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广元市特产
广元市民俗文化
川北薅草锣鼓
川北薅草锣鼓主要分布在广元市四县三区境内,其中尤以青川薅草锣鼓最具代表性。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山区川、甘、陕三省结合部,有“大熊猫故乡”之称。川北薅草锣鼓一般在二道苞谷草或锄黄豆草时进行,一人击鼓,一人敲锣,敲锣者为歌郎,在数十人的薅草队伍中起指挥作用。薅草锣鼓一天的表演过程大致分为牵线子、扎盖子(起歌头或排歌头)、安五方(或拜五方)、说正文、耍歌子、办交接等步骤。川北薅草锣鼓代表曲目有《韩湘传》、《八仙图》、《十二枝花》、《牧牛打虎》、《延九锤》等。薅草锣鼓的锣鼓节拍主要有七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花拍子几种。曲调和唱词按字数分为七字谱、十字谱,此外还有五字谱等多种曲调及口授心传的传统唱词
唤马剪纸
苍溪县唤马镇地处川北大巴山支脉九龙山南麓,嘉陵江支流宋江中段北岸,是“中国雪梨之乡”——苍溪县的腹心地带。它溯流而上,可达旺苍、汉中,顺江而上直抵阆中、南充,东依巴中楚地,西连剑门古道。全镇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辖12个村、1个居委会、84个村民小组、3350户、13700多人。唤马镇碧波荡漾的绿水田间承载着历史渊源,连绵起伏的奇山秀峰蕴藏着民间才艺,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生态画图。这里历史悠久,三国蜀将张飞镇守阆中时,在此“驻马品酒赏艺”呼唤走失之马故名曰“唤马”。“唤马剪纸”是指发源并流传于唤马境内及川北地区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是顺应当地人们生活内容和精神追求而产生的。据县志记载
苍溪瓜蒌
苍溪瓜蒌是苍溪县传统特色产业,种植历史悠久。瓜蒌又名“史瓜蒌”、药瓜和柿瓜蒌,病虫害极少,相比其他经济作物易栽种好管理,生命力极强,全身是把宝。苍溪县地理环境独特,所产苍溪瓜蒌果实、果皮、果仁(籽)、根茎均为上好的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苍溪县着眼精准脱贫,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发展苍溪瓜蒌产业,在鼓励发动群众和业主种植苍溪瓜蒌同时,积极引进公司和专合社创办加工企业,通过专业合作社组织实现大户领航、分散经营、统一调配、风险共担、抱团发展。目前全县在29个村157个组1620户种植苍溪瓜蒌2万亩,带动贫困户1420户参与发展,实现产值5000万元。苍溪瓜蒌产业正逐步成为苍溪县农业特色支柱产业。
利州黄牛
利州黄牛是地方优良畜种,养殖历史悠久。利州农民历来有养牛习惯,明清时代,利州黄牛已进入了舍饲、圈养阶段,利州农民普遍具有养牛习惯和技能。利州全区70%属山地类型,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能满足多种农作物生产,为利州黄牛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天然的生长环境,饲养的利州黄牛体质结实,体格高大,肌肉发达,结构紧凑,皮薄毛细,行动迅速。利州黄牛肌肉丰满,肉质细嫩,颜色鲜红,大理石纹明显,味道鲜美,熟肉率达60.3%,繁殖能力强,成活率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利州区畜牧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改良选育,利州黄牛已成为利州区役肉兼用的优秀地方品牌。据初步统计,全区黄牛饲养量达百万头,年产牛肉超10万吨。目前,利州黄牛及其产
利州竹荪
利州竹荪是利州区特色优势农产品,栽植历史悠久。利州区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所产竹荪具有优美的体姿、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肉质肥厚中空,气息清香而无异杂臭味,菌托白色或淡黄色、菌盖钟形,有显著网格,朵大、粗蛋白含量超过17.g%,独具一格,先后荣获得了“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证书”、“广元市知名品牌”等荣誉。历年来,在利州区各级领导重视下,利州竹荪产业快速发展,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年产量不断增加,年产值逐年上涨,农户人均增收实现翻翻,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利州猕猴桃
利州猕猴桃广元市特色水果。上世纪80年代初,为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利州区农业局邀请省农科院专家以利州区野生猕猴桃为砧木,从纯正无检疫性病虫害的适生猕猴桃健壮结果母枝上采集接穗,成功培育出具有营养丰富、口感清爽、品质独特的利州猕猴桃。广元市是中国开展猕猴桃人工栽培最早的地区,利州人工栽培也有40多年历史。利州区拥有野生猕猴桃资源20余万亩,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面积就有13万亩,年可利用产量300万公斤。目前,全区直接参与猕猴桃产业发展建设人员8万多人,全区已建成猕猴桃人工基栽培示范基地10万亩,超过一半的猕猴桃基地已进入挂果期,亩均效益5000元左右,最高1万多元,经济效益显著。
利州樱桃
利州樱桃产于广元市利州区,是利州区传统特产,利州樱桃以果实较大,果肉较硬,色泽紫红艳丽,果肉酸甜适中,品质上乘,耐储性较强而著称。利州区具有丰富的樱桃资源,种植樱桃历史悠久,利州樱桃是利州区的知名水果代表。利州樱桃在川内市场,以其独特的质量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知名度高。利州樱桃主产区山清水秀,植被茂盛,大气质量和水质常年达国家一级和一类标准,果树灌溉使用山泉水,当地无工矿企业,形成“碧海”蓝天,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使生长期的利州樱桃充分沐浴在“灵山秀水、林海果园”之中。目前,全区栽培面积已达8.2万亩,年产优质利州樱桃6500万公斤,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
永宁火龙
观天下,何物可承我炎黄一族磅礴之气,何物可彰我华夏一脉铿锵之魂,此必龙矣。中华之龙,引天地灵气而生,纳四方精华而成,上天,能吞云吐雾;入地,能翻江倒海。苍溪永宁,古龙泉乡之地。左抵嘉陵,右依插江,百龙汇生。今有骇然之龙壕遗留兰池冰缝梁,存神秘之天地二洞暗通江河,是为明证也。永宁之龙唯火龙是万世之福神。此火龙者,传蜀王弟苴侯葭萌化之。苴侯暗结世仇,蜀王攻之,败退百里,于苍溪兰池筑葭萌新城苟存延喘。并乞救于巴,巴求于秦;狼师既来,巴蜀俱亡。侯欲为王,国丧兄死,饮恨而终,化为火龙。此火龙以火作势,遍游山野,稼禾焦枯,生灵涂炭。当地耆老遂收侯之遗骸厚葬兰池官地坟,扎一鱼龙状火龙飞舞坟前,并口诵侯治卸之
游百病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一天,苍溪县城及郊区的群众无论男女老少,也不分士农工商,凡是有步行能力的人,都要走出家门,翻山越岭去四处游玩,直至日落西山才尽兴而归。人们把这种郊外远足,称之为“游百病”。“游百病”这一习俗来自古代,人们相信正月十六日在郊外行走游玩,能将人体的各种病痛丢在山野,可保全年身体健康不生疾病。旧时,“游百病”的人们要穿干净、整洁的衣服,有条件的人家要带上吃喝,在野外就餐。这一天年轻的姑娘、小伙收拾得特别漂亮,以展示自己的容貌。许多人家的父母亲,也就是在“游百病”的过程中寻找发现如意儿媳和乘龙佳婿,从而延媒说合成就婚事的。“游百病”的习俗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
苍溪灯戏
一、有关苍溪及苍溪灯戏的产生据史、志书记载,苍溪古属巴国阆中县辖,始建县于西晋太康280---289年间,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苍溪位于四川省北部边缘山区,由300余座崇山峻岭与缓冲平地构成。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近100座,以九龙山最高,海拔达1400米,尤以道教圣地云台山名冠海内外。《汉志》阆中县下云:巴有彭池大泽,名山灵台。《御览》卷四四引《十道记》:灵台山,在[阆中]县北,一名天柱山,高四百丈,即汉张道陵升真之所。《寰宇记》卷八六亦云:灵台山,一名天柱山,在苍溪县东南三十五里,高四百丈,上方百里,有鱼池、宜五谷。灵台即云台山。云台山由天然凸起的海拔1200余米的阳鱼形巨山、
苍溪盘歌
盘歌是苍溪县民间的传统表演艺术之一,是苍溪山歌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盘歌产生于民间劳作,主要用于劳作休息时互相调侃取乐,深受农村群众的喜爱。现主要流传于嘉陵江流域、宋江流域一带,以桥溪、歧坪等地最为活跃。“苍溪盘歌”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俗风味,语言生动朴实,唱词通俗易懂,一般以农事劳作、四季更替、劝行孝道和民间爱情等为主要题材,往往信手拈来,入口成歌。比较经典的就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盘歌的表演形式优美活泼,保持着山歌表演的艺术形态,可分合唱、独唱、对唱三种。一般为有问有答,可以一人问一人答,也可以多人问多人答,也可以一人问多人答,也有自问自答。在问答的过程中提问者可以通过唱词要求某人回
东青牛灯
牛灯是苍溪县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之一,是“花灯”、“莲枪”的姊妹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民间牛灯舞用于祛除民间瘟疫,后演变为年节之际耍牛灯庆贺牛王菩萨,深受农村群众的喜爱。现主要流传于嘉陵江流域苍溪县河西一带,以东青为中心。“东青牛灯”富有浓厚的乡土气和人情味,语言生动朴实,唱词通俗易懂,有固定套路和即兴创作两种。表演形式优美、活泼、诙谐,保持着彩灯表演的艺术形态。道具为一个牛头与牛皮,以农村水牛为原型进行特制。一般一头牛的道具由两人表演,牛皮披在两人身上,一人在前面抓住牛头,左右摇摆,或舞动牛头碰撞场边观从;另一人在后面双手抓前一个扮演者的腰带,模仿牛作走、跑、跳、翻滚等动作。外有一人演放牛郎
云峰锣鼓
威风锣鼓起源于战国时期,是民间文化节庆活动的一项主要表演艺术项目。苍溪县威风锣鼓以云峰镇为中心,流传于县城周边乡镇。“云峰镇威风锣鼓”声势浩大,气势磅礴。演奏人员包括指挥领队、旗手、鼓手等共计150多人。演员全部身着黄色古装,扎飘带、披浅盖头。领奏人员4人敲打直径为1.5米的架式座鼓,其余人员分别演奏40套挂鼓(直径80公分)、30套锣、30套钵,30套咔,可列队行进表演,也可辅以整齐的“鼓舞”。旗手依照指挥,整齐挥动旗帜,不时发出呐喊;演奏人员按照多变的节奏整齐敲打乐器;锣声、鼓声、钵声、咔声,呐喊声,声声震憾,气势恢弘、蔚为壮观。“云峰镇威风锣鼓”曾参加连续六届“中国苍溪梨花节”,受到中央
苍溪独角兽舞
苍溪独角兽舞是巴蜀古地遗存下来的古老民间舞。它是苍溪先民在生活中自创出来的一种地方舞,以其舞者装饰独特,演出场景动人心魄而享誉蜀中。苍溪独角兽舞的起源,有一个故事。相传古时,苍溪之地山高林密,怪兽横行。它们不但践踏稼禾,掠伤牲畜,还残害百姓。乡民苦不堪言,只好邀众集居,白昼结伴而行,夜里燃火守院。无不期能除之而后快。是夜,忽见山下嘉陵江边有一庞然怪物跃出水面,先逡巡不前,后幡然上岸。它身长一丈余,遍体鳞甲,头生独角,口似巨盆,鼻喷须动,两眼闪光。只听“呜嘟嘟”一声叫,远近山谷震荡。乡民们遂鸣号集结,点起灯笼火把,手持刀弓箭簇、锄头扁担,敲响铜锣木梆,齐声呐喊,以慑怪兽。兽终惊恐,掉头狂奔。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