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聊城特产
聊城民俗文化
东昌木版年画
东昌木版年画始于唐代,先以门神画的形式出现,与潍坊杨家埠并称为中国民间艺术宝库的艺术奇葩,代表着山东木版年画的东、西两大系统。东昌府木版年画的生产始于明代,已有近300年历史。东昌木版年画具有年画、门神画合为一体的特点,构图简洁,整体感强,人物造型眼形窄长,鼻梁鼻翼瘦窄,形象丰满质朴;线条刚劲、流畅、圆润,弧中有直,柔中有刚;色彩柔和、鲜明、古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东昌府的刻书业甚为发达,刻书业的插图雕刻艺人开创了独树帜的东昌府民间版画。在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在离东昌府古城50公里正南的张秋镇开设了三家画店,经销年画、门神。后来,这三家之一的“刘振升画店”迁往当时东关清孝街
聊城杂技
聊城地区是中国杂技的发源地之一。新石器时代晚期,聊城是东夷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当时东夷人的首领蚩尤据说便是一位杂技高手,古代杂技就源于角抵戏即蚩尤戏。聊城杂技现分布于东阿、茌平、阳谷等县及其周边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聊城杂技马戏得到初步发展,到汉代已经基本成熟。三国时期,杂技马戏在聊城的东阿一带已很盛行,成为一种以杂技为主兼有其他技艺的表演形式,东阿王曹植曾以“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的诗句来描述这种状况。历史上黄河经常泛滥成灾,许多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弃农学艺,东阿县孟庄、贺庄、张大人集等村就是著名的杂技村。民国初期,仅东阿县就有几十个杂技马戏班。此外,阳谷、茌平、莘县、临清等还有几十个杂技团。其
鱼山梵呗
鱼山梵呗是古老的汉族宗教音乐,属于中国汉语佛教音乐的原声,源于印度声明学。梵呗,即印度五明之声明,属三学的“定”学法门。中国最早创作梵呗是三国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陈思王曹植游鱼山,感鱼山之神制,而始创“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的“鱼山梵”或“鱼山呗”,后世简称“梵呗”,时经述认曹植为祖的帛法桥、支昙钥、昙迁、僧辩、慧忍、萧子良、梁武帝等僧俗名家将梵呗传承发展光大。唐朝年间(804—850年),日僧空海、圆仁等大师将梵呗请至日本大原生根,谓之“鱼山声明”。传至韩国,称之“鱼山”。流失1777年至今,经梵呗沙门永悟禅师正本清源,传承重辉,现称“鱼山梵呗”。2008年6
阳谷民间剪纸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生活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阳谷县定水镇的女艺人洪春,自幼钻研这一民间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阳谷县人人皆知的“剪纸艺术家”。女艺人洪春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剪纸艺术,使阳谷县的剪纸成为聊城市旅游特色产品之一。
斗虎屯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剪纸就已在民间广泛流行,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鲁西北剪纸,起源较早,以民间传承为主,流传至今。鲁西北剪纸以清丽的构图,流畅的线条,富有吉祥如意的图案,具有浓厚的喜庆气氛,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多用于婚庆嫁娶,装饰性极强。随着时代需要和剪纸艺人的努力,图案也进一步丰富,涉及花鸟、人物、山水,更加入了鲁西北剪纸的深层次文化内涵,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五彩缤纷,堪称鲁西北民间艺术之奇葩。
东昌葫芦雕刻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位于黄河下游的鲁西平原腹地,历史上以盛产质量上乘的葫芦而闻名,当地人因地制宜,以葫芦为原材料,发展了东昌葫芦雕刻艺术。关于东昌葫芦雕刻工艺的来源,在当地有不少传说。民间最认同的是宋代王和尚首创的说法。据传,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宫廷艺人王和尚,告老还乡回到现在的东昌府区。因当地盛产葫芦,于是王和尚就地取材,在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用来养自己喜爱的蝈蝈儿。葫芦雕刻内容以老百姓熟悉的戏文内容为主,多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另一种说法则是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路过堂邑镇,将葫芦种子送给当地老百姓种植,有心人将生殖文化、性文化表现在葫芦上,当作陪嫁压箱底的物件。后来,当地人纷纷效仿,将戏文
茌平剪纸
茌平剪纸,以其豪放、朴拙的独特风格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民间剪纸艺术中自成一派。民间艺人不用打底稿,也不用刀刻笔描,只需一把剪刀,一叠彩纸,就可剪出各种各样的花鸟人物,形象传神,栩栩如生。在风格上,茌平东、西部剪纸同中有异。东部地区的剪纸,注意物象的外部轮廓,每每不打草稿就动剪成形;西部地区的剪纸在简括的物象上注意必要的花纹装饰.使作品显得俏丽高雅;逢年过节.多剪“白莲红鱼”,象征五谷丰登,年年有余;新婚嫁娶则用“鸳鸯戏水”,祝愿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在1982年10月山东省举办的民间美术展览中,茌平剪纸展三64幅,占剪纸部分的五分之三。1985年,全国举行民间剪纸展览,展览会会标雄鸡剪纸
谷山调
原名“唱三弦”,均为盲艺人演唱,系济宁三弦平调传至阳谷的一个分支。因该形式流行于阳谷县境内谷山一带,定名“谷山调”。传统演出方式,亦是盲艺人自弹三弦,腿上绑节子击节演唱。唱腔为六声徵调式,始终为1/4节奏。以流水板为主,但亦有长达十几板的婉转拖腔和俏口垛句,并可任意吸收民间曲调,演唱起来毫不单调。谷山调书目与三弦平调略同。唱段有《唐王探病》、《包公夸桑》、《八戒拱地》等30余个,中长篇书有《五女兴唐》、《西游记》等。
张秋木版年画
张秋木版年画是山东省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自元代由山西、陕西引至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据《寿张县志》记载以及文史专家考证,明清时期,张秋木版年画空前繁盛,和苏州桃花坞、潍坊杨家埠、天津杨柳青合称为全国四大木版年画基地。2008年,张秋木版年画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秋木版年画的制作方式有别于其他年画产地。杨家埠、杨柳青等地年画早期均粉脸加工,而张秋木版年画只套色不手绘开脸,张秋木版年画以其简朴独特的风格展现其艺术魅力。张秋木版年画的造型圆中见方、横向夸张、流畅有力、豪迈大方。人物造型眼睛窄长,鼻梁鼻翼瘦窄,形象丰满古朴,表情安详含蓄。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充分展现了鲁西人民的刚劲
临清贡砖烧制技艺
临清贡砖,发展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质地优良,色泽适宜,形状各异,不碱不蚀,敲击有声。临清贡砖的烧制始于明永乐初年,是山东省临清市的汉族劳动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独特经验。2008年,临清贡砖烧制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了迁都,在北京大兴土木数十载,营建皇家宫苑城池,临清转官窑即创设于此。明中叶之后,临清砖成为建筑皇宫的主要材料。临清砖窑烧制的贡砖、副砖、券砖、斧刃砖、线砖、平身砖、望板砖、方砖、脊吻砖、刻花砖等,一般在五十斤上下,重的有七八十斤。成砖后,要经过严格的检验,用黄裱纸封裹,搭船解运至天津张家湾码头,经过再次检验合格后,陆路转运京师
鱼山呗
东阿王曹植不仅在文学上的成就熠熠生辉,引人注目,他还是我国佛教音乐——梵呗之音的创始者,被尊为中国佛教音乐的始祖。公元229年,曹植封东阿王之后,在阿潜心著作,研读佛经。在古东阿城约三十里处有一座山,叫吾山,又名鱼山。鱼山,乃佛教之圣地,植写作、读书之余,常去观光游览。释道世《法苑珠林》卷34记载,曹植“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于是“乃摹其音”,写成《太子颂》等梵呗。又据《法华玄赞》(897年)卷四曰:“陈思王登鱼山,闻岩岫诵经,清婉遒亮,远谷流声,而制梵呗。”这些文字记载,都形象而生动地证明了曹植在鱼山听了梵天之音,将其制成梵歌的事实。在当时崇尚武力的时代
临清架鼓
临清是历史文化名城,古运河传统文化的流传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韵,临清架鼓会是临清人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一种欢乐的庆典风情。临清架鼓是一种锣鼓合奏的击打乐剧形式,它是旧时临清庙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农历三月三十日开始到四月底,历时一个月,是盛况空前的临清庙会,庙会期间除了经贸交易和各种祭祀活动外,就是要举行云龙会,舞狮会,秧歌会,架鼓会等各种表演活动。各路文艺大军,各显技艺,招摇过市,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临清架鼓就是当时比较盛行的一种大型表演活动,所有乐器有鼓、点锣和筛锣,乐队的组成分为大小两种,大队一般有二十四面鼓,八面点锣、两面筛锣组成,小队一般有八到两面鼓,二到十面点锣,一面筛
临清肘捶
临清肘捶是一种汉族拳法,此拳创始有100多年。主要流行于山东、河北一带,因其能够了巧妙使用多种肘法、拳法而得名。百余年来,肘捶拳法经六七代弟子传习延伸,受到鲁西、冀东等地人民的喜爱。近二十五年来,肘捶不胎记在各健身点推广传授,而且武校也开设肘捶课程,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今,临清肘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通过了省内相关部门的验证,并上报给了国家体委等部门。张东槐和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他家道殷实,秉性豪放,幼承家教,勤奋好学。据传少林寺一腐和尚曾传其拳法,后又游历四方,以武会友,经多年研究,创编了立
阳谷哨
【阳谷哨】是流行在聊城地区阳谷县的一种泥制民间吹奏乐器,是民间艺人根据古乐器“埙”改造而成。形似小鸭,顶面七个按音孔和一个唢膜孔,底面有两个按音孔。七声音域十度以上。可运用单吐、双吐、花舌等演奏技巧。善模仿布谷等各种虫、鸟叫声,故当地群众称之为“咕咕虫”。能吹奏欢快的民间乐曲和各种戏曲曲调。
临清琴曲
琴曲,也叫“临清小调”,是临清的一种传统小调。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建国后由省和县文化部门对小调讲行挖掘整理,并改名为“琴曲”。建国后,琴曲发展很快。1958年中央民族乐团曾来临清,搜集了大量的琴曲资料。当时临清松林区文工团曾根据“琴曲”改编了很多演唱曲目,如:《红姑娘》、《懒老婆》等。山东省艺术研究所张军还将琴曲《吴塌拉扛活》整理改编后发表在当时的《曲艺》刊物上。“临清琴曲”和“临清时调”同出于一个故乡,有许多曲牌相同,但演唱形式和演唱方法不同。前者重在唱,后者演唱并重,又进而发展成戏剧型。另外,琴曲不采用打击乐,因此有别于山东一带的其它曲种,如:渔鼓类的弦小鼓、小鼓、三弦平调、山东落子等,
临清潭腿
临清潭腿源出于龙潭寺,以其独到精湛的腿法在武坛享有盛誉。龙潭寺因位于龙潭而得名,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在现今河北省临西县樊村东北,当时是一坑塘,长年积水,水深似墨,水中有一土埝,似如戏水之龙,传说暴雨期间,水涨埝高,从不被水淹没。因此,称其为黑龙潭。相传五代后周大将帅昆仑,因兵败隐居龙潭寺,传下潭腿。后宋太祖召天下比武,临清潭腿一举夺得十八家之首,使临清潭腿声名大震。至今,武术界仍流传着“潭腿本是昆仑传,-深奥妙无边;若是学得真缔在,交手比试准占先”的歌谣。潭腿充分利用腿长、力大的特点,讲究“拳三腿七”和“拳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潭腿套路,朴实工整左右对称,讲究压(收)则缩,收(放)则伸的弹射之
南城调
是与三弦平调有密切血缘关系的一个曲种。约在1920年前后,原唱盲人调的桑运昌,结合由高唐传来的时调(又名“丝调”)创出新腔,名“如意调”,流行于茌平北乡。后经城关夏亮修继续加工,成为目前曲调。因为在茌平城南流行,故称“南城调”。初为自操5件乐器的演唱形式,即盲艺人左手弹大三弦,中指食指夹鼓槌,面前架鼓,脚蹬梆子带动小锣,左腿上绑节子。鼓与小锣开场或大过门时用,演唱时只用三弦、梆子、节子伴奏,现仅保留后三种乐器。曲调为六声徵调式,上下句结构。演唱时前奏较长,始为中速,逐渐加快,至大段落加一甩腔,节奏突慢形成小0。间奏后再行反复,由慢转快层层推进,气氛活泼,风格朴实亲切,富有幽默感。经常上演的节目
王皮戏
东阿“下码头王皮戏”,是植根于东阿县牛角店下码头村,流行于东阿、平阴、冠县、茌平等地的民间戏剧,为境内所独有。该剧主要描写了元宵灯节,王皮与十八个老婆上街观灯的情景。由于十八个老婆都极不满自己的婚姻,纷纷起来埋怨。通过他(她)们的嘲谑,讽刺了封建社会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据老艺人讲,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2),朝臣孙司马(幼名孙广四,卓号孙老钱,园里庄人)传授过王皮戏。因戏中主角叫王皮而得名,大司马也当演员,在《土地爷添油》一剧中饰演王皮。通称“十八大姐斗王皮”,系流行于冠县、茌平、平阴等地民间的歌舞演唱形式。只有一本戏《王皮传》,写王皮匠娶了18个老婆,各有不同的残疾,他带着老婆们观灯
柳林花鼓
柳林花鼓属民间“鼓子秧歌”,大约起源于清朝初年,它以独特的挎鼓方法、有情节、有人物的表演方式而独树一帜,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柳林花鼓于20世纪50年代初曾在“华东区文艺会演”中获一等奖,并赴朝鲜演出。2006年柳林花鼓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林花鼓因系民间舞蹈,历来为正史所不载,故从未见任何文字资料遗存。据老艺人回忆:柳林花鼓产生于1573年-1620年(明朝万历年间)。花鼓班子称“秧歌会”,由热心艺术的农民自愿组成,有会首负责会务。成员农闲演练,年节、庙会、庆典或应邀在红、白事上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柳林花鼓受到各级政府重视,曾
冠县查拳
查拳起源于山东冠县张尹庄(又名一里庄),由回族人查尚义(查密尔)、滑宗岐、武殿璋等人创编并在回民中传播。据查拳拳谱和历代继承人相传,明朝西域回民查尚义为抗击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应征到内地,行至山东冠县因病疗养,当地百姓对这位爱国义士爱戴尊敬,精心护理,他病愈后为感激当地百姓的恩情,遂将周身武艺留传给冠县一代人民。在查拳的发展历史上,早期应推清雍正时的飞腿沙亮。在《冠县志》中记载沙亮,字智公,雍正五年武进土改侍卫,授巡捕营守备,历升陕西延绥镇标左营游击,乾隆十三年征大金川力战阵之。清末山东冠县张其维武艺精湛,手指功夫如钢似铁,力穿牛腹,一指点在对方身上,莫不指到人倒,数人围攻休想得手。他还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