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铜仁特产
铜仁民俗文化
仡佬毛龙节
“仡佬毛龙”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民间崇尚的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龙井、汤山等乡镇的宴明、龙凤等仡佬族村寨,辐射及于全县各地的侗、苗、土家各民族。仡佬毛龙主要活跃在元宵节期间,有学者推论,毛龙源起于古代仡佬的“竹王”崇拜和生殖崇拜。龙崇拜是仡佬毛龙的核心。其基本要素包括:1.“龙”信仰,包括传统故事、敬龙仪式、敬龙场合和用品及敬龙神诵词;2.附属图腾信仰,包括“竹王”崇拜、盘瓠崇拜、民间佛道崇拜和原始崇拜等;3.扎艺,包括选材(竹篾、彩纸)和工艺等;4.玩技,包括“二龙抢宝”、“懒龙翻身”、“单龙戏珠”、“天鹅抱蛋”、“倒挂金钩”、“犀牛望月”和“螺丝旋顶”等;5.念诵,包括“开
松桃苗绣
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力挖掘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把苗绣产业作为重要产业来培育,收到了良好效果。松桃苗绣产业基地由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公司于2008年开始建设,截止目前,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经过努力,“松桃苗绣”产品畅销国内,并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2011年销售收入达895.6万余元,实现利润133.4万余元,催生了3100多名“产业”妇女实现就业。刺绣和银饰多次获全区多彩贵州“梵净山”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一等奖,“多彩贵州十大特产”荣誉称号,2010“国酒茅台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二等奖,被评为全区“十佳乡村旅游手工制品”。
德江傩堂戏
德江县地处贵州东北部,古为南蛮之地,战国时代属巴、楚,元代以后设水特姜长官司、水德江长官司,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改置安化县,属思南府附郭。清光绪八年(1882),安化县治所迁移于大堡,即今德江县城。民国二年(1913),安化县改名为德江县。德江自古为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使德江傩堂戏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保存十分原始和完整,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德江傩堂戏又称傩戏和傩坛戏,土家人叫“杠神”。它是一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戏剧,也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它源于古时的傩仪,是古傩的一种。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的礼仪祀典。傩戏是傩
石阡木偶戏
石阡木偶戏是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各民族中的一种民间傀儡戏曲剧种。鼎盛时期的演出范围辐射到全县各地及周边湘、鄂、渝、黔等省边区的各民族中。石阡木偶戏其远祖可追溯到汉魏以远的“刻木人像”的“傀儡”,为宋元时期杖头傀儡的遗存。据口传资料,大约在200年以前,自湖南辰溪传入,至今已有7代传人。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为鼎盛时期,拥有太平班、兴隆班、天福班、杨本家班、泰洪班等。石阡木偶戏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多样性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主要体现在:1.是古代杖头傀儡在黔东地区的遗存;2.研究黔东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例证之一;3.是研究黔东方言在民间戏曲中运用的活例证;4.对高腔、平弹的传
思南花灯戏
贵州花灯戏是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地有不同的称谓。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最初的花灯戏演出形式简单,以演民间小戏为主,题材多取农村生活和民间故事,有《拜年》、《姐妹观花》、《三访亲》、《刘三妹挑水》、《放牛拦妻》等剧目。其表演以“扭”为特点,演员常用折扇与手帕为道具表示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鸡步、梭步、碎米步、矮桩步、妇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
树皮堆画
树皮堆画利用树皮的天然纹理,通过简单的加工处理,再细心堆贴、上色、渲染而成。既是工艺美术品,又是作者精心创作的山水画。它雄浑粗犷、古朴典雅、立体感强、别具一格,因作者创作思路和树皮纹理不一而无法复制,最于表现乌江山峡雄奇峻秀的自然风光。是游客争相收藏的珍贵的旅游纪念品。
云舍土家“女儿会”
云舍土家“女儿会”是土家族青年男女互相认识,自由结交的盛会,也被誉为“东方情人节”,是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女儿会”上,土家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意中人或与旧情人约会,畅诉衷情。每到女儿会当天的早上,土家族姑娘们起得格外的早,她们叽叽喳喳的邀约声打破了山寨的寂静。姑娘们精心梳妆打扮,把最漂亮的衣裳穿在身上,其穿法是里长外短,让一层层镶边衣裳翻成笋壳状,这叫节节高。衣裳的布料通常是土家姑娘自己用老式的织布机亲手纺织的土布,然后一针一线的缝成精美的衣服,为的是在女儿会上让青年小伙子们赞赏自己的心灵手巧。她们还要佩戴最好、最珍贵的首饰,穿上轻巧的绣花鞋。女儿会实际上就
江口“羌历年”
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即“吉祥欢乐的日子”,为羌族最隆重的节日。据说是在秋收过后,羌民为祭祀神录和祖先,向神还愿的一项活动,即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延长到十月初十,羌历年的主要活动是还愿祭祀和吃筵席。江口桃映漆树坪羌族非常重视羌历年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过羌历年这一天,上午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祀时,祭坛正前方悬挂以羊头为标志的图腾,图腾下方设桌案,案上摆猪头或羊头等祭品。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围聚在祭坛前,由族长或德高望重的长者组织祭拜神录和祖先。祭祀完毕后,男女老少要围在一起喝咂酒、唱酒歌、跳羌舞,接着是全村男女老少及来宾拥在大院里吃筵席,以示庆贺,晚饭后还要围着篝火
江口傩戏
傩戏是我国古代举行驱鬼逐疫迷信祭仪时跳的一种舞,它崇拜和信仰人类祖先“傩公傩婆”。目前仅在少数地区流传,被称为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表演形式是“冲傩还愿”“酬神娱人”。其目的是“酬神娱神”、“驱邪迎祥”。在江口境内历史悠久,影响极大,传布较广。解放后一度被禁止,改革开放以来又得到恢复,眼下在民和、双江、坝盘,桃映一带广为流传。由于受巴楚文化的影响,江口的傩戏与原始宗教、民间传说,地方歌谣融为一体,成为一种独特的戏曲形式。傩戏始于远古,据史料记载,到了汉代,“宫廷傩舞规模盛大,有‘方相舞’、‘十二神舞’名目”。江口境内始于何时无考,但据专家分析,在明朝以前,就在黔地流传。傩戏在江口流传主要有两宗
瓦寨锣鼓
云瓦村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南麓的太平河与闵孝河交汇处的江口县城南部,离县城约2公里,是一个土家族、侗族、苗族等多民族聚居的一个村寨。全村国土面积4平方公里,有村民248户,486人。瓦寨属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河流纵横交错,土地肥沃,适于农业生产。这里交通发达,省道县道交错纵横,渝怀铁路、杭瑞高速穿境而过,是一个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人民善良淳朴,民风民俗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村。勤劳、聪慧的土家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丰富、灿烂的土家族文化,土家族音乐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土家族乐器主要有打击乐、吹奏乐、口弦乐三大类,它以其民间文化传统的思维方式,摄
后硐茶灯
松桃大路乡后硐茶灯,是该村群众喜爱的传统民间剧种,于美术、舞蹈、服饰一体的综合的舞台艺术。茶灯源于当时的茶山文化,是一种集灯、歌、舞、戏、锣鼓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一般是双人表演,表演者都为男性,分丑角与旦角,因有“女不跳茶灯”之俗,旦角通常由男角扮演。演员除丑角和旦角外,还有帮腔人员,人数不等,还有部分人握举着一盏戏灯,站在表演区周围,既照明,又在遇到主演员需要帮腔时共同帮唱或搭白;伴奏乐器以打击乐为主,有鼓、锣(分铜锣、勾锣)、钹(分头钹、二钹),具体打法有鸡啄米、急急风、懒龙过江、鸡拍翅、龙摆尾、凤点头等,在长期的演出中茶灯艺术不断的改进加工,它由原来的双人表演。发展为四人
松桃傩戏
傩戏,起源于远古时代,在我们民间有的称“还愿”(即傩堂戏),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在我们铜仁乃至全国部分地区广为流传,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铜仁被美誉为“中国傩戏之乡”。
仡佬族牛王节
牛王节是仡佬族特有节日,在农历十月初一。每到这一天,当地的仡佬族杀鸡、备酒、敬奉牛王菩萨,祈愿牛王保佑耕牛体魄健壮,凡养牛户届时要让耕牛休息,用最好的饲料喂牛,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粑粑分别挂在牛的两只角上,把牛牵到水边,让牛“照镜子”,使它兴高采烈,然后取下粑粑喂牛。
上元沙洲节
上元沙洲节始于宋代,传说是天官赐福降生的日子,年复一年,世代相传。有历代流传颂扬沙洲的诗词歌赋两百余首,其中《思南府续志》所载“白鹭洲赋(并序)”、“白鹭洲赋”(以二水分白鹭洲为韵)为代表作,有神奇优美的民间传说故事,有五彩奇石观赏与收藏。思南上元沙洲节保留了黔东北乌江流域地区,特别是以乌江中下游文化教育中心思南及周边的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传承着各种传统表演艺术形式,是研究黔东北乌江流域地区民众世界观和生活情况的重要根据,在民俗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思南人民根深蒂固的精神纽带。思唐镇正月十五游鹭洲的习俗,从宋代前开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往今采,每逢正月十五,人们都身
赶社节
大坪乡地慢村地处万山区最偏远的村寨,与江口、岑巩县某些乡村交界。“赶社”是地慢村的特色文化,以侗族苗族为主,每年一次。“赶社”这天的日子是不定期的,在立春的第五个戊日为“赶社节”,由老一辈的人推算而来。“赶社节”的清晨,村里会杀猪宰羊祭祀祖先,搞得热热闹闹。相传在古时候,有位年轻漂亮的妇女,每天为上山种地的丈夫送饭,因粮食不够吃,就打些野菜与粮食同煮。立春过后的一天,妇女上山送饭时,看见路边躺着一位青年男子,已奄奄一息快要死亡,该妇女蹲下身子,摸了摸青年男子的额头和鼻子,看到男子一息尚存,就到小溪边舀了一碗水喂男子,男子慢慢苏醒,妇女然后把送给丈夫的饭给那人吃了,救了那人一命。丈夫看到妻子还没
国画石
江口国画石,产于江口县德旺乡坝梅村。该石为不规则形岩板,石质底蕴瓷光,呈乳白色。石中有粉、黑、淡绿、褐黄等色纹,呈现出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庭院、楼阁等图案,层次感强,颇似一幅幅浓郁的中国画,故称之为国画石。江口国画石装饰出来的工艺品极具收藏价值。
印江鸭
印江鸭品种描述产地与分布:属小型蛋用型品种。产于贵州省印江县的城关、朗溪、洋溪等地。分布于印江县和周边地区。外貌特征:体似船形。全身羽毛覆盖紧密,毛色以笋壳色和浅麻色为主。喙黄色,喙豆褐色。虹彩茶褐色。胫黄色。趾白色。颈无白项圈,镜羽墨绿色。品种性能: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平均体重:初生38克;30日龄公鸭330克,母鸭318克;60日龄公鸭779克,母鸭670克;90日龄公鸭1012克,母鸭1155克;120日龄公鸭1235克,母鸭1358克。雏鸭出壳后10-20日龄开始脱换绒羽,尾羽开叉,有少量新生羽长出;20-30日龄头、尾、翅、腹部两侧长出新生羽;30-40日龄腰部、背部长齐新羽
祭山会
祭山会是羌族传统节日。是祈祷丰收的一种祭祀活动,除已婚妇女不准参加外,全寨的人都要带上酒、肉和馍去赴会。会首由全寨各户轮流担任。届时会首要务好1只黑公羊,1只红公鸡,1坛咂酒,3斤猪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馍和香蜡、爆竹、纸钱等,按规定摆好,由“许”(巫师)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寿年丰,并将山羊宰杀后煮熟,连同其他食品分给各户,过去称“散分子”。最后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尝各自的祭祀食品。
四月八
四月八是苗族传统节日,又称“亚努节”,即农历四月初八。传说古代有一个名叫“亚宜”的苗族首领,领导苗族向统治者进行斗争。他曾组织各寨苗族头人在现在湖南凤凰的“喝血坳”喝鸡血,发誓共同联合,战斗到底。并约定四月八日在某山聚众起义。起义后,义军连连获胜,一直打到四川、贵州。第二年的四月八日,亚宜不幸战死在贵阳市喷水池附近。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便于每年的四月八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追思亚宜的业绩,为战死者扫墓。清代乾嘉苗民起义后,统治者禁止苗族人民举行这一活动,致使苗族人民失去了一个极其有意义的传统节日。解放后经国家民委批准,将“四月八”定为苗族统一的节日。每年四月八这一天,苗族人民披戴银妆
侗族花炮节
花炮节是侗族传统节日。主要活动是各村寨组织抢花炮。花炮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的小铁环,将其置于铁炮顶端,然后点燃放炮,小铁环冲入空中,待“花炮”落地,预定人员即奋力争抢,夺到花炮并送到指定地点为优胜。抢到花炮则意味着吉利幸福,还可获得猪、羊、红蛋、酒和镜屏等奖励。花炮分头炮、二炮、三炮,有的地方还有四炮、五炮。抢花炮仅限于男子,常以一家、一族、一村组队,也可跨村寨自由组队。抢花炮原为还愿求嗣的民间宗教仪俗,现已发展成为群众性文体活动,并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