尊老爱幼。讲仁德,施恩不图报,轻利重义;守信誉,欠债必还钱,通情达理。耿直者,刚正不阿,让钱不让话;憨犟者,宁折不弯,对事不对人。富户奢侈;穷人节俭。农家勤耕织;渔民精棹捕。读书人谦恭有礼;经商者童叟无
岚山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一、撞钱嘣:方式是由二人或多人组成,是用硬币或铜钱在墙上撞击,使铜钱或硬币弹出,以最远的拾起铜钱打近的,以击中为胜。二、打梭:又叫打砍,也是由二人或多人组成,方法是用一块木板打一个两头削尖的木棒,方式有多种,如手梭、地梭、棋梭等。1、手梭:靠墙划一个方形的锅,然后一人在锅外面用木板把梭打出老远,对方把梭扔回锅里,扔的时候打梭者在锅边看守,可用木板把梭打出锅外。打梭者不能踩着划锅的线,否则算输。扔梭者如不能把梭扔进锅里,打梭者接着打,方法是用板把梭尖一打,使梭弹离地面,然后快速的用板打梭打远。一边打一边念一杆一、二杆二、三杆三、打完在梭的位置至锅的距离要分。以板为单位。如果抛梭者将梭抛进
莒县民间故事传说
莒县的东莞有个六七百户人家的大沈庄,按说大沈庄一定沈姓人家很多,可出乎所料,竞没有一户姓沈的,全村只一姓——刘。大沈庄亘古以来是刘姓庄,所以最初叫刘庄。不知在哪朝哪代上,刘庄有一家因为家境贫穷,不能糊口,夫妻俩携儿带女下了江南。在江南一处场院屋子临时安了家。又不知熬到哪一辈上,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刘勰。刘勰自幼聪明好学,只可惜家境太贫,无钱请先生教书。一天,一老僧化缘来到刘家门前,见刘勰生像不凡,才分过人,后来必有大处,便嘱咐刘家好好供刘勰读书。可怜刘家糊口都不能,哪有钱供他读书?老僧见状摇头叹息。最后,征得刘家同意,把小刘勰带到寺庙里抚养。小刘勰言语不多,记忆力惊人,只要禅师教过的书,会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