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周口市特产
周口市民俗文化
泥泥狗
淮阳泥泥狗历史悠久,有飞禽、走兽、玩具等造型,它取材广泛,造型美观,精致大方,古朴淳厚,不务华丽,不仅工艺精湛,而且古色古香,既有楚漆器文化的格调,又有方格纹古陶、绳纹的画法。每个泥塑都有孔可吹,其声鸣鸣,深受群众特别是儿童的喜爱。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据说淮阳泥泥狗的来历源于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伏羲生活的时代,人烟稀少,一日天塌地陷,一场凶恶的洪水过后,人类濒临灭绝,由于白龟的相救,伏羲女娲兄妹才存活下来。这时,人们已经从氏族间的血缘乱婚过渡到由伏羲定制的向异性对偶婚制度。一天晚上,伏羲仿佛听到白龟说:“伏羲,女娲,天地为证,我为煤,你们兄妹二
越调
越调又名四股弦,是河南省古老的剧种,主要流传于陕南、鄂北、皖西、山东及河南各地,且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越调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在南阳等地流行,其后逐渐演变为专门的声腔剧种,清朝末年走向兴盛。剧种形成后,它主要以皮影越调戏、木偶越调戏和越调大戏班三种形式演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越调形成了五百多个传统剧目,尤以擅演“三国”而闻名,代表性剧目有《收姜维》、《下南唐》、《无佞府》、《李天保吊孝》、《白奶奶醉酒》、《李双喜借粮》、《火焚绣楼》、《诸葛亮吊孝》等。越调起源于曲牌体,后又加入板腔体,成为板腔体与曲牌体合一的独特剧种。其板式有慢板、流水、铜器调、赞子、导板、飞板、紧打慢唱、哭腔、吹腔、杂调等。越
太昊陵庙会
太昊陵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陵墓位于淮阳县城以北的蔡河边。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庙,是我国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原占地面积875亩,是一座气势磅薄、规模雄伟、殿图豪华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群。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据史料记载,春秋时已在此建伏羲陵,汉代时在陵的前面建祠。宋代太祖年间,又进行了扩建。明清两代也多次重修。整个陵域分成内外两城,以陵墓为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为午朝门、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等建筑。太极门以内两侧有钟鼓楼等。内外城之间,有女娲观、真武观、太清观、三仙观、玉
太康道情戏
太康县道情属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太康及周边地区。它稀有珍贵,历史悠久,清末至民初,是道情戏曲成熟期,新中国成立后是道情由班社到剧团的发展期。太康道情体裁种类繁多,剧目丰富,据普查统计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三大类五大品种。三大类别是唱腔、表演、音乐;五大品种是声腔派系、表演程式、音乐体系、曲牌子曲调、打击乐。太康道情这些类系的形成,既有沿袭下来的民间艺术,也有姐妹艺术穿插,最后形成太康道情的独自特色。据普查统计,道情剧目中古装传统戏一百六十多部(不包括移植剧目),现代戏六十多部(不包括移植剧目),这些剧目在长时期的流传中,有很多已失传。现仅存太康道情传统剧目七十多部,现代剧目四十多部。道情戏
郸城泥塑
泥塑是我国民间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就是以粘土为原材料,塑造各种形象的民间手工艺,发源于陕西凤翔,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区。河南省郸城县的郸城泥塑,是当地朴素的劳动人民在世代生活过程中,积累的艺术经验,朴实写实,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现已是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王氏烧酒酿造技艺
据说王氏烧酒始于洪武元年,传承600多年,传统酿造、原浆原味、绵软甘冽。据王氏家谱记载:始祖正,字大公,明朝红旗督总,乃石樑王氏之后裔。洪武元年,因战功显赫,封地白潭。始祖好酒,迁白潭有酒师随行。王府中有古井一口,活水日夜翻涌,传为白潭龙之精华,乃酿造好水。大公煮酒初成,酒清爽甘冽,香飘十里,引之壮人魂魄亦不晕头。一时饮者云集方圆千里,遂知王氏烧酒美名。王氏后人在明清时期曾多次带烧酒进京进贡,在当地曾闻明一时。现在仍保存有几个明清时期进贡专用的酒坛。白潭古镇王氏小烧酒传统酒坊,作坊式纯手工制作,工艺复杂,技艺精湛。它既是物质文化遗产,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种活态的文物,是民间手工酿酒技艺的
回民秧歌
回民秧歌,产生于清朝中期的河南项城县南集镇,为一种民间集体演唱的方式,由11人组成一队,领队一人左手持串铃,右手打伞灯指挥表演。男丑角拄拐杖,扮瞎子;女丑角斜背包袱;其余4名男子挎腰鼓,戴礼拜帽,4名女子持锣,搭盖头。但全部由男子扮演。演出者边唱边表演,唱的内容有民间故事、传统戏曲,也有唱历史人物、天文地理的。演出形式主要为跑场子、摆画面、变队形等。唱段多种多样,流行的有《十二个月》、《织手巾》、《送饭》、《王林休妻》等。
沈丘回族文狮舞
中原大地,历史厚重,文化灿烂。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璨若星辰,在众多精彩纷呈的民间舞蹈表演艺术中,沈丘回族文狮舞可算得上是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为中原地区罕见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在全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中也独树一帜。沈丘回族文狮舞又名“文狮子”,它有狮子舞、麒麟舞、独角虎舞组成。流传于周口市沈丘县槐店回族镇—带,属豫东平原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间舞蹈,具有原生态的质朴美,现全国仅存沈丘一处,在每年的春节、元宵节演出,有稀有性、年节习俗依存性、多源性、共存性、传奇性、摹拟性、导乐性等特征。据史书记载,沈丘县历史上居“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后唐、后晋、宋、金、元等不同时期,先后有匈奴
官会响锣
官会响锣是河南省项城市官会镇传统的民间舞蹈,也是迄今为止在全国发现的唯一一个以锣为道具的舞蹈,填补了我国舞蹈文化中缺少锣舞的空白,官会响锣在当地影响极大,是群众喜爱的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官会响锣历史起源官会响锣历史悠久,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盛于清初,其产地在项城市的东南部。据说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仅官会镇马氏一家就祖传十辈之多,距今已有三百年左右的历史。官会镇位于今项城市南部,距离县城二三十公里,原名荒芜店,据载当时民谣称“有女不嫁荒芜坡,庄稼少,槐草多,晒黄头发沤烂脚”。就是这个十年九淹的偏僻小镇荒芜店,传说在清朝乾隆年间,皇帝下江南体察民情,安徽、河南、山东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