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南阳市特产
南阳市民俗文化
泗洲火腿
泗洲火腿制法来自于明宫廷御膳秘方,因明亡,由一唐河籍御厨带入民间,清末民国时期享有盛誉,现以唐河县宝塔宾馆所产最为有名。泗洲火腿选料严格,工艺精细。其制法是:取皮薄肉多、重2公斤左右的猪前蹄,入清水浸泡,除去残毛,放清水锅内煮五成熟,捞出晾凉。然后在肉墩上将腿皮用刀划成斜方块,再入油锅炸至皮黄,起泡,有皱纹时捞出,沥油后,下入以花椒、大茴、小茴、砂仁、豆蔻及适量食盐、黄豆酱油、黄酒为原料配制而成的卤汤锅内,待大火滚起后,改用小火、煮至八成熟时捞出,撒上冰糖或白糖,放入蒸笼蒸20分钟,十成熟后即可取出食用。制成的火腿色似玛瑙,肉烂离骨,油而不腻,醇香可口。
西坪民歌
西坪民歌是南阳市西峡县西坪镇的传统民歌。坪镇位于豫西伏牛山腹地,处于河南、陕西、湖北结合处,独特的地理与生活环境造就了丰富的地方民歌,几百年来绵延不衰,是河南省省现存传统民间音乐中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西坪民歌内容丰富、个性独特,具有独唱、二人唱、多人唱、齐唱等多种演唱形式,乐器伴奏有无均可,在中原地区不多见。更为可贵的是当地还一直保持着世代相传、众人参与的传承体系,加强保护和研究,对弘扬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2008年6月7日,河南省西峡县申报的“西坪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579Ⅱ-80。西坪民歌起源于汉朝,近二千年来绵延不断,显示出强大的生
南阳汉画
南阳汉画馆(新馆)位于南阳市区卧龙岗龙首处。始建于1935年10月,是我国目前建馆最早、藏品最多、规模最大的专门收藏、陈列、宣传、研究汉代画像石的石刻艺术博物馆。现馆藏汉画像石2000多块,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南阳)
南阳烙画
中国建立最早的烙画厂——南阳烙画厂不用任何颜料,只需一管烙笔,顷刻之间,便可在竹木或宣纸、丝绢上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各种各样的烙画作品。这便是被称为“世界艺林一绝”的南阳烙画。烙画亦称烙花、烫画、火笔画,是以温度在摄氏300度至800度的烙铁代笔,利用碳化原理,不施任何颜料,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取其相应温度进行勾、擦、点、烘,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用这种方法创作出的书画作品为茶褐色,古朴典雅,精美绝伦。南阳烙画相传源于西汉末年,鼎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其间,因灾荒频仍,战乱迭起,烙画艺术曾一度失传。真正有据可考的是清光
板头曲
板头曲为中州古曲,用筝、琵琶、三弦等乐器演奏,是中华民族音乐遗产中的经典。因主要在河南曲子正式演唱之前,用独奏、合奏等形式演奏的前奏乐曲,故亦称“板头曲”或“河南曲子板头曲”。板头曲分布较广,南阳、泌阳、邓县、许昌、开封皆可见其踪迹,但传播中心在南阳市。据载,明崇祯年间,板头曲随河南曲子见诸市井。清初,逐渐盛行于上述各地。其乐队不备锣鼓笙管,而以弹拨乐器为主,另加胡琴、四胡等拉弦乐器,由此成为我国民间乐队中难得一见的弦索乐组合。其乐曲多半源于古老器乐曲牌《八板》及其各种变体,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曲子曲牌、唱腔及民间小调。代表性曲目有《天下大同》、《高山流水》、《新开板》、《陈杏元和番》、《打雁》、
盘古神话
盘古神话是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之一,是典型的创世神话。传说远古时期,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盘古神话的内容大概是说,远古时天地浑沌得像个大鸡蛋,而盘古就生长在这个大鸡蛋中。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和地0开来,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天地当中,智慧超过天
宛梆
宛梆是一个稀有的地方戏曲剧种,它生长并流布在河南西南部的南阳及周边广大地区,早期人们称它为唧唧梆、老梆子、南阳梆子等,因南阳古称为“宛”,故1956年南阳行署正式将其命名为“宛梆”。宛梆是明末清初陕西的东路秦腔(同州梆子)传入南阳后,与南阳当地的民歌小调、民间说唱融合后,演变形成的一个戏曲剧种,它的兴起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宛梆有《汶江河》、《化心丸》、《黑打朝》、《铡美案》、《下陈州》、《桃花庵》、《卖苗郎》、《杨家将》、《打金枝》、《黄鹤楼》等一百四十多个传统剧目。其音乐属于板腔体,曲调丰富,唱腔分为本腔与假腔两种,各类板式中都有本腔与假腔相配。通常的调门有慢板、流水、二八、散板四大部分
宣讲圣谕
宣讲圣谕是中国封建社会县级行政长官的“六大职能”之一,是对老百姓进行宣传教化的一种形式。主要是教化百姓忠君爱国,尊老爱幼,弃恶向善,和睦乡里,以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封建政权。据史料记载,从汉代开始就以“乡约”的形式约束百姓,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颁布了“六条圣谕”,成为明代教化百姓的标准,其内容为“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各安生理,无做非为”。清顺治九年,颁布了《顺治六谕》,内容同明;康熙九年,又修改充实,颁布了《圣谕十六条》,做为全国教民之标准。雍正二年,雍正帝又于每条下加以注释,用通俗语言解说,并附载简明律例,称《圣谕广训》,规定每月朔(初一)望(十五)日各地官员召集官民人等定点
麦秆画
是臻美夫工艺农民合作社组织残疾人以麦秆为材料制作的工艺品,位于卧龙区青华镇青南村,该产品远销国内外。
大调曲子
大调曲子原称“鼓子曲”,源于明清,兴于开封,清乾隆年间传入南阳,是在开封小曲的基础上,吸收雍正、乾隆年间北方盛行的岔曲,逐渐形成的一种以曲牌连缀体为演唱特点的曲艺形式。大调曲子来源于民间,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唱腔优美,风格质朴,雅素兼备,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2008年,大调曲子入选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大调曲子——历史渊源】《鼓子曲言》中称:“鼓子曲初见于开封,后来分为三支:周口一支、禹县一支、南阳一支,后来禹县、南阳两支合流,所以南阳的曲子是最有名的。”南阳偏处豫鄂陕三省交界之伏牛山陬处,社会环境相对较稳定,农产丰富,经济小气候滋润,加之为隋唐清商乐(相和歌、
三弦书
三弦书又称铰子书、腿板书,是形成于南阳的一种较为古老的说唱艺术,已有250多年历史,因用三弦、铰子(小铜钹)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为本地四大曲种之一。初为一人一台戏,怀抱三弦,腿束节子(脚板)自弹自唱。其后,随着观众审美要求的提高和自然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演唱者手击铰子或八角鼓既唱又表,另有三弦和坠胡专门伴奏并在演唱中帮腔、插话而成为二三人一台戏,使这一说唱艺术得以更快的发展,更广泛的流传。三弦书的唱腔朴实无华,形式活泼,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一种典型的民间说唱,曾一度统治了南阳曲坛,一百多年传演不衰。现存曲目共有400多篇,包括段子200多个,书帽100多个和中长篇大书36
桐柏山歌
桐柏地处豫鄂两省交界处,境内桐柏山巍娥耸立,连绵起伏,千里淮河发源于此。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无论是自然景观,或是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桐柏不仅是南北气候的分界岭,也是南北文化的交汇处。从月河战国贵族墓地及汉代冶炼遗址、平氏等地出土的大批文物来看,早在四、五千年前,桐柏的祖先便在这片富饶秀丽的热土上繁衍生息,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着淮河文明。从许多碑文中可以看到,在宋代,桐柏就儒、佛、道教并存,南北文化兼容。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淮源文化。桐柏无论是舞狮、旱船、高桡、山歌、民歌、皮影戏、渔鼓婚丧嫁娶等民间文化或风土民情,既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共性,又有鲜明的淮源山区特点。桐柏就许多璀璨
王莽撵刘秀传说
王莽撵刘秀的传说由来已久,在内乡的大部分传说故事都是公元25年前,刘秀登基之前在南阳伏牛山一带被王莽追杀时的传说故事,经过千年来民间流传,使其更加完美生动,主要是以山、树、地名等有特殊现象的神话传说故事为体裁,如:(1)伏牛山的神话传说。王莽追杀刘秀,刘秀逃出京城长安,直奔南阳。王莽派兵围追堵截,一马平川又无处躲藏,眼看要被追上,急刘秀仰天大叫,“天亡我也!”刚住声,一头大青牛从天而降,张口把他吞下,刘秀就晕晕糊糊,什么也不知道了。随后,扑通一下,刘秀从牛0屙了出来。待他清醒时一看,自己已到了河南内乡灵山头了,这里离南阳郡不远了,刘秀大喜,谢天谢地,对大青牛说:“大青牛哇,既然你救了我的命,就
鼓词
鼓词又称说书,俗称“鼓儿哼”,是一种民间文学艺术表演形式,具有很强的节奏和韵律,又具有说和唱的艺术表现,属于曲艺的范畴。说书就是艺人用当地的语言将历史进行演义,或者将民间流传故事如“二十四孝”又称生活段子,借助于鼓和云板两种打击乐而进行说和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是一门语言艺术,又是一门说唱艺术,可以说每个说书艺人既精通音律又是语言的高手,他们对语言这门艺术很有研究,在语气、语速、音高、音色等语言技巧方面也很有造诣,并善于模仿各种人物的语气声调和自然声响,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将原本毫不动人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精彩之处往往妙语连珠,既押韵又生动,让人拍案叫绝,忍不住击掌叫好。剧本的创造性发挥使
淅川锣鼓曲
锣鼓曲流行于淅川县。因用锣鼓伴奏得名。又称“地灯曲”。是用民歌连缀说唱故事的形式。曲调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山歌、田歌、号子。有[四六句]、[下河调]、[哭五更]等60多种。曲目多为劳动生活及爱情故事内容。如《小寡妇上坟》、《石榴烧火》、《打牙牌》、锣鼓曲流行于淅川县。因用锣鼓伴奏得名。又称“地灯曲”。是用民歌连缀说唱故事的形式。曲调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山歌、田歌、号子。有[四六句]、[下河调]、[哭五更]等60多种。曲目多为劳动生活及爱情故事内容。如《小寡妇上坟》、《石榴烧火》、《打牙牌》、《吴三保游春》等。70年代,淅川县曲艺队将其搬上舞台演唱。锣鼓曲还流行于陕西的商南和湖北的陨
五句子歌
巫山民间有唱《五句子歌》的习俗。五句子歌属典型的山歌小调,大抵由七言五句构成,内容多反映男女之间的恋情,用词朴实无华,通俗晓畅,且委婉含蓄,缠绵悱恻,唱起来极易上口,听起来余味深长,故深受人民的喜爱。下面,举几例以飨同仁。《姑娘大了你莫留》姑娘大了你莫留,留在屋里结冤仇。姑娘好比毛桃子,放牛娃就象望山猴。桃子没熟就在揪!注解:此歌寓意深长,形象诙谐地把姑娘比作“毛桃子”,放牛娃(男孩)比作“望山猴”,给人留下徜徉的空间,思之让人忍俊不禁。猴子见了桃子岂有不摘之理?女儿大了也是自然要嫁人的。女大不中留,留在家里往往会给你平添麻烦,会给你气受。非但如此,随时还得提防“桃子没熟就被揪”的危险。旨在规
云彩灯舞
“云彩灯舞”是灵丘县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流传在灵丘县大涧村一带。每逢正月十五闹元宵,人们就走上街头,手持云彩灯翩翩起舞,以示欢庆,并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后来,经过众多民间艺人的加工,“云彩灯舞”在音乐、表演形式、服饰,以及彩灯的制作、彩绘等方面不断有所创新,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灯舞形式,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舞蹈起源对于“云彩灯舞”的起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元宵节夜晚,灵丘县大涧村的乔三、白云昌、白云印等几位老人在乐器的伴奏下唱起了“道情”,因需照明,便点起了纸糊的小方灯。其后为增加亮度,又改为较大的长方形灯,并根据八仙腾云驾雾到人间观灯的民间传说,在灯上绘制了八仙神像,贴上云彩花边
新野猴戏
新野猴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新野出土的大量汉画砖上,除了杂技、游戏之外,猴子、狗和人在一起狩猎、嬉戏的精彩画面屡见不鲜。到了南北朝时期,猴戏已在新野盛行。明清时期,新野民间玩猴就已经较为流行。那时,玩猴者多半将这营生作为养家糊口的生计门路而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后,猴戏作为一种地方民间文化,有了新的内涵。玩猴艺人一副扁担两个箱,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玩猴艺人每到一处,放下挑子,不用搭台,只需在一块空场上,拽住猴阵子,扬起手中的小扎鞭,用嘴那么一吆喝,便和这小精灵同台演出了。你看这小毛猴戴上假面具,穿上小戏服,模仿着人们的举止行动,爬杆、担水、骑车、犁地、走钢丝、打篮球,要多像有多
打春牛
打春牛是知县每年立春时举行的一项劝民农桑德政务活动,“春牛”即泥塑的仿真牛。立春前一日,知县亲率众官,身着朝服,高擎仪仗、“春”字牌,到城南先农坛祭祀春牛和芒神,祭拜完毕,知县在附近田里扶犁亲耕一至二垅地,表示代御亲耕,以祈丰年,然后迎春队伍将事先制好的土牛、芒神抬至县衙大堂前“迎春池”旁安放。至立春日,县衙仪门大开,对全县百姓开放,大堂前设香案,摆祭品,百姓手执彩旗,敲锣打鼓聚集而来。仪式开始,知县面北而跪作三献酒,赞礼官唱“长官三击鼓!”击毕,又唱“鞭春!”众官吏绕牛三圈,知县将春牛抽破,牛肚内事先填满的五谷、干果、红枣、核桃等食物纷纷落地,众吏役与百姓欢呼抢食,期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年
石堂山传说
石堂山传说石堂山位于内乡县乍曲乡西部,地理位置优越,居群山环抱之中,竹林茂密,泉水潺潺,天然洞穴,独自成屋,实为修行之处。与该乡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邓窑遗址、吴垭民居村形成“金三角”,更是观光旅游最佳去处。“石堂山传说”在内乡家喻户晓,闻名遐迩。相传,南北朝时,有一修道人李和,受仙人指点,来到石堂山,在其修道,晃眼便是四十个春秋。这一年久旱无雨,大地龟裂,禾苗枯桎,百姓望眼欲穿,眼看就要饿死。这时候,永青山下有一位叫张爽的农民,纠集大伙商讨说:“人传石堂麻衣子是得道的活神仙,有移山倒海、呼风唤雨之术,如今焦土一片,咱们何不结社求拜,拯救一方生灵?”张爽言毕,众人当即响应,一时间鞭炮齐鸣,鼓乐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