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楚雄州特产
楚雄州民俗文化
梅葛
梅葛,是楚雄彝族的创世史诗之一,最早发源于姚安县官屯乡马游村,是楚雄彝族的创世史诗之一,同时也是彝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的总称,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为广大彝族群众所喜爱,被视为彝族的“根谱”。因全部用“梅葛调”演唱,故取名为“梅葛”。梅葛没有文字记载,千百年来,是靠彝族人民口耳相传才得以传承下来。彝族人民把“梅葛”看作彝家的“根谱”,把会唱梅葛的毕摩和歌手,尊为彝家最有学问的人。马游坪彝族梅葛分为“老年梅葛”、“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娃娃梅葛”四种类型。“老年梅葛”在彝族人民群众中也叫“赤梅葛”,演唱内容主要是开天辟地、创世立业和劳动生活,调子和内容相对较固定;“中年梅葛”主要是演绎中
彝族老虎笙
在双柏县的法脿镇,有一个小麦地冲的彝族小山村,这里的彝族群众虔诚崇虎,跳老虎笙是彝族群众的习俗。由于敬虎崇虎和跳老虎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小麦地冲成为彝族老虎笙的发源地。老虎笙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哀牢山里的马樱花开得火红时,双柏县法乡小麦地冲村的彝族群众都要欢度一个奇特的节日———虎神节,当地群众称为“罗麻”。这一天,全村的成年男子集于村后一块形似猛虎的黑石头旁,让巫师以占卜的方式选出八人,用披毡化装为“虎”,手脚绘以虎纹,在“黑虎头”的率领下,于广场中跳起原始的生殖、生产、生活舞蹈,这些舞蹈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耕田种地、薅秧打谷、上山狩猎的动作,让人想到艺术的起源。跳完古朴的舞蹈以后,巫师
彝族花鼓舞
彝族花鼓舞,彝语称“热波比”,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区的双柏县和峨山彝族自治区的新平一带,是一种表演性的舞蹈,一般由村子里的花鼓班子表演。表演者都是男子。在双柏县,每逢年节和办丧事时,就请花鼓班子来跳。人们说,人在世上活着高高兴兴,死后也要高高兴兴,所以办丧事要跳花鼓,相反办喜事是不能跳的。彝族花鼓舞起源据考证和调查结果表明,彝族花鼓舞最有可能是与安徽“凤阳花鼓”结合的一种彝族文化艺术形式。两者所使用的道具鼓几平同辙,鼓都是以悬挂腰际为主。另外,从彝族花鼓舞中的汉语唱词和花灯曲调来看,如:“听唱凤阳花鼓”、“听唱云南鼓”、“唱灯满来红似火,唱灯丑来包含些”、“金童玉女两边站,一对白鹤摆面前
查姆
彝族史诗,用老彝文记载并广泛流传,该诗描述了彝族传说中万物的起源。彝族把叙述天地间一件事物的起源叫一个“查”,《查姆》共有一百二十多个“查”,现搜集到的只有十一个“查”。“查姆”意为万物的起源,彝族人民把叙述天地间一件事物的起源叫一个“查”,据说《查姆》共有一百二十多个“查”。现搜集到的只有十一个“查”。《查姆》认为,“远古的时候上面没有天,空中不见飞禽,没有太阳照耀,没有星斗满天,没有月亮发光,更没有打雷扯闪。”又说:“最古的时候下面没有地,没有草木生长,没有座座青山,没有滔滔大海,没有滚滚河川。”认为整个宇宙是“天地连成一片”,“分不出黑夜,分不出白天。”那么这个所谓“连成
彝族酒歌
酒歌,借酒咏歌,以酒为媒,以歌为形,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民俗价值。楚雄州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聪明勤劳的彝族人民创造了特色鲜明、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同时更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酿酒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酒文化。“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彝族人好客喜酒,热情洋溢,彝族的酒文化源远流长。灿若星辰的彝族酒歌不仅表现出彝族人民的豪爽性格,传达出他们热情好客,更代表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所以彝家人有句俗话:“不会跳舞的只有老牛,不会唱歌的只有木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本地区原来固有的文化形式已
姚安坝子腔
姚安坝子腔是云南省姚安县的传统民歌。姚安平畴广川,是滇中地区的大坝子之一。2008年6月7日,云南省姚安县申报的“姚安坝子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595Ⅱ-96。历史渊源姚安坝子腔是祖祖辈辈的姚安坝子间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最原始的歌谣。它或粗犷热烈,或悠久苍凉,情真意切。为了采撷这朵民间音乐的奇葩,我曾经多次到乡下的山村去寻访这些调子。无意之中,把不同年代的坝子腔调子整理了一下,再把调子背后的故事剪辑起来,竟是一部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音乐史。[2]艺术特色坝子腔,顾名思义就是源于姚安坝子春耕栽种期间的民歌。该曲调委婉流畅,音域宽
彝族天菩萨
彝族男子的“天菩萨”发型,是原始宗教崇拜的产物。在一个彝族男子的一生中,“天菩萨”发型要经历了几次变化。小孩和未婚男子,在头顶前蓄一撮长发,彝语称“如比”,是男魂居住的地方。结婚后的男子,请人在头顶梳辫子,辫子较短小,盘于头上,称“如且”。男人死时,如有子女,则把头前头发打成尖状物形,称“天菩萨”。而今,一般人不分阶段,把彝族男子发型统称“天菩萨”。“天菩萨”在彝族男子看来是非常神圣的。过去,曾被视为天神的代表,彝族视天菩萨能主宰一切吉凶祸福,若遇他人戏弄或不慎触碰,要罚马一匹、猪羊一对、酒十斤,并向被触犯者赔礼。由此可见,作为“男魂”的象征,彝族男子头上的“天菩萨”是非常神圣不可侵犯的!彝族
罗婺彝族跌脚舞
罗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在南诏后期逐渐强盛,成为“三十七蛮部”之首。至今罗婺支系仍然保留了古老的服饰、歌舞和奇特的民俗。“跌脚舞”是禄劝、武定民间十分流行的自娱性集体舞,以竹笛音乐为伴奏,舞蹈以脚的动作为主要动律,即以脚跺地和舞者相互斗脚,故此得名。“跌脚舞”是罗婺禄劝、武定讨亲嫁娶、逢年过节等喜庆场合必不可少的主要娱乐活动。在民间,只要笛子一响,无须召唤,人们就会随之起舞,舞者不限,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人。在民族村寨,不管谁家操办喜事,本村以及邻近村寨的人,到了晚上就会不请自来,汇聚到一起,放歌起舞,为之助兴。当笛子师傅吹奏跌脚舞曲时,人们毫不拘束地上场舞起来。参舞者有小至七八
彝剧
彝剧,是产生于楚雄彝州的一个新兴的民族剧种。楚雄彝族从来就能歌善舞。其创世纪史诗《梅葛》、《杳姆》,英雄史诗《阿鲁举热》以及其他一些长诗,就是以说唱形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双柏县的彝族聚居区,一位名叫李二多的民间芤人,根据《毕摩经》中的一则故事,改编演出了二人说唱节目《阿左分家》,角色不固定,说彝语,唱彝调,跳彝舞,在羊皮鼓伴奏下,边舞边跳。稍后,在楚雄县的彝族聚居地区,彝族民间艺人创作演出了一出别开生面的《大王操兵》,虽然采用了一些戏曲形式,但演员说的是彝腔汉话,跳的是彝族舞蹈,反映的基本上是当时的彝族生活。1956年,大姚县昙华山成立了麻杆房俱乐部,杨森等一批彝族青年运用歌、舞、白三者相结
小豹子笙
在哀牢山深处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大麦地乡峨足村,至今还流传着一种神奇的彝族原生态祭祀舞蹈——小豹子笙。“笙”在双柏罗婺彝族说来就是“舞”的意思。小豹子笙又叫“纹身舞节”,是双柏县大麦地乡峨足村彝族群众祭祀驱邪的原始舞蹈,彝语称“佘莫拉格舍”,意思是“画大母豹子花纹”。这不仅是一种祭祀驱邪舞蹈,更传达着千百年来彝族人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绿水青山的热爱。相传很久以前的一天晚上,峨足村来了一只小豹子,闪着一对蓝幽幽的眼睛,是饿了才进村觅食家禽的,村里人看它奄奄一息走不动路的样子,不忍心射杀它,还主动丢了些食物给这小豹子吃,小豹子吃饱喝足后,慢慢地自己退出了村子,消失在远处的树林里。奇怪的是,从
彝族打歌
打歌:打歌主要流传于楚雄、大理、丽江、保山、临沧、思茅、玉溪、红河等地区的彝族聚居区。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因此又称跳歌,打歌,打跳,跺左脚,左脚舞,跌脚和跳笙等。打歌是一种集体舞,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有时甚至上千人。打歌时由吹芦签,笛子,弹月琴,四弦者在圈内边吹、边弹、边舞蹈,其余舞者,围成圆圈,按芦笙、笛子、月琴。四弦的节奏,踏地跌脚起舞,舞步有踏、跺。跳、抬腿、甩、跨房等步伐,有八脚穿花、花蝇磋脚、十字开花、公鸡摆尾、老牛搓背、雄鹰展翅、喜鹊登枝等舞蹈动作。打歌时还要唱打歌调,打歌调曲调固定,短小优美,活泼跳跃。歌词除传统歌词之外,往往即兴创作,此间彼答,相互诘难,互较才智。彝族打歌历
岩神抢婚节
岩神抢婚节: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在双柏县安龙堡乡他宜龙村举行。在这个时候,这里的村民身着节日盛装,相聚在村外的石岩子山上,杀鸡宰羊,纵酒对歌,尽情狂欢,以当地特有的方式祭奠传说中被岩神抢走的彝家少女。随着时代的变迁,“抢婚”二字在人们的脑海中似乎已成为历史,而他宜龙村的岩神抢婚节却越过越热闹,除周围九村十八寨的少数民族群众前来参与外,附近易门、峨山等县的群众、客商也纷纷前来参与狂欢,天刚亮明就来到石岩子山选摊点,有摆地摊的、卖小吃的、卖日用百货的紧接着,他宜龙村的姑娘、小伙们人人身着华丽的服饰,兴高采烈地来到石岩子山谈情说爱。在悠扬的三弦琴声中,青年男女们尽情地跳脚,纵情地对歌,渴了喝山泉水
彝医水膏药疗法
彝族医药是彝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中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彝族药物数达千种,包括有动物药、矿物药、植物药,其中以植物药和动物药运用较为广泛。彝医动物药使用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彝族先民。古彝文记载着59个病种,231种彝族药物、226种单方、验方。”公元10世纪末的古彝文医书中已载有动物药的种类和功效;16世纪中叶的《双柏彝医书》中收载了动物药92种,占全书药物的1/3。成书于明代嘉靖45年(公元1566年)的《齐苏书》,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12年,是16世纪以前彝族群众医药经验的总结。清初的《彝族献药经》中记载的动物药比重更大,占92.8%;可见彝族对动
大姚彝族服饰
彝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彝族人民创造了无愧于人类的灿烂文化。彝族传统服饰既是物质财富又是精神财富,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姚县境内的彝族主要有“罗罗濮”、“腊罗拔”、“俚濮”、“骂池濮”、“格苏濮”及“婆胚”等6个支系,还有白彝族、高山族、土族、水田族等他称。其中,罗罗濮、腊罗拔和婆胚3个支系的语言属彝语中部方言的罗罗濮土语,俚濮、骂池濮和格苏濮的语言属俚濮土语。全县12个乡镇均有彝族人口分布,其中以三台、赵家店、桂花、六苴、铁锁、龙街、昙华7个乡镇为聚居区。就方言分布而言,操罗罗濮土语的彝族主要居住于县境西北部的山区和半山区;操俚濮土语的彝族又主要分布在蜻蛉河、一泡
羊老鼓舞
金山镇羊老鼓舞主要起源于金山镇南冲村委会竹箐口上村、中村,是祖辈口传心授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传承下来的歌、舞、乐融为一体的民族民间舞蹈,因为它的独具特色而深受当地群众欢迎,成为不论是喜事还是丧失都要登场的重头戏。羊老鼓舞主要道具有龙头、腰鼓、鼓筷等,龙头用木根雕制而成,正所谓高手在民间,单看栩栩如生的龙头就是一件极不简单的手工艺品。龙头上插有箐鸡尾和红色飘带,表演起来十分有气势。腰鼓用牛皮和木板制作而成,也是蕴藏了很深的传统技艺;其它乐器还有大锣、大镲、小锣3种。表演时一人耍龙头位于正中央,数十人左手挥动毛巾、身背腰鼓在龙头的引领下踩着韵律击鼓跳动,边跳边完成蹲下、站立、身体左右旋转90—180度
芦笙滚锅舞
禄丰县仁兴镇大箐村委会,是一个有着1300余人口的纯苗族村委会,是武定、禄丰、富明三县的苗族文化交流中心。大箐芦笙滚锅舞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力,是大箐苗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紧随着芦笙的响声,一位英俊的苗族小伙子身着苗族花衣跳上方桌,芦笙的响声迎来了载歌载舞的苗族“咱动”(小伙子)、“啦彩”(小姑娘),他们手拿芦笙,在吹笙领舞者的引领下,时而吹笙倒立,时而旋转滚锅,时而男人肩上托女人,时而多人站在锅里滚锅,最后形成一个“大”字造型。无论是吹奏乐器的领舞者还是随着音乐起舞的徒手舞者,其跑、跳、转身都带有明显横移律动,并且表演的舞蹈复杂、难度大,带有许多杂技动作,给人以惊险的感觉。这一传统舞蹈既展
大锣笙
大锣笙大锣笙是双柏县法乡、雨龙乡彝族为纪念民族英雄阿辙姑娘(又称为喜鹊姑娘)而举行的节日。从农历的六月二十三日起,三山五岭的彝族人汇集到一个叫“火把梁子”的山头上,举行“扳牛比赛”:将牛扳倒杀之祭祀。据传说,这一天是阿辙姑娘的殉难日,村民不得开展任何娱乐活动。因此,真正的歌舞从六月二十五日开始:由八面大锣、两个假面人组成的锣笙队到村村寨寨朝贺,为每一户人家跳一场锣笙,唱一遍古歌,跳一回火把舞;二十七日晚祭火神,锣笙队围着火把树跳舞,锣声铿锵,古歌深邃,把人带进了遥远的年代。二十八日,万人汇聚火把梁子,狂欢起舞,叙古对歌。二十九日,人们在火把梁子杀羊祭山,送喜鹊神归山,这一节日遂成彝族山民古老粗
姚安花灯
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的花灯有史可查的最早时间为明代,流传较广。无特定的传人和编创,靠父母辈的言传身教、年轻人耳濡目染,代代相传至今。花灯演出通常在春节期间,由农民组织玩灯班子前往各村各户去表演。姚安花灯以“拉花”和“牛歌”为主要内容。“拉花”是姚安花灯中流传至今比较完整的歌舞节目,基本队形为圆圈,也称“簸箕灯”、“团场子戏”。舞中以打岔佬为中心,男女舞者各四五人。拉花在圆场舞蹈中有小鱼抢水、扭麻花、大穿花、老牛擦背、喜鹊登枝、苍蝇搓腿等动作,采用崴步、颠步、提步、四方步等步法,身段有老鹰晒翅、海底捞月、小鱼抢水、双人照面、狮子摇铃、独立枝头等,形成了姚安花灯的独特风格。“牛歌”统称“坝子腔”,
彝族史诗《阿鲁举热》
彝族史诗《阿鲁举热》流传于金沙江畔的元谋县小凉山彝族(诺苏)地区,是云南彝族迄今发现的唯一一部英雄史诗。阿鲁举热是一个在彝族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扬的英雄祖先形象。史诗讲述了阿鲁举热一生中的重要经历。阿鲁举热是史诗主人公的彝语名字译音,他是鹰和人交感而生的后代。史诗开头讲述了阿鲁举热的出生经过,老鹰将他抚养成人后,他前去寻找自己的母亲。在途中,他战胜了部落头人日姆,射落了天上的六个太阳和五个月亮,制服毒蛇猛兽,为世间除掉了祸害,让大家过上了太平安康的日子。尽管史诗最后以悲剧告终,但阿鲁举热仍然是一个具有时代精神的英雄形象。史诗塑造了各种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各有不同的鲜明性格,
彝族梅葛
彝族梅葛是云南彝族的一个主要曲种,流传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姚安、永仁等县的彝族聚居区。梅葛,意为口头说唱的古老故事,是一部古老的长篇说唱史诗,无文字记载,主要靠口耳相传、沿袭演唱而保存下来。内容是彝族人对开天辟地、万物起源的理解以及生产劳动、婚丧嫁娶、风情习俗的记述,它被视为彝族人民的“根谱”,并被誉为彝族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新中国成立后,梅葛得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并逐步为更多人所认识。1958年10月,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出席亚洲作家会议,在其报告中说:“中国彝族1万1千行的长诗《梅葛》也是口头流传的关于人类历史及对大自然斗争的史诗。”梅葛曲本主要由“创世”、“造物”、“婚配”、“丧葬