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滨州特产
滨州民俗文化
阳信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作为民间舞蹈形式,在阳信县历史久远,主要分布在阳信县城西部的洋湖乡、温店乡镇以及附近周边县的邻村。据滨州文化志记载:“阳信的鼓子秧歌产生公元六百二十四年的前唐时期。”在当地的老艺人中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先有灵霄阁,后有大秧歌(也叫武秧歌)”。位于县城西部洋湖乡的灵霄阁(刘家阁)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阳信县最大的古建筑群,每年正月十六日为古庙会(一直延续至今),来自惠民、商河、无棣、庆云、济阳等各县的客商云集于此。烧香还愿,热闹非凡。离灵霄阁向东不远(20华里)便是武定府(今惠民县城孙武故里),在城外驻有兵营,每年正月十五军民同乐,将士们手拿兵器摆成阵法,旗罗伞盖,场面恢宏壮观,舞姿粗
胡集书会
“胡集书会”是兴起并扎根于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的一种曲艺集市盛会。据民间传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源于曲艺艺人的竞技活动,后逐渐演变为以联谊为主、具有习俗性质的自发性民间曲艺交流活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二为胡集书会的“偏节”,十五为“正节”。每逢书会,艺人们于十一日晚前赶到胡集,借宿在村民家,集体进行“望空”、“报门”等联谊活动,次日早8时至下午1时,聚集在镇东南的干沟附近,择地演唱。书会上有西河大鼓、木板大鼓、毛竹板书、评书、渤海大鼓、山东快书、山东琴书、渔鼓书等曲艺表演形式。附近群众及各村的“请书”代表轮番前来观看,选定艺人及节目后,拿走艺人的乐器以表示成交。从当日晚至正月十六,艺人在
阳信梨花会
阳春三月,万木吐翠。地处鲁北平原上的阳信大地,已是“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年一度的梨花盛会,以其独特的风姿吸引着前来观光的中外友人。那一团团、一簇簇、一枝枝、一片片洁白的梨花,如云似雪,令人流连往返。阳信梨花会始于1990年。此后每年四月梨花盛开的季节,都举办一届,现已举办了17届。阳信是著名的“中国鸭梨之乡”。土壤质地,光照时数,无霜期天数等地理、气候特征,为阳信鸭梨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之阳信人积累了多年的种植经验,使阳信鸭梨具有色泽金黄、香味浓郁、皮薄肉丰、脆嫩多汁、酸甜适度、耐贮存等特征。阳信鸭梨历史悠久。据载,始于初唐,元末明初开始转向园林生产。新中国成立后,阳信鸭梨有了长足发展
鸳鸯嫁老雕
“鸳鸯嫁老雕”是由民间音乐及民间舞蹈组合而成的民间艺术。曲目的具体初创时期大约在清咸丰年间(1861—1862)年。《沾化县志》载:张春熙字如,城北沙洼庄人。咸丰辛酉拔贡。文名噪一时。出任三河知县,遇疑狱引经按律,多所平反。又两任顺义县,所在皆有政声,授奉政大夫。又据《沾化县志》及《沾化文化艺术志》载:清朝光绪年间,城北沙洼四村村民李连德组织当地艺人编排表演,流传至今。从艺术形式上看,民间音乐“鸳鸯嫁老雕”又形同一出独幕秧歌剧。曲调以民歌小调为基础,吸收其他艺术形式之精华,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音乐高亢、跳荡、古朴、明快,尤以五度、八度、十二度旋法跳进促成唱腔的缉毒灵活变化,从而把主人公那
渔鼓戏
渔鼓戏发祥于山东省沾化县胡家营村,距今已有284年历史。据《沾化县志》《山东艺术志》《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载:1723年(清雍正元年),胡家营村重修道观时,有道士来此说唱,村民学会其腔调,并逐渐予以衍化,把说唱形式的渔鼓搬上舞台化妆演出,遂发展成为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渔鼓戏。渔鼓戏以沾化为中心辐射到周边的无棣、阳信、惠民、滨城、博兴等县区,山东省东营市及河北省黄骅市等沿海一带,渔鼓戏也广为流布。沾化境内胡营村、双陈村、樊桥村、大蔡村、付家村、韩家村以及河北省黄骅市的冯家堡、赵家堡、岐口等村都曾有颇具规模的业余戏班。渔鼓戏集渔鼓(道情)、地方歌舞、武术和渔民号子于一身,吸纳弋阳腔(高腔)和其他剧
无棣狮包
狮包杂耍又称之为“戏狮头”,系水湾镇宗王西村所独有的体育竞技项目,自清朝末年从河北沧州传入,迄今为止已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表演时有三人进行配合表演:分别是狮头人、狮身人和戏狮人,三人的配合必须协调默契,整齐划一,在锣鼓的映衬下,显的颇为壮观。
滨州剪纸
山东滨州惠民地区流行剪纸,多为窗花或者刺绣底样,其形式较胶东地区的粗犷些。其剪纸中以对称(折剪)式的人物很有特色。滨州剪纸,久负盛名,起源已无从可考。《野获编》载:“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山东蒲台县民妇唐赛儿能剪纸为人马。”可见剪纸在滨州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滨州剪纸结构严谨,古朴浑厚,拙中蕴灵。题材广泛,多豪放粗犷之作,与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存一脉相承。现已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路大鼓
东路大鼓是北方曲艺形式的一个曲种,起源于黄河三角洲民间小调,经多代艺人加工、传承而自成一派,明清以来广泛流传于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地方语言特色鲜明,唱腔曲折婉转、演唱吐字清亮、情感表达细腻,民国初年极盛,成为“山东大鼓”的一大流派,是民族曲艺中的稀有品种。东路大鼓起初叫“东口调”,唱腔比较简单,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几代艺人的加工整理吸取借鉴了地方戏和其他姊妹艺术形式的演唱技巧,丰富了“东口调”的唱腔又加1鼓、钢板以及三弦乐器的伴奏这样就使之的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整的艺术形式——东路大鼓。东路大鼓地方气息浓厚,唱腔优美动听,演唱爱情、抒情、欢快的作品更是有姊妹曲种不及相比的独到之处。演唱时三弦伴奏
沾化三疣梭子蟹
俗称螃蟹,因其体呈梭形,背有三个隆起而得名。沾化沿海是其主产地。每年4~5月间,雌蟹游入近海产卵。蟹肉细嫩,洁白鲜美。未产卵之雌蟹,蟹黄盈满甲壳,色艳味香。自古骚人墨客咏蟹诗文颇多,吃法也甚讲究,如“芙蓉菊花蟹”、“雪丽大蟹”、“七星蟹黄”等。
沾化渤海大鼓
渤海大鼓,因起源于沾化县(渤海老区)而得名。1950年,在沾化县驻地成立了“沾化县民众鼓书院”,期间,由魏尊昌、兰尊侠、谢宝华等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将东路大鼓、西河大鼓、老牛摔缰、河间大鼓等鼓书流派兼收、糅合,形成了富有渤海地区风格的大鼓流派。
泰山奶奶传说
关于五岳独尊的泰山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我先给各位介绍一下泰山老奶奶和泰山神的传说.据说,姜太公帮助周王得到江山以后,为了感谢众神仙的帮忙,就给神仙们了封地,当然都是名山大川,惟独泰山没有在这些封地里面,原来,他发现泰山风水好,适合1,想把泰山作为自己以后养老的地方.后来,黄飞虎找到了姜太公,想要泰山作为封地,姜太公正在思索的时候,有来了一位神仙,还是一位女将,定睛一看,原来是黄飞虎的妹妹黄妃,她也要求把泰山给她做封地.姜太公想:这下好了,兄妹两人都要同一个地方,说不定都不好意思争都不要了,那样,泰山还是我的.于是就说泰山只有一个,你们兄妹两个只能有一个在那里啊,你们谁要在泰山上啊?结果两个人都
丈八佛传说
石造像亦称兴国寺石造像,坐落在博兴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寨郝乡寨高村西北角,因其身高丈八,俗名丈八佛。佛像坐北面南,全高6.75米,底座高1.5米,底面积7.29平方米,为单身立式圆雕青石造像。佛像高肉髻,面方圆,微笑,丰颐大耳,法相庄严,身披“褒衣博带式”通肩袈裟,内着僧支祗,胸前打结,“施无畏与愿印”,赤足立于莲花座上。佛像雕刻精致,造型生动,人体比例准确,衣纹舒展流畅,堪称艺术珍品。
白龙湾传说
白龙湾传说是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伟大见证,它与黄河流域的其他文化共同丰富和组成了黄河文明,对其保护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它也是惠民清河镇白龙湾这一特定地理区域文化丰厚蕴含的见证。
董永传说
董永,东汉人,因为卖身葬父被怀县县令举荐为孝廉,司徒蔡茂复议后禀报光武帝,董永遂成为传统文化“二十四孝”中的人物。董永传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另三个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和许仙”“柳毅和洞庭龙女”)。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的民间传说,其教化内容同中国民众长治久安的大众心理需求相适应,爱情
锣鼓经
所谓“锣鼓经”是指京剧打击乐各种不同型式打法的通称,也称为“锣经”,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为了让各个演奏者在正确的时候打击正确的乐器,并让演员清楚知道什么时候一定有什么样的锣鼓,于是把每一种打法都取一个名字,例如【四击头】、【慢长锤】、【急急风】等,而且每一种锣鼓经都有特定的念法及记谱法,例如“台”代表小锣、“匡”代表大锣、“七”代表铙钹等,所以【慢长锤】的念法就是“匡七台七匡七台七…”。是不是很有趣呢?
东路梆子
惠民县东路梆子戏,原名梆子腔,也叫山东吼,是古老剧种之一,它的历史悠久,演出场面较大,流行区域较广,被群众称为“大戏”。据有关史料记载和多方面的调查,东路梆子的历史已有三百多年,在明末清初时,山西省同州梆子的流散艺人,随商船沿黄河来山东谋生,到处演唱和传授同州梆子(即梆子腔)。公元1628年传入惠民县,这种腔调和演唱形式随之在惠民县逐渐兴起、流行和发展起来。后来经过艺人们的加工、创造和受当地方言、民间戏曲的影响,这种同州梆子无论在念白、唱腔、表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当时,这种变化了的同州梆子,都称梆子腔。可是横笛梆子(即现在的河北梆子)也称梆子腔,这两种梆子还经常同台演出,为了区别这两种梆子
长山芯子
民间传统杂耍技艺:芯子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杂耍技艺。它分为单人芯子和双人芯子(后来也出现了多人扮演,用车拉着走)。单人芯子有的由一人肩扛,有的由两人平抬,比较简单。周村历来多扮演“双人芯子”,是用一根钢筋(铁筋)一端固定在牢固的基座上,紧贴着下面一人的身躯通过,再从手部或其他部位伸出,延伸至上边扮演者的腿、腰背部。两个小演员扎缚在铁芯上,轻俏稳妥,活动自如。化装为历史人物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娘”剧中的张生与崔莺莺、“白蛇传”里的许仙与白娘子等等。把底部装饰为花草或神台,恰似上边人物站在下边人物的手掌上或其他玄妙的景物上,随着锣鼓伴奏,翩翩舞动,栩栩如生。清光绪20年(1894),周村出动芯
姜楼旱船
旱船,是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山西境内各地都流行这种民间舞蹈,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把这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旱船”,自然是陆地上的船。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乘船者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扮演者有男有女,在农村中不尽相同。如今,许多地方的跑旱船,不再男扮女装,而是由姑娘、媳妇化装后直接饰演姑娘、媳妇。也有些地方,仍然是男扮女装。跑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