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绵阳市特产
绵阳市民俗文化
安县石雕
中国石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汉唐盛世,就已大放异彩。安县花荄镇柏杨村东汉崖墓群,壁上凿有圆拱形墓室,这是县内发现的最早石刻遗迹。界牌镇石安村明代摩崖石刻,现存“忠孝廉节”四字。民国版《安县志》载有宋碑照片。塔水长桥建于清乾隆19年(1754),桥墩两瑞雕有龙头龙尾,造型别致。秀水潼桥,建于清代,桥面两侧镶嵌石质拦板,上面镌刻戏剧人物、行书诗句,工艺精湛。民国21年(1932),建东山公园,打造一对石狮子,栩栩如生。清末、民国年间,石刻工艺除了用于碑刻和寺庙装饰,还广泛用于制作盐窝、石磨、磨盘、辗盘等民用品。十年内乱期间,安县石刻工艺遭遇劫难,即便圣庙墙上的“万仞宫墙”石刻和李调元墓及碑刻,也被
安县剪纸
纸未发明之前,祖先在皮革、金、银、箔、青铜之类器物上镂空或刻花,便是剪纸艺术雏形,积累很多宝贵的经验。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剪纸作品”,是1959年新疆出土的“对马团花”,距今已有15OO多年的历史。安县剪纸艺术源于何时,没有发现确切史料。传承人高一旭收藏的清末民初剪纸作品“童娃花样”“女孩花样”“枕头花样”“鼓肚花样”之类共计500余件,造型精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见当时安县剪纸艺术已经融入百姓生活。民国年间,安县各大场镇皆有专门经营剪纸工艺品的花客,他们或摆摊设点,或走村串户,出售各种花样。姑娘们选购满意的花样,然后照花样绣出美观、实用的嫁妆,或是鞋垫、狗头帽之类的生活用品。此外,还有用于
川剧打击乐
川剧演唱分软场面、硬场面,软场面用唢呐、竹笛、胡琴、盖板子伴奏,硬场面用打击乐小鼓、小锣、二鼓、大鼓、大锣伴奏。相比之下,安县川剧打击乐最具特色。清末、民国年问,安县城乡表演川剧,艺人都要用打击乐喧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烘托人物命运。喜怒哀乐,风云雷电,江河湖海,山水风光,均可通过巧妙的音乐设计,用合适的旋律表现得淋漓尽至,故有“三分唱,七分打”之说。“要打三板鼓,离不得五七人”(五至七人),有时人手不够,个别高手可以同时打击两种乐器。安县和平解放以后,仍然流传于当地各大场镇,现已趋于濒危。
蚌壳舞
据传承人介绍,蚌壳舞为羌族舞蹈。表演之前,先做蚌壳――破开荆竹制成骨架,再用纸糊――做成两片蚌壳;接着将表演者扎在两片蚌壳之间――蚌壳与人合而为一;表演时,蚌壳开则见其人,合则藏其人。表演人数可多可少,动作粗犷,鼓点铿锵;表演场地不限,可在舞台表演,可在广场表演,可在沙滩表演,也可在田间表演邑令张仲芳云,安县为“古羌人旧国”;清乾隆年间,李调元游览大安山九峰精舍(现永安镇境内)得有诗句:“人多蛮语难通姓,山近洪荒不问名”。由此可知,直到清代,县境内仍有羌民聚居。蚌壳舞作为古羌人留下的文化符号,直到民国年间仍旧流行安县境内部分场镇,其后日渐濒危。邻县北川,至今盛行。
安州莲花落
分布区域:连花落起源于宋,何时传入安县无考。基本内容:艺人自做一副竹板、一端用细绳连接,再做一小串闹子,就是连花落。主要特色价值:表演时,左手两块竹板相互撞击,右手抖动闹子,双手巧妙配合,产生有节奏的声响,同时进行说唱,内容多是宣传佛教思想,劝人行善积德。民国年间,乞丐常用于讨饭——根据主人家社会地位、行业和家庭经济状况自编颂词、吉语,当面说唱;主人家不给钱粮,就编一些挖苦、嘲讽的段子出气。濒危状况:50~70年代,一度用来作为宣传工具使用;80年代,趋于濒危。传承人状况:谢佑鲜联系电话:13550836023
古羌茶艺
古羌茶艺即古羌罐罐茶的制作技艺及古羌茶的冲泡技艺,是羌民族的一种传统技艺。古羌文明,源远流长,神农氏、大禹皆为羌人,相传神农尝遍百草,发现茶叶;大禹之妻涂山氏发明的罐罐茶为古羌茶艺之源。最早有北川古羌茶文字记载的时代为唐代,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古羌罐罐茶制作技艺经历了原始时期以晒青叶加不同的食材煮食阶段,唐时制作成圆饼或方砖饮用阶段,近代“西路边茶”边销到藏区阶段。现代的古羌茶是在挖掘羌人传统茶叶制作技术的基础上,以唐时的神泉小团为参照,采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北川苔子茶,进行传承并创新研制而成的一类具有褐叶黄(红)汤、陈香浓郁、滋味甜醇品质特征的一类茶叶。四川羌学会从人文学观点出发提出
玉龙化石雕刻
玉龙化石雕刻是绵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匡从有是玉龙化石雕刻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民间工艺大师,四川省民间工艺大师。玉龙化石雕刻起源于1820年四川安县冯家嘴的玉龙花石,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了。在安县冯家嘴匡氏家族中有个匡中玉的人,从小喜爱石头,常常从安县、汶川、茶坪、北川等地的高山峽谷捡回一些铜钱花石,鱼仔石、虎纹石等罕见的花石头。这些石头花纹艳丽,抚石如玉。匡中玉从此迷恋,并拜师学习石雕技艺,雕龙刻凤,用作建房风水压脊,凿打石碾、石磨等农家生产生活用品,在当地颇有影响,被誉为“匡玉龙”,花石头也被称为“玉龙花石”。经过匡氏世代相传和发展,到第五代传人匡从有时,玉龙化石得到
清音(刘丽华清音)
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唱月琴,是四川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20世纪30年代在成都、重庆相继成立清音歌曲演唱会或称改进会,以后遂以清音命名。四川清音渊源于明、清时的俗曲。四川清音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很盛行,以泸州、叙府(今宜宾)为中心,遍及城镇和乡村,拥有大量的听众。四川清音于清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属于歌唱体牌子曲类的曲艺说唱艺术形式,曲调丰富,唱腔优美。流传至今有8个大调、100余支小调,唱段200多支。大调多以故事传说为主,小调多采用四川流行的山歌、民歌等曲调演唱。伴奏乐器为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乐器。表演时由女演员一人独唱,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
金钱板 (涪城区)
最初的金钱板叫做玉子板,只有两块,就向现在的车灯板一样,比现在的板短,不用竹,竹而用的铁打铜铸。继后是摸仿磨刀匠用的铜闸子,铁闸子,名叫连花板,增为四块,凿孔穿线,连在一起打,后改用竹制,还加上了一块摸拦板,但这还是停留在打闸子的阶段。再后来又改为辞子板,两块中有一块侧面作成锯齿形,利用锯齿去刮另外一块板,以发出的弹音,由于打板的技巧进步,改进成现在的金钱板。金钱板是用楠竹或斑竹的竹头制成的,在竹板上面保留三个竹节,这是为了更有力地发挥打板相击,一块金钱板要分板头、板尾、板面、板底和两方横边,每处可以敲打,能够发出不同的响声,每块金钱板的尺寸长九市寸,宽一市寸,厚约五市分,三块板为一副,其中有
川剧绝技(脱手变脸)
川剧艺术,是我国戏剧艺苑的奇葩,是最能体现巴蜀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态。明末清初以来,川剧在经过长期的孕育后,进入了自己的形成期,迅速流传于广袤的巴山蜀水之间,在数百年的发展衍变中,逐步形成了南北一体、五腔兼备、文野交融、雅俗共赏的文化特征。作为全国四大剧种之一的川剧,不仅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表现形式、丰富的唱腔曲牌、以及“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等浩瀚的戏曲文本辉耀于中国剧坛。同时,川剧所独有的“变脸”、“吐火”、“藏刀”等表演技巧,更是为世人称道,成为我国各地方剧种数百年来叹为观止更难破解的“不解之谜”,被西方戏剧誉为“来自中国的神奇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
铁牛街川剧坐唱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更是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绵阳市涪城区
金峰雄狮
“金峰雄狮”源于解放前的李家川剧端公班都有一定历史渊源,在文革期受到严重冲击。据许多长寿老人说,舞狮这个行道在四川、绵阳各地非常稀少,但在民间却非常受人喜爱。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传承,雄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是历代王朝君主与百姓认可的吉祥化身,他给人们带来吉祥、喜庆、安康、好运。金峰雄狮为了传承中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在1997年迎香港回归前夕,由镇政府主办,文化中心牵头承办,新购20头雄狮、10套锣鼓、20个大头娃娃等,选拔116名青中年农民朋友组建而成。1997年,绵阳地区迎香港回归表演,深受省、市、区各级领导高度赞美和百姓群众的欢迎。近年来,“金峰雄狮”在先后参加中国西部十七届商品
聋派指画
指画,又称“指墨画”、“手指画”,是中国传统国画的一个绮丽分支,也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指画主要用手指和手掌蘸墨代替毛笔作画,稍带有其他辅助工具的媒介,从心到手,直接入画,所以很能传神、写意,独具一格。真是“以笔难到处,指能传其神;而指所到处,笔勿能及也。由于手指、手掌不善吸水的特点,又不善于大块面涂抹,所以指画大多以块面凝重、厚朴、粗犷、率直、线条坚挺、奇伟神趣的风格为中华绝,并在画坛独树一帜。指画是把诸多种技法按线、面、点这三个要素加以分类归纳,以便使读者抓住根本而能举一反三,然后或作山水,或作花鸟,或作人物。聋派指画艺术,从绘画题材到表现技法都有了新的发展,遂把指画从旧的丈人墨戏中解脱
羌族丧舞(北川)
羌族是一个极为重视丧葬的民族,丧葬仪式古风甚浓。丧舞,便是丧葬仪式中一种独特的舞蹈。羌族的丧葬仪式很隆重。当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自然死亡后,就认为死者已经活满了花甲,是一种喜事。羌人死亡主要实行火葬。一般人死后三天即行火化。在未焚前,棺殓尸身,请巫师诵经,然后抬棺至火葬场,四周堆放干柴连棺木火焚。死者亲属则围坐哭号,并唱丧歌、跳丧舞、喝丧酒以志永别。火熄后,收其骨灰盛于小匣内,埋入土中或藏在崖穴中。丧舞是羌族人民在送亲人归西时的一种舞蹈。在羌族,当地的花甲老人去世后,需念经做三天三夜的道场。逝者的棺木按男左女右的规则放在堂屋一侧。在道场过程中,先是由端公跳羊皮端公舞,之后,亲属们则开始跳丧舞,
上方大篆书法
上方大篆是以小篆为基础,笔画反复折叠,盘旋屈曲,点画皆有纵横两个方向,填满空白部分,求得均匀。“曲屈平满”是上方大篆书法最大的特点。折叠多寡,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繁简而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亦称为九叠篆、叠篆;“乃以九为数之终也,言其多也,”形容其折叠之多。上方大篆是中国装饰性艺术篆体文字的代表。目前主要运用书法作品的落款和闲章,毛笔书法作品。由于历史上从来没有一部完整《字谱》,主要是靠世代民间师传、抄袭前人作品,对于没有现成的单字,往往臆造拼凑而成。所以,由于传承的困难,学习和懂得的人越来越少,据估计,全国能够在不借助参考资料的前提下,能够认读500单字以上的
北川老腊肉制作技艺
北川是历代羌汉民族生活、文化交汇处,西北山区是传统意义上的羌区,这里的北川腊肉传统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北川腊肉的传统制作技艺随处可见。北川腊肉传统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技术精湛,色泽好,口感好,传统工艺腌制全猪(膘)放置多年不变质,家家户户有比赛陈年腊肉的风俗,腊肉制作几乎根植、涵盖和反应了禹羌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北川老腊肉制作技艺源于羌族人最古老的食品保存技艺。在每年的冬至前后每家都会宰杀过年猪。北川老腊肉制作技艺采用古老传统的手法,先将肉分块后加入盐放入石缸中腌制,约七天左右开始起缸,起缸后的腌肉还需悬挂一至两天滴净多于盐水,最后便可悬挂至羌族人烤火的火堂上或者煮饭的灶台上烟熏。在烟熏的过程
羌茶手工制作技艺
手工茶是我们羌族古老的传统技艺,早在我们的祖先大禹,就采摘山中的茶树,回家后,利用做饭的设施和工具,自制茶叶,平时饮用,既消除疲劳,又解渴。因为制茶采用的设备和工具都是农户日常做饭所使用的,因此家家户户都能制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近代机器制茶的发展,北川手工制茶基本消失,特别是5.12大地震后,很多制茶的工具被毁坏,掌握手工制茶技艺的师傅遇难。北川手工制茶技艺它是羌族既独特又很难掌握的一门高难度的手工技艺,他的手工技艺整个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采茶:北川手工制茶一般在清明前,采摘海拔高度1300米左右的高山生态有机绿茶,在采摘的过程中,鲜茶叶不能装在密闭不透气的器具里,要保持空
羌族草编制作工艺
羌族草编主要是在北川羌族聚居地多年流传的各种草编技艺,其中以草鞋编织、棕编生肖动物昆虫和草制麦秆画为主。5.12大地震以前。羌族草编在北川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受5.12大地震的影响,无论是对草编传承人或者是与草编的相关工具和草编的原材料来源,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基本没有完整的能从事草编的人员。羌族草编传承人黄强在地震之前一直致力于发展北川的民间工艺,收集羌族草编相关资料,拜师学习各种技术。5.12大地震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相关技术的培训和产品的开发,对北川的草编的传承与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羌族草编累计开展初级培训200多人次,开发出了工艺草鞋、棕编生肖动物、竹编工艺和麦秆工艺
正河羌族文化村
正河生态文化保护村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内。西南与茂县相邻,北与松潘接壤,南与白什乡相连,东接小坝乡。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大豆、荞麦、洋芋为主,农副水果、花椒、蜂蜜以及采集为主,畜牧业以猪、羊、马、牛、兔为主,辖6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52人,少数民族人口2765人,其中羌族占全乡总人口的94.6%。这里生长着1000多种植物和200多种野生动物,被称为人类物种基因库。这里海拔1200~4769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一年四季任何时候都可以找到最适合人生活的气候环境;这里处处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9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保护区的总面积为4.5万公
羌族转山会
转山会又称祭山会、塔子会或者碉碉会,是羌民族一种祭祀天神、山神、羊神,祈求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地方太平、森林茂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节日。它源于古羌人的原始自然观,反映了古羌人屈从于自然的思想观念,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转山会在每年的春秋季节举行,其过程和仪式十分宏大。祭祀期间除已婚妇女不参加外,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带上酒、肉和馍去赴会,会首由当地住户轮流担任。端公祭祀、宰羊祭山、神坛引歌、羌韵皮鼓,还通过领歌对歌,互赠礼品,授受吉祥物等仪式感知羌民的礼仪。悠扬的口弦,雄健的萨郎,熊熊燃烧的篝火将让你对“古羌祭山”庄重而神秘的传统习俗如痴如醉,同时羌族人还要进行精彩的文艺表演、服饰展示、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